CN207094889U - 一种水蓄能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蓄能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94889U
CN207094889U CN201720411488.6U CN201720411488U CN207094889U CN 207094889 U CN207094889 U CN 207094889U CN 201720411488 U CN201720411488 U CN 201720411488U CN 207094889 U CN207094889 U CN 2070948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energy storage
storage system
electricity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114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源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Pel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114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948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948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948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蓄能设备,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包括罐体、罐底和罐顶,在所述罐顶上设置有吸收式制冷机和用于向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供给热量的燃气发电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与所述蓄水罐连通;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第一供热管道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蓄能设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占地面积,提高纵向空间的利用率,并能够实现多样化作业,满足了不同的需求。还可以将燃气发电机的热量直接向用户供热或对蓄水罐内的水进行升温加热,然后通过空调系统向用户供热。

Description

一种水蓄能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蓄能设备。
背景技术
水蓄能系统为通过水进行蓄冷或蓄热的系统,可以将水蓄存的热量或冷量释放给空调系统进行供热或供冷。
现有技术中,都是采用将电动设备与外部电网或市政电网连接,然后通过外部电网供电来实现设备运转制冷或制热。
但是上述方式具有一定缺陷:如果因施工或其它原因市政停电,则导致用户没有空调可用。
另外,如果在用电高峰阶段使用电动设备作业,电费较高,不利于节约成本。
另外,现有技术中,制冷装置(例如制冷主机等)都是独立于容水主体安装,其单独安装在楼顶或其它工作面上,造成制冷装置与容水总体的占地面积大,不利于空间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大量缩减占地面积,而同时将燃气发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利用的水蓄能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水蓄能设备,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包括罐体、罐底和罐顶,在所述罐顶上设置有吸收式制冷机和用于向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供给热量的燃气发电机;所述吸收式制冷机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与所述蓄水罐连通;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第一供热管道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供水的第一供水管,在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放水水泵,在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燃气发电机分别通过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放水水泵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供水的第二供水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罐顶上还设置有电动制冷机;所述电动制冷机通过第二循环供水管路与所述蓄水罐连通;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电动制冷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制冷机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供水的第三供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电机还与外部电网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制冷机通过电路与所述外部电网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燃气发电机上还连接有用于供热的第二供热管道,所述罐体还包括有第三循环供水管路,在所述第三循环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第二供热管道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在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与所述罐顶连接,所述支撑元件的下端与所述罐底连接;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支撑管和至少一条第二支撑管;所述第一支撑管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所述下布水器连通;所述第一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和所述电动制冷机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和所述电动制冷机的出水口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吸收式制冷机、电动制冷机和燃气发电机安装在罐顶上,使其不再专门占用工作面或楼顶面积,大大缩减了水蓄能设备的横向占地面积,提高了罐体的纵向空间的利用率。
通过燃气发电机进行发电,对用户进行供电,无污染产生,同时将热量传递至吸收式制冷机,驱动吸收式制冷机制冷,进而实现水蓄冷或直接向空调系统供冷或一边供冷一边蓄冷的功能,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制冷成本。
还可以将燃气发电机的热量直接向用户供热或对蓄水罐内的水进行升温加热,然后通过空调系统向用户供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水蓄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水蓄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水蓄能设备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蓄水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燃气发电机直接向用户供热的示意图;
图6为燃气发电机对蓄水罐内的水进行热量交换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蓄水罐; 11-罐体; 12-罐顶;
13-罐底; 14-上布水器; 15-下布水器;
16-第一供水管; 17-第三循环供水管路; 18-热交换器;
19-循环水泵 2-吸收式制冷主机; 21-进水口;
22-出水口; 23-第一循环供水管路; 24-第一水泵;
25-第二供水管; 3-燃气发电机; 31-第一供热管道;
32-供电电路; 33-第二供热管道; 4-放水水泵;
5-空调系统; 51-回流管路; 6-电动制冷机;
61-进水口; 62-出水口; 63-第二循环供水管路;
64-第二水泵; 65-第三供水管; 7-外部电网;
71-电路; 72-电路; 8-阀门;
9-支撑元件; 91-第一支撑管; 92-第二支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蓄能设备,包括蓄水罐1,蓄水罐1包括罐体11、罐底13和罐顶12。
其中,在罐顶12上设置有吸收式制冷机2和用于向吸收式制冷机2 供给热量的燃气发电机3。
吸收式制冷机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与蓄水罐1连通,燃气发电机3通过第一供热管道31与吸收式制冷机2连接。
吸收式制冷机2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分别与第一循环供水管路 23连接,实现供水循环。
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气发电机为以液化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为燃烧物的高效的新能源发电机。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燃气发电机。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收式制冷机为依靠热能进行制冷作业的制冷机,其不用电力驱动,其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吸收式制冷机。优选地,吸收式制冷机2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本实用新型中在各管路上(例如第一循环供水管路等)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阀门8来控制各管路开闭。
通过将吸收式制冷机2和燃气发电机3安装在罐顶12上,从而使得吸收式制冷机2和燃气发电机3,不再专门占用工作面或楼顶面积,大大缩减了水蓄能设备的横向占地面积,提高了罐体11的纵向空间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到横向是指水平方向,纵向是指垂直方向。
在燃气发电机3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第一供热管道31 将产生的热量供给至吸收式制冷机2,吸收式制冷机2依靠该热量就可以进行制冷,从而节省了大量的电能。
在吸收式制冷机2制冷时,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与罐体11之间的水进行循环,罐体11中的冷水可被其它设备,例如水泵抽出进行制冷利用。
由于在燃气发电机3发电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有热量向吸收式制冷机2供给,吸收式制冷机2能够始终保持制冷运转,大大节约了用电量,降低了成本。并且燃气发电机发电,没有污染产生,保护了环境。
较佳地,如图1所示,在罐体11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5供水的第一供水管16,在第一供水管16上设置有放水水泵4。
在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上设置有第一水泵24。
燃气发电机3分别通过供电电路32与第一水泵24和放水水泵4电连接。
第一水泵24可以设置在吸收式制冷机2的进水口21与罐体11之间。
当燃气发电机2发电作业时,其输出的电能可通过供电电路32供给用户使用,还通过供电电路32供给至第一水泵24和放水水泵4。
在吸收式制冷机2制冷时,通过第一水泵24的作用,蓄水罐1中的热水或大于8℃的水经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进入吸收式制冷机2进行制冷。之后可以根据需要将由吸收式制冷机2制冷的冷水供给至蓄水罐1 内进行蓄冷,然后根据需要(例如在用电高峰段时)可以将蓄水罐1内的冷水经第一供水管16供给至空调系统5进行供冷。
较佳地,如图1所示,吸收式制冷机2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5 供给冷水的第二供水管25。
交换后产生的热水经回流管路51流回吸收式制冷机2进行循环制冷。
如此,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做出如下选择:
在吸收式制冷机2制冷时,可以将制冷后的冷水供给至蓄水罐1内进行蓄冷;也可以将一部分冷水供给至蓄水罐1内进行蓄冷,将另一部分冷水通过第二供水管25供给至空调系统5进行供冷;也可以将冷水直接通过第二供水管25供给至空调系统进行供冷。
较佳地,如图2所示,在罐顶12上还设置有电动制冷机6。电动制冷机6通过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与蓄水罐1连通。燃气发电机3通过供电电路32与电动制冷机6电连接。
电动制冷机6的进水口61和出水口62分别与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 连接,实现供水循环。
电动制冷机6连接在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上,吸收式制冷机2连接在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上,电动制冷机6与吸收式制冷机2之间为并联关系。
在燃气发电机3发电时,可向电动制冷机6供电,此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电动制冷机6进行制冷,之后将冷水输入蓄水罐1内进行蓄冷,然后根据需要(例如在用电高峰段时)可以将蓄水罐1内的冷水经第一供水管16供给至空调系统5进行供冷。如此设置,拓展了蓄冷制冷的方式,提高了蓄冷制冷能力。
较佳地,在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上设置有第二水泵64,燃气发电机 3通过供电电路32与第二水泵64电连接。燃气发电机3发电时,向第二水泵64供电,以实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中的水循环。第二水泵64可以设置在电动制冷机6的进水口61与罐体11之间。
较佳地,如图2所示,电动制冷机6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5 供水的第三供水管65。
交换产生的热水经回流管路51流回电动制冷机6进行循环制冷。
如此用户根据具体需求可以做出如下选择:
在电动制冷机6制冷时,可以将制冷后的冷水供给至蓄水罐1内进行蓄冷;也可以将一部分冷水供给至蓄水罐1内进行蓄冷,将另一部分冷水通过第三供水管65供给至空调系统5进行供冷;也可以将冷水直接通过第三供水管65供给至空调系统进行供冷。
较佳地,如图3所示,燃气发电机3还与外部电网7电连接。燃气发电机3通过电路与外部电网7电连接,可以将发出的电供给或卖给电网公司或用户,拓展经济效益。
较佳地,如图3所示,电动制冷机6、第一水泵24、第二水泵64和放水水泵4还分别通过电路72与外部电网7电连接,可以根据需要使用燃气发电机3的电,也可以在用电低谷时使用外部电网7的电,最大程度节约成本。
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罐体11内设置有上布水器14和下布水器 15,下布水器15位于上布水器14的下方。
在罐体11内还设置有支撑元件9,支撑元件9的上端与罐顶12连接,支撑元件9的下端与罐底13连接。
支撑元件9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支撑管91和至少一条第二支撑管92,第一支撑管91与上布水器14连通,第二支撑管92与下布水器15连通。
第一支撑管91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和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分别与吸收式制冷机2和电动制冷机6的进水口连通。
第二支撑管92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和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分别与吸收式制冷机2和电动制冷机6的出水口连通。
通过设置支撑元件9,可以对罐顶12进行有效支撑,提高罐顶12 的结构强度,利于将燃气发电机3、吸收式制冷机2和电动制冷机6等设备牢固地支撑安装在罐顶12上。
将支撑元件9设置为由第一支撑管91和第二支撑管92组成,可以通过第一支撑管91和第二支撑管92对罐顶12进行支撑,并可以利用支撑管的特性,通过第一支撑管91和第二支撑管92走水,提高了利用效率和走水的方便性。
吸收式制冷机2的进水口21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与第一支撑管91连通,电动制冷机6的进水口61通过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与第一支撑管91连通;吸收式制冷机2的出水口22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 与第二支撑管92连通,电动制冷机6的出水口62通过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与第二支撑管92连通。
如此,则上布水器14流出的热水可经第一支撑管91之后,再根据需要进入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和进水口21之后,进入吸收式制冷机2内进行制冷,被制冷的冷水经出水口22和第一循环供水管路23进入第二支撑管92,最后经下布水器15供入蓄水管体11的底部。
上布水器14流出的热水还可经第一支撑管91之后,再根据需要进入通过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和进水口61之后,进入电动制冷机6内进行制冷,被制冷的冷水经出水口62和第二循环供水管路63进入第二支撑管92,最后经下布水器15供入蓄水管体11的底部。
较佳地,如图5-6所示,燃气发电机3上还连接有用于供热的第二供热管道33,罐体11还包括有第三循环供水管路17,在第三循环供水管路17上设置有热交换器18,第二供热管道33与热交换器18连接。
在冬天时,可以通过第二供热管道33直接将燃气发电机3产生的热量输送至用户进行供热,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经济效益。
在直接供热时,可以将热量直接供给至用户室内的散热片上,或者通过热交换器进行热量交换后使用。
还可以对蓄水罐1内的水进行升温加热,具体地,第二供热管道33 与热交换器18连接,从而可以将燃气发电机3产生的热量输送到热交换器18,对第三循环供水管路17中的水进行升温,从而实现对蓄水罐1 中的水升温蓄热。在冬天,可以通过第一供水管16将热水输送至空调系统,以对用户供热,提高了系统的利用性能,并节约了成本。
第三循环供水管路17可以设置循环水泵19进行循环供水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蓄能设备,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占地面积,提高纵向空间的利用率,并能够实现多样化作业,满足了不同的需求,还可以将燃气发电机的热量直接向用户供热或对蓄水罐内的水进行升温加热,然后通过空调系统向用户供热。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蓄能设备,包括蓄水罐,所述蓄水罐包括罐体、罐底和罐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顶上设置有吸收式制冷机和用于向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供给热量的燃气发电机;
所述吸收式制冷机通过第一循环供水管路与所述蓄水罐连通;
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第一供热管道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供水的第一供水管,在所述第一供水管上设置有放水水泵,在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水泵;
所述燃气发电机分别通过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一水泵和所述放水水泵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供水的第二供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顶上还设置有电动制冷机;
所述电动制冷机通过第二循环供水管路与所述蓄水罐连通;
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电动制冷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
所述燃气发电机通过所述供电电路与所述第二水泵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制冷机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空调系统供水的第三供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电机还与外部电网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制冷机通过电路与所述外部电网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气发电机上还连接有用于供热的第二供热管道,所述罐体上还包括有第三循环供水管路,在所述第三循环供水管路上设置有热交换器;
所述第二供热管道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蓄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上布水器和下布水器,
在所述罐体内还设置有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的上端与所述罐顶连接,所述支撑元件的下端与所述罐底连接;
所述支撑元件包括至少一条第一支撑管和至少一条第二支撑管;
所述第一支撑管与所述上布水器连通,所述第二支撑管与所述下布水器连通;
所述第一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和所述电动制冷机的进水口连通;
所述第二支撑管通过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循环供水管路分别与所述吸收式制冷机和所述电动制冷机的出水口连通。
CN201720411488.6U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水蓄能设备 Active CN2070948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1488.6U CN207094889U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水蓄能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11488.6U CN207094889U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水蓄能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94889U true CN207094889U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6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11488.6U Active CN207094889U (zh) 2017-04-18 2017-04-18 一种水蓄能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948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94929A (zh) 一种冰蓄冷中央空调系统及优化控制方法
CN203336754U (zh) 分布式能源与蓄冰空调组网运行系统
CN202812795U (zh) Lng冷能回收利用系统
CN105444309B (zh) 一种lng船用空调及冻库系统
CN104864632A (zh) 一种三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
CN207094889U (zh) 一种水蓄能设备
CN105890211B (zh) 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供热的蓄能互联热泵系统
CN105972673B (zh) 一种中继能源站型大温差供热系统及方法
CN204962942U (zh) 二氧化碳热泵加热装置
CN111622799A (zh) 一种基于分体式热管和热泵的井下降温及井口防冻系统
CN204880853U (zh) 一种三联供与地源热泵耦合供能系统
CN203396176U (zh) Lng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07006418U (zh) 一种水蓄能系统
CN102853490B (zh) 管道冷热循环系统
CN203980706U (zh) 一种液氮气化制冷系统
CN113301774A (zh) 清洁高能效的高热流密度数据中心混合多能源系统
CN102887103B (zh) 一种移动式液冷车
CN114576695A (zh) 空气源热泵承压热水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5481924U (zh) 一种天然气管网余压拖动制冷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耦合供能系统
CN207006426U (zh) 一种蓄能系统
CN103353151B (zh) 可实现lng冷能回收利用的蓄冰空调系统
CN208091012U (zh) 一种成套燃气冷热电联产装置
CN107062481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006419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7062480B (zh)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