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005019U -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005019U
CN207005019U CN201720344871.4U CN201720344871U CN207005019U CN 207005019 U CN207005019 U CN 207005019U CN 201720344871 U CN201720344871 U CN 201720344871U CN 207005019 U CN207005019 U CN 207005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lot
screw
type connector
cor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487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顺青
路海成
赖来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Annai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Annai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Annai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Annaichi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487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005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005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005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芯条、L型连接件、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螺母;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第一侧面上均设有第一T型槽;第一连接体和/或第二连接体的第二侧面上设有第二T型槽;芯条置于第一T型槽内,芯条的中心设有至少一个螺孔;L型连接件的两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L型连接件的一端或者两端的边缘设有连接边,连接边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第二螺钉的钉头设置在第二T型槽中,第二螺钉的钉杆穿过L型连接件的连接边上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拆装方便、成本低、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都非常高,连接体的形式不受限制,实现了多样化,应用范围非常广。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最多的固定连接结构就是螺栓连接和焊接。螺栓连接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型式多样、连接可靠、装拆方便、成本低;螺栓连接的缺点在于:在交变荷载下易松动,制孔精度要求高。焊接的优点在于: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焊缝强度高、密封性能好;缺点在于:拆卸不方便。申请人旨在设计一种形式多样、连接可靠、拆装方便、成本低、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都非常高的固定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形式多样、连接可靠、拆装方便、成本低、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都非常高的固定连接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芯条、L型连接件、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和螺母;所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第一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一T型槽;所述第一连接体和/或第二连接体的第二侧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二T型槽;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为相邻侧面;所述芯条置于第一T型槽内,芯条的中心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螺孔;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L型连接件两端的通孔分别对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上的第一T型槽内的芯条上的螺孔;所述第一螺钉穿过L型连接件的通孔后与芯条上的螺孔螺纹连接使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连接在一起;所述 L型连接件的一端或者两端的边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边,连接边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第二螺钉的钉头设置在第一连接体和/或第二连接体的第二T型槽中,第二螺钉的钉杆穿过L型连接件的连接边上的通孔与螺母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T型槽的内槽中靠外槽一侧的两个面与内槽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芯条上与第一T型槽的内槽中靠外槽一侧的两个面相对的面为斜面。
所述芯条的中心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所述凸台位于第一T型槽的外槽中;所述芯条的凸台两侧与第一T型槽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外侧面上各设有两条能够分别伸入芯条的凸台两侧与第一T型槽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中的连接筋。
所述第一T型槽的外槽的两侧壁为使外槽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内逐渐变小的斜面;所述L型连接件的连接筋的外侧壁也为斜面;所述L型连接件的连接筋靠L型连接件的端部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
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外侧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外侧面上的连接筋通过设置在L型连接件的两端外侧面连接处的圆弧凸台连接成为一体。
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内侧面的连接处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加强边。
所述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L型连接件的端部的一端开口;所述凹槽的内壁为使凹槽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底逐渐变小的斜面。
所述芯条、L型连接件以及第一T型槽和第二T型槽的所有转角处均倒圆角。
所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为防松螺钉。
所述第二螺钉的钉头呈平行四边形。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连接可靠、拆装方便、成本低、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都非常高,连接体的形式不受限制,实现了多样化,应用范围非常广。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T型槽中的斜面结构与芯条上的斜面结构相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
(3)本实用新型的芯条的中心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能够减少芯条与L型连接件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升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外侧面上各设有两条能够分别伸入芯条的凸台两侧与T型槽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中的凸筋,能够使应力分布更广,防止螺钉松动,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T型槽的外槽的两侧壁为使外槽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内逐渐变小的斜面,L型连接件的凸筋的外侧壁也为斜面,便于L型连接件的凸筋进入芯条的凸台两侧与T型槽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中,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使安装更加方便。L型连接件的凸筋靠L型连接件的端部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方便装配,并且便于消除L型连接件上的应力,从而防止螺钉松动,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本实用新型的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外侧面上的凸筋通过设置在L型连接件的两端外侧面连接处的圆弧凸台连接成为一体,这种结构能够增加L型连接件结构强度。
(6)本实用新型的L型连接件的两端内侧面的连接处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L型连接件的两端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加强边,能够有效增加L型连接件的结构强度。
(7)本实用新型的L型连接件的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凹槽靠L型连接件的端部的一端开口,凹槽的内壁为使凹槽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底逐渐变小的斜面,这种结构便于消除L型连接件上的应力,从而防止螺钉松动,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的第一T型槽,以及芯条和L型连接件的所有转角处均倒圆角,能够使应力分布更广,防止螺钉松动,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9)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均为防松螺钉,连接后的稳定性更好。
(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螺钉的钉头呈平行四边形,能够限制第二螺钉在第二T型槽内的转动,便于拧紧螺母。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第一螺钉。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L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第一螺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L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芯条3、螺孔31、凸台32、L型连接件4、通孔41、凸筋42、圆弧凸台43、加强筋44、加强边45、凹槽46、连接边47、第二螺钉5、螺母 6、第一T型槽7、第二T型槽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固定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芯条 3、L型连接件4、第一螺钉、第二螺钉5和螺母6。
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第一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一T型槽7。第一T型槽7的内槽中靠外槽一侧的两个面与内槽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 90°。第一T型槽7的外槽的两侧壁为使外槽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内逐渐变小的斜面。第一连接体1或第二连接体2的第二侧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二T型槽8。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为相邻侧面。
芯条3置于第一T型槽7内,芯条3的中心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螺孔31。芯条3上与第一T型槽11的内槽中靠外槽一侧的两个面相对的面为斜面。芯条3的中心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32。凸台32位于第一T型槽7的外槽中。芯条3的凸台32 两侧与第一T型槽7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设有间隙。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外侧面上各设有两条能够分别伸入芯条3的凸台两侧与第一T型槽7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中的连接筋42。
L型连接件4的两端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L型连接件4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边47,连接边47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41。L型连接件4的连接筋42的外侧壁也为斜面。L型连接件4的连接筋42靠L型连接件4的端部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外侧面之间圆弧过渡。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外侧面上的连接筋42通过设置在L型连接件4的两端外侧面连接处的圆弧凸台43连接成为一体。L型连接件4的两端内侧面的连接处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44。L型连接件4的两端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加强边45。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46。凹槽46靠L型连接件4的端部的一端开口。凹槽46的内壁为使凹槽46 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底逐渐变小的斜面。
芯条3、L型连接件4以及第一T型槽7和第二T型槽8的所有转角处均倒圆角。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5均为防松螺钉。第二螺钉5的钉头呈平行四边形。
连接时,L型连接件4两端的通孔41分别对准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上的第一T型槽7内的芯条3上的螺孔31。第一螺钉穿过L型连接件4的通孔41后与芯条 3上的螺孔31螺纹连接使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连接在一起。第二螺钉5的钉头设置在第一连接体1或第二连接体2的第二T型槽8中,第二螺钉5的钉杆穿过L型连接件4的连接边47上的通孔41与螺母6螺纹连接。
(实施例2)
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第二侧面上沿长度方向均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二T型槽8。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边缘均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边47。
连接时,L型连接件4两端的通孔41分别对准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上的第一T型槽7内的芯条3上的螺孔31。第一螺钉穿过L型连接件4的通孔41后与芯条 3上的螺孔31螺纹连接使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连接在一起。第二螺钉5的钉头设置在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第二T型槽8中,第二螺钉5的钉杆穿过L型连接件4的连接边47上的通孔41与螺母6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芯条(3)、L型连接件(4)、第一螺钉、第二螺钉(5)和螺母(6);所述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的第一侧面上均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一T型槽(7);所述第一连接体(1)和/或第二连接体(2)的第二侧面上沿长度方向设有内宽外窄的第二T型槽(8);所述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为相邻侧面;所述芯条(3)置于第一T型槽(7)内,芯条(3)的中心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螺孔(31);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两端沿长度方向设有至少一个通孔(41);所述L型连接件(4)两端的通孔(41)分别对准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上的第一T型槽(7)内的芯条(3)上的螺孔(31);所述第一螺钉穿过L型连接件(4)的通孔(41)后与芯条(3)上的螺孔(31)螺纹连接使第一连接体(1)和第二连接体(2)连接在一起;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一端或者两端的边缘设有向外侧延伸的连接边(47),连接边(47)上至少设有一个通孔(41);所述第二螺钉(5)的钉头设置在第一连接体(1)和/或第二连接体(2)的第二T型槽(8)中,第二螺钉(5)的钉杆穿过L型连接件(4)的连接边(47)上的通孔(41)与螺母(6)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槽(7)的内槽中靠外槽一侧的两个面与内槽的两个侧面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述芯条(3)上与第一T型槽(11)的内槽中靠外槽一侧的两个面相对的面为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条(3)的中心设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凸台(32);所述凸台(32)位于第一T型槽(7)的外槽中;所述芯条(3)的凸台(32)两侧与第一T型槽(7)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外侧面上各设有两条能够分别伸入芯条(3)的凸台两侧与第一T型槽(7)的外槽的两侧壁之间的间隙中的连接筋(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T型槽(7)的外槽的两侧壁为使外槽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内逐渐变小的斜面;所述L型连接件(4)的连接筋(42)的外侧壁也为斜面;所述L型连接件(4)的连接筋(42)靠L型连接件(4)的端部的一端的高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外侧面之间圆弧过渡;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外侧面上的连接筋(42)通过设置在L型连接件(4)的两端外侧面连接处的圆弧凸台(43)连接成为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件(4) 的两端内侧面的连接处设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加强筋(44);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两端内侧面的边缘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加强边(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连接件(4)的两端的内侧面上设有凹槽(46);所述凹槽(46)靠L型连接件(4)的端部的一端开口;所述凹槽(46)的内壁为使凹槽(46)的宽度由槽口向槽底逐渐变小的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条(3)、L型连接件(4)以及第一T型槽(7)和第二T型槽(8)的所有转角处均倒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5)均为防松螺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钉(5)的钉头呈平行四边形。
CN201720344871.4U 2017-04-02 2017-04-02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Active CN207005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4871.4U CN207005019U (zh) 2017-04-02 2017-04-02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4871.4U CN207005019U (zh) 2017-04-02 2017-04-02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005019U true CN207005019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28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4871.4U Active CN207005019U (zh) 2017-04-02 2017-04-02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0050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6613A (zh) * 2020-01-20 2020-05-19 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锁紧机构及动力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6613A (zh) * 2020-01-20 2020-05-19 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锁紧机构及动力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CN111166613B (zh) * 2020-01-20 2022-05-27 深圳市丞辉威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锁紧机构及动力外骨骼康复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64599A (zh) 一种汽车模块化骨架组件
CN207005019U (zh) 一种固定连接结构
CN207131676U (zh) 一种静连接结构
CN109057167A (zh) 一种钢筋连接件及其制造工艺
CN206592381U (zh) 一种连接结构
CN208293909U (zh) 一种紧固方便的连接钢筋防偏移灌浆套筒机构
CN208088495U (zh) 一种钢网格螺栓节点装置
CN206916941U (zh) 一种钢结构柱
CN205977976U (zh) 一种新型螺栓和螺母
CN109989533A (zh) 一种房屋建筑钢筋连接结构
CN206654092U (zh) 一种汽车模块化骨架组件
CN205423432U (zh) 一种定位钉及绝缘梯连接单元
CN207060331U (zh) 一种系泊转环
CN208088514U (zh) 一种张拉膜基础加固装置
CN209443671U (zh) 一种预制构件的灌浆连接结构
CN207682616U (zh) 一种挡边模具组件
CN205846256U (zh) 一种双孔节能电气接头
CN205530140U (zh) 一种采用多卡模板的坡面悬臂模板
CN210371584U (zh) 一种防松螺母
CN204772258U (zh) 一种用于柱塞泵的柱塞和盘根压盖的扳手
CN205806564U (zh) 三通调节阀
CN110565813A (zh) 一种木结构建筑柱板连接结构
CN218462025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输送线过渡板组件
CN220646382U (zh) 一种桌体横梁便捷连接结构
CN216199691U (zh) 一种轻型螺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13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