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9242U -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9242U
CN206999242U CN201720830643.8U CN201720830643U CN206999242U CN 206999242 U CN206999242 U CN 206999242U CN 201720830643 U CN201720830643 U CN 201720830643U CN 206999242 U CN206999242 U CN 206999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portion
bottom plate
boss
piles
ins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06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晓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8306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9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9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92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型芯部件和第二型芯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型芯部件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一凸台,在第一凸台两侧的第一底板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一凸部,每列第一凸部与第一凸台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一凸部在第一底板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相应一侧的第一底板的宽度以形成一个第一宽度差;第二型芯部件包括第二底板和第二凸台,在第二凸台两侧的第二底板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二凸部。其是一种可在桩体的两侧成型出台阶部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该模具结构具有通用性强且更换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按照桩形来分,较为常见的混凝土预应力桩有管桩、方桩、T型桩、H型桩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桩都有各自的特点,可根据不同场合环境选择使用。以H型桩为例,包括两个翼缘及连接两个翼缘的腹板,H型混凝土桩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及连接两个翼缘的腹板构成的H形,两个翼缘和腹板在H型混凝土桩的两侧形成沿桩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部。H型混凝土桩与圆形、方形、T型、或其它横截面形状的混凝土桩相比,其在抗侧向土压力、抗水压力、抗波浪力及抗倾覆的稳定性方面均更胜一筹。故H型混凝土桩适合用于基坑维护、边坡稳定及河岸防护工程中。
现有用以制备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包括至少一个(一个以上时采用相互串联的方式连接)模具单元(一个模具单元完成一根支护桩的制备),每个模具单元包括下模板,及与下模板铰接的构成H型支护桩型腔的左、右模板,与左、右模板连接的油缸,油缸的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左、右模板上设有型芯部件,左、右模板、型芯部件与下模板共同围成与H型混凝土桩的外形匹配的型腔。如一申请号为CN201310673526.1(公告号为CN103707413A)的中国发明专利《带蒸汽养护装置的H型支护桩模具》就披露了这样一种用于制备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
有些混凝土桩因应用场景的特殊性(用于岸堤防护墙),其在桩的左右两侧设置用以相互搭接的台阶部,如一申请号为ZL201610135953.8(公开号为CN105780756A)的中国发明专利《防护墙及用于该防护墙的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披露了这样一种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其在翼缘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侧向凸起的用以搭接的台阶部,相邻的两根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通过位于各自翼缘侧面的台阶部搭接在一起,搭接在一起的两翼缘的台阶部的搭接侧面相互对设。且为实现透水性,其在一侧的台阶部有多根并沿翼缘的长度方向上下间隔设置,上下相邻两根台阶部之间形成第一间距。如何设计出一款方便成型出台阶部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可在桩体的两侧成型出台阶部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型芯部件和第二型芯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部件包括第一底板和位于第一底板中部的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一侧凹槽部的第一凸台,在所述第一凸台两侧的第一底板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一凸部,每列第一凸部与第一凸台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一凸部在第一底板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相应一侧的第一底板的宽度从而形成第一宽度差;所述第二型芯部件包括第二底板和位于第二底板中部的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另一侧凹槽部的第二凸台,在所述第二凸台两侧的第二底板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二凸部。所述位于第一底板中部,是指位于第一底板的中间部分的位置,并非指处于正中心的位置。前述每列第一凸部在第一底板上的宽度小于第一凸台相应一侧的第一底板的宽度,是指将位于第一凸台同一侧的凸部的宽度与该侧那一部分第一底板的宽度进行对比,前者小于后者。
同理,每列第二凸部与第二凸台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二凸部在第二底板上的宽度小于第二凸台相应一侧的第二底板的宽度从而形成第二宽度差。
上述第一宽度差、第二宽度差使得在模具结构的凸台两侧的底板上可以形成阶梯状的型腔面,当模具合拢后,浇注到模具中的混凝土可在由第一宽度差、第二宽度差形成的阶梯状型腔内充满,以在H型混凝土桩的位于同侧的上下两个翼缘侧面成型出连续的长筋条状的台阶部,台阶部的外表面与桩体相应翼缘的外表面齐平,台阶部的内表面与相应的翼缘内表面具有一个宽度差从而形成阶梯状,便于相邻两根H型混凝土桩的拼接和施工。所述的台阶部的内表面则构成背景技术中所提交的搭接侧面。
上述第一凸部的顶面为斜面,所述第二凸部的顶面为斜面。这种斜面设计使得成型后的H型混凝土桩台阶部的内表面为斜面,便于施工和桩与桩之间的拼接;这种斜面还方便桩体成型后的脱模,利于生产。
为便于生产制造、安装和更换,每列所述第一凸部由多块第一镶块拼接组成,每列所述第二凸部由多块第二镶块拼接组成。当然第一凸部、第二凸部也可以是一种整体的条状结构,但这种方式在制造和更换、调整时稍微麻烦些。镶块可以用工程塑料做成,优选是强度、耐冲击性、耐热性、硬度及抗老化性均优的塑料;镶块也可以用钢材等材料做成。
每列所述第二凸部与所述第二凸台的相应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从而形成沟槽部。
模具合拢后前述沟槽部形成空的型腔,成型时,混凝土可在由沟槽部形成空的型腔内充满,以在H型混凝土桩的位于同侧的两个翼缘侧面上成型出连续的长筋条状的台阶部,此种台阶部的外表面与桩体相应翼缘的外表面具有一个宽度差从而形成阶梯状,台阶部的内表面与相应翼缘内表面齐平而一起构成桩体一侧的凹槽部的侧壁。与前述第二凸部相比,这种设计的第二凸部使得成型后形成的H型混凝土桩体翼缘上的台阶部的位置有所不同,从而相邻两根H型混凝土桩在拼接时可以通过翼缘上的不同位置的台阶部相互咬合,使得桩与桩之间的拼接更加牢靠。所述这种设计的第二凸部成型出的台阶部的外表面则构成背景技术中所提交的搭接侧面。
进一步改进,上述沟槽部内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阻断部。第二阻断部的设置,可使得本模具结构在H型混凝土桩的翼缘上成型出间隔设置的台阶部,也即将H型混凝土桩翼缘侧面的原来呈长筋条状的台阶部分割成若干具有一定间距的多块。相邻两个第二阻断部之间的沟槽部形成H型混凝土桩翼缘侧面的台阶部,第二阻断部的作用是使成型后的H型混凝土桩翼缘侧面的台阶部被分隔开,能让成型的H型混凝土桩形成透水结构,可制造透水性生态岸堤防护墙。
作为优选方案,每列所述第二凸部由多块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组成,所述第二阻断部设置在第三镶块上,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依次交错设置,且相邻第二镶块和第三镶块彼此贴合。第二凸部由多块镶块组成,分段制造,利于加工、安装和更换。第二阻断部的作用是使成型后的H型混凝土桩翼缘侧面上的台阶部间隔一定间距布置从而形成透水结构。第二阻断部设置在第三镶块上,方便加工,简化了镶块和阻断部的固定、安装和更换。第二阻断部与第三镶块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通过连接件固定。
同理,上述第一凸部的顶面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阻断部,以使成型后的H型混凝土桩翼缘侧面的台阶部间隔一定间距布置从而形成透水结构。与第二阻断部相比,第一阻断部是使得第一凸部成型出的相应台阶部之间具有间距从而间隔布置。
为方便脱模,上述阻断部的两个侧面均为斜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两个型芯部件均包括底板和位于底板中部的凸台,并在凸台两侧的底板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凸部,凸台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一侧凹槽部,凸部可以方便的在桩体的翼缘的侧面形成侧向凸起的台阶部,凸部对应在H型桩的翼缘侧面位置不会有混凝土,从而在该处形成对应的台阶部,该模具结构可在原有H型混凝土桩的传统模具基础上增设凸部即可,通用性更强,且方便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镶块和第二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镶块和第二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一型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二型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二型芯部件的的侧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一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一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二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中第二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生产的H型混凝土桩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一型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型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型芯部件的俯视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二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三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中第三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2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生产的H型混凝土桩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型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中第二型芯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
一种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包括用以固定在模板上的第一型芯部件1和第二型芯部件3,模板由驱动结构驱动而能张合,形成合模或开模,其为常规结构,可参考背景专利及现有技术。H型混凝土桩2包括两个翼缘22及连接两个翼缘22的腹板24,H型混凝土桩2的横截面为由两个翼缘22及连接两个翼缘22的腹板24构成的H形,两个翼缘22和腹板24在H型混凝土桩的两侧形成沿桩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部21,翼缘22的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侧向凸起的用以搭接的台阶部23。
第一型芯部件1包括第一底板11和位于第一底板11中部的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2一侧凹槽部21的第一凸台12,在所述第一凸台12两侧的第一底板11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一凸部13,每列第一凸部13与第一凸台12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一凸部13在第一底板11上的宽度a1小于位于第一凸台12相应一侧的第一底板11的宽度b1从而形成一个第一宽度差h1,该第一宽度差h1用以形成翼缘22的侧面的台阶部23,也即每列第一凸部13的顶面131低于第一底板11的外缘14,第一凸部13的顶面131为斜面,每列第一凸部13由多块呈条状的第一镶块5拼接组成,各第一镶块5的横截面外形均相同。第一镶块5的底面设有第一螺纹连接盲孔51,有螺钉从第一型芯部件1的第一底板11的背面穿过后与第一螺纹连接盲孔51螺纹连接。
第二型芯部件3包括第二底板31和位于第二底板31中部的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2另一侧凹槽部21的第二凸台32,在所述第二凸台32两侧的第二底板31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二凸部33,每列第二凸部33与第二凸台32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二凸部33在第二底板31上的宽度a2小于位于第二凸台32相应一侧的第二底板31的宽度b2从而形成一个第二宽度差h2,该第二宽度差h2用以形成翼缘22的侧面的台阶部23,也即每列第二凸部33的顶面331低于第二底板31的外缘24,第二凸部33的顶面331为斜面。每列所述第二凸部33由多块呈条状的第二镶块6拼接组成,各第二镶块6的横截面外形均相同。第二镶块6的底面设有第一螺纹连接盲孔61,有螺钉从第二型芯部件3的第二底板31的背面穿过后与第二螺纹连接盲孔61螺纹连接。
该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可使得本模具结构可在H型混凝土桩2的翼缘22侧面上成型出连续的长筋条状的台阶部23,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对应的H型混凝土桩2的台阶部23的外表面Y’均与H型混凝土桩2相应翼缘22的外表面Y齐平,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对应的台阶部23的内表面X’均与相应翼缘22的内表面X具有一个宽度差从而形成阶梯状。
该模具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和现有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相同,每组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分别对应在桩体翼缘侧面上形成一组台阶部23,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对应在H型桩的翼缘侧面位置不会有混凝土,从而在该处形成对应的台阶部23,本模具结构可在原有的传统模具基础上额外固定上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即可,通用性更强,方便更换。
这种H型混凝土桩2适合用于构建不透水的防护墙,例如城市管廊或防水围护中。
如图6~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一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每列第二凸部33的底面332与第二凸台32的相应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以形成沟槽部4。第二凸部33的底面332为斜面。
如图13所示,该第一凸部13和第二凸部33可使得本模具结构可在H型混凝土桩2的翼缘22侧面上成型出连续的长筋条状的台阶部23,第一凸部13对应的台阶部23的外表面Y’均与H型混凝土桩2相应翼缘的外表面Y齐平,第一凸部13对应的台阶部23的内表面X’均与相应翼缘22的内表面X具有一个宽度差从而形成阶梯状。第二凸部33对应的台阶部23的外表面Y’与H型混凝土桩2相应翼缘的外表面Y具有一个宽度差从而形成阶梯状,第二凸部33对应的台阶部23的内表面X’与相应翼缘22内表面X齐平一起构成桩体一侧的凹槽部21的侧壁,即第二凸部33对应的台阶部23的内表面X’与相应侧翼缘22内表面X连为一个倾斜表面。显然,成型出的这种桩形有利于相邻两根H型混凝土桩的翼缘台阶部之间的咬合和拼接。
这种H型混凝土桩2适合用于构建不透水的防护墙,例如城市管廊或防水围护中。
如图14~2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沟槽部4内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阻断部7。第二阻断部7的两个侧面71均为斜面。每列第二凸部33由多块第二镶块6和第三镶块8组成,第二阻断部7设置在第三镶块8上,第二镶块6和第三镶块8依次交错设置,且相邻第二镶块6和第三镶块8彼此贴合。
第二镶块6的底面设有第一螺纹连接盲孔61,有螺钉从第二型芯部件3的第二底板31的背面穿过后与第二螺纹连接盲孔61螺纹连接。第三镶块8的底面设有第三螺纹连接盲孔81,有螺钉从第二型芯部件3的第二底板31的背面穿过后与第三螺纹连接盲孔81螺纹连接。
该第一凸部13可使得本模具结构可在H型混凝土桩2的翼缘22上成型出连续的长筋条状的台阶部23。第二凸部33和第二阻断部7可使得本模具结构可在H型混凝土桩2的一侧翼缘22的侧面上成型出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
如图21所示,采用这种模具结构制备的H型混凝土桩2,其在一侧翼缘22的两个侧面形成有连续的呈长筋条状的台阶部23,而在另一侧翼缘22的两个侧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相邻两个台阶部23之间具有一定间距d以形成供水通过的渗水通道,这种H型混凝土桩1适合用于构建透水的防护墙,适合用以水利工程中的岸堤防护墙。
如图22、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
本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第一凸部13的顶面131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阻断部9。第一阻断部9的两个侧面91均为斜面。
设有第一阻断部9的第一凸部13可使得本模具结构可在H型混凝土桩2的一侧翼缘22侧面上成型出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
采用这种模具结构制备的H型混凝土桩2,其在一侧翼缘22的两个侧面形成有连续的呈条状的台阶部23,翼缘22另一侧的两个侧面形成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相邻两个台阶部23之间具有一定间距d以形成供水通过的渗水通道,这种H型混凝土桩1适合用于构建透水的防护墙,适合用以水利工程中的岸堤防护墙。
本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成型出的H型混凝土桩的区别在于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在桩体翼缘侧面上的位置不同:本实施例成型的H型混凝土桩,其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总体上位于H型混凝土桩翼缘侧面的外侧,也即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的外表面Y’与相应翼缘的外表面Y齐平;而上述第三实施例成型的H型混凝土桩,其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总体上位于翼缘侧面的内侧,也即间隔设置的台阶部23的外表面Y’与相应翼缘的外表面Y具有一个宽度差从而形成阶梯状。
尽管以上详细地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包括第一型芯部件(1)和第二型芯部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芯部件(1)包括第一底板(11)和位于第一底板(11)中部的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2)一侧凹槽部(21)的第一凸台(12),在所述第一凸台(12)两侧的第一底板(11)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一凸部(13),每列第一凸部(13)与第一凸台(12)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一凸部(13)在第一底板(11)上的宽度(a1)小于第一凸台(12)相应一侧的第一底板(11)的宽度(b1)从而形成第一宽度差(h1);所述第二型芯部件(3)包括第二底板(31)和位于第二底板(31)中部的用以形成H型混凝土桩(2)另一侧凹槽部(21)的第二凸台(32),在所述第二凸台(32)两侧的第二底板(31)上各设有一列长条状的第二凸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第二凸部(33)与第二凸台(32)的相应侧壁贴合,每列第二凸部(33)在第二底板(31)上的宽度(a2)小于第二凸台(11)相应一侧的第二底板(31)的宽度(b2)从而形成第二宽度差(h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13)的顶面(131)为斜面,所述第二凸部(33)的顶面(331)为斜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第一凸部(13)由多块第一镶块(5)拼接组成,每列所述第二凸部(33)由多块第二镶块(6)拼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第二凸部(33)与所述第二凸台(32)的相应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从而形成沟槽部(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部(4)内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阻断部(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第二凸部(33)由多块第二镶块(6)和第三镶块(8)组成,所述第二阻断部(7)设置在第三镶块(8)上,第二镶块(6)和第三镶块(8)依次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部(7)的两个侧面(71)均为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部(13)的顶面(131)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阻断部(9)。
CN201720830643.8U 2017-07-10 2017-07-10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Active CN206999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0643.8U CN206999242U (zh) 2017-07-10 2017-07-10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0643.8U CN206999242U (zh) 2017-07-10 2017-07-10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9242U true CN206999242U (zh) 2018-02-13

Family

ID=61452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0643.8U Active CN206999242U (zh) 2017-07-10 2017-07-10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92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3601A (zh) * 2017-07-10 2017-10-24 俞晓东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3601A (zh) * 2017-07-10 2017-10-24 俞晓东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CN107283601B (zh) * 2017-07-10 2023-08-11 俞晓东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38614B (zh) 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
US9340946B2 (en) Pile casing
CN203904970U (zh) 加强型预应力混凝土波形板桩
CN114227869A (zh) 用于制备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
CN205604225U (zh) 一种混凝土槽形板桩
CN206999242U (zh)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CN106854906A (zh) 一种双模板装配式内连接现浇钢筋混凝土组合墙体
CN105672253A (zh) 中空的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桩的生态环保型岸堤防护墙
CN106013137B (zh) 预应力混凝土桩及采用该桩的拼接墙
CN105780756B (zh) 防护墙及用于该防护墙的h型预应力混凝土桩
CN107283601A (zh) 用于制造h型混凝土桩的模具结构
CN104314047A (zh) 水囊式混凝土工程变形缝止水型腔模及其制造和施工方法
CN205348097U (zh) 岸堤防护墙
CN205343391U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u型板桩模具
CN212427769U (zh) 一种免拆模构造柱用的嵌锁式砌块
CN210508372U (zh) 地下室悬挑免拆模板梁板
CN204690731U (zh) 一种地连墙幅墙接缝后压浆防水结构
CN106639300A (zh)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内连接混凝土保温模板与混凝土模板
CN206718140U (zh) 一种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支护桩的模具
CN208215615U (zh) 用于制作雨水井混凝土过梁的模板装置
CN207525736U (zh) 地下连续墙连接结构
CN208815691U (zh) 一种单承台分离墩柱伸缩缝施工装置
CN211541672U (zh) 叠合楼板预制模具
CN213732406U (zh) 异型桩排模
CN210616864U (zh) 一种混凝土桩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