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92350U -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92350U
CN206992350U CN201720838276.6U CN201720838276U CN206992350U CN 206992350 U CN206992350 U CN 206992350U CN 201720838276 U CN201720838276 U CN 201720838276U CN 206992350 U CN206992350 U CN 206992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tip
contact
pedestal
pressure contac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382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寇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LI ELECTRIC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LI ELECTRIC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LI ELECTRIC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LI ELECTRIC TRANSMISSIO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382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92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92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9235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属于电连接器技术领域,该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触指和基座,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触指具有弹性,且所述触指用以与所述动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所述动触头用以与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分为平面式导电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的结构简单,容错率好,可扩展性强,无需精密的导向配合装置,安装使用方便,可优化现有的大电流连接技术。

Description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快速连接,市场上已经出现很多连接器,俗称接插件。其中用于大电流的连接器特点多为插入配合式,类似民用的插线板接插方案。此类连接器要求配合精度较高,使用起来不方便,可靠性较低。
现有的连接器分为两部分,静触头和动触头。一般静触头为开口式,并有左右挤压弹性。固定在基座上。动触头一般为刀片式,固定在活动部件上。刀片式的动触头插入开口式的静触头实现了快速连接功能。但是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在于要求的配合精度高,容错率差,引起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接触式连接器,能够降低该连接器的配合精度,且具有容错率好,可靠性高的特点。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触指和基座,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触指具有弹性,且所述触指用以与所述动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所述动触头用以与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分为平面式导电板。
触指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造型为弧面与平面的结合,不需要平面与弧面中心完全正对,具有容错率好的特点。并且,由于触指自身具有弹性,因此触指的用以与动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在受到动触头挤压后会形变趋于平面,有效接触面积能够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触指设置为弧形片状。弧形触指具有较好的弹性,触指受到压力时,能够将受力传递至基座。
进一步的,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便于拆卸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触指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可以设置为圆弧状,也可以设置成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以对所述连接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
触指顶部受到动触头的挤压力产生变形,触指底部的连接部与限位部的弧形面相接触,并产生轻微转动,采用弧形的连接部与限位部的弧形面的配合方式,可以保证两者具有大面积有效接触,提升通流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采用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的固定连接方式;
或者,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的其中一个连接处采用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处采用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簧,其设置在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之间,用以增加所述触指的弹性力。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顶部为弧形,与所述触指的弧形内表面接触,随着所述触指同步参与挤压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与所述基座采用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以对所述弹簧进行限位的弹簧限位部。优选地,所述弹簧与所述基座接触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弯弧状的弹簧连接部,所述弹簧连接部的与所述触指的靠近两端部的内表面相接触。
弹簧顶部受到触指挤压力产生变形,弹簧连接部与触指的内表面弧形面采用弧形面的配合方式,两者之间会产生轻微转动,可以保证两者具有大面积有效接触,起到对弹簧的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的有益效果:
静触头采用组件结构,该静触头包括触指和基座,触指与基座连接,触指自身具有弹性,且触指用以与动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动触头用以与静触头的接触部分为平面式导电板。触指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造型为弧面与平面的结合,不需要平面与弧面中心完全正对,具有容错率好的特点。并且,由于触指自身具有弹性,因此触指的用以与动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在受到动触头挤压后会形变趋于平面,有效接触面积能够增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触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静触头采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静触头采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静触头采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静触头采用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弹簧与基座采用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弹簧与静触头采用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中,弹簧与基座采用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静触头;110-触指;111-连接部;120-基座;121-安装固定孔;122-限位部;123-弹簧限位部;130-连接板;200-动触头;300-弹簧;310-弹簧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挤压接触式连接器,该挤压接触式连接器能够实现两个导电件快速连接,且具有容错率强、可扩展性强以及通流能力大的特点。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该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包括静触头100和动触头200。
所述静触头100采用组件结构,该静触头100包括触指110和基座120,所述触指110与基座120连接,触指110自身具有弹性,且触指110用以与动触头200的接触面为弧形面,动触头200用以与静触头100的接触部分为平面式导电板。触指110与动触头200之间的接触面造型为弧面与平面的结合,不需要平面与弧面中心完全正对,具有容错率好的特点。并且,由于触指110自身具有弹性,因此触指110的用以与动触头200的接触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在受到动触头200挤压后会形变趋于平面,有效接触面积能够增大。
如图2所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触指110设置为弧形片状,安装时,可以选择将其开口朝向基座120设置。触指110具有一定的弹性且采用导电性好的材料成型,例如:常用的铍铜。
触指110具有一定的宽度,具体实施时,触指110的宽度由需要的通流能力所决定,例如,需要的通流能力大则较宽,需要的通流能力小则较窄。当然,该触指110也可采用额定宽度,多组触指110并联在基座120上以实现大电流的通流,根据实际使用状况,增加或减少并联的触指110的数量以适应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用以安装触指110的基座120要求具有较好的强度,不易形变。起到支撑触指110的作用。并且,基座120的宽度与触指110的宽度配套。
如图1所示,基座120上还设置有安装固定孔121,用以使基座120与其他部件装配。基座120的安装固定孔121可以在基座120的端面上;
或者在基座120的底部设置连接板130,将安装固定孔121设置在连接板130上,具体请参见图4。
还可以将安装固定孔121设置在基座120的其他部位,视具体安装环境而定,由于此技术属于通用技术,这里不再详述。
所述触指110与所述基座120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
如图4所示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触指110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连接部111,所述连接部111为圆弧状,并且所述连接部111的开口与触指110的开口朝向相反(图示为触指110的开口朝下,连接部111的开口朝上)。
同时,在基座120上还设置有用以对上述连接部111进行限位的限位部122,限位部122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基座120的靠近两端部位置,触指110设置在两个限位部122之间的位置,并且,触指110两端的连接部111与限位部122相接触,在触指110受到动触头200的挤压力时,会将力传递至两端的限位部122,使触指110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均匀变形,且不会脱离于基座120。
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部122用以连接所述连接部111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触指110顶部受到动触头200的挤压力产生变形,触指110底部的连接部111与限位部122的弧形面相接触,并产生轻微转动,本实施例中,采用弧形的连接部111与限位部122的弧形面的配合方式,可以保证两者具有大面积有效接触,提升通流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案只是对连接部与触指的一个优选设计方案,本实施例中触指的两端的连接部111的开口与触指110的开口并不局限于朝向相反的设置方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方式。例如,两个连接部111的开口与触指110的开口采用相同朝向的方式;或者,其中一个连接部111的开口与触指110的开口采用相同朝向的方式,另外一个连接部111的开口与触指110的开口采用相反朝向的方式。无论采用上述任何一种设置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触指110与基座120可以采用活动连接方式即可。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指110与基座120的连接处还可以采用固定连接方式。
例如,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的固定连接方式。由于上述这几种固定连接的方式属于通用技术,这里不再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中,触指与基座的其中一个连接处采用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处采用活动连接。
其中:
图5中,触指两端的连接部111均呈朝向触指内部弯折状,具体安装时,触指左端的连接部111与基座120采用活动连接方式,触指右端的连接部111与基座120采用固定连接方式。
图6中,触指两端的连接部111中,其中一个连接部111呈朝向触指内部弯折状,另一个连接部111呈朝向触指外部弯折状。具体安装时,触指左端的连接部111与基座120采用活动连接方式,触指右端的连接部111与基座120采用固定连接方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是在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
如图7所示,在使用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弹性形变的可靠性,可以在触指110与基座120之间设置弹簧300以增强触指110的弹性力。
具体实施时,此连接器不依赖增加的弹簧300参与导电,所以可以采用弹性性能好的专业弹簧300。此弹簧300本身技术为通用技术此处不再详述。
该弹簧300在设置时,将弹簧300的顶部为弧形,与所述触指110的弧形内表面接触,随着触指110同步参与挤压形变。
优选地,该弹簧300采用一整根,该弹簧300的端部相交叉设置,使弹簧300的上部形成弧形。弹簧300的两端部与基座120相接触。当然,弹簧300顶部造型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与触指110的弧形内表面接触,随着触指110一起同步参与挤压形变。
所述弹簧300与所述基座120采用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方式。
当采用固定连接方式时,弹簧300的两端部直接与基座120相连接。例如,可以是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的固定连接方式。由于上述这几种固定连接的方式属于通用技术,这里不再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述。
当采用活动连接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本实施例中,优选两种不同的活动连接方式予以说明:
方式一
如图9所示,所述弹簧300与基座120接触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弯弧状的弹簧连接部310,所述弹簧连接部310的与所述触指110的靠近两端部的内表面相接触。弹簧300顶部受到触指110挤压力产生变形,弹簧连接部310与触指110的内表面弧形面采用弧形面的配合方式,两者之间会产生轻微转动,可以保证两者具有大面积有效接触,起到对弹簧300的限位作用。
方式二
如图10所示,所述弹簧300与基座120接触的两端部分别设置弯弧状的弹簧连接部310,同时,在基座120上还设置有用以对上述弹簧连接部310进行限位的弹簧限位部123,该弹簧限位部123设置两个,分别位于基座120上的两个用于对触指110的连接部111进行限位的两个限位部122的内侧位置,两个弹簧连接部310设置在两个弹簧限位部123之间的位置,并且,弹簧300两端的弹簧连接部310与弹簧限位部123相接触,在弹簧300受到触指110的挤压力时,会将力传递至两端的弹簧限位部123,使弹簧300在受力作用下产生均匀变形,且不会脱离于基座120。
请参照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弹簧限位部123用以连接所述弹簧连接部310的接触面设置为弧形面。弹簧300顶部受到触指110的挤压力产生变形,触指110底部的触指110连接部111与触指110限位部122的弧形面相接触,并产生轻微转动,本实施例中,采用弧形的弹簧连接部310与弹簧限位部123的弧形面的配合方式,可以保证两者具有大面积有效接触,有效保障对弹簧300的限位作用。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弹簧限位部不局限于上述的一种结构形式,还可以采用立挡板等结构形式,对弹簧进行限位。(请参照图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具有以下优点:
1、静触头100中的触指110用以与动触头200的接触面为弧形面,动触头200用以与静触头100的接触部分为平面式导电板。两者的接触面造型为弧面与平面的结合,容错率好,不需要平面与弧面中心完全正对,无需精密的导向配合装置。
2、触指110的弧面为柔性弹性弧面,挤压后会形变趋于平面,与动触头200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大。
3、动触头200和静触头100采用正面挤压式连接,方便可靠。
4、静触头100和动触头200采用有弹性且导电性好的材料,实现了弹性接触以及导电两个功能。
5、可以通过增加内置弹簧300的方式加强静触头100的弹性,同时不会降低该连接器的其他性能。
6、可扩展性强,可以通过增加静触头100的宽度或者并联多个静触头100组件方式提升通流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的结构简单,容错率好,可扩展性强,无需精密的导向配合装置,安装使用方便,可优化现有的大电流连接技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静触头和动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触指和基座,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触指具有弹性,且所述触指用以与所述动触头的接触面为弧形面,所述动触头用以与所述静触头的接触部分为平面式导电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设置为弧形片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的两端部各设置有一个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以对所述连接部进行限位的限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采用焊接、铆接或螺钉连接的固定连接方式;
或者,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的其中一个连接处采用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处采用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其设置在所述触指与所述基座之间,用以增加所述触指的弹性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顶部为弧形,与所述触指的弧形内表面接触,随着所述触指同步参与挤压形变。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基座采用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挤压接触式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用以对所述弹簧进行限位的弹簧限位部。
CN201720838276.6U 2017-07-11 2017-07-11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92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8276.6U CN206992350U (zh) 2017-07-11 2017-07-11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38276.6U CN206992350U (zh) 2017-07-11 2017-07-11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92350U true CN206992350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03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38276.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92350U (zh) 2017-07-11 2017-07-11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923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6093A (zh) * 2017-07-11 2017-09-22 北京合力电气传动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96093A (zh) * 2017-07-11 2017-09-22 北京合力电气传动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41546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204376023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201112688Y (zh) 电连接器
CN107196093A (zh)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CN206992350U (zh) 挤压接触式连接器
CN204441547U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206992363U (zh) 一种动触头及电气连接器
CN203553491U (zh) 一种浮动盲插式微距形电连接器
EP4054008A1 (en) Socket terminal having firm plugging force
CN209730225U (zh) 一种板对板导向结构
CN209590113U (zh) 一种变频器的高效电流检测装置
CN203948886U (zh) 连接器及通信装置
CN209210954U (zh) 一种双片状平行电极继电器接插件导电平面微镀修复装置
CN207743090U (zh) 一种联动导电系统装置
CN206611090U (zh) 一种直推式金属封闭开关柜及弹性卡接头
CN219801319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端子胶壳
CN109638508B (zh) 一种方形导电片
CN220345061U (zh) 一种围挡连接器
CN204858010U (zh) 一种纽扣电池用正极扭簧
CN204424100U (zh) 铜带快速安装结构及具有铜带快速安装结构的电源转换器
CN217416090U (zh) 一种小型竞技滑翔机机翼安装结构
CN204706665U (zh) 一种五金件和导电端子的连接结构
CN217642370U (zh) 低压抽屉式开关柜一次插头推进联锁装置
CN209057101U (zh) 多功能开关电源
CN220066175U (zh) 一种英式空心注胶连接器插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