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9323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9323U
CN206979323U CN201720178317.3U CN201720178317U CN206979323U CN 206979323 U CN206979323 U CN 206979323U CN 201720178317 U CN201720178317 U CN 201720178317U CN 206979323 U CN206979323 U CN 206979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bag
infrared heating
heating disk
cooking apparatus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783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平华
杜明辉
邢凤雷
吴坚
陈维维
许智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783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9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9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9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和内胆,锅本体内设有红外发热盘;内胆放置在锅本体内,并被锅本体支撑,且与红外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其内胆由锅本体支撑,且与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即:内胆与发热盘是不接触的,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内胆与发热盘接触时产生的瞬时冲力过大导致内胆或发热盘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其发热盘为红外发热盘,且红外发热盘与内胆不接触,故而热量主要以红外线辐射的方式传递给内胆,这样能够满足各种材质的内胆的加热需要,无论是陶瓷内胆还是金属内胆,均能够高效受热。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炖锅等烹饪器具,基本上是通过内胆10’与发热盘20’的直接接触进行热传递,如图1所示。这样,一方面内胆10’与发热盘20’接触时会产生较大的瞬时冲击力,导致内胆10’或发热盘20’损坏;另一方面,现有的内胆10’大多为平底内胆10’,如图1所示,故而内胆10’的受热面积仅为底部平面的面积,受热面积小,加热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所述锅本体内设有红外发热盘;内胆,放置在所述锅本体内,并被所述锅本体支撑,且与所述红外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其内胆由锅本体支撑,且与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即:内胆与发热盘是不接触的,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内胆与发热盘接触时产生的瞬时冲力过大导致内胆或发热盘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其发热盘为红外发热盘,且红外发热盘与内胆不接触,故而热量主要以红外线辐射的方式传递给内胆,这样能够满足各种材质的内胆的加热需要,无论是陶瓷内胆还是金属内胆,均能够高效受热。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胆的底壁呈弧形。
内胆的底壁呈弧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平底内胆,增加了内胆的底部面积,进而增加了内胆的底部接受热辐射的面积,因此有效提高了内胆的受热效率,减少了加热时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壁向上弯曲呈弧形。
使内胆的底壁向上弯曲呈弧形,一方面便于内胆取出时依然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台面上,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内胆撞到发热盘上的概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底壁为球面。
内胆的底壁为球面,使得内胆整体的形状较为规则,一方面便于加工成型,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内胆底部的受热均匀性,同时造型较为美观,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红外发热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端开口;隔热层,位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隔热层的顶部设有凹槽;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玻璃板,位于所述隔热层的上方,并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向所述内胆辐射红外线。
发热盘包括壳体、隔热层、发热件和玻璃板,发热件能够通电发热,进而通过玻璃板向内胆辐射红外线,对内胆起到加热作用;隔热层能够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发热件的热量散失,从而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壳体将上述隔热层、发热件、玻璃板固定在一起,使发热盘成为整体。优选地,玻璃板为微晶玻璃板,微晶玻璃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聚能反射翼,沿所述红外发热盘的周向边缘设置,并具有与所述红外发热盘及所述内胆相配合的反射面,用于把所述红外发热盘辐射向所述锅本体的红外线反射至所述内胆上。
在红外发热盘的周向边缘增设聚能反射翼,则红外发热盘原本直射向锅本体而要被锅本体吸收的红外线,在到达聚能反射翼时经过反射面的反射作用,将改变线路反射到内胆上而被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了红外发热盘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到内胆上的比例,进而提高了红外发热盘的加热效率,起到了聚能的效果,且避免了锅本体的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不利影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红外发热盘的上表面围设出开口朝上的碗状结构,所述碗状结构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
反射面与红外发热盘的上表面围设出开口朝上的碗状结构,并套设在内胆的外侧,即:反射面的下端与红外发热盘的上表面的边缘相接,反射面的上端向外向上延伸,这样,反射面包围了整个红外发热盘的上表面,因而能够对红外发热盘的整个上表面发出的红外线起到聚拢作用,从而有效避免红外发热盘的边缘区域因靠近锅本体导致部分红外线直射到锅本体上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聚能反射翼的聚能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使聚能反射翼的反射面与内胆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能够在反射面与内胆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对锅本体底部的热空气起到导流作用,有利于引导锅本体底部的热空气向上流动,这样既利于内胆的均匀受热,又利于烹饪器具的内部散热,因此聚能反射翼进一步升级为聚能导流翼,进一步改善了电炖锅等烹饪器具的各项性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内胆的底部呈流线型配合设计。
反射面与内胆的底部呈流线型配合设计,使得反射面与内胆的外壁面之间的气流通道呈流线型,流线型设计能够有效减小气流流动的阻力,使得热空气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胆的受热均匀性及电炖锅等烹饪器具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聚能反射翼以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红外发热盘的壳体上端。
将聚能反射翼直接固定在红外发热盘的周向边缘上,一方面有利于聚能反射翼与红外发热盘的稳定配合,另一方面聚能反射翼可以与红外发热盘装配成整体后再放入锅本体内,使得产品的装配过程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实现聚能反射翼与红外发热盘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装配过程更加便捷,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技术方案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此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红外发热盘的壳体上端和所述聚能反射翼的下端中的一个上设有环形卡槽,另一个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卡槽相配合的环形插片。
通过环形卡槽与环形插片的配合,来实现聚能反射翼与红外发热盘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且安装时直接将环形插片对准环形卡槽插进去即可,一步到位,十分便捷。至于环形卡槽和环形插片的具体位置,不受具体限制。可以将环形卡槽设在红外发热盘的壳体上,将环形插片设在聚能反射翼上;也可以调换二者的位置,将环形卡槽设在聚能反射翼上,将环形插片设在红外发热盘的壳体上。
优选地,所述环形插片沿所述红外发热盘的径向或轴向插入所述环形卡槽。
环形插片可以沿红外发热盘的径向插入环形卡槽,此时环形卡槽的开口朝里或朝外,环形插片水平插入环形卡槽;环形插片也可以沿红外发热盘的轴向插入环形卡槽,此时环形卡槽的开口朝上或朝下,环形插片竖直插入环形卡槽,操作起来均十分简单。当然,环形插片的插入方向不局限于上述几种,比如倾斜插入也可以,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聚能反射翼为金属板。
聚能反射翼为金属板,一方面金属材料对红外线的反射率比较高,因而保证了聚能反射翼的聚能效果;另一方面金属板的成型工艺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所需的形状,有利于节约成本;且强度相对较高,不易发生变形,保证了聚能反射翼的使用可靠性。当然,聚能反射翼的材质不局限于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如高分子材料等,只要能够将红外线反射至内胆上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反射面为光滑的镜面。
反射面为光滑的镜面,能够有效提高反射面的镜面发射效果,镜面反射能够保证到达反射面的红外线尽可能多地反射至内胆上,而不是无规则地反射至各个方向,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红外线反射至内胆上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红外发热盘的加热效率,进一步提高聚能反射翼的聚能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锅本体包括:底座;外锅,被所述底座支撑,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外锅内设有所述红外发热盘,所述内胆放置在所述外锅内;和外壳,套设在所述外锅的外侧,并与所述底座相连;其中,所述聚能发射翼设置在所述外锅内。
锅本体包括底座、外锅和外壳,底座位于烹饪器具的底部,内设电控板等结构;外锅位于底座的上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如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相连),且外锅围设出用于容置内胆和红外发热盘的空间,外锅与底座之间形成电控板的容置空间;外壳套设在外锅的外侧,并与底座相连,保证了产品的良好外观;由于红外发热盘和内胆均位于外锅内,故而将聚能反射翼设在外锅内,即可避免红外发热盘辐射出的红外线直射到外锅上而被外锅吸收,以提高射到内胆上的红外线的比例。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内胆为陶瓷内胆;和/或,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炖锅。
内胆为陶瓷内胆,一方面陶瓷材料健康环保,且烹饪出的食物口感较好,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另一方面陶瓷内胆的脆性较大,受到瞬时冲击时被损坏的概率更高,因而对采用陶瓷内胆的电炖锅等产品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采用不接触的红外线加热,并将内胆的底部做成带弧形的面,具有更大的意义。
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炖锅,当然不限于电炖锅,也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现有技术中的电炖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电炖锅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内胆,20’发热盘;
图2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锅本体,20红外发热盘,21壳体,22隔热层,23发热件,24玻璃板,30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本体10和内胆30。具体地,锅本体10内设有红外发热盘20;内胆30放置在锅本体10内,并被锅本体10支撑,且与红外发热盘20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其内胆30由锅本体10支撑,且与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即:内胆30与发热盘是不接触的,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内胆30与发热盘接触时产生的瞬时冲力过大导致内胆30或发热盘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其发热盘为红外发热盘20,且红外发热盘20与内胆30不接触,故而热量主要以红外线辐射的方式传递给内胆30,这样能够满足各种材质的内胆30的加热需要,无论是陶瓷内胆30还是金属内胆30,均能够高效受热。
进一步地,内胆30的底壁呈弧形,如图2所示。
优选地,内胆30的底壁向上弯曲呈弧形,如图2所示。
优选地,内胆30的底壁为球面。
内胆30的底壁呈弧形,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平底内胆30,增加了内胆30的底部面积,进而增加了内胆30的底部接受热辐射的面积,因此有效提高了内胆30的受热效率,减少了加热时间。
使内胆30的底壁向上弯曲呈弧形,一方面便于内胆30取出时依然能够平稳地放置在台面上,另一方面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内胆30撞到发热盘上的概率。
内胆30的底壁为球面,使得内胆30整体的形状较为规则,一方面便于加工成型,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内胆30底部的受热均匀性,同时造型较为美观,提高了产品的美观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红外发热盘20包括:壳体21、隔热层22、发热件23和玻璃板24,如图2所示。
具体地,壳体21上端开口;隔热层22位于壳体21内,且隔热层22的顶部设有凹槽;发热件23设置在凹槽内;玻璃板24位于隔热层22的上方,并固定在壳体21内,用于向内胆30辐射红外线。
发热盘包括壳体21、隔热层22、发热件23和玻璃板24,发热件23能够通电发热,进而通过玻璃板24向内胆30辐射红外线,对内胆30起到加热作用;隔热层22能够起到隔热作用,减少发热件23的热量散失,从而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壳体21将上述隔热层22、发热件23、玻璃板24固定在一起,使发热盘成为整体。优选地,玻璃板24为微晶玻璃板24,微晶玻璃板24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热效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聚能反射翼(图中未示出),沿红外发热盘20的周向边缘设置,并具有与红外发热盘20及内胆30相配合的反射面,用于把红外发热盘20辐射向锅本体10的红外线反射至内胆30上。
其中,反射面与红外发热盘20的上表面围设出开口朝上的碗状结构,碗状结构套设在内胆30的外侧。
进一步地,反射面与内胆30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反射面与内胆30的底部呈流线型配合设计。
上述实施例中,在红外发热盘20的周向边缘增设聚能反射翼,则红外发热盘20原本直射向锅本体10而要被锅本体10吸收的红外线,在到达聚能反射翼时经过反射面的反射作用,将改变线路反射到内胆30上而被转化为热能,从而提高了红外发热盘20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到内胆30上的比例,进而提高了红外发热盘20的加热效率,起到了聚能的效果,且避免了锅本体10的温度过高而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不利影响。
反射面与红外发热盘20的上表面围设出开口朝上的碗状结构,并套设在内胆30的外侧,即:反射面的下端与红外发热盘20的上表面的边缘相接,反射面的上端向外向上延伸,这样,反射面包围了整个红外发热盘20的上表面,因而能够对红外发热盘20的整个上表面发出的红外线起到聚拢作用,从而有效避免红外发热盘20的边缘区域因靠近锅本体10导致部分红外线直射到锅本体10上的情况发生,保证了聚能反射翼的聚能效果。
使聚能反射翼的反射面与内胆30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能够在反射面与内胆30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对锅本体10底部的热空气起到导流作用,有利于引导锅本体10底部的热空气向上流动,这样既利于内胆30的均匀受热,又利于烹饪器具的内部散热,因此聚能反射翼进一步升级为聚能导流翼,进一步改善了电炖锅等烹饪器具的各项性能。
反射面与内胆30的底部呈流线型配合设计,使得反射面与内胆30的外壁面之间的气流通道呈流线型,流线型设计能够有效减小气流流动的阻力,使得热空气的流动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内胆30的受热均匀性及电炖锅等烹饪器具的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聚能反射翼以卡接的方式固定在红外发热盘20的壳体21上端。
优选地,红外发热盘20的壳体21上端和聚能反射翼的下端中的一个上设有环形卡槽,另一个上设有与环形卡槽相配合的环形插片。
优选地,环形插片沿红外发热盘20的径向或轴向插入环形卡槽。
上述实施例中,将聚能反射翼直接固定在红外发热盘20的周向边缘上,一方面有利于聚能反射翼与红外发热盘20的稳定配合,另一方面聚能反射翼可以与红外发热盘20装配成整体后再放入锅本体10内,使得产品的装配过程更加便捷。
进一步地,通过卡接的方式,来实现聚能反射翼与红外发热盘20之间的固定连接,使得装配过程更加便捷,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当然,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接等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由于这些实施例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想和宗旨,因此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通过环形卡槽与环形插片的配合,来实现聚能反射翼与红外发热盘20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成型,且安装时直接将环形插片对准环形卡槽插进去即可,一步到位,十分便捷。至于环形卡槽和环形插片的具体位置,不受具体限制。可以将环形卡槽设在红外发热盘20的壳体21上,将环形插片设在聚能反射翼上;也可以调换二者的位置,将环形卡槽设在聚能反射翼上,将环形插片设在红外发热盘20的壳体21上。
环形插片可以沿红外发热盘20的径向插入环形卡槽,此时环形卡槽的开口朝里或朝外,环形插片水平插入环形卡槽;环形插片也可以沿红外发热盘20的轴向插入环形卡槽,此时环形卡槽的开口朝上或朝下,环形插片竖直插入环形卡槽,操作起来均十分简单。当然,环形插片的插入方向不局限于上述几种,比如倾斜插入也可以,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聚能反射翼为金属板。
聚能反射翼为金属板,一方面金属材料对红外线的反射率比较高,因而保证了聚能反射翼的聚能效果;另一方面金属板的成型工艺较为简单,便于加工成所需的形状,有利于节约成本;且强度相对较高,不易发生变形,保证了聚能反射翼的使用可靠性。当然,聚能反射翼的材质不局限于金属材料,也可以为其他材质,如高分子材料等,只要能够将红外线反射至内胆30上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但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优选地,反射面为光滑的镜面。
反射面为光滑的镜面,能够有效提高反射面的镜面发射效果,镜面反射能够保证到达反射面的红外线尽可能多地反射至内胆30上,而不是无规则地反射至各个方向,因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红外线反射至内胆30上的比例,进一步提高红外发热盘20的加热效率,进一步提高聚能反射翼的聚能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锅本体10包括:底座外锅和外壳。具体地,外锅被所述底座支撑,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外锅内设有所述红外发热盘20,所述内胆30放置在所述外锅内;外壳套设在所述外锅的外侧,并与所述底座相连;其中,所述聚能发射翼设置在所述外锅内。
锅本体10包括底座、外锅和外壳,底座位于烹饪器具的底部,内设电控板等结构;外锅位于底座的上侧,并与底座固定连接(如通过螺栓等紧固件相连),且外锅围设出用于容置内胆30和红外发热盘20的空间,外锅与底座之间形成电控板的容置空间;外壳套设在外锅的外侧,并与底座相连,保证了产品的良好外观;由于红外发热盘20和内胆30均位于外锅内,故而将聚能反射翼设在外锅内,即可避免红外发热盘20辐射出的红外线直射到外锅上而被外锅吸收,以提高射到内胆30上的红外线的比例。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内胆30为陶瓷内胆30。
内胆30为陶瓷内胆30,一方面陶瓷材料健康环保,且烹饪出的食物口感较好,越来越受到广大用户的青睐;另一方面陶瓷内胆30的脆性较大,受到瞬时冲击时被损坏的概率更高,因而对采用陶瓷内胆30的电炖锅等产品的结构进行改进,使其采用不接触的红外线加热,并将内胆30的底部做成带弧形的面,具有更大的意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烹饪器具为电炖锅。
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炖锅,当然不限于电炖锅,也可以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烹饪器具,其内胆由锅本体支撑,且与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即:内胆与发热盘是不接触的,因此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内胆与发热盘接触时产生的瞬时冲力过大导致内胆或发热盘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其发热盘为红外发热盘,且红外发热盘与内胆不接触,故而热量主要以红外线辐射的方式传递给内胆,这样能够满足各种材质的内胆的加热需要,无论是陶瓷内胆还是金属内胆,均能够高效受热。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本体,所述锅本体内设有红外发热盘;
内胆,放置在所述锅本体内,并被所述锅本体支撑,且与所述红外发热盘之间具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底壁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底壁向上弯曲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底壁为球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聚能反射翼,沿所述红外发热盘的周向边缘设置,并具有与所述红外发热盘及所述内胆相配合的反射面,用于把所述红外发热盘辐射向所述锅本体的红外线反射至所述内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与所述红外发热盘的上表面围设出开口朝上的碗状结构,所述碗状结构套设在所述内胆的外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内胆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面与所述内胆的底部呈流线型配合设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聚能反射翼以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红外发热盘的壳体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为陶瓷内胆;和/或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炖锅。
CN201720178317.3U 2017-02-27 2017-02-27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979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8317.3U CN206979323U (zh) 2017-02-27 2017-02-27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78317.3U CN206979323U (zh) 2017-02-27 2017-02-27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9323U true CN206979323U (zh) 2018-02-09

Family

ID=61422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78317.3U Active CN206979323U (zh) 2017-02-27 2017-02-27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9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35433Y (zh) 红外电磁一体炉
CN206979323U (zh) 烹饪器具
CN204611857U (zh) 一种红外光波炉
CN201370434Y (zh) 一种带有上盖冷却装置的烹饪器具
CN206979324U (zh) 烹饪器具
CN208590901U (zh) 一种升降蒸台
CN208243466U (zh) 烹饪器具
CN206745220U (zh) 微波加热烤盘的盘盖结构
CN209331754U (zh) 烹饪器具
CN210717696U (zh) 一种电陶炉
CN209484672U (zh) 电陶炉机芯及电陶炉
CN201488067U (zh) 电磁炉炊具节能固定架
CN209202800U (zh) 电加热装置及烹饪器具
CN206403649U (zh) 一种导风散热式电烤炉
CN201387049Y (zh) 多功能取暖光波炉
CN201211108Y (zh) 光波电煲
CN2904787Y (zh) 带取暖功能的餐桌
CN205006626U (zh) 电烹饪锅
CN217928937U (zh) 一种电磁炉桌面垫
CN219782236U (zh) 一种加热效率高的炖锅
CN208905531U (zh) 加热容器和电热电器
CN215892463U (zh) 一种超薄电陶炉
CN214791295U (zh) 电热管和圆孔台面板组成的电炉灶
CN208967856U (zh) 组合式多功能电磁炉
CN209285156U (zh) 一种新型电烤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