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71403U -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71403U
CN206971403U CN201720915950.6U CN201720915950U CN206971403U CN 206971403 U CN206971403 U CN 206971403U CN 201720915950 U CN201720915950 U CN 201720915950U CN 206971403 U CN206971403 U CN 206971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girder
building blocks
assembled architecture
assembly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91595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石
纪根强
李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zi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闫石
纪根强
李文龙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闫石, 纪根强, 李文龙 filed Critical 闫石
Priority to CN20172091595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71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71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714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由至少一个装配单元组成,装配单元包括立柱,连接到立柱上的主梁,以及设于主梁上的次梁;立柱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立柱的上端与主梁焊接;所述装配单元的侧面设有墙板,且主梁上方设置有楼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单元进行组合拼接构成建筑房屋,缩短了建造工期,简化了建造工艺;本实用新型采用型钢或者桁架的结构搭建建筑框架,承重能力强且结构稳定;在装配单元中采用复合结构的楼板,起到了消音和减震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建设仍然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虽然我国已明令禁止使用黏土砖,但在农村地区,黏土砖仍然是建筑使用的主要材料,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农村房屋大部分为自建,没有图纸,没有规划,没有经过抗震设计,房屋安全难以保障。施工队伍专业素养普遍不高,施工过程中房屋质量难以控制;同时现有装配式建筑普遍针对于大中型建筑,对于农村单独修建的小型建筑,装配构件复杂,造价较高;同时现有的建房工艺耗时较长,建造周期难以把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因此在建筑领域存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旨在提供一种建造周期短、结构稳固、采用模块式组合进行搭建的装配式建筑,解决目前建筑领域中农村自建房屋存在的建造周期长、工艺复杂、质量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由至少一个装配单元组成,装配单元包括立柱,连接到立柱上的主梁,以及设于主梁上的次梁;立柱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立柱的上端与主梁焊接;所述装配单元的侧面设有墙板,且主梁上方设置有楼板。
本实用新型设置立柱固定到地面,并在立柱上固定主梁和次梁,共同承担竖向和横向的载荷,保证了将建筑装配好之后可以承受相应的正压力和侧压力。装配单元可进行竖向的连接组合和航向的连接组合,竖向连接时通过将两个装配单元的立柱进行焊接实现多层建筑结构;横向连接时通过将两个装配单元的立柱进行焊接、螺栓紧固等方式实现多连通空间的建筑结构。立柱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相邻装配单元的连接孔。
一般情况下,立柱的顶端设有连接槽,立柱的底端设有对应的连接头,连接头可卡入连接槽中,起到定位的作用;立柱的底端还设有固定肋,固定肋上设有螺孔,螺孔用于安装地脚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的楼板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层吊顶衔接面、吸音材料层、集成板桁架、压型钢板、钢筋砼板、装饰面层,下层吊顶衔接面采用型钢制成且与主梁和/或次梁进行连接;集成板桁架采用型钢制成,且集成板桁架与压型钢板焊接或者铰接;钢筋砼板的边缘设有金属连接边,通过金属连接边与压型钢板铰接或者焊接。
复合结构的楼板能起到消音、减震的作用。下层吊顶衔接面上设置有用于下层空间挂取物件的螺孔等结构,便于安装紧固件;吸音材料层一般采用柔性吸音材料制成,例如可采用吸音棉、多孔吸音泡沫等,吸音材料将楼板上的碰撞、摩擦声一定程度上进行吸收,减少传递到其他楼层造成影响;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吸音材料层也可采用隔音材料制成,例如隔音泡沫。
下层吊顶衔接面与主梁和/或次梁采用焊接或者铰接的方式连接,连接面处涂有防水涂料,避免上层的水通过缝隙流到下层空间造成透水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的装饰面层为地板、地毯或者地砖。装饰面层为日常接触实用到的地面层,用于行走、摆放物件;当装饰面层为地毯时,地毯直接铺设在钢筋砼板上,地毯可铺设一层或者多层;当装饰面层为地板或者地砖时,按照选用的地板或者地砖的具体安装方式安装在钢筋砼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立柱为型钢或者桁架结构,立柱的主梁至少为三且立柱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立柱的上端超过楼板的装饰面层的高度。当装配多层建筑物时,下层装配单元利用立柱上端与上层装配单元的立柱下端进行连接,实现上下两层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立柱之间设有加强梁,加强梁的两端与立柱焊接或者铰接。加强梁设置的意义在于加强建筑队侧压力的承受能力,由于建筑物采用立柱和顶部梁的连接方式,使建筑物侧向刚度小,抗侧压力有限,设置侧向的加强梁进行支撑,可确保对建筑结构对水平侧压力的承受能力,控制其侧向的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梁为型钢,主梁的数量至少为三且主梁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
进一步的,所述的次梁为型钢,次梁两端均与主梁铰接,次梁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次梁纵横交叉布置在主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墙板位于装配单元的外侧面,且墙板与立柱连接。墙板采用双层空心板制成,空心处填塞有隔热材料层和隔音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的墙板上开设有门和/或窗。门和窗的设置是便于进出走动,也便于透气;当多个装配单元在同一平面上进行拼接时,可拆除部分墙板,减少对内部空间的分割;同时在拼接的内部空间自由设置竖直的墙板,按照不同的区域规划进行区域划分,这样设置灵活性强,且满足人们自行DIY房子内部空间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中,用到的型钢均为轻型冷弯薄壁型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单元进行组合拼接构成建筑房屋,缩短了建造工期,简化了建造工艺;本实用新型采用型钢或者桁架的结构搭建建筑框架,承重能力强且结构稳定;在装配单元中采用复合结构的楼板,起到了消音和减震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单元正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底层的布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二层的布局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立柱,101-连接槽,102-连接头,103-固定肋,2-主梁,3-次梁,4-墙板,5-楼板,501-下层吊顶衔接面,502-吸音材料层,503-集成板桁架,504-压型钢板,505-钢筋砼板,506-装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由至少一个装配单元组成,装配单元包括立柱1,连接到立柱上的主梁2,以及设于主梁2上的次梁3。立柱1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相邻装配单元的连接孔。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采用七个装配单元,底层设置四个装配单元且按照田字形布局连接,二层设置三个装配单元且按照L形布局连接。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中立柱1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立柱1的上端与主梁2焊接;所述装配单元的侧面设有墙板4,且主梁2上方设置有楼板5。
优选地,立柱1采用轻型冷弯薄壁型钢,本实施例中立柱1为工型钢,立柱1的上端超过楼板5的装饰面层506的高度,且立柱1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
优选地,立柱1的顶端设有连接槽101,立柱1的底端设有对应的连接头102,连接头102可卡入连接槽101中,起到定位的作用;立柱1的底端还设有固定肋103,固定肋103上设有螺孔,螺孔用于安装地脚螺栓。
优选地,立柱1底部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到底面。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主梁2为工型钢且主梁2与立柱1焊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次梁3为工型钢且次梁3采用高强度螺栓与主梁铰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一个装配单元含有四根立柱1。
优选地,相邻立柱1之间设有加强梁,加强梁的两端与立柱1铰接,本实施例中加强梁水平布置,相邻两根立柱1之间设置一根加强梁。
次梁3为型钢,次梁3两端均与主梁1铰接,次梁3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
优选地,次梁3采用高强度螺栓与主梁2铰接;且次梁3采用井字形交叉布局方式设在主梁2上。
如图2所示,楼板5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层吊顶衔接面501、吸音材料层502、集成板桁架503、压型钢板504、钢筋砼板505、装饰面层506,下层吊顶衔接面501采用型钢制成且与主梁2和/或次梁3进行连接;集成板桁架503采用型钢制成,且集成板桁架503与压型钢板504焊接或者铰接;钢筋砼板505的边缘设有金属连接边,通过金属连接边与压型钢板504铰接或者焊接。
优选地,下层吊顶衔接面501为桁架结构或者为薄壁钢板,其表层喷涂防锈漆。
优选地,集成板桁架503采用梯型钢制成且两端与主梁2焊接。
优选地,钢筋砼板505的边缘为片状的钢材,还有钢筋的端头,片状的钢材通过螺栓与压型钢板504连接,起到定位的作用;钢筋的端头与压型钢板504焊接,起到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压型钢板504依次平铺在集成板桁架503和钢筋砼板505中间,压型钢板504与集成板桁架503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
吸音材料层502为吸音棉或者多孔吸音泡沫。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吸音材料层502采用多孔吸引泡沫制成,且吸音材料层502通过压敏胶连接到下层吊顶衔接面501。
装饰面层506为地板、地毯或者地砖。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装饰面层506为地砖,地砖通过混凝土粘接到钢筋砼板505的上表面。
如图1所示,墙板4位于装配单元的外侧面,且墙板4与立柱1连接。
优选地,墙板4底部和墙板4的顶部设有对应的U形型钢,U形型钢侧壁面上设有薄壁钢板,U形型钢和薄壁钢板围成墙板4内部的中空结构且中空结构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层和隔音材料层。
墙板4上开设有门和/或窗。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底层的一个装配单元上的墙板4上设有至少一个门,至少一个墙板4上设置有窗户;二层的装配单元中至少一个墙板4上设置有窗。
在本实施例中,二层装配单元的立柱1上端设有屋顶,屋顶采用市场上的彩钢瓦或者亮瓦。
按照以上设置装配好建筑之后,对建筑的内部进行装饰,采用减少内部墙板或者控制内部墙板覆盖面的方式,将建筑内部空间分隔成相互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空间;一层的空间被拆分为玄关、客厅、厨房、饭厅、卫生间、楼梯间、娱乐室、卧室和车库;二层的空间被拆分为楼梯间和四间卧室,同时还有观景阳台。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由至少一个装配单元组成,装配单元包括立柱1,连接到立柱上的主梁2,以及设于主梁2上的次梁3。
本实施例中的部件结构和连接方式与实施例一中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的组合和布局方式:
本实施例中,采用五个装配单元,底层设置三个装配单元且按照L形布局连接,二层设置二个装配单元且按照一字形布局连接。
具体的部件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此处就不再赘述。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设计原理,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结构基础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实质仍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由至少一个装配单元组成,其特征在于,装配单元包括立柱(1),连接到立柱上的主梁(2),以及设于主梁(2)上的次梁(3);立柱(1)的下端固定于地面,立柱(1)的上端与主梁(2)焊接,立柱(1)上还设有用于连接相邻装配单元的连接孔;所述装配单元的侧面设有墙板(4),且主梁(2)上方设置有楼板(5);
相邻的立柱(1)之间设有加强梁,加强梁的两端与立柱(1)焊接或者铰接;
所述的主梁(2)为型钢,主梁(2)的数量至少为三且主梁(2)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楼板(5)从下往上包括依次连接的下层吊顶衔接面(501)、吸音材料层(502)、集成板桁架(503)、压型钢板(504)、钢筋砼板(505)、装饰面层(506),下层吊顶衔接面(501)采用型钢制成且与主梁(2)和/或次梁(3)进行连接;集成板桁架(503)采用型钢制成,且集成板桁架(503)与压型钢板(504)焊接或者铰接;钢筋砼板(505)的边缘设有金属连接边,通过金属连接边与压型钢板(504)铰接或者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材料层(502)为吸音棉或者多孔吸音泡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饰面层(506)为地板、地毯或者地砖。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为型钢或者桁架结构,立柱(1)的主梁至少为三且立柱(1)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立柱(1)的上端超过楼板(5)的装饰面层(506)的高度;立柱(1)的顶端设有连接槽(101),立柱(1)的底端设有对应的连接头(102),连接头(102)卡入连接槽(101)中;立柱(1)的底端还设有固定肋(103),固定肋上设有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梁(3)为型钢,次梁(3)两端均与主梁(2)铰接,次梁(3)的表层喷涂有防锈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4)位于装配单元的外侧面,且墙板(4)与立柱(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墙板(4)上开设有门和/或窗。
CN201720915950.6U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1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5950.6U CN206971403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15950.6U CN206971403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71403U true CN206971403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397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91595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71403U (zh) 2017-07-26 2017-07-26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7140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6470A (zh) * 2019-03-28 2019-05-31 杭州友邦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快装舞台
CN110173063A (zh) * 2019-05-30 2019-08-27 常州工学院 开洞方钢管桁架压型钢板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26470A (zh) * 2019-03-28 2019-05-31 杭州友邦演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快装舞台
CN110173063A (zh) * 2019-05-30 2019-08-27 常州工学院 开洞方钢管桁架压型钢板剪力墙及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67964A (e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anels and modules for multistory buildings and method for their use
US5737895A (e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anels and modules for multistory buildings and method for their use
WO1997022770A9 (en) Prefabricated construction panels and modules for multistory buildings and method for their use
CN105421818B (zh) 嵌入式钢结构装配住宅
JPH08506150A (ja) 建築パネル及び該パネルを使用した建築物
CN206971403U (zh) 一种标准结构单元组合的装配式建筑
CN109235693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体
CN208167969U (zh) 一种门式刚架轻型房屋
RU59088U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металлического каркаса строительного объемного блока для малоэтажного здания
CN110565987A (zh)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RU86634U1 (ru) Каркасный модуль здания
CN207003861U (zh) 一种预制剪刀楼梯结构体系
CN1683725B (zh) 建筑物结构系统和方法
JP2002227320A (ja) 鉄筋コンクリート造の外断熱建築物
CN211229646U (zh) 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筒体模壳密肋预应力楼板结构体系
CN209556164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用复合保温外墙体
RU2140509C1 (ru) Жилой дом первых массовых серий с мансардным этажом из объемных блок-комнат,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а мансардного этажа и комплексной реконструкции дома
CN206681145U (zh) 一种轻型装配式钢结构房屋
CN209637073U (zh) 一种叠合楼盖与外挂墙板、竖向承重构件的连接节点
RU2256045C2 (ru) Реконструированное многоэтажное здание
RU2215103C1 (ru) Многоэтажное здание
CN109653423A (zh) 一种预制楼盖与外挂墙板、竖向承重构件的连接节点
WO2000047836A1 (en) Wall construction system
JPS6320974B2 (zh)
CN209637072U (zh) 一种预制楼盖与外挂墙板、竖向承重构件的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9

Address after: 626000 No. 20 Lucheng South Road, Lucheng Town, Kangding City, Ganzi Tibetan Autonomous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anzi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 Ltd.

Address before: 130700 group and three groups of Yitong City, Yitong Autonomous County, Jilin Province, Yitong City, Yitong Town, Yitong town

Co-patentee before: Ji Genqiang

Patentee before: Yan Shi

Co-patentee before: Li Wenlo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