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8296U -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8296U
CN206968296U CN201720895636.6U CN201720895636U CN206968296U CN 206968296 U CN206968296 U CN 206968296U CN 201720895636 U CN201720895636 U CN 201720895636U CN 206968296 U CN206968296 U CN 2069682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heel rim
radiating type
bearing mount
type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89563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郗富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ity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ity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ity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ity Industrial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89563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682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82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82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涉及汽车零部件器械领域。该水冷散热式轮毂包括轮辋、轮辐组件、轴承安装架和散热水箱。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冷却液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在冷却槽、流动空腔和散热水箱内无规则流动,冷却液在冷却槽中将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随后将这些热量无规则的通过流动空腔传递到散热水箱内,再由散热水箱将这些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与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由于采用了设置于轮辋外表面上的冷却槽以及通过流动空腔与冷却槽连通的散热水箱,所以能够对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实现快速散发,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背景技术
轮毂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是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和材料的不同具有很多种类。轿车的轮毂轴承过去最多的是成对使用单列圆锥滚子或球轴承。随着技术的发展,轿车已经广泛的使用轿车轮毂单元。轮毂轴承单元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日益增长,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第一代是由双列角接触轴承组成。第二代在外滚道上有一个用于将轴承固定的法兰,可简单的将轴承套到轮轴上用螺母固定。使得汽车的维修变得容易。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是采用了轴承单元和防抱刹系统相配合。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胎始终与地面保持高强度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的汽车轮毂对轮胎散热的帮助非常小,轮胎产生的热量积累起来,容易使轮胎内压升高,甚至导致爆胎的严重后果。
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利用冷却液冷却、散热效果好的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特别是在汽车轮毂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结构简单,利用冷却液的流动实现对热量的快速吸收,使热量在冷却液的作用下传递出来,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型车轮,结构简单,利用冷却液的流动实现对热量的快速吸收,使热量在冷却液的作用下传递出来,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包括轮辋、轮辐组件、轴承安装架和散热水箱,轮辋通过轮辐组件与轴承安装架一体成型,轮辐组件包括多个轮辐,轮辋通过多个轮辐与轴承安装架连接,多个轮辐间隔均匀地设置于轮辋与轴承安装架之间,轮辋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冷却槽呈环状,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每个连通孔与对应的一个轮辐连接,轮辐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流动空腔的一端通过连通孔与冷却槽连通,流动空腔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箱连接,散热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轴承安装架的外侧,且设置于轴承安装架的中心位置。
进一步地,冷却槽为多个,多个冷却槽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冷却槽的数量为三个。
进一步地,冷却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流动空腔的横截面积。
进一步地,散热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多个连接管,水箱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轴承安装架上,且设置于轴承安装架的中心位置,多个连接管与多个轮辐一一对应,每个流动空腔通过对应的一个连接管与水箱本体连接,水箱本体设置有进水口。
进一步地,散热水箱还包括水压测量器,水压测量器安装于水箱本体的内部,水压测量器用于测量水流的压力,以在水流压力达到或者低于预设值时提示用户对水箱本体内部补充冷却液。
进一步地,水箱本体由导热材料制成,以便于将水流内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空间。
进一步地,轴承安装架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中心孔用于安装轴承,散热水箱安装于中心孔的一端。
进一步地,轮辋包括第一轮缘、第二轮缘和轮辋本体,第一轮缘和第二轮缘均安装于轮辋本体的外表面,第一轮缘和第二轮缘相对设置于轮辋本体的两端,用于限制轮胎的位置,轮辋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
一种散热型车轮,包括轮胎和水冷散热式轮毂,水冷散热式轮毂包括轮辋、轮辐组件、轴承安装架和散热水箱,轮胎套设于轮辋的外表面,轮辋通过轮辐组件与轴承安装架一体成型,轮辐组件包括多个轮辐,轮辋通过多个轮辐与轴承安装架连接,多个轮辐间隔均匀地设置于轮辋与轴承安装架之间,轮辋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冷却槽呈环状,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每个连通孔与对应的一个轮辐连接,轮辐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流动空腔的一端通过连通孔与冷却槽连通,流动空腔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箱连接,散热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轴承安装架的外侧,且设置于轴承安装架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轮辋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冷却槽呈环状,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每个连通孔与对应的一个轮辐连接,轮辐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流动空腔的一端通过连通孔与冷却槽连通,流动空腔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箱连接,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冷却液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在冷却槽、流动空腔和散热水箱内无规则流动,冷却液在冷却槽中将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随后将这些热量无规则的通过流动空腔传递到散热水箱内,再由散热水箱将这些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实现快速散热。与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由于采用了设置于轮辋外表面上的冷却槽以及通过流动空腔与冷却槽连通的散热水箱,所以能够对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实现快速散发,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型车轮,包括水冷散热式轮毂,结构简单,能够对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实现快速散发,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型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中散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中轮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散热型车轮;100-水冷散热式轮毂;110-轮辋;111-冷却槽;112-连通孔;113-第一轮缘;114-第二轮缘;115-轮辋本体;130-轮辐组件;131-轮辐;132-流动空腔;150-轴承安装架;151-中心孔;170-散热水箱;171-水箱本体;173-水压测量器;175-连接管;200-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型车轮10,用于汽车零部件。其结构简单,利用冷却液的流动实现对热量的快速吸收,使热量在冷却液的作用下传递出来,散热效果好,散热效率高。该散热型车轮10包括轮胎200和水冷散热式轮毂100。轮胎200套设于水冷散热式轮毂100外,以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使汽车产生位移。水冷散热式轮毂100用于支撑轮胎200,并且与汽车的转轴连接,以接收汽车转轴产生的动力。
请参照图2,水冷散热式轮毂100包括轮辋110、轮辐组件130、轴承安装架150和散热水箱170,轮胎200套设于轮辋110的外表面,以与地面产生摩擦力从而使汽车产生位移。轮辋110通过轮辐组件130与轴承安装架150一体成型,以提高整个水冷散热式轮毂100的强度。散热水箱170可拆卸地安装于轴承安装架150的外侧,且设置于轴承安装架150的中心位置,散热水箱170通过轮辐组件130与轮辋110连接。轮胎200与地面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通过轮胎200的内侧壁传递到轮辋110上,轮辋110、轮辐组件130和散热水箱170共同作用,将这些热量快速散发到外界空气中。
本实施例中,轴承安装架150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151,中心孔151用于安装轴承,散热水箱170安装于中心孔151的一端。
轮辐组件130包括多个轮辐131。轮辋110通过多个轮辐131与轴承安装架150连接,多个轮辐131间隔均匀地设置于轮辋110与轴承安装架150之间,以实现轴承安装架150与轮辋110的稳定连接。轮辋110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111,冷却槽111呈环状,用于冷却液的流动。轮胎200安装于轮辋110的外表面时,轮胎200的外表面与地面抵接,轮胎200的内表面与轮辋110的外表面贴合,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轮胎200的外表面与地面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量传递到轮胎200的内表面上,再通过冷却槽111内冷却液的流动将该热量带走。冷却槽1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112,每个连通孔112与对应的一个轮辐131连接,轮辐131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132,流动空腔132的一端通过连通孔112与冷却槽111连通,流动空腔132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箱170连接,以实现冷却槽111、流动空腔132和散热水箱170三个空间的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冷却槽111为多个,多个冷却槽111平行设置,多个冷却槽111同时对轮胎200的内表面进行散热。本实施例中,冷却槽111的数量为三个。但并不仅限于此,冷却槽1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对冷却槽111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但凡能够实现对轮胎200的内表面进行散热的冷却槽111的数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中,冷却槽111的横截面积小于流动空腔132的横截面积,以便于冷却液通过流动空腔132流动到散热水箱170内。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冷却液在离心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无规则的流动,冷却液首先会在冷却槽111内流动,对轮胎200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随后冷却液通过流动空腔132流动到散热水箱170内,将吸收的热量传递到散热水箱170内,散热水箱170将这些热量与外界空间进行交互,完成散热。
请参照图3,散热水箱170包括水箱本体171、水压测量器173和多个连接管175。水箱本体171可拆卸地安装于轴承安装架150上,且设置于轴承安装架150的中心位置,以实现力矩的合理分配。多个连接管175与多个轮辐131一一对应,每个流动空腔132通过对应的一个连接管175与水箱本体171连接。水箱本体171设置有进水口(图未示),用于向水箱本体171内补充冷却液。水压测量器173安装于水箱本体171的内部,水压测量器173用于测量水流的压力,以在水流压力达到或者低于预设值时提示用户对水箱本体171内部补充冷却液。
值得注意的是,水压测量器173预设的水流压力是指在汽车静止时,冷却液在单独重力的作用下能够浸没水箱本体171的一半,即冷却液的体积能够达到整个冷却槽111、流动空腔132和水箱本体171空间体积的一半,以保证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有足够的冷却液对轮胎200进行冷却。
本实施例中,水箱本体171由导热材料制成,以便于将水流内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空间。
请参照图4,轮辋110包括第一轮缘113、第二轮缘114和轮辋本体115。第一轮缘113和第二轮缘114均安装于轮辋本体115的外表面,第一轮缘113和第二轮缘114相对设置于轮辋本体115的两端。轮胎200设置于轮辋本体115上,且设置于第一轮缘113和第二轮缘114之间,第一轮缘113和第二轮缘114用于限制轮胎200在轮辋本体115上的位置。轮辋本体115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1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100,轮辋110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111,冷却槽111呈环状,冷却槽111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112,每个连通孔112与对应的一个轮辐131连接,轮辐131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132,流动空腔132的一端通过连通孔112与冷却槽111连通,流动空腔132的另一端与散热水箱170连接,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冷却液在离心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在冷却槽111、流动空腔132和散热水箱170内无规则流动,冷却液在冷却槽111中将轮胎200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随后将这些热量无规则的通过流动空腔132传递到散热水箱170内,再由散热水箱170将这些热量散发到外界空气中,实现快速散热。与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散热式轮毂100由于采用了设置于轮辋110外表面上的冷却槽111以及通过流动空腔132与冷却槽111连通的散热水箱170,所以能够对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200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且实现快速散发,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使散热型车轮10安全性能更好,受到用户喜爱。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轮辐组件、轴承安装架和散热水箱,所述轮辋通过所述轮辐组件与所述轴承安装架一体成型,所述轮辐组件包括多个轮辐,所述轮辋通过多个所述轮辐与所述轴承安装架连接,多个所述轮辐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轮辋与所述轴承安装架之间,所述轮辋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呈环状,所述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每个所述连通孔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轮辐连接,所述轮辐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所述流动空腔的一端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冷却槽连通,所述流动空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箱连接,所述散热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架的外侧,且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冷却槽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的数量为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流动空腔的横截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箱包括水箱本体和多个连接管,所述水箱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架上,且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的中心位置,多个所述连接管与多个所述轮辐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流动空腔通过对应的一个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水箱本体连接,所述水箱本体设置有进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水箱还包括水压测量器,所述水压测量器安装于所述水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水压测量器用于测量水流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本体由导热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安装架的中心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用于安装轴承,所述散热水箱安装于所述中心孔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散热式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辋包括第一轮缘、第二轮缘和轮辋本体,所述第一轮缘和所述第二轮缘均安装于所述轮辋本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轮缘和所述第二轮缘相对设置于所述轮辋本体的两端,所述轮辋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冷却槽。
10.一种散热型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和水冷散热式轮毂,所述水冷散热式轮毂包括轮辋、轮辐组件、轴承安装架和散热水箱,所述轮胎套设于所述轮辋的外表面,所述轮辋通过所述轮辐组件与所述轴承安装架一体成型,所述轮辐组件包括多个轮辐,所述轮辋通过多个所述轮辐与所述轴承安装架连接,多个所述轮辐间隔均匀地设置于所述轮辋与所述轴承安装架之间,所述轮辋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槽,所述冷却槽呈环状,所述冷却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连通孔,每个所述连通孔与对应的一个所述轮辐连接,所述轮辐内部设置有一流动空腔,所述流动空腔的一端通过所述连通孔与所述冷却槽连通,所述流动空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水箱连接,所述散热水箱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轴承安装架的外侧,且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的中心位置。
CN201720895636.6U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Active CN2069682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5636.6U CN206968296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895636.6U CN206968296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8296U true CN206968296U (zh) 2018-02-06

Family

ID=61397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895636.6U Active CN206968296U (zh) 2017-07-21 2017-07-21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829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5553A (zh) * 2019-03-27 2019-06-18 王志强 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
CN112319131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宁波卓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毂
CN113306340A (zh) * 2021-04-20 2021-08-27 浙江奥通铝轮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散热组件的轮毂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5553A (zh) * 2019-03-27 2019-06-18 王志强 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
CN109895553B (zh) * 2019-03-27 2020-09-11 浙江欧星环美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轻量化汽车轮毂
CN112319131A (zh) * 2020-10-30 2021-02-05 宁波卓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车轮毂
CN113306340A (zh) * 2021-04-20 2021-08-27 浙江奥通铝轮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散热组件的轮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68296U (zh) 一种水冷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CN107650570A (zh) 一种多功能轮毂以及汽车车轮
CN206968300U (zh) 一种散热式轮毂以及散热型车轮
CN205768341U (zh) 一种具有冷却液散热装置的轮毂
CN208376427U (zh) 一种自冷却式汽车轮毂
CN205631938U (zh) 一种具有热管散热装置的轮毂
CN107174083A (zh) 车载冷热杯
CN205686080U (zh) 一种具有喷淋散热装置的轮毂
CN205686101U (zh) 一种具有胎压传感器的轮毂
CN206968290U (zh) 一种加强型轮毂以及耐撞车轮
CN210922974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检测用的快速夹持装置
CN206264705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汽车轮毂
CN207485854U (zh) 一种轿车用轮毂轴承总成
CN203267645U (zh) 一种可降温型汽车轮毂
CN206804680U (zh) 一种光电转速传感器
CN215398001U (zh) 一种高效散热型商用车轮毂
CN213799083U (zh) 一种摩托车用轮毂
CN213322488U (zh) 一种散热性能优异的轮毂
CN205326680U (zh) 一种轮毂恒定降温的装置
CN212902838U (zh) 水冷却塔的喷淋系统及水冷却塔
CN104033423B (zh) 一种降低轴承座温度的简易方法以及风冷轴承结构
CN209849870U (zh) 一种旋转冷却装置
CN206968291U (zh) 一种稳定架构式轮毂以及稳定型车轮
CN206968297U (zh) 一种防变形式轮毂以及防变形车轮
CN208051900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汽车修理用躺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