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68205U - 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68205U
CN206968205U CN201720168614.XU CN201720168614U CN206968205U CN 206968205 U CN206968205 U CN 206968205U CN 201720168614 U CN201720168614 U CN 201720168614U CN 206968205 U CN206968205 U CN 206968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ce
plane
roller
tape deck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6861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村友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68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68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nwinding Web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 Ink Jet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记录装置。本实用新型使能够利用重力对圆弧面施力的施力辊适当地施力。一种记录装置(1),其特征在于,具有:运送辊(9),所述运送辊(9)构成对介质(P)进行运送的运送部(3)的至少一部分;施力辊(36),所述施力辊(36)能够利用重力对运送辊(9)的圆弧面(44)施力;以及设置斜面(43),所述设置斜面(43)设置施力辊(36),相对于圆弧面(44)的施力辊(36)的施力位置和设置斜面(43)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个可变。通过成为这样的构成的记录装置(1),能够使能够利用重力对圆弧面(44)施力的施力辊(36)适当地施力。

Description

记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记录装置和施力辊的施力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使用各种各样的记录装置。其中,公开了包括针对对象物施力的施力辊的记录装置。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作为施力辊的吸水辊对作为对象物的环形带(运送带)进行施力的构成的记录装置。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2/073907A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当使针对对象物进行施力的施力辊对例如架设运送带的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时,能够排除运送带的松弛等的影响,因此能够有效地施力。另外,当使针对对象物施力的施力辊例如成为利用重力向对象物施力的构成时,能够使施力机构简单。
然而,在包括能够利用重力对于圆弧面施力的施力辊的构成中,存在难以使该施力辊适当地进行施力的情况。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使能够利用重力对圆弧面施力的施力辊适当地进行施力。
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式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运送辊,所述运送辊构成对介质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施力辊,所述施力辊能够利用重力对所述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以及设置斜面,在所述设置斜面设置所述施力辊,所述施力辊相对于所述圆弧面的施力位置和所述设置斜面的倾斜角的至少一个可变。
根据本方式,是包括能够利用重力对于圆弧面施力的施力辊的构成,且施力辊相对于圆弧面的施力位置和设置斜面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者可变。因此,通过调整施力辊相对于圆弧面的施力位置和设置斜面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使施力辊适当地施力。
此外,“能够利用重力对于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意味着例如包括如下构成等:如果是具有被架设在运送辊上的运送带且使该运送带支承介质来进行运送的构成,则能够经由该运送带对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如果是使运送辊的圆弧面直接支承介质来进行运送的构成(所谓运送鼓)则能够直接对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式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运送辊,所述运送辊构成对介质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施力辊,所述施力辊能够利用重力对所述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以及设置斜面,在所述设置斜面设置所述施力辊,在以所述运送辊的旋转轴为基准且从该旋转轴延伸的方向看将水平面设为0度、将铅垂上方设为90度的情况下,所述施力辊相对于所述圆弧面的施力位置的角度小于25度,所述设置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超过45度。
根据本方式,是包括能够利用重力对于圆弧面施力的施力辊的构成,且圆弧面相对于施力辊的施力位置的角度小于25度,设置斜面的倾斜角度超过45度。在施力辊相对于圆弧面的施力位置的角度小于25度且设置斜面的倾斜角度超过45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施力辊的施力。因此,能够使施力辊适当地施力。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式的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部具有被架设在所述运送辊上的运送带,所述施力辊是通过经由所述运送带向所述圆弧面施力来去除附着在所述运送带上的液体的去除辊。
当去除辊未对运送带适当地施力时存在液体的去除不充分的情况。然而,根据本方式,在通过经由运送带向圆弧面施力来去除附着在运送带上的液体的构成中,由于能够使施力辊适当地对运送带施力,所以能够抑制液体的去除不充分。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式的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一至第三中的任一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台,所述保持台保持所述施力辊,所述设置斜面被形成在所述保持台上。
根据本方式,设置斜面被形成在保持台上。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设置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式的记录装置,在所述第四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持台上形成有向重力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能够不对所述圆弧面施力地保持所述施力辊。
根据本方式,在保持台上形成有向重力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能够不对圆弧面施力地保持施力辊。因此,在不需要使施力辊对圆弧面施力的情况下,能够不使施力辊对圆弧面施力地使施力辊保持在该凹陷部中。另外,能够在不需要使施力辊对圆弧面施力的情况下简单地形成对施力辊进行保持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第六方式的记录装置,在所述第一至第五中任一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设置斜面对置的位置具有脱落抑制部,所述脱落抑制部抑制所述施力辊从所述设置斜面脱落。
根据本方式,在与设置斜面对置的位置具有抑制施力辊从设置斜面脱落的脱落抑制部。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施力辊从设置斜面脱落。
本实用新型的第七方式的施力辊的施力方法,是记录装置中的所述施力辊的施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具有:运送辊,所述运送辊构成对介质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施力辊,所述施力辊能够利用重力对于所述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以及设置斜面,在所述设置斜面设置所述施力辊,通过调整相对于所述圆弧面的所述施力辊的施力位置和所述设置斜面的倾斜角的至少一者来使所述施力辊向所述圆弧面施力。
根据本方式,在包括能够利用重力对于圆弧面施力的施力辊的构成的记录装置中,通过调整相对于圆弧面的施力辊的施力位置和设置斜面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个,能够使施力辊适当地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简要侧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侧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主视图;
图6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侧视图;
图7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简要图;
图8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简要图;
图9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说明的图表;
图1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侧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简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的记录装置1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简要侧视图。
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卷出部2,所述卷出部2能够卷出用于进行记录的被记录介质(介质)P的卷筒R1。另外,包括作为运送部的运送机构3,所述运送部通过以附着了粘着剂的支承面F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支承的粘性带10(通过环形带构成的运送带)将被记录介质P向运送方向A运送。另外,包括记录机构4,所述记录机构4使包括喷出墨水的记录头7的托架16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运送方向A交叉的往复移动方向B上往复扫描,从而在被记录介质P上进行记录。另外,包括粘性带10的清洗机构15。并且,包括卷绕机构38,所述卷绕机构38具有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卷绕的卷绕轴17。
卷出部2包括兼作用于进行记录的被记录介质P的卷简R1的设置位置的旋转轴5,且为能够从被设置在旋转轴5上的卷筒R1经由从动辊6和37将被记录介质P向运送机构3卷出的构成。此外,在将被记录介质P向运送机构3卷出时,旋转轴5绕旋转方向C旋转。
运送机构3包括:载置并运送从卷出部2卷出的被记录介质P的粘性带10;使粘性带10向方向E移动的驱动辊8;以及从动辊9。被记录介质P通过由按压辊12按压到粘性带10的支承面F上来被粘贴着载置。此外,在运送被记录介质P时,驱动辊8向旋转方向C旋转。
但是,作为运送带的环形带不限于粘性带。例如,也可以使用静电吸附式的环形带。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粘性带10的下部作为能够支承粘性带10的支承部而设置有压印平板18。通过压印平板18支承粘性带10,能够抑制伴随着使粘性带10移动而该粘性带10振动等。此处,压印平板18以包括经由粘性带10与记录头7对置的区域的方式被设置。
此外,细节后述,本实施例的按压辊12通过在被记录介质P的相同地方接触一定的时间来抑制接触痕迹形成在被记录介质P上,因此成为能够沿着运送方向A往复移动(摆动)的构成。但是,按压辊12不限于这样的构成。
记录机构4具有托架马达30(参考图2),所述托架马达30使包括记录头7的托架16在往复移动方向B上往复移动。在图1中往复移动方向B相对于纸面是垂直方向。
在记录时,虽然使包括记录头7的托架16往复扫描来进行记录,但是在记录扫描中(托架16的移动中),运送机构3使被记录介质P的运送停止。换言之,在记录时,托架16的往复扫描和被记录介质P的运送被交替地进行。即,在记录时,与托架16的往复扫描对应地,运送机构3使被记录介质P间歇运送(使粘性带10间歇移动)。
此外,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一边在往复移动方向B上往复移动一边喷出墨水的记录头7,但是也可以是包括将喷出墨水的喷嘴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设置多个的所谓行式头的记录装置。
此处,“行式头”以被形成在与被记录介质P的移动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上的喷嘴的区域能够覆盖该交叉方向整体的方式被设置,是用于使记录头或被记录介质P相对地移动来形成图像的记录装置的记录头。此外,行式头的该交叉方向的喷嘴的区域也可以不能覆盖记录装置对应的全部被记录介质P的该交叉方向。
粘性带10的清洗机构15具有:多个清洗辊在旋转轴方向上被连结地构成的清洗刷13;放入了用于对清洗刷13进行清洗的清洗剂的托盘14;擦拭器19和20,所述擦拭器19和20擦拭附着在粘性带10上的清洗剂;以及毛巾辊36,所述毛巾辊36吸收并去除以该擦拭器19和20擦拭残留的清洗剂。
这里,毛巾辊36是能够利用重力对于作为运送辊的从动辊9的圆弧面44(参考图3)施力的施力辊。这里,作为吸收并去除清洗剂的去除辊,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毛巾辊36,但是不限于毛巾辊,例如,也可以使用利用了海绵的辊等。另外,关于去除辊的原材料也不特别限定。
此外,关于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毛巾辊36和擦拭器19的细节在后面叙述。
卷绕机构38是卷绕被进行记录并经由从动辊11从运送机构3运送的被记录介质P的机构,在卷绕轴17上设置用于卷绕的纸管等并将该被记录介质P卷到该纸管上,由此能够作为被记录介质P的卷简R2进行卷绕。
接下来,对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的电构成进行说明。
图2是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框图。
在控制部23中设置有对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进行管理的CPU 24。CPU 24经由系统总线25与保存CPU 24执行的各种控制程序等的ROM 26和能够暂时保存数据的RAM 27连接。
另外,CPU 24经由系统总线25与用于驱动记录头7的头驱动部28连接。
另外,CPU 24经由系统总线25与用于使托架马达30、运送马达31、卷出马达32、卷绕马达33和清洗刷旋转马达34驱动的马达驱动部29连接。
此处,托架马达30是用于使包括记录头7的托架16移动的马达。另外,运送马达31是用于对驱动辊8进行驱动的马达。另外,卷出马达32是旋转轴5的旋转机构,是为了将被记录介质P向运送机构3送出而驱动旋转轴5的马达。另外,卷绕马达33是用于使卷绕轴17旋转的驱动马达。并且,清洗刷旋转马达34是用于使清洗刷13向旋转方向C或与该旋转方向C的反向旋转的驱动马达。
另外,CPU 24经由系统总线25与输入输出部21连接,输入输出部21与用于进行记录数据等的数据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PC 22连接。
控制部23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执行记录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
接下来,对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毛巾辊36进行说明。
图3是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毛巾辊36的周边部分的简要侧视图。
另外,图4是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毛巾辊36的周边部分的简要立体图。
另外,图5是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毛巾辊36的周边部分的简要主视图。
并且,图6是对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毛巾辊36进行保持和设置的保持台41的简要侧视图。
如图3至图6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包括设置毛巾辊36的保持台41。此外,如图5所示,毛巾辊36具有经由粘性带与从动辊9接触(施力)的接触部35,在接触部35的往复移动方向B的两端部设置有旋转轴39和轴承部40。并且,保持台41被设置在往复移动方向B的两侧,如图5所示,能够分别使轴承部40设置。
另外,如图6所示,保持台41具有:能够使毛巾辊36的轴承部40设置的设置斜面43、能够插入轴承部40的凹陷部42、对被设置斜面43上的轴承部40(毛巾辊36)向上方移动从而脱落进行抑制的脱落抑制部45。这里,虽然脱落抑制部45是被设置在与设置斜面43对置的位置的、在往复移动方向B上向记录装置1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但是在设置斜面43和该脱落抑制部45之间形成有毛巾辊36的移动路径46。
并且,保持台41虽然通过螺丝固定在记录装置1的框部分上来被安装,但是在该螺丝固定部分设置有游隙(与螺丝固定方向交叉的方向的间隙),能够改变(调整)设置斜面43的位置(铅垂方向和水平方向两者)和角度。
以下,对改变了设置斜面43的位置和角度时的、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施力进行说明。
此处,图7和图8是示出改变了设置斜面43的位置和角度的情况的、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施力的不同的简要图。在图7和图8中,由毛巾辊36与从动辊9接触的位置处的距水平面的角度θ(以从动辊9的旋转轴为基准从该旋转轴的延伸的方向看的角度)表示设置斜面43的位置。另外,将设置斜面4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以角度α表示、将毛巾辊36的重量以重量W表示、将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施力以施力Fθ表示。并且,图7表示角度α是30度的情况(α1=30度),图8表示角度α是70度的情况(α2=70度)。
并且,图9是对改变了设置斜面43的位置和角度的情况的、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施力进行了图表化的图。
图7的毛巾辊36a的位置是角度θ为0度时的位置,图7的毛巾辊36b的位置是角度θ为60度时的位置。如图7所示,基于毛巾辊36的重量W的矢量能够分解成与相对于从动辊9的设置面正交的方向(施力Fθa和Fθb)和与设置斜面43正交的方向(力Fa和Fb)。此处,当比较毛巾辊36a的位置(角度θ是0度时)的施力Fθa和毛巾辊36b的位置(角度θ是60度时)的施力Fθb时,如图7所示,为施力Fθa>施力Fθb。
此外,当然,距水平面的设置斜面43的角度α和相对于与设置斜面43正交的方向的重力方向的角度β相等(α1=β1)。
同样地,图8的毛巾辊36c的位置是角度θ为0度时的位置,图8的毛巾辊36d的位置是角度θ为60度时的位置。如图8所示,基于毛巾辊36的重量W的矢量能够分解成与相对于从动辊9的设置面正交的方向(施力Fθc和Fθd)和与设置斜面43正交的方向(力Fc和Fd)。这里,当比较毛巾辊36c的位置(角度θ是0度时)的施力Fθc和毛巾辊36d的位置(角度θ是60度时)的施力Fθd时,如图8所示,为施力Fθc>施力Fθd。
此外,当然,距水平面的设置斜面43的角度α和相对于与设置斜面43正交的方向的重力方向的角度β相等(α2=β2)。
接下来,比较作为都是角度θ为0度时的位置的、图7的毛巾辊36a的位置和图8的毛巾辊36c的位置。即,当比较毛巾辊36c的位置(角度α比70度大时)的施力Fθc和毛巾辊36a的位置(角度α比30度小时)的施力Fθa时,当比较图7和图8时可知,施力Fθc>施力Fθa。
另外,同样地,比较作为都是60度时的位置的、图7的毛巾辊36b的位置和图8的毛巾辊36d的位置。即,当比较毛巾辊36d的位置(角度α比70度大时)的施力Fθd和毛巾辊36b的位置(角度α比30度小时)的施力Fθb时,比较图7和图8时可知,施力Fθd>施力Fθb。
这样,当以图表表示使角度θ和角度α改变了时的施力Fθ时,如图9所示。此外,图9是将毛巾辊36的重量W设为3kgf的情况的图表。
这样,在使角度θ和角度α改变的情况下,通过使角度θ设为小于25的角度且使角度α设为超过45度的角度,能够得到毛巾辊36的重量W以上的施力Fθ。
这里,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有:构成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从动辊9、作为能够利用重力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的施力辊的毛巾辊36、以及设置毛巾辊36的设置斜面43。
并且,如上所述,保持台41由于能够改变(调整)设置斜面43的位置和角度。因此使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的施力位置和设置斜面43的倾斜角可变。
如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那样,是包括能够利用重力对于圆弧面44施力的毛巾辊36的构成,如果使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的施力位置以及设置斜面43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者可变,则通过调整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的施力位置以及设置斜面43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者,能够使毛巾辊36适当地施力。
此外,作为能够利用重力对于从动辊9(运送辊)的圆弧面44施力的构成例,例如,如本实施例的具有被架设在运送辊(从动辊9)上的运送带(粘性带10)并使该运送带支承介质(被记录介质P)进行运送的构成可以举出能够经由该运送带向运送辊的圆弧面44施力的构成。另外,使运送辊的圆弧面直接支承介质来进行运送的构成(所谓运送鼓)可以举出能够直接向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的构成等。
另外,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有:构成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的从动辊9,作为能够利用重力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的施力辊的毛巾辊36,以及设置毛巾辊36的设置斜面43。
并且,如图7和图8所示,在以从动辊9的旋转轴为基准从该旋转轴延伸的方向看将水平面作设为0度、将铅垂上方设为90度的情况下,优选调整保持台41,使得相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的施力位置的角度θ小于25度,设置斜面43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角度α)超过45度。
这是因为,通过使角度θ和角度α设为这样的角度,如上所述,能够有效地提高毛巾辊36的施力,且能够使毛巾辊36适当地施力。
换言之,能够使用记录装置1由通过毛巾辊36的施力方法使毛巾辊36适当地施力,所述记录装置1具有:从动辊9,所述从动辊9构成对被记录介质P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毛巾辊36,所述毛巾辊36作为能够利用重力对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的施力辊;以及设置斜面43,所述设置斜面43设置毛巾辊36,所述毛巾辊36的施力方法通过调整毛巾辊36相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的施力位置以及设置斜面43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者来使毛巾辊36对圆弧面44施力。
另外,本实施例的运送机构3具有粘性带10,所述粘性带10被架设在作为运送辊的驱动辊8和从动辊9上。并且,毛巾辊36是通过经由粘性带10对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来吸收并去除附着在粘性带10上的液体(清洗剂)的去除辊。
当去除辊不对粘性带10适当地施力时存在液体的去除不充分的情况。然而,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在通过经由粘性带10对圆弧面44施力来去除附着在粘性带10上的液体的构成中,由于能够使毛巾辊36适当地对粘性带10施力,因此成为能够抑制液体的去除不充分的情况。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具有对毛巾辊36进行保持的保持台41,设置斜面43被形成在保持台41上。因此,简单地形成设置斜面43。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保持台41上如图6所示地形成有凹陷部42。并且,凹陷部42如图6所示向重力方向凹陷,并且能够不对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地保持毛巾辊36。因此,在不需要使毛巾辊36对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的情况下,能够不使毛巾辊36对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地使毛巾辊36保持在该凹陷部42中。另外,通过形成凹陷部42,在不需要使毛巾辊36对于从动辊9的圆弧面44施力的情况下简单地形成对毛巾辊36进行保持的机构。
另外,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在与设置斜面43对置的位置具有脱落抑制部45(在往复移动方向B上向记录装置1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脱落抑制部45抑制毛巾辊36从设置斜面43脱落。因此,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成为能够有效地抑制毛巾辊36从设置斜面43脱落的构成。
接下来,对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其它的主要部分的擦拭器19进行说明。
图10是具有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擦拭器19的清洗机构15的简要侧视图。另外,图11是具有作为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擦拭器19的清洗机构15的简要立体图。
本实施例的擦拭器19和20被以硅胶形成。其中,擦拭器19被以两片硅胶片形成,在该两片硅胶片彼此接触的部分实施氟涂覆。因此,成为能够抑制由于擦拭器19的两片硅胶片粘着一起、擦拭器19的顶端部起伏而产生偏磨损。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形成有擦拭器19和20两处擦拭器,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构成。擦拭器可以是一处也可以是三处以上。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擦拭器20被以一片硅胶片形成,但是擦拭器20也可以作为与擦拭器19同样的擦拭器。另外,虽然本实施例的擦拭器19只在两片硅胶片彼此接触的部分实施氟涂覆,但是也可以对两片硅胶片的整体实施氟涂覆。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当然它们也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例如,虽然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1中将毛巾辊36作为施力辊,但是例如也可以成为以与本实施例的毛巾辊36同样的机构使按压辊12对从动辊9施力的构成,将按压辊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力辊。
符号说明
1…记录装置、2…卷出部、3…运送机构(运送部)、4…记录机构、5…旋转轴、6…从动辊、7…记录头、8…驱动辊、9…从动辊(运送辊)、10…粘性带(运送带)、11…从动辊、12…按压辊、13…清洗刷、14…托盘、15…清洗机构、16…托架、17…卷绕轴、18…压印平板、19…擦拭器、20…擦拭器、21…输入输出部、22…PC、23…控制部、24…CPU、25…系统总线、26…ROM、27…RAM、28…头驱动部、29…马达驱动部、30…托架马达、31…运送马达、32…卷出马达、33…卷绕马达、34…清洗刷旋转马达、35…接触部、36…毛巾辊(施力辊、去除辊)、37…从动辊、38…卷绕机构、39…旋转轴、40…轴承部、41…保持台、42…凹陷部、43…设置斜面、44…圆弧面、45…脱落抑制部、46…移动路径、F…支承面、P…被记录介质(介质)、R1…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R2…被记录介质P的卷筒。

Claims (6)

1.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运送辊,所述运送辊构成对介质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辊,所述施力辊能够利用重力对所述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以及
设置斜面,在所述设置斜面设置所述施力辊,
所述施力辊相对于所述圆弧面的施力位置以及所述设置斜面的倾斜角中的至少一者可变。
2.一种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运送辊,所述运送辊构成对介质进行运送的运送部的至少一部分;
施力辊,所述施力辊能够利用重力对所述运送辊的圆弧面施力;以及
设置斜面,在所述设置斜面设置所述施力辊,
在以所述运送辊的旋转轴为基准且从该旋转轴延伸的方向看将水平面设为0度、将铅垂上方设为90度的情况下,所述施力辊相对于所述圆弧面的施力位置的角度小于25度,所述设置斜面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超过45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送部具有被架设在所述运送辊上的运送带,
所述施力辊是通过经由所述运送带对所述圆弧面施力来去除附着在所述运送带上的液体的去除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保持台,所述保持台保持所述施力辊,
所述设置斜面被形成在所述保持台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台上形成有向重力方向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能够不对于所述圆弧面施力地保持所述施力辊。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设置斜面对置的位置具有脱落抑制部,所述脱落抑制部抑制所述施力辊从所述设置斜面脱落。
CN201720168614.XU 2016-03-01 2017-02-23 记录装置 Active CN2069682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39161 2016-03-01
JP2016039161A JP2017154858A (ja) 2016-03-01 2016-03-01 記録装置及び付勢ローラーの付勢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8205U true CN206968205U (zh) 2018-02-06

Family

ID=59808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68614.XU Active CN206968205U (zh) 2016-03-01 2017-02-23 记录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54858A (zh)
CN (1) CN206968205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154858A (ja) 2017-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64077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介质按压方法
CN107053842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2018122470A (ja) ヘッドユニット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CN206968205U (zh) 记录装置
CN104943367B (zh) 印刷装置以及褶皱的去除方法
CN100537240C (zh) 喷墨打印机
JP5583182B2 (ja) ヘッ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CN107097541B (zh) 记录装置
CN109304935A (zh) 液体吐出装置
JP6701808B2 (ja) 印刷装置
JP6274399B2 (ja) 記録装置
CN209426365U (zh) 一种印刷用覆膜装置
JP479201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6103206B2 (ja) 記録装置
JP624468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097540B (zh) 记录装置
CN206436662U (zh) 一种打印胶辊的清洁结构
CN105365412A (zh) 记录装置
CN104742521A (zh) 记录装置
CN210966005U (zh) 一种运输托板刷
CN107042707A (zh) 液体喷出装置
JP2020203442A (ja) クリーニング機構、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EP3042780B1 (en) Recording device
CN219686885U (zh) 一种高精度地面打印机
CN219051787U (zh) 一种电梯板材喷漆辅助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