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8950U - 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8950U
CN206938950U CN201720736512.3U CN201720736512U CN206938950U CN 206938950 U CN206938950 U CN 206938950U CN 201720736512 U CN201720736512 U CN 201720736512U CN 206938950 U CN206938950 U CN 2069389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frame
wheel
bicycle
flywheel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3651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久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3651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89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89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89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解决了两轮自行车平稳性差的技术问题。该自行车,包括外壳、车架、车把、人力驱动机构以及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支撑在地面上,所述车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车轮包括主动轮、导向轮以及至少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能在动力输出轴的驱动下行走,所述导向轮设置在车架的前部,所述主动轮设置在车架的后部,至少两个从动轮设置在车架的中部两侧的位置,所述车把与所述导向轮相连接且能驱动所述导向轮转动以改变自行车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用于交通行驶。

Description

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稳性高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
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目前道路上行驶的自行车以两轮为主,其在冰雪风雨的天气,道路湿滑的地面条件下骑行安全性大打折扣,因其速度低,安全性差,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情况日渐减少,这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非常不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两轮自行车平稳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包括外壳、车架、车把、人力驱动机构以及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上且支撑在地面上,所述车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车轮包括主动轮、导向轮以及至少两个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能在动力输出轴的驱动下行走,所述导向轮设置在车架的前部,所述主动轮设置在车架的后部,至少两个从动轮设置在车架的中部两侧的位置,所述车把与所述导向轮相连接且能驱动所述导向轮转动以改变自行车的方向。
优选的,所述外壳具有流线型结构,且所述外壳的后面上设有能形成空气涡流的阶梯型结构,所述阶梯型结构包括互相垂直且通过邻边连接的横面和竖面,所述横面垂直于所述外壳长度方向,所述竖面平行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阶梯型结构的数目至少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座位,座位上方以及周围存在人体物品容纳空间,所述外壳覆盖于所述人体物品容纳空间的上方且遮挡住所述人体物品容纳空间的四周和上方。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通过弹性支撑架与车架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架相对的两个边分别通过转轴与从动轮和车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架包括矩形边框架、四个梯形架以及四个支撑架弹簧,所述矩形边框架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轴承连接,四个所述梯形架的底边分别设置所述矩形边框架的边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梯形架的顶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弹簧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与主动轮之间还设有用于蓄能的飞轮,所述飞轮的动力输入轴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飞轮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飞轮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的动力输入轴的连接与断开通过离合器控制,所述离合器的开关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把上。
优选的,所述飞轮与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之间还设有二级齿轮,所述飞轮与所述二级齿轮的齿轮比大于1。
优选的,所述飞轮上还设有无刷感应发电机,所述无刷感应发电机将飞轮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于飞轮电池中。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输出端与自行车的照明灯和/或信号灯连接。
优选的,所述座位为靠背座椅,所述靠背座椅与所述车架之间设有座椅弹簧,所述靠背座椅的高度可调节,骑行者坐在所述靠背座椅上时,脚部能作用在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四轮自形车导向轮设置在车间的前部,便于控制方向;所述主动轮设置在车架的后部,至少两个从动轮设置在车架的中部两侧,使至少四个车轮呈菱形排布,自行车平稳性好,安全高;外壳的设置,能够阻挡风雨。
本实用新型诸多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蓄能的飞轮,行驶速度快;对于远距离行驶,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左侧传动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左侧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弹性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11-阶梯型结构;2-导向轮;3-主动轮;31-变速齿圈;4-主动轮;5-车架;51-外壳支架;52-左侧车架;53-中间车架;54-连接弹簧;55- 车把;56-减震前叉;57-减震弹簧;6-靠背座椅;61-座椅弹簧;71-脚踏板;72- 脚踏齿轮;73-一级齿轮;75-二级齿轮;76-车架连杆;8-飞轮;81-离合器;82- 无刷感应发电机;9-弹性支撑架;91-矩形边框架;92-轴承;93-梯形架;94-支撑架弹簧;95-连接杆;96-上连杆;97-下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外壳1、车架5、车把55、人力驱动机构以及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5上且支撑在地面上,所述车架5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车轮包括主动轮3、导向轮2以及至少两个从动轮4,所述主动轮3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能在动力输出轴的驱动下行走,所述导向轮2设置在车架5的前部,所述主动轮3设置在车架5的后部,至少两个从动轮4设置在车架5的中部两侧的位置,所述车把55与所述导向轮 2相连接且能驱动所述导向轮2转动以改变自行车的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四轮自形车导向轮设置在车间的前部,便于控制方向;所述主动轮3设置在车架5的后部,至少两个从动轮设置在车架5的中部两侧,使至少四个车轮呈菱形排布,自行车平稳性好。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与所述车架5之间通过外壳支架51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把55与所述导向轮2通过减震前叉56连接。使骑行过程中更平稳舒适。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主动轮3上设有变速齿圈31。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架5包括左侧车架52、中间车架53和右侧车架(图中未画出),所述两个从动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左侧车架52和右侧车架上。所述导向轮2和主动轮3分别设置在所述中间车间的前端和后端。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轮4的数目为两个且设置在车架5的中部两侧的位置。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左侧车架52、中间车架53和右侧车架上均设有减震轴。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间车架53与所述左侧车架52和右侧车架上之间均连接有减震弹簧57。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具有流线型结构,且所述外壳1的后面上设有能形成空气涡流的阶梯型结构11,所述阶梯型结构11包括互相垂直且通过邻边连接的横面和竖面,所述横面垂直于所述外壳长度方向,所述竖面平行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阶梯型结构11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所述外壳1 整体呈流线,能够有效减小骑行过程遇到的空气阻力;且所述外壳1的后面上设有能形成空气涡流的阶梯型结构11,当遇到逆风骑行时,气流从外壳前部流向后部时在阶梯型结构附近形成涡流,使气流方向改变,从而与自行车的骑行方向相同,此时气流作用在阶梯型结构的平面上,对外壳产生推力;当遇到顺风骑行时,气流从外壳后部直接作用在阶梯型结构11的横面上,推动自行车前行,大大减小了骑行过程中的骑行者需要付出的力量。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具有从两端向中间渐宽的形状.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上设有方便骑行者进出的车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架5上设置有座位,座位上方以及周围存在人体物品容纳空间,所述外壳1覆盖于所述人体物品容纳空间的上方且遮挡住所述人体物品容纳空间的四周和上方。外壳的能够遮挡风雨,而且外壳内部具有一定的空间容纳骑行者和物品。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从动轮4通过弹性支撑架9与车架5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架9的一边通过连接转轴与从动轮4和车架5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架9的另一边所述车架5固定连接。从动轮通过弹性支撑架与车架5连接,骑行过程遇到颠簸不平的路面时,具有较大的缓冲空间,使骑行者坐在座位上更平稳。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支撑架9包括矩形边框架91、四个梯形架 93以及四个支撑架弹簧94,所述矩形边框架91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轴承92连接,四个所述梯形架的底边分别设置所述矩形边框架91的边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梯形架的顶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弹簧94连接。矩形边框架91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轴承92连接,使矩形边框实现变形;梯形架通过支撑架弹簧连接能够适应发生变形矩形边框挤压或拉伸。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一所述从动轮4通过弹性支撑架组与车架5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架组包括两个竖直设置的弹性支撑架9,且两个所述弹性支撑架9 的中位置设有连接杆95,所述连接杆95与所述弹性支撑架9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95与所述弹性支撑架9的上端均通过上连杆96连接;所述连接杆95 与所述弹性支撑架9的下端均通过下连杆97连接,所述从动轮4与所述车架通过所述弹性支撑架组连接,所述连接转轴连接所述从动轮4与所述连接杆95。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连杆96和下连杆97分别通过连接弹簧54 与所述车架5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与主动轮3之间还设有用于蓄能的飞轮8,所述飞轮8的动力输入轴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飞轮8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3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飞轮8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3的动力输入轴的连接与断开通过离合器81控制,所述离合器81的开关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把55上。骑行之前,通过离合器将飞轮与主动轮断开,通过人力驱动机构对飞轮进行蓄能;骑行时,通过离合器将飞轮与主动轮连接,将人力驱动机构对飞轮输入的动力和/或飞轮储蓄的动力传输给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驱动从动轮运行,使自自行车正常行驶。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飞轮8上设有护罩(图中未画出)。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飞轮8通过飞轮支架82连接到所述中间车架5 上。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车架上设有车架连杆76,所述车架连杆76设置在所述飞轮8与所述主动轮3之间的位置,所述上连杆96和下连杆97分别通过连接弹簧54与所述车架连杆76的两端连接,所述上连杆96和下连杆97 与所述连接弹簧54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所述连接弹簧54与所述车架连杆76 通过关节轴承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飞轮8与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之间还设有二级齿轮75,所述二级齿轮75与所述飞轮8的齿轮比为1:3。通过齿轮比的变化使飞轮高速转动获得大的转动惯量。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人力驱动机构包括脚踏板71以及脚踏齿轮72,一级齿轮73;所述踏板带动所述脚踏齿轮72转动,所述脚踏齿轮72与所述一级齿轮73通过链条连接,所述脚踏齿轮72与所述一级齿轮73的齿轮比为1: 3。所述一级齿轮73与所述二级齿轮75通过平行传杆的传动。通过一级齿轮 73和二级齿轮75的设置,以及较大的齿轮比,使骑行过程中更省力。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飞轮8上还设有无刷感应发电机82,所述无刷感应发电机将飞轮8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于飞轮电池中。利用无刷感应发电机将飞轮8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于飞轮电池,存储于飞轮电池中的电能能够用于自行车的照明灯和/或信号灯,使夜间骑行或者转向时更安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壳1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输出端与自行车的照明灯和/或信号灯连接。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太阳能电池中充分利用绿色能源,节约能源,将产生的电能用于自行车的照明灯和/或信号灯,使夜间骑行或者转向时更安全。
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座位为靠背座椅6,所述靠背座椅6与所述车架5之间设有座椅弹簧61,所述靠背座椅6的高度可调节,骑行者坐在所述靠背座椅6上时,脚部能作用在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上。靠背座椅与座椅弹簧的设置,使骑行车坐在座位上更舒适,座椅弹簧能够有效的缓冲颠簸路面对骑行者的颠簸。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车架(5)、车把(55)、人力驱动机构以及车轮,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架(5)上且支撑在地面上,所述车架(5)设置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车轮包括主动轮(3)、导向轮(2)以及至少两个从动轮(4),所述主动轮(3)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且能在动力输出轴的驱动下行走,所述导向轮(2)设置在车架(5)的前部,所述主动轮(3)设置在车架(5)的后部,至少两个从动轮(4)设置在车架(5)的中部两侧的位置,所述车把(55)与所述导向轮(2)相连接且能驱动所述导向轮(2)转动以改变自行车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具有流线型结构,且所述外壳(1)的后面上设有能形成空气涡流的阶梯型结构(11),所述阶梯型结构(11)包括互相垂直且通过邻边连接的横面和竖面,所述横面垂直于所述外壳长度方向,所述竖面平行于所述外壳的长度方向,所述阶梯型结构(11)的数目至少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5)上设置有座位,座位上方以及周围存在人体物品容纳空间,所述外壳(1)覆盖于所述人体物品容纳空间的上方且遮挡住所述人体物品容纳空间的四周和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4)通过弹性支撑架(9)与车架(5)连接,所述弹性支撑架(9)相对的两个边分别通过转轴与从动轮(4)和车架(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架(9)包括矩形边框架(91)、四个梯形架(93)以及四个支撑架弹簧(94),所述矩形边框架(91)的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轴承(92)连接,四个所述梯形架的底边分别设置所述矩形边框架(91)的边上,任意相邻的两个梯形架的顶边的端部通过支撑架弹簧(9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与主动轮(3)之间还设有用于蓄能的飞轮(8),所述飞轮(8)的动力输入轴与人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所述飞轮(8)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3)的动力输入轴连接,所述飞轮(8)的动力输出轴与主动轮(3)的动力输入轴的连接与断开通过离合器(81)控制,所述离合器(81)的开关设置在自行车的车把(55)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8)与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之间还设有二级齿轮(75),所述飞轮(8)与所述二级齿轮(75)的齿轮比大于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轮(8)上还设有无刷感应发电机,所述无刷感应发电机将飞轮(8)的动能转换成电能并存储于飞轮电池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设有太阳能发电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太阳能电池中,太阳能电池的电能输出端与自行车的照明灯和/或信号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为靠背座椅(6),所述靠背座椅(6)与所述车架(5)之间设有座椅弹簧,所述靠背座椅(6)的高度可调节,骑行者坐在所述靠背座椅(6)上时,脚部能作用在所述人力驱动机构上。
CN201720736512.3U 2017-06-22 2017-06-22 自行车 Active CN2069389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6512.3U CN206938950U (zh) 2017-06-22 2017-06-22 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36512.3U CN206938950U (zh) 2017-06-22 2017-06-22 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8950U true CN206938950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64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36512.3U Active CN206938950U (zh) 2017-06-22 2017-06-22 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89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41789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减震方法及杠杆式非独立悬挂桥装置
CN206456494U (zh) 一种自行车前轮减震器
CN201193080Y (zh) 智能皮囊代步车
CN202541715U (zh) 健身自行车
CN104802901B (zh) 多功能电动踏板车
CN206938950U (zh) 自行车
CN205365940U (zh) 一种可以骑行的旅行箱式智能体感电动平衡车
CN204415627U (zh)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伸缩的三轮电动自行车
CN202966548U (zh) 工程塑料自行车
CN207241846U (zh) 一种防摔倒的电动踏板车
CN207129094U (zh) 一种采用弹簧动力的新型健身代步车
CN205440675U (zh) 一种新型可调节前轮驱动自行车
CN206704441U (zh) 一种发条自行车
CN207931921U (zh) 上下运动齿轮传动自行车
CN203268236U (zh) 奇数轮自行车
CN202657167U (zh) 一种自行车座椅防护罩
CN203332332U (zh) 一种装有锂电池组的多功能山地车
CN102658851A (zh) 躺式脚踏、电动、太阳能三驱密闭型四轮自行车
CN214776359U (zh) 一种新型铝合金自行车车架
CN108639202B (zh) 一种铝合金后衣架
CN208069906U (zh) 一种省力自行车
CN202863639U (zh) 独轮自行车
CN200999075Y (zh) 前轮驱动三轮车
CN214241079U (zh) 一种接送儿童上学的创新型电动自行车
CN202574533U (zh) 前驱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