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3945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33945U
CN206933945U CN201720084532.7U CN201720084532U CN206933945U CN 206933945 U CN206933945 U CN 206933945U CN 201720084532 U CN201720084532 U CN 201720084532U CN 206933945 U CN206933945 U CN 206933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cooking
venthole
cooking apparatus
cooking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08453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泽涌
钟辰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Electrical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08453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33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33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33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煲体、盖体和真空泵。煲体中设置有内锅。盖体盖体铰接地连接至煲体,当盖体盖合在煲体上时,盖体和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抽气管与烹饪空间连通,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抽气管和烹饪空间之间设置有电磁阀。其中,盖体上设置有与烹饪空间连通的抽气孔,抽气管通过电磁阀连接至抽气孔;盖体上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孔,排气管连接至出气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具有对烹饪空间抽真空并保持负压的功能,可以优化烹饪过程,并延长食物烹饪完成以后保鲜的时间,使食物保持良好的口感。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真空负压环境对于蒸煮类的食物烹饪过程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比如利用电饭煲煮米饭,在初始阶段使烹饪环境保持真空负压,可以使米饭更好地吸水,从而解决米饭内硬外软口感不佳的问题,在烹饪完成之后使烹饪环境保持真空负压,可以使米饭延缓氧化变质,更好地保持口感。然而现有的烹饪器具很少具有真空负压功能,并且,即使具备真空负压功能,其结构设计,比如出气孔等的布置也多存在不合理之处,给日常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需要一种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可开合地设置在所述煲体上,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及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抽气管和所述烹饪空间之间;
其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抽气孔,所述抽气管通过所述电磁阀连接至所述抽气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排气管连接至所述出气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具有对烹饪空间抽真空并保持负压的功能,可以优化烹饪过程,并延长食物烹饪完成以后保鲜的时间,使食物保持良好的口感。
可选地,所述盖体包括内衬和面盖,所述真空泵、所述抽气管和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内衬和所述面盖之间。由此,可以优化烹饪器具的结构布置,保护零部件免受碰撞损坏,并能够保持整体的美观性。
可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排气盖,所述排气盖连接至所述内衬并位于所述内衬和所述面盖之间,所述排气盖和所述内衬之间形成有气体流动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内衬上,所述排气管连接至所述排气盖,以使得气体经过所述气体流动腔和所述出气孔排出。由此,气体流动腔对排出的气体进行缓冲,降低排气的噪音,并且内衬可以对排气形成的凝结水进行蒸发。
可选地,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面盖上,所述排气管连接至所述面盖的朝向所述内衬一侧的所述出气孔处,以使得气体经过所述出气孔朝向所述盖体外侧排出。由此,通过面盖直接将气体排出,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可选地,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微压阀,所述微压阀内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腔体,所述微压阀的所述腔体与所述烹饪空间可开关地连通。由此,设置微压阀可以对烹饪空间内的压力按照需要进行调节,优化烹饪过程。
可选地,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微压阀上并与所述微压阀的所述腔体连通。由此,将出气孔设置在本就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微压阀上,避免在其他部件上再加工出气孔,简化了加工程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可选地,所述微压阀的所述腔体通过压力控制机构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由此,排气形成的凝结水存留在微压阀的腔体内,并在微压阀与烹饪空间连通的时候回流重新进入烹饪空间。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从所述抽气孔至所述抽气管的方向单向导通。由此,可以避免气体通过抽气的气体通路进入烹饪空间,使烹饪空间内的真空负压环境保持稳定。
可选地,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抽气孔连接的入气端设置有密封件。由此,可以进一步保持烹饪空间的气密性,使真空负压环境保持稳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的立体视图,其中出气孔隐藏设置于排气盖的下方;
图2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烹饪器具部分结构的剖切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烹饪器具的出气孔位置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烹饪器具的出气孔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煲体、盖体和真空泵,盖体通过枢转轴连接至煲体,并能够绕枢转轴在相对于煲体的盖合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自由枢转。煲体和盖体的外壳可以由合成树脂等材料制成,以使得外壳的温度不受烹饪器具内部进行烹饪工作时的高温的影响,防止烫伤使用者。本实用新型所示烹饪器具可以是具有负压功能的电饭煲、电压力锅等。
烹饪器具还包括内锅。内锅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盛放待加热的材料,诸如米、汤等。在煲体内部具有圆筒形状的收纳部,内锅可以自由地放入收纳部或者从收纳部取出,以方便对内锅进行清洗。工作时,盖体盖合煲体,位于煲体中的内锅和盖体配合以形成密闭的烹饪空间,并加热内锅以对其中的食物进行烹饪。
真空泵的进气口与烹饪空间连通,真空泵的排气口与外界大气连通。当盖体盖合煲体时,内锅和盖体配合形成密闭的烹饪空间,此时,即可开启真空泵,通过真空管对烹饪空间进行抽真空操作,使烹饪空间内保持负压环境,以满足烹饪食物或者烹饪完成后的保鲜等功能的需求。优选地,在烹饪空间与真空泵的进气口之间的气体通路上设置电磁阀,这样在不需要抽真空或者烹饪空间内达到预定的负压值需要保持真空时,可以控制电磁阀切断烹饪空间与真空泵的进气口之间的气体通路,以防止真空泵误操作,或者防止气体进入以提高烹饪空间保持真空的能力。进一步优选地,该电磁阀可以具有单向导通的功能,使得气体只可以沿从烹饪空间至真空泵的方向流通。
具体地,盖体上设置有与烹饪空间连通的抽气孔,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抽气管连接至抽气孔。其中,抽气孔应该设置在盖体上处于烹饪空间覆盖范围内的位置上。真空泵的排气口并不直接与外界大气连通,一般通过排气管连接至出气孔,将从烹饪空间抽出的气体经由排气管通过出气孔排出烹饪器具。其中,出气孔在烹饪器具上设置的位置不同,对于烹饪器具的功能优化也不同,下面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种不同实施方式的出气孔布置进行介绍。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省略了上述已经介绍过的煲体和位于煲体内的内锅。
盖体110包括内衬111和从侧面和上面包覆内衬111的面盖(图中未示出)。在内衬111的上表面设置有一系列向上突出的加强筋用以加强盖体 110的整体强度,在内衬111与烹饪空间接触的一侧,还设置有保温板117,保温板117在盖体110盖合煲体时覆盖在内锅上以对烹饪空间进行保温。内衬111和保温板117上设置有抽气孔115,抽气孔115为通孔以便于与烹饪空间连通。电磁阀120通过入气端与抽气孔115连接,并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121以保证气密性。抽气管141的一端连接至电磁阀120的出气端,另一端连接至真空泵130的进气口。真空泵130通过固定架150固定连接至内衬111。值得注意的是,应使得真空泵130的位置尽可能地靠近电磁阀120的位置以缩短抽气管141的长度,这样可以缩短抽气的气体通道,减小抽气的气体通道漏气而与外界大气连通的风险,从而保证气密性。
排气盖112固定连接至内衬111的上表面,并在排气盖112和内衬111 之间形成有气体流动腔113,优选的,气体流动腔113可以由排气盖112 与内衬111的位于排气盖112下方的加强筋以及内衬111的上表面共同组成。真空泵130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142连接至排气盖112并通过排气盖 112上的通孔与气体流动腔113连通。并且,在内衬111的气体流动腔113 的位置处,设置有贯通内衬111的出气孔116。
这样,真空泵130排出的气体,经由排气管142通过排气盖112进入气体流动腔113,气体流动腔113可以对排出的气体起缓冲作用,减小排气产生的噪音,然后气体经过内衬111上的出气孔116排出烹饪器具,进入外界大气中。真空泵130从烹饪空间内抽出的气体含有水蒸气,排气的过程中,水蒸气会凝结成水,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流动腔113的存在可以对排气产生的水进行收集,并且经过出气孔116流出气体流动腔113。一般的,气体流动腔113位置处的内衬111的下表面与烹饪器具的中板相邻,该中板为包覆在煲体的与盖体110接触的表面用以增加强度和美观性的塑料或金属材质的板。由于中板为煲体的一部分,在烹饪进行时,一般温度较高,从气体流动腔113流出的水流动至中板时,被高温的中板蒸发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避免了将真空泵130的排气直接排出而使凝结的水存留在烹饪器具的表面,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
优选地,面盖包覆在内衬111的上面和侧面,同时,将电磁阀120、真空泵130以及抽气管141和排气管142也包覆在内,即电磁阀120、真空泵130以及抽气管141和排气管142均设置在内衬111和面盖之间,这样可以使烹饪器具保持美观,并且可以避免各零部件被碰撞而导致损坏,起保护作用。
第二实施方式
如图4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出气孔位置的布置,因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仅对出气孔的位置进行介绍,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盖体210,包括内衬211和包覆在内衬211的上面和侧面的面盖218。电磁阀220、真空泵230以及抽气管241和排气管242设置在面盖218和内衬211之间。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盖体210省略了排气盖,并将出气孔216的位置设置在面盖218上,即真空泵230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242连接至面盖218的出气孔216上。这样,真空泵230从烹饪空间抽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242经由面盖218上的出气孔216直接排出到大气中。这样的设置省略了排气盖,并且不用设置气体流动腔,结构简单,并且可以缩短排气管242的长度,因此便于加工,节省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烹饪器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大致相同,因此为简洁起见,此处仅对区别之处进行介绍,对于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如图5所示,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省略了排气盖以及气体流动腔的设置,增加设置了微压阀360以对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进行微调控制。微压阀360设置在盖体310上,微压阀360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腔体361,并且可以通过盖体310的内衬311与烹饪空间连通。在内衬311上设置有压力控制机构(图中未示出),该压力控制机构用于控制微压阀360的腔体361与烹饪空间之间的连通。具体地,在进行烹饪或者抽真空时,需要保持烹饪空间的密封性,此时,压力控制机构即切断微压阀360的腔体361与烹饪空间之间的连通,使烹饪空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当需要对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进行调整时,压力控制机构可以连通微压阀360的腔体361与烹饪空间之间的通路,使预定量的空气通过微压阀360的腔体361进入烹饪空间以对烹饪空间内的压力进行调节。
出气孔362设置在微压阀360上并与腔体361连通,真空泵330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342连接至出气孔362。真空泵330在排气时,使气体经由排气管342通过出气孔362进入腔体361,由于腔体361与外界大气连通,因此,气体即通过腔体361排入外界大气。另外,排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排气的过程中,水蒸气会凝结成水,并最终在进入微压阀360的腔体361时聚集在腔体361中,当压力控制机构开启腔体361与烹饪空间之间的通路时,水可以经由此通路重新回流至烹饪空间内,从而避免了将真空泵330的排气直接排出而使凝结的水存留在烹饪器具的表面,避免给用户带来不便。需要注意的是,在真空泵330对烹饪空间抽真空时,需要控制压力控制机构切断腔体361与烹饪空间之间的通路,以使烹饪空间仅通过抽气孔与外界连通,保证抽真空的顺利进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具有对烹饪空间抽真空并保持负压的功能,可以优化烹饪过程,并延长食物烹饪完成以后保鲜的时间,使食物保持良好的口感。并且对出气孔的位置进行了多种布置,从降噪、抽气产生的凝结水处理以及生产工艺等多个方面对烹饪器具的结构进行了优化。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煲体,所述煲体中设置有内锅;
盖体,所述盖体铰接地连接至所述煲体,当所述盖体盖合在所述煲体上时,所述盖体和所述内锅之间形成烹饪空间;
真空泵,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抽气管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所述真空泵的排气口通过排气管与外界大气连通;以及
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抽气管和所述烹饪空间之间;
其中,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的抽气孔,所述抽气管通过所述电磁阀连接至所述抽气孔;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出气孔,所述排气管连接至所述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内衬和面盖,所述真空泵、所述抽气管和所述排气管设置于所述内衬和所述面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排气盖,所述排气盖连接至所述内衬并位于所述内衬和所述面盖之间,所述排气盖和所述内衬之间形成有气体流动腔,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内衬上,所述排气管连接至所述排气盖,以使得气体经过所述气体流动腔和所述出气孔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面盖上,所述排气管连接至所述面盖的朝向所述内衬一侧的所述出气孔处,以使得气体经过所述出气孔朝向所述盖体外侧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微压阀,所述微压阀内具有与外界大气连通的腔体,所述微压阀的所述腔体与所述烹饪空间可开关地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微压阀上并与所述微压阀的所述腔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压阀的所述腔体通过压力控制机构与所述烹饪空间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从所述抽气孔至所述抽气管的方向单向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抽气孔连接的入气端设置有密封件。
CN201720084532.7U 2017-01-20 2017-01-20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933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4532.7U CN206933945U (zh) 2017-01-20 2017-01-20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084532.7U CN206933945U (zh) 2017-01-20 2017-01-20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33945U true CN206933945U (zh) 2018-01-30

Family

ID=6135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84532.7U Active CN206933945U (zh) 2017-01-20 2017-01-20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3394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4085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9452839A (zh) * 2018-06-26 2019-03-1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WO2020062948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24085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9452839A (zh) * 2018-06-26 2019-03-1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9452839B (zh) * 2018-06-26 2023-12-01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WO2020062948A1 (zh) * 2018-09-30 2020-04-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JP2021530275A (ja) * 2018-09-30 2021-11-11 佛山市▲順▼▲徳▼区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調理器具の鍋蓋アセンブリ及び調理器具
JP7038866B2 (ja) 2018-09-30 2022-03-18 佛山市▲順▼▲徳▼区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調理器具の鍋蓋アセンブリ及び調理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52459U (zh) 烹饪器具
CN206933945U (zh) 烹饪器具
CN206729728U (zh) 烹饪器具
CN108324085A (zh) 烹饪器具
CN109965682A (zh) 烹饪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烹饪装置
JP6671401B2 (ja) 調理器具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9661371U (zh) 电蒸箱门体锁合结构及电蒸箱
CN204839111U (zh) 煮饭器和用于煮饭器的盖体组件
CN206792246U (zh) 烹饪器具
CN206792256U (zh) 烹饪器具
CN206979380U (zh) 烹饪器具的蒸汽排放结构和烹饪器具
CN207428934U (zh) 烹饪器具
CN209528894U (zh) 一种带有蒸架装置的饮水机
CN206792244U (zh) 烹饪器具
CN204683315U (zh) 快速泄压的压力烹饪器具
CN208941747U (zh) 烹饪器具
CN208658769U (zh) 烹饪装置
CN209106929U (zh) 一种节能锅
CN207041402U (zh) 烹饪器具
CN206792245U (zh) 烹饪器具
CN209031847U (zh) 烹饪器具
CN106889878B (zh) 压力烹饪器具
CN208625296U (zh) 烹饪器具
CN209031887U (zh) 烹饪器具
CN207461936U (zh) 一种节能蒸饭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