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31741U - 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31741U CN206931741U CN201720845022.7U CN201720845022U CN206931741U CN 206931741 U CN206931741 U CN 206931741U CN 201720845022 U CN201720845022 U CN 201720845022U CN 206931741 U CN206931741 U CN 2069317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using
- wire harness
- anode
- reed
- cigarette ligh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涉及汽车配件领域,解决现有的汽车点烟器插头不利于承受大电流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包括壳体、负极簧片和作为正极簧片的金属触头,壳体两端分别通过线束件和端盖封闭,线束件内穿设正极线束和负极线束;负极簧片安装于壳体内,负极簧片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负极触头,两个负极触头分别穿过壳体的负极触头孔并露出,负极簧片与负极线束焊接连接;端盖内穿设金属触头,金属触头外侧穿设弹簧,端盖和负极簧片之间设置隔离套,正极线束穿过隔离套与金属触头焊接连接。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的电路接触关系少,阻抗小,大电流通过时发热小,避免温升过高,提高了承受大电流的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电器越来越多,如车用空气净化器、车用冰箱、以及外接笔记本电脑等。而车用电器供电主要通过汽车所提供的点烟器插孔提供12V或24V电压。因此外接电器设备需要提供与点烟器插座相匹配的插头,该插头称为汽车点烟器插头。同时外接电器的功率在不断增加,所用插头承受的电流能力也在提高,现有的汽车点烟器插头不利于承受大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解决现有的汽车点烟器插头不利于承受大电流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包括壳体、负极簧片和作为正极簧片的金属触头,壳体两端分别通过线束件和端盖封闭,线束件内穿设正极线束和负极线束,壳体外侧设置两个负极触头孔,壳体、线束件和端盖均为非导体;
负极簧片呈C字形,且呈轴对称状,负极簧片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负极触头,负极簧片安装于壳体内,两个负极触头分别穿过两个负极触头孔而露出壳体,负极簧片与负极线束焊接连接;
壳体内,负极簧片和端盖之间还设置隔离套,隔离套为非导体材质;端盖为中通结构,端盖远离壳体的一侧插入金属触头,金属触头外侧穿设弹簧,金属触头靠近壳体的一端胀铆或翻边成型;金属触头的另一端为出露端,出露端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出露端呈台阶状;弹簧穿设于金属触头的中部,且弹簧的两端通过金属触头的两端限位;金属触头在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可在端盖内可自由伸缩;线束件的正极线束穿过隔离套与金属触头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由两块半圆柱状的半体组装而成,半体之间设置适配的卡扣结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和线束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壳体和端盖之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负极簧片的中部设置圆孔,线束件的负极线束焊接在负极簧片的圆孔处。
进一步的是:所述负极簧片在自然状态下,两个负极触头所在直线段所在方向互相斜交。
更进一步的是:两个所述负极触头所在直线段所在方向的夹角为α,α为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的金属触头的出露端作为正极簧片,在弹簧的作用下具有一定弹性,出露端受到按压作用可自动弹出,保证接触效果;负极簧片由金属导体制成,负极簧片中部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负极触头受到按压作用可自动弹出,保证接触效果。另一方面,负极线束焊接于负极簧片上,负极触头固定于壳体,避免负极簧片活动,保证负极线束连接的稳固;正极线束直接焊接于金属触头上,负极簧片和金属触头之间设置隔离套,负极簧片和金属触头互不影响,保证安全。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接触关系少,阻抗较小,大电流通过时发热量小,避免温升过高,提高了承受大电流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组装后的三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的负极簧片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的金属触头、弹簧和端盖组装成型后的结构图。
图5是图4中A-A剖视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壳体1、负极触头孔11、负极簧片2、负极触头21、金属触头3、线束件4、正极线束41、负极线束42、端盖5、隔离套6、弹簧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包括壳体1、负极簧片2和作为正极簧片的金属触头3。壳体1两端分别通过线束件4和端盖5封闭,为了便于拆卸和组装,线束件4和壳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卡扣连接。线束件4内穿设正极线束41和负极线束42。壳体1由两块半圆柱状的半体组装而成,半体之间设置适配的卡扣结构,以便于组装。两个半体的外侧分别设置负极触头孔11,壳体1组装后远离线束件4的一端设置螺纹,并与端盖5螺纹连接。壳体1、线束件4和端盖5均为非导体材质制成,例如塑料。
壳体1内安装负极簧片2。如图1和图3,负极簧片2呈C字形,且呈轴对称状,负极簧片2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负极触头21。在自然状态下,两个负极触头21所在直线段呈斜交状,负极簧片2为金属导体材质,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保证负极触头21安装于负极触头孔11内,在受到外力后能自动弹出。具体地,两个负极触头21所在直线段的夹角为α,α等于20°,可以保证负极簧片2安装后的稳固。负极簧片2安装于壳体1内,两个负极触头21所在直线段相互平行,两个负极触头21分别穿过两个负极触头孔11而露出壳体1,线束件4的负极线束42与负极簧片2焊接连接。具体地,负极簧片2的中部设置圆孔,负极线束42焊接于负极簧片2的圆孔处。
壳体1内,负极簧片2和端盖5之间还设置隔离套6,隔离套6为非导体材质,隔离套6为中空结构,隔离套6用于隔离负极簧片2和金属触头3。如图1、4和5,端盖5为中通结构,端盖5远离壳体1的一侧插入金属触头3,金属触头3外侧穿设弹簧7,金属触头3靠近壳体1的一端胀铆或翻边成型。金属触头3的另一端为出露端,出露端为正极簧片,出露端的直径大于弹簧7的直径,出露端呈台阶状。从而,弹簧7穿设于金属触头3的中部,且弹簧7的两端通过金属触头3的两端限位。金属触头3在弹簧7的自身的弹性作用下可在端盖 5内可自由伸缩。线束件4的正极线束41穿过隔离套6与金属触头3焊接连接。
负极线束42焊接于负极簧片2上,正极线束41直接焊接于金属触头3上,负极簧片2和金属触头3之间设置隔离套6,整个电路接触关系少,阻抗较小,大电流通过时发热量小,避免温升过高,保证安全,提高了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承受大电流的能力。
Claims (7)
1.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负极簧片(2)和作为正极簧片的金属触头(3),壳体(1)两端分别通过线束件(4)和端盖(5)封闭,线束件(4)内穿设正极线束(41)和负极线束(42),壳体(1)外侧设置两个负极触头孔(11),壳体(1)、线束件(4)和端盖(5)均为非导体;
负极簧片(2)呈C字形,且呈轴对称状,负极簧片(2)的两端分别向外凸出形成负极触头(21),负极簧片(2)安装于壳体(1)内,两个负极触头(21)分别穿过两个负极触头孔(11)而露出壳体(1),负极簧片(2)与负极线束(42)焊接连接;
壳体(1)内,负极簧片(2)和端盖(5)之间还设置隔离套(6),隔离套(6)为非导体材质;端盖(5)为中通结构,端盖(5)远离壳体(1)的一侧插入金属触头(3),金属触头(3)外侧穿设弹簧(7),金属触头(3)靠近壳体(1)的一端胀铆或翻边成型;金属触头(3)的另一端为出露端,出露端的直径大于弹簧(7)的直径,出露端呈台阶状;弹簧(7)穿设于金属触头(3)的中部,且弹簧(7)的两端通过金属触头(3)的两端限位;金属触头(3)在弹簧(7)的弹性作用下可在端盖(5)内可自由伸缩;线束件(4)的正极线束(41)穿过隔离套(6)与金属触头(3)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由两块半圆柱状的半体组装而成,半体之间设置适配的卡扣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线束件(4)之间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端盖(5)之间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簧片(2)的中部设置圆孔,线束件(4)的负极线束(42)焊接在负极簧片(2)的圆孔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簧片(2)在自然状态下,两个负极触头(21)所在直线段所在方向互相斜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负极触头(21)所在直线段所在方向的夹角为α,α为2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45022.7U CN206931741U (zh) | 2017-07-12 | 2017-07-12 | 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45022.7U CN206931741U (zh) | 2017-07-12 | 2017-07-12 | 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31741U true CN206931741U (zh) | 2018-01-26 |
Family
ID=6135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45022.7U Active CN206931741U (zh) | 2017-07-12 | 2017-07-12 | 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31741U (zh) |
-
2017
- 2017-07-12 CN CN201720845022.7U patent/CN20693174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819223A (zh) | 一种能快速维修的连接端子 | |
CN206931741U (zh) | 汽车点烟器插头结构 | |
CN204117927U (zh) |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的改良结构 | |
CN205724101U (zh) | 一种新型微型大电流连接器 | |
CN201289944Y (zh) | 大电流汽车点烟器插头 | |
CN101825229B (zh) | 一种便携式照明装置 | |
CN202142739U (zh) | 一种电动车电池充电插座 | |
CN105247647B (zh) | 熔断器单元 | |
CN208028250U (zh) | 一种制造方便的车载插头 | |
CN203826624U (zh) | 一种具有正向力保持结构的汽车插接器插座端子 | |
CN116131037A (zh) | 一种防爆型电源适配器 | |
CN207007894U (zh) | 一种过大电流探针 | |
CN109103641A (zh) | 多针组探针装置 | |
CN202616455U (zh) | 连接器组件及具有该连接器组件的高压互锁装置 | |
CN210576590U (zh) | 大电流插拔连接器部件及大电流插拔连接器 | |
CN106058591A (zh) | 一种无人机电源快插装置及无人机 | |
CN203687094U (zh) | 一种汽车车载点烟器 | |
CN208571004U (zh) | 一种充电装置 | |
CN208240938U (zh) | 一种迷你型大电流端子结构 | |
CN207650235U (zh) | 一种测试夹具 | |
CN206471541U (zh) | 汽车点烟器插头 | |
CN205717320U (zh) | 一种电弧打火机 | |
CN207691054U (zh) | 插孔、充电插座及使用该充电插座的车辆 | |
CN203260674U (zh) | 新型导电极柱 | |
CN205335918U (zh) | 车载充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