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21852U - 内藏式led支架 - Google Patents

内藏式led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21852U
CN206921852U CN201720585517.0U CN201720585517U CN206921852U CN 206921852 U CN206921852 U CN 206921852U CN 201720585517 U CN201720585517 U CN 201720585517U CN 206921852 U CN206921852 U CN 2069218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bond
bond portion
holding section
plastic body
conduct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855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宪登
陈建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LUO CHENGCHU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UO CHENGCHU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UO CHENGCHU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UO CHENGCHU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855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218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218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218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藏式LED支架,包括一体镶嵌成型的塑胶主体和4个导电端子,4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导电端子,各导电端子的固晶部露出到反光杯底面,各卡持部嵌入塑胶主体内,焊脚部从塑胶主体侧面伸出并且折弯后收纳于塑胶主体的底部,其中第三固晶部为L形,第一固晶部和第二固晶部位于第三固晶部的一侧,第四固晶部位于第三固晶部的另一侧,在第一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第二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第四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均设有断差,该断差是由上缺口与圆弧形的下凸包组成,此设计可防止各导电端子与塑胶主体Molding成型后发生杯底不平的现象,同时增强了产品的防渗透能力。

Description

内藏式LED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内藏式LED支架。
背景技术
LED 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它改变了白炽灯钨丝发光与节能灯三基色粉发光的原理,而采用电场发光。据分析,LED的特点非常明显,寿命长、光效高、辐射低与功耗低。白光LED的光谱几乎全部集中于可见光频段,其发光效率可超过150lm/W。
LED 支架是LED 灯珠在封装之前的底基座,在LED 支架的基础上,将芯片固定进去,焊上正负电极,再用封装胶一次封装成形。LED 支架一般是铜做的(目前也有铁材,铝材及陶瓷等),在铜板上下料出多个导电支架作为导电端子,再置入注塑机中注塑出塑胶主体,就是Molding成型工艺。然而,塑胶主体与铜板Molding成型后,还需要对各导电端子的焊锡脚作折弯处理,目前产品由于固持力不足,在折弯后易因为拉扯而发生松动现象,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内藏式LED支架,其不但能够增加塑胶主体与各导电端子Molding成型后发生杯底不平的现象,而且增强了产品的渗透能力,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内藏式LED支架,包括一体镶嵌成型的塑胶主体和4个导电端子,所述塑胶主体的顶部下凹有一反光杯,4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晶部、第一卡持部、第一焊脚部;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第二固晶部、第二卡持部、第二焊脚部;该第三导电端子具有第三固晶部、第三卡持部、第三焊脚部;该第四导电端子具有第四固晶部、第四卡持部、第四焊脚部;固晶部露出到反光杯底面,各卡持部嵌入塑胶主体内,焊脚部从塑胶主体侧面伸出并且折弯后收纳于塑胶主体的底部,所述第三固晶部为L形,所述第一固晶部和第二固晶部位于第三固晶部的一侧,所述第四固晶部位于第三固晶部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第二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第四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均设有断差,该断差是由上缺口与圆弧形的下凸包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第三卡持部、第四卡持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勾料口和右勾料口,该左勾料口和右勾料口错位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第三卡持部、第四卡持部的上下两侧打薄成型有上卡料槽和下卡料槽,该上卡料槽和下卡料槽错位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焊脚部、第二焊脚部、第三焊脚部、第四焊脚部的末端内转角位置为倒圆角或倒直角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胶主体的顶面及外表面为雾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反光杯是由八个弧形斜面组成的非圆形、非正方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塑胶主体的底部设有一凸台,该凸台的中心设有一圆杯形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内藏式LED支架是由塑胶主体和4个导电端子组成,其中1个导电端子的固晶部位于反光杯中部,其余3个导电端子围在外周,从而形成1515 LED支架。此外周的三个导电端子的固晶部内侧转角处均设有断差,断差是由上缺口与圆弧形的下凸包组成。此设计可防止各导电端子与塑胶主体Molding成型后发生杯底不平的现象,同时增强了产品的防渗透能力。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正面视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背面视角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背面视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导电端子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A-A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产品在料带中成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塑胶主体 11、反光杯
12、雾面 13、凸台
14、圆杯形槽 20、4个导电端子
21、第一导电端子 211、第一固晶部
212、第一卡持部 213、第一焊脚部
22、第二导电端子 221、第二固晶部
222、第二卡持部 223、第二焊脚部
23、第三导电端子 231、第三固晶部
232、第三卡持部 233、第三焊脚部
24、第四导电端子 241、第四固晶部
242、第四卡持部 243、第四焊脚部
25、断差 251、上缺口
252、下凸包 261、左勾料口
262、右勾料口 271、上卡料槽
272、下卡料槽 28、倒圆角或倒直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内藏式LED支架,包括一体镶嵌成型的塑胶主体10和4个导电端子20。
其中,所述塑胶主体10呈长方形形状,该塑胶主体10的顶部下凹有一反光杯11。所述反光杯11是由八个弧形斜面组成的非圆形、非正方形结构,而是像圆形和正方形的结合,这种设计可以增大反光杯11的体积,并且能增大LED灯珠的出光率。所述塑胶主体10的顶面及外表面为雾面12结构,此设计可防止产品发光时多余的光线通过透光板折射回来照在产品表面上形成阴影或黄斑。如图2所示,所述塑胶主体10的底部设有一凸台13,该凸台13的中心设有一圆杯形槽14,此设计可以防止Molding成型后杯底不平的现象。
所述4个导电端子20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第三导电端子23、第四导电端子24。其中,该第一导电端子21具有第一固晶部211、第一卡持部212、第一焊脚部213;该第二导电端子22具有第二固晶部221、第二卡持部222、第二焊脚部223;该第三导电端子23具有第三固晶部231、第三卡持部232、第三焊脚部233;该第四导电端子24具有第四固晶部241、第四卡持部242、第四焊脚部243。
各导电端子的固晶部均露出到反光杯11底面,各卡持部嵌入塑胶主体10内,焊脚部从塑胶主体10侧面伸出并且折弯后收纳于塑胶主体10的底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晶部231为L形,所述第一固晶部211和第二固晶部221位于第三固晶部231的一侧,所述第四固晶部241位于第三固晶部231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固晶部211的内侧转角处、第二固晶部221的内侧转角处、第四固晶部241的内侧转角处均设有断差25,该断差25是由上缺口251与圆弧形的下凸包252组成。此设计可防止各导电端子与塑胶主体10Molding成型后发生杯底不平的现象,同时增强了产品的防渗透能力。
所述第一卡持部212、第二卡持部222、第三卡持部232、第四卡持部242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勾料口261和右勾料口262,该左勾料口261和右勾料口262错位设置,此设计可防止各导电端子与塑胶主体10Molding成型后出现松动及脱落的现象。以及,所述第一卡持部212、第二卡持部222、第三卡持部232、第四卡持部242的上下两侧打薄成型有上卡料槽271和下卡料槽272,该上卡料槽271和下卡料槽272错位设置,此设计可以加强各导电端子与塑胶主体10Molding成型后彼此之间的固持力,使之能通过红墨水测试。
所述第一焊脚部213、第二焊脚部223、第三焊脚部233、第四焊脚部243的末端内转角位置为倒圆角或倒直角结构28,此设计可防止各焊脚部在折弯时刮伤产品的表面。
如图8所示,生产时,各导电端子是在一片铜板下料出,再放入注塑机中Molding成型出塑胶主体10。本产品的铜板布局为24排导电端子,上下各12排,此结构区别于传统20排的结构,这种可设计可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内藏式LED支架是由塑胶主体10和4个导电端子20组成,其中1个导电端子的固晶部位于反光杯11中部,其余3个导电端子围在外周,从而形成1515 LED支架。此外周的三个导电端子的固晶部内侧转角处均设有断差25,断差25是由上缺口251与圆弧形的下凸包252组成。此设计可防止各导电端子与塑胶主体10Molding成型后发生杯底不平的现象,同时增强了产品的防渗透能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内藏式LED支架,包括一体镶嵌成型的塑胶主体和4个导电端子,所述塑胶主体的顶部下凹有一反光杯,4个导电端子分别为第一导电端子、第二导电端子、第三导电端子、第四导电端子,该第一导电端子具有第一固晶部、第一卡持部、第一焊脚部;该第二导电端子具有第二固晶部、第二卡持部、第二焊脚部;该第三导电端子具有第三固晶部、第三卡持部、第三焊脚部;该第四导电端子具有第四固晶部、第四卡持部、第四焊脚部;各导电端子的固晶部露出到反光杯底面,各卡持部嵌入塑胶主体内,各焊脚部从塑胶主体侧面伸出并且折弯后收纳于塑胶主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晶部为L形,所述第一固晶部和第二固晶部位于第三固晶部的一侧,所述第四固晶部位于第三固晶部的另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第二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第四固晶部的内侧转角处均设有断差,该断差是由上缺口与圆弧形的下凸包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第三卡持部、第四卡持部的左右两侧设有左勾料口和右勾料口,该左勾料口和右勾料口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持部、第二卡持部、第三卡持部、第四卡持部的上下两侧打薄成型有上卡料槽和下卡料槽,该上卡料槽和下卡料槽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脚部、第二焊脚部、第三焊脚部、第四焊脚部的末端内转角位置为倒圆角或倒直角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的顶面及外表面为雾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杯是由八个弧形斜面组成的非圆形、非正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藏式LED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主体的底部设有一凸台,该凸台的中心设有一圆杯形槽。
CN201720585517.0U 2017-05-24 2017-05-24 内藏式led支架 Active CN2069218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5517.0U CN206921852U (zh) 2017-05-24 2017-05-24 内藏式led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85517.0U CN206921852U (zh) 2017-05-24 2017-05-24 内藏式led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21852U true CN206921852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07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85517.0U Active CN206921852U (zh) 2017-05-24 2017-05-24 内藏式led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2185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173A (zh) * 2019-05-16 2019-08-30 博罗承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Led支架的双杯体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90173A (zh) * 2019-05-16 2019-08-30 博罗承创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Led支架的双杯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87570U (zh) 一种正负极反接并联led封装结构
CN203659854U (zh) 一种螺旋形led封装灯丝
CN204130589U (zh) 一种tv背光源的led支架及其铜板支架
CN203848025U (zh) 新型led发光光源灯泡
CN206921852U (zh) 内藏式led支架
CN203260639U (zh) 高光效散热好的cob光源
CN204424309U (zh) 一种双杯led支架
CN202019000U (zh) 一种大功率led支架
CN204558522U (zh) 一种具有阶梯式反光杯的led支架
CN202056570U (zh) 一种带透镜的表面贴装式发光二极管
CN206234721U (zh) 一种聚光效果好的新型uvled光源
CN203746847U (zh) 一种led灯丝及照明器具
CN208620092U (zh) 一种稳固型发光灯条
CN202150484U (zh) Led光源模块封装用凸杯底座结构
CN207250555U (zh) 一种高亮度led支架
CN203386799U (zh) 一种led带杯支架
CN202662662U (zh) 一种大功率led支架
CN201539752U (zh) 一种型材led管灯
CN205303508U (zh) 低热阻高光效大功率led灯珠
CN204927326U (zh) 一种采用倒装芯片的高光效高显指led灯管
CN217035663U (zh) 一种5050大功率双色灯珠
CN204558526U (zh) 一种高亮度led支架
CN205452351U (zh) 超薄型带底部散热的led支架
CN206849860U (zh) 结构增强的led支架
CN203118984U (zh) 一种led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