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7724U -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 Google Patents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7724U
CN206917724U CN201720560854.4U CN201720560854U CN206917724U CN 206917724 U CN206917724 U CN 206917724U CN 201720560854 U CN201720560854 U CN 201720560854U CN 206917724 U CN206917724 U CN 206917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ngine power
engine
assisting device
power assi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608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文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5608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7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7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77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一种引擎助力装置,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进气盖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本实用新型在自然吸气的情况下有效增加了进入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氧气量,使连接本实用新型引擎内的燃油完全地燃烧,以自然进气、无需外加动力的方式增强引擎的马力,降低噪音,减少引擎积碳以及排放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Description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进燃烧装置运作效能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提升燃烧装置进气效率今儿增加其燃烧与运作效率的空气增压器及空气增压集合器。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机车、船舶或割草机是使用内燃机例如往复式引擎作为动力的来源,此种引擎运作的方式,是在引擎的汽缸内混合空气和燃料后,进行进气、压缩、爆炸、排气等四个程序,进而产生动力的输出。
上述现有的引擎运作时,在引擎汽缸内爆炸的燃料和空气比例,即油气比是影响引擎运作的重要参数,良好的油气比有利于燃油完全的燃烧,可增强引擎输出的马力,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
但空气由引擎的进气口进入至汽缸燃烧的过程中,会经过进气管路、节气门、进气歧管、燃烧室汽门等层层阻碍,且这些引擎进气过程中的阻碍若结构老化也会进一步削减空气进入汽缸的量,如此一来,会使引擎内的燃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且造成引擎的马力降低,而燃烧不完全也增加引擎排气的空气污染物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积碳产生恶性循环。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使燃烧装置例如引擎的燃烧效率提升以回复原有的动力,现有技术有使用主动进气的增压器,例如涡轮增压器对引擎强制进气,解决前述的引擎燃烧不完全的问题。利用主动进气的增压器虽能大幅提升引擎输出的马力,但齿轮组与排气涡轮等相当笨重与耗能,随之而来的油料损耗也会明显增加,因此不符合一般使用者只需要使引擎内的燃油燃烧更完全的需求,此外,涡轮增压器这种主动进气的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对引擎进行复杂的改装,使用的技术层次较高,使用者无法由商店自行买回安装,运用上不容易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汽车引擎内的燃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且造成引擎的马力降低,而燃烧不完全也增加引擎排气的空气污染物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积碳产生恶性循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气增压器及空气增压集合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其中 :
进气盖,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
本体,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安装于本体的进气端,该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
出气盖,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大口径一端与本体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
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气片与缓冲气道的气流方向逆向倾斜一定角度,以缓冲气流。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各导气片靠近导气口一侧的端部弯折形成钩状端。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各导气片的中部开设有配合安装直通气管的通孔,多个导气片上的通孔形成容置直通气管的容置槽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盖的底面为网格面,且进气口开设于网格面上并能与直通气管对接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盖为多边形或半球形或圆锥形的壳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进气端增加一底片,且该底片上开设有直通进气口及缓冲进气口;所述本体的出气端增加一顶片,该顶片上开设有直通出气口及缓冲出气口,其中直通进、出气口能与直通气管相适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气盖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进气盖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化连接,所述过滤网用于对进入本体的空气进行过滤。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本体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管状体,而进气盖的形状与本体相适配。
一种引擎助力集合器,其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各引擎助力装置为上述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总出气口,该总出气口能与汽车引擎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包括能与汽车引起进气口相连的出气盖,及本体、进气盖,所述进气盖的提供空气进入的进气口,而本体利用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的双气道结构的配合,以增加进入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空气压力及速度,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燃油完全地燃烧,以自然进气、无需外加动力的方式增强引擎的马力,减少引擎积碳以及排放空气污染物的产生,此外,本实用新型安装容易,使用时只要将出气盖通过气管接向燃烧装置的进气口即可,让使用人购买后可自行安装使用,方便使用者利用;另,本实用新型所述引擎助力集合器能够适应燃烧装置对进气量的需求,达到多个引擎助力装置便捷实用及运输的目的,进一步增加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擎助力装置结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进气盖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出气盖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本体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擎助力装置中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引擎助力集合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燃烧装置如汽车引擎汽缸内爆炸的燃料和空气比例,即油气比是影响引擎运作的重要参数,良好的油气比有利于燃油完全的燃烧,可增强引擎输出的马力,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实用新型人发现空气由引擎的进气口进入至汽缸燃烧的过程中,会经过进气管路、节气门、进气歧管、燃烧室汽门等层层阻碍,且这些引擎进气过程中的阻碍若结构老化也会进一步削减空气进入汽缸的量,特别是,引擎在工作工程中会使周围的空气升温(包括进气口处的空气),高温的空气含氧量进一步减少,如此一来,高温空气会使进入引擎内的氧气量不足,致使燃油燃烧不完全,增加油耗且造成引擎的马力降低,而燃烧不完全也增加引擎排气的空气污染物并使点火装置产生积碳产生恶性循环的问题。实用新型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3、本体2及出气盖1。
如图1至图3所述,进气盖3,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本体2,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3安装于本体2的进气端,该本体2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出气盖1,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1大口径一端与本体2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所述本体2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21,所述导气片21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22,相邻导气片21的导气口22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窄口4,所述导气口22与窄口4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2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3进气口及气室5的直通气管6,以形成直通气道。其利用直通气道与上述的缓冲气道配合能有效增加进入燃烧装置如汽车引擎的空气的压力及速度,从而使燃烧装置例如引擎内的燃油完全地燃烧,以自然进气、无需外加动力的方式增强引擎的马力,减少引擎积碳以及排放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上述进入缓冲气道的气流先通过导气口22,进入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的窄口4,再进入下一个导气口22,再进入窄口4,如此反复直至流出至气室5。由于窄口4为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的截面最小的通道,窄口4两侧均为截面大于窄口4的大通道,因此,窄口4与其两侧的通道形成文氏效应,提高缓冲气道中气流的流速;同时,由于缓冲气道中气流的流动路径长,且不断与导气片21碰撞,虽然降低了流速,但是由于导气片21具有散热作用,使得气流获得了良好的降温。当降温后的气流进入气室时,由于气流通道变大,文氏效应明显,使得气流在气室内形成涡流。与此同时,经直通气道流出的气流由于路径最短,其能够以比缓冲气道流出的气流流速更快的速度流向出气口,进而带动气室内的气流流向出气口。其中由于缓冲气道流出的气流的速度,比气室5内逐渐开始向前流动加速的空气流速快,因缓冲气道与直通气道流出的气流之间存在速度差,使得位于中央的直通气道流出的气流牵引直通气管6周围螺旋移动的气流,在中央直接前进的气流与周围的气流之间形成涡流,使气室4内向前流动的空气除了利用前侧宽度逐渐缩减的漏斗状出气盖1达到加速的效果以外,还能进一步利用气流之间的涡流,增强出气盖1输出空气的压力与速度。如此,便使得经本实用新型进入引擎燃烧室的空气因温度较低且密度较高而含氧量高,从而提高引擎燃烧室内燃油的燃烧率,减少引擎震动引起的噪音,且增强引擎的马力且减少空气污染物的产生。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引擎助力装置,包括进气盖3、本体2及出气盖1,还包括一设置于本体外围的铝合金外壳7。
如图1、图2及图5所示,进气盖3,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进气盖;优选的:所述进气盖的底面为通透的网格面,且进气孔开设于网格面上并能与直通气管6对接连通。特别是,所述进气盖可以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进气盖的连接方式为所述过滤网与进气盖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化连接制造形成,所述可拆卸式连接方式包括插拔式连接或者螺口式连接。所述过滤网用于过滤进入本体2的空气,以保持进入引擎燃烧室的空气干净。
如图1、图2、图6及图7所示,本体2,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3安装于本体2的进气端,该本体2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具体的说:本体2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21,所述导气片21与本体2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22,相邻导气片21的导气口22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窄口4,所述导气口21与窄口4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2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6,以形成直通气道。前述各导气片21的中部开设有配合安装直通气管6的通孔24,多个导气片21上的通孔形成容置直通气管6的容置槽孔。
优选的:如图6及图7所示,所述导气片21与缓冲气道的气流方向逆向倾斜一定角度,以缓冲气流。而本实施例中各导气片21一端固定于本体2内侧壁上且导气片21整体朝向进气盖1方向倾斜设置,该导气片21另一端与本体2内侧壁之间形成前述的导气口22,而设置于本体2内的导气片21朝一方向倾斜使得相邻导气片21之间形成一夹腔,该夹腔一端横截面最小处设置有窄口4,而空气从导气口22进入至相邻导气片21形成的夹腔中并至窄口4导出,再从下一个导气口22进去夹腔并从窄口4导出,窄口4与其两侧的通道形成文氏效应,有效增加空气流速。
更优选的:如图6及图7所示,前述各导气片21靠近导气口22一侧的端部弯折形成钩状端;沿空气流动方向实现有效的导气效果。更详细的说:所述各导气片21为倾斜设置的片体,其截面可为一字型或S形状或Z字形等,而本实施例中以截面呈一字型的片体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仅限于一字型的片体。
如图1至图3所示,出气盖1,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1大口径一端与本体2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5,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出气盖1也可以为多边形或半球形或圆锥形的壳体。
如图6及图7所示,前述本体2中置于上、下端处的导气片上还增加开设一进气通孔23;同时所述本体2的进气端增加一底片(未视出),且该底片上开设有直通进气口及缓冲进气口;所述本体的出气端增加一顶片,该顶片上开设有直通出气口及缓冲出气口,其中直通进、出气口能与直通气管相适配。
参阅图6至图7所示,内置有多个导气片21的本体2可以为一体注塑的结构也可以是将其分解成两部分并且两部分进行注塑并拼装为一体,而本实施例中以本体分为两部分进行说明;所述本体2包括两个能相互片拼接成一体的框架,而各导气片由两个的片体拼接而成,其中各片体固定于对应的框架内侧;具体的说:所述各框架的对接侧面上设置有便于瓶装的凸条,该凸条能与另一框架配合卡合并相互粘合,从而形成便于安装及装配的结构。当然,所述本体2也可以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或者其他散热性好的材料如铜、铝等制成,以获得更好的散热降温效果。
优选的,所述本体2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管状体,而进气盖3的形状与本体2相适配。
如图8所示,一种引擎助力集合器A,包括壳体A1及置于壳体A1内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引擎助力装置A2,所述各引擎助力装置A2为上述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壳体A1上设置有一总出气口A3,该总出气口A3能与汽车引擎相连。具体的说:所述壳体可以包括底座及扣盖,所述总出气口开设于扣盖上,该扣盖内设置有多个能与总出气口连通的导气管,导气管的数量根据引擎助力装置的数量进行设定,同时对应导气管于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连通,形成多个并联式的集合增压结构。更详细的说: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要求进行设定,而所述导气管的数量与空气增压器数量相适配,而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配合引擎助力装置配合安装的安装槽,以固定各空气增压器。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擎助力装置为一空气流通腔体,包括进气盖、本体及出气盖,其中 :
进气盖,其为开设有进气孔的底座;
本体,其为管状体且其两端分别为进气端及出气端,前述进气盖安装于本体的进气端,该本体内部设置有直通气道及缓冲气道;
出气盖,其为能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联通的漏斗状通气盖,该出气盖大口径一端与本体的出气端配合安装并形成一气室,其小口径一端所述引擎助力装置的出气口,并与汽车引擎进气口配合连通;
所述本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间隔排布的导气片,所述导气片与本体内侧壁之间形成导气口,相邻导气片的导气口交错排布,所述相邻导气片之间形成窄口,所述导气口与窄口连通形成缓冲气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一连通进气盖进气口及气室的直通气管,以形成直通气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片与缓冲气道的气流方向逆向倾斜一定角度,以缓冲气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气片靠近导气口一侧的端部弯折形成钩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气片的中部开设有配合安装直通气管的通孔,多个导气片上的通孔形成容置直通气管的容置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盖的底面为网格面,且进气口开设于网格面上并能与直通气管对接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盖为多边形或半球形或圆锥形的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进气端增加一底片,且该底片上开设有直通进气口及缓冲进气口;所述本体的出气端增加一顶片,该顶片上开设有直通出气口及缓冲出气口,其中直通进、出气口能与直通气管相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盖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进气盖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或一体化连接,所述过滤网用于对进入本体的空气进行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圆形或多边形的管状体,而进气盖的形状与本体相适配。
10.一种引擎助力集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及置于壳体内的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各引擎助力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引擎助力装置,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总出气口,该总出气口能与汽车引擎相连。
CN201720560854.4U 2017-05-19 2017-05-19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17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0854.4U CN206917724U (zh) 2017-05-19 2017-05-19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60854.4U CN206917724U (zh) 2017-05-19 2017-05-19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7724U true CN206917724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07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6085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17724U (zh) 2017-05-19 2017-05-19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77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862A (zh) * 2017-05-19 2017-07-28 郭文浩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8862A (zh) * 2017-05-19 2017-07-28 郭文浩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66755A (en) Muffler with spiral partition
CN205013163U (zh) 一种高滚流气道和发动机
KR101794524B1 (ko) 내연기관용 유체가속장치
CN206917724U (zh)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CN201581977U (zh) 引擎空气涡流增压器改良结构
CN104074630B (zh) 带空气通道的化油器
CN209025769U (zh) 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装置的补气结构
CN106988862A (zh) 引擎助力装置及引擎助力集合器
CN204877721U (zh) 一种气态分子助燃器
CN206111377U (zh) 高效率助燃器
CN205445784U (zh) 非车用天然气发电机组
WO2003044346A1 (fr) Dispositif de guidage d'admission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TWI242505B (en) Method and device being able to improve the air-fuel ratio of engine
CN207093200U (zh) 涡流喷射装置
CN202883180U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进气道结构
CN206280162U (zh) 引擎纳米空气格
TWM523757U (zh) 空氣增力器
CN206785519U (zh) 一种具有拉瓦尔喷管的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216147Y (zh) 改进的内燃机涡流导引装置
CN201581997U (zh) 用于发动机的节能减排式进气管道
CN2580127Y (zh) 引擎进气涡流结构
CN103670835B (zh) 一种用于汽油机的超声波进气道
CN106968783B (zh) 空气增力器
TWM574566U (zh) 渦流噴射裝置
TWM322467U (en) Torque accele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