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14556U - 双翼踩踏车 - Google Patents

双翼踩踏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14556U
CN206914556U CN201720261915.7U CN201720261915U CN206914556U CN 206914556 U CN206914556 U CN 206914556U CN 201720261915 U CN201720261915 U CN 201720261915U CN 206914556 U CN206914556 U CN 2069145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ody
fluted disc
velocipede
van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19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学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 Letter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 Letter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 Letter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 Letter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19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145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145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145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翼踩踏车,其包含有: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后端装设有一后轮;一制动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枢轴枢设于该架体靠近前端处的摆翼;一驱动组件,设于该架体相对于该两个摆翼的摆动行程处,具有穿伸于该架体两侧的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同一侧安置有一第一齿盘,于该第一转轴的两侧分别安置一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且于该两个曲柄的尾端分别轴设有一第二转轴;以及一传动组件,具有一第二齿盘以及于该后轮轴心处安置有一单向结构,另有一链条绕设于该第一齿盘及第二齿盘之间,且该单向结构之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Description

双翼踩踏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翼踩踏车,主要应用于踏步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驱动自行车前行的方式,大多系由双脚呈连续圆周运动形态踩动两个相对呈一百八十度夹角配置的踏板,再透过相关传动组件(如大齿盘、链条、飞轮…等)带动车轮,由该持续转动的车轮于地面滚转,从而达到驱移车体前行的目的。一般自行车均设有座垫提供骑乘者乘坐,在骑乘者重量可充分被座垫支撑的情形下,其双脚将可顺畅、安全甚而充分施力的施行连续圆周踩动踏板动作,自行车骑乘者虽可透过座垫支撑身体,达到长时间骑乘的舒适性,但却有上半身活动力降低情形,而此不但对预期运动健身的效果有打折之虞,尤其,更会减少骑乘的乐趣和趣味性,而连带降低了持续使用的动力。
第一种习知踩踏车结构,如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481190号,专利名称《直驱式双翼车》,系于一架体的前、后端分别装设一前轮及一后轮,另于前端上方装设有一控制转向的车头把组,于该架体靠近前端两侧分别枢设一摆翼,且于前、后轮之间设有一组供构成该两个摆翼及该后轮传动联结的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用户便可在上、下往复踩动摆翼过程中,透过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带动后轮转动,进而驱动车体前行。其中,上述驱动组件设有有相啮合的第一、第二齿盘,传动组件则设有单向飞轮(位于后轮的轮轴处),以及一链条绕设于单向飞轮及第三齿盘之间,而第二齿盘与单向飞轮分别设置于一第二转轴的两端;利用双脚交互踩踏两个摆翼上下摆动的方式,直接驱动第一齿盘及第二齿盘转动,同时驱动第二转轴运转下,使单向飞轮与链条的传动下带动第三齿盘连同后轮转动,使达到由后轮驱动车体持续前行的骑乘效果。
第二种习知踩踏车结构,如中国台湾公告号第M328415号,专利名称《可以站立踩踏行驶的踏步车》,此踏步车可包括彼此连接的车身、车把、方向轮、左后轮、右后轮以及驱动机构。上述驱动机构,可更包括:定位轴、第一踏杆、第二踏杆、踏脚、曲轴、第一摆杆、第二摆杆、大链轮、小链轮、传动链条、大齿轮、小齿轮。在车身的后端,横向安装有一长一短两根轴,长轴 的一端连接一小齿轮,另一端连接右后轮,短轴通过单向轴承连接大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在大齿轮的外端,短轴还连接有小链轮。所述的小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大链轮;由于小链轮通过传动链条与大链轮连接,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因此大链轮的后转,必然连带着右后轮的前转,并得到数倍的加速,而使踏步车快速行驶。
第二种习知踩踏车结构提供了一种与第一种踩踏车不同的驱动方式;但第二种习知踩踏车中传动链条的动力透过大齿轮再传送给小齿轮,其并非直接驱动后轮轮轴所设置的小齿轮,其必须透过一小炼轮将动力传送至同轴设置的大齿轮,再由大齿轮将动力传送至与其啮合的小齿轮,才得以带动后轮的前转,其动力传递的组件较为复杂,增加了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翼踩踏车,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实现驱动方式较为简单、可靠,可产生有别于传统自行车行驶形态,达到兼具代步、娱乐及健身效果的发明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翼踩踏车,其至少包含有: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一制动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枢轴枢设于该架体靠近前端处的摆翼;一驱动组件,设于该架体相对于该两个摆翼的摆动行程处,具有穿伸于该架体两侧的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同一侧安置有一第一齿盘,于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两侧分别安置一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且于该两个曲柄的尾端分别轴设有一供各别与该两个摆翼接抵的第二转轴;以及一传动组件,具有一第二齿盘以及于该后轮的轴心处安置有一单向结构,另有一链条绕设于该第一齿盘及第二齿盘之间,且该单向结构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所述单向结构位于该链条的外侧。
优选地,进一步增设有一张紧轮。
所述张紧轮位于该单向结构的一侧,并与该链条相啮合。
所述单向结构设为一装设于后轮轴心处的花毂结构,以及一套设于该花毂结构一端之第三齿盘,该第三齿盘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所述单向结构设为单向飞轮。
本实用新型亦可采用如下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翼踩踏车,其至少包 含有: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一制动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枢轴枢设于该架体靠近前端处的摆翼;一驱动组件,设于该架体相对于该两个摆翼的摆动行程处,具有穿伸于该架体两侧的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同一侧安置有一单向飞轮,于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两侧分别安置一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且于该两个曲柄的尾端分别轴设有一供各别与该两个摆翼接抵的第二转轴;以及一传动组件,具有一第二齿盘以及于该后轮的轴心处安置有一第三齿盘,另有一链条绕设于该单向飞轮及第二齿盘之间,且该第三齿盘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所述第三齿盘位于该链条的外侧。
优选地,进一步增设有一张紧轮。
所述张紧轮位于该单向结构的一侧,并与该链条相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透过上述技术手段的具体实现,本创作之双翼踩踏车在使用时,以双手抓持把手组的把手,双脚分别踩踏于两个摆翼上的方式骑乘使用,并以双脚交互踩踏两个摆翼上下摆动的方式,直接驱动第一转轴旋转,且在第一齿盘转动下,让链条得以带动第二齿盘转动,同时带动单向结构运转,以连同带动后轮单向转动,达到由后轮驱动车体持续前行的骑乘效果;整体双翼踩踏车的驱动方式不但极为简单、可靠,更可产生有别于传统自行车行驶形态,达到了兼具代步及娱乐、健身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翼踩踏车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翼踩踏车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翼踩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翼踩踏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创作双翼踩踏车,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其至少包含有:架体1、制动组件、驱动组件以及传动组件;其中,
架体1的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11及一受该把手组11控制转向的前轮12,该架体1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13;在实施时,所述架体1前端设有一前外管14,及一组穿设于该前外14管内的前叉15,该前轮12 轴设于该前叉15的下端,该把手组11与该前叉15的上端连接。
制动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枢轴21枢设于该架体1靠近前端处的摆翼22;所述各摆翼22的后端可进一步装设有踏板23,以供使用者双脚踩踏。
驱动组件设于该架体1相对于该两个摆翼22的摆动行程处,具有穿伸于该架体1两侧的一第一转轴31,该第一转轴31穿伸于该架体1的同一侧安置有一第一齿盘32,于该第一转轴31穿伸于该架体1的两侧分别安置一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33,且于该两个曲柄33的尾端分别轴设有一供各别与该两个摆翼22接抵的第二转轴34。
传动组件具有一第二齿盘41以及于该后轮13的轴心处安置有一单向结构42,如图所示之实施例中,该单向结构42为一装设于后轮13轴心处的花毂结构421以及套设于该花毂结构421一端的第三齿盘422;请同时参阅图3所示,在实施时,第一齿盘32的齿数大于该第二齿盘41的齿数为佳,而第二齿盘41的齿数略等于该单向结构42的齿数为佳,该第二齿盘41位于该链条43的外侧,另有一链条43绕设于该第一齿盘32及第二齿盘41之间,该单向结构42中第三齿盘422位于该链条43的外侧,且该第三齿盘422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43相啮合。当然,上述实施例中的单向结构亦可以为单向飞轮。
原则上,本创作之双翼踩踏车,在使用时,以双手抓持把手组的把手,双脚分别踩踏于两个摆翼上的方式骑乘使用,并以双脚交互踩踏两个摆翼22上下摆动的方式,以交互的踩踏力施力于摆翼22暨曲柄33将会反向的转动,并直接驱动第一转轴31旋转,且在第一齿盘32的转动下,让链条43得以带动第二齿盘41转动,同时带动单向结构的第三齿盘422运转,以连同带动后轮13单向转动,且当两个摆翼22被轮流踩踏时,可使两个曲柄33连带着该第一齿盘32连续后转,达到由后轮13驱动车体持续前行的骑乘效果;整体双翼踩踏车的驱动方式不但极为简单、可靠,更可产生有别于传统自行车行驶形态,而兼具代步及娱乐、健身效果。
其中,本创作相较于习知踩踏车的驱动方式,提供了一种更为简单的驱动结构,可使得踩踏车制造成本降低,制作更加容易。而且,此种踩踏车构造较合理制造,更有利有规模生产;且本创作中的第一齿盘32驱动链条转动时,可直接带动设置于该后轮13轮轴处的单向结构42旋转,如此直接驱动的方式,不会造成过多的动力损耗。

Claims (10)

1.一种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
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
一制动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枢轴枢设于该架体靠近前端处的摆翼;
一驱动组件,设于该架体相对于该两个摆翼的摆动行程处,具有穿伸于该架体两侧的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同一侧安置有一第一齿盘,于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两侧分别安置一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柄,且于该两个曲柄的尾端分别轴设有一供各别与该两个摆翼接抵的第二转轴;以及
一传动组件,具有一第二齿盘以及于该后轮的轴心处安置有一单向结构,另有一链条绕设于该第一齿盘及第二齿盘之间,且该单向结构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结构位于该链条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增设有一张紧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该张紧轮位于该单向结构的一侧,并与该链条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结构设为一装设于后轮轴心处的花毂结构,以及一套设于该花毂结构一端之第三齿盘,该第三齿盘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该单向结构设为单向飞轮。
7.一种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其至少包含有:
一架体,其前端上、下方分别装设有一把手组及一受该把手组控制转向的前轮,该架体的后端装设有一后轮;
一制动组件,具有两个分别通过一枢轴枢设于该架体靠近前端处的摆翼;
一驱动组件,设于该架体相对于该两个摆翼的摆动行程处,具有穿伸于该架体两侧的一第一转轴,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同一侧安置有一单向飞轮,于该第一转轴穿伸于该架体的两侧分别安置一呈180度夹角对应的曲 柄,且于该两个曲柄的尾端分别轴设有一供各别与该两个摆翼接抵的第二转轴;以及
一传动组件,具有一第二齿盘以及于该后轮的轴心处安置有一第三齿盘,另有一链条绕设于该单向飞轮及第二齿盘之间,且该第三齿盘的部分齿部与该链条相啮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该第三齿盘位于该链条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增设有一张紧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翼踩踏车,其特征在于:该张紧轮位于该单向结构的一侧,并与该链条相啮合。
CN201720261915.7U 2017-03-07 2017-03-07 双翼踩踏车 Active CN2069145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1915.7U CN206914556U (zh) 2017-03-07 2017-03-07 双翼踩踏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1915.7U CN206914556U (zh) 2017-03-07 2017-03-07 双翼踩踏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14556U true CN206914556U (zh) 2018-01-23

Family

ID=61310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1915.7U Active CN206914556U (zh) 2017-03-07 2017-03-07 双翼踩踏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145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8435A (zh) 后轮驱动部件、后轮驱动装置及应用其的无链踏板自行车
CN203854811U (zh) 直驱式双翼车
CN206914556U (zh) 双翼踩踏车
CN201201699Y (zh) 一种健身运动车
CN205952200U (zh) 一种滑板车
CN203780683U (zh) 一种踏板式滑板车
CN201384850Y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玩具的驱动装置
CN204775788U (zh) 手脚同时驱动的健身三轮车
CN103587632A (zh) 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CN211167269U (zh) 双驱分动自行车
CN208774955U (zh) 脚踏车
CN103538677A (zh) 齐心协力亲子娱乐运动机
CN203020479U (zh) 三轮骑马车
CN201300933Y (zh) 多功能三轮车
CN2910769Y (zh) 跷板驱动式滑板车
CN202107051U (zh) 微型人力踏板车
CN201721573U (zh) 手驱大轮滑行车
CN101100211A (zh) 跷板驱动式滑板车
CN105000121B (zh) 一种手摇式代步龙行车
CN203544271U (zh) 双驱动三轮自行车
CN201161661Y (zh) 起伏式三轮童车
CN215663793U (zh) 一种儿童车
CN211076240U (zh) 一种自行车
CN216734608U (zh) 一种双踏滑板车
CN201472550U (zh) 脚踏式三轮滑板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