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0574U -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900574U
CN206900574U CN201720717099.6U CN201720717099U CN206900574U CN 206900574 U CN206900574 U CN 206900574U CN 201720717099 U CN201720717099 U CN 201720717099U CN 206900574 U CN206900574 U CN 2069005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pedal
electric car
rotating shaft
bra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170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建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7170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9005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9005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90057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Elements And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刹车线,所述刹车踏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刹车踏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车身旋转连接,所述刹车踏板的上表面具有搁置面,所述刹车踏板具有拉动部,所述刹车踏板的拉动部通过刹车线与车辆制动部件连接。该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可以通过踩脚踏板实现电动车刹车,而且踩刹动作简捷,刹车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车中,普遍的刹车装置一般为手动拉线制动刹车,手动拉线刹车部件一般安装在电动车的龙头车手把上,当驾驶者需要刹车时,不仅需要靠双手控制方向的,还需腾手握紧刹把,在慌忙情况下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目前的手动拉线刹车,对于消费者追求电动车小型化、美观化、折叠化的发展趋势下,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用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该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可以通过踩脚踏板实现电动车刹车,而且踩刹动作简捷,刹车安全可靠。
其技术方案如下:
1、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刹车线,所述刹车踏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刹车踏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车身旋转连接,所述刹车踏板的上表面具有搁置面,所述刹车踏板具有拉动部,所述刹车踏板的拉动部通过刹车线与车辆制动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设有转接件,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转接件与车身连接,所述转接件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与第一转轴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转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刹车踏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踏板设有限位凹口,所述限位凹口位于所述拉动部的相反侧,所述转接件设有旋转限位凸块,所述旋转限位凸块与刹车踏板的限位凹口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接件通过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车身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踏板包括踏板本体、刹车曲臂,所述刹车踏板的踏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曲臂的一端与踏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曲臂的另一端为刹车踏板的拉动部,所述刹车曲臂的固定端与所述踏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拉动部与刹车线连接,所述拉动部与所述第二转轴位置相适应。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曲臂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刹车曲臂的拉动部铰接,所述刹车曲臂通过活动件与刹车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车身还设有转向支架,所述转向支架包括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所述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支架与所述刹车曲臂的拉动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转向支架与车辆制动部件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具有通线孔,所述刹车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转向支架的通线孔与所述刹车曲臂的拉动部连接,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转向支架的通线孔与所述车辆制动部件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刹车断电开关,所述刹车线包括第一刹车线、第二刹车线,所述刹车踏板通过第一刹车线与刹车断电开关连接,所述刹车断电开关通过第二刹车线与车辆制动部件连接,所述刹车断电开关安装在车身上。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断电开关包括壳体、传动杆、第一按压电源开关、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传动杆具有牵引端、传动端,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三通孔,所述牵引端设在壳体外,所述传动端设在壳体内,所述第一刹车线与牵引端铰接,所述第二刹车线穿过第四通孔与传动端铰接;
所述传动杆靠近牵引端设有第一按压手柄,所述第一按压手柄设在壳体外,第一按压手柄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一按压手柄的另一端与第一按压电源开关连接,所述传动杆靠近传动端设有压弹块,所述压弹块设在壳体内,并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弹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刹车断电开关还包括第二按压电源开关,所述传动杆靠近牵引端还设有第二按压手柄,所述第二按压手柄设于第一按压手柄的相反侧,所述第二按压手柄设在壳体外,第二按压手柄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二按压手柄的另一端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刹车线,当车辆需要刹车时,车手通过踩动刹车踏板,则其拉动部以第一转轴为中心向下旋转拉动,从而带动刹车线拉动车辆制动部件,使电动车刹车;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踩刹动作简捷,刹车安全可靠;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设计,可以缓解电动车驾驶者在驾驶的过程中过多、过频依靠双手,及操作力度不能集中的问题,既起到很好的安全作用,又可让刹车线得到隐藏,让车辆更美观、方便;而且踩刹动作简捷、省力、刹车安全可靠。
2、车身包括转接件,第一转轴通过转接件与车身连接,转接件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转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当车手踩动刹车踏板时,将使刹车踏板的拉动部以第一转轴为中心向下旋转,因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转接件固定连接,从而使车手踩动刹车踏板时,对刹车踏板施加向下的旋转力,转化为第一弹簧向上回弹旋转的回弹力,因此当车手放弃对刹车踏板踩动时,刹车踏板通过第一弹簧的旋转回弹力,使刹车踏板回归原位状态。
3、旋转限位凸块的设置,能对刹车踏板旋转回弹时,对其进行原位状态限定,而且还能限定刹车踏板向相反方向旋转,刹车踏板与旋转限位凸块相对应具有限位凹口,对旋转限位凸块更好的隐藏,使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整体更加美观,实用。
4、转接件设有第二通孔,转接件通过第二转轴穿过所述转接件的第二通孔与车身铰接,当车辆停止驾驶时,可以将刹车踏板以第二转轴为轴心向上合起,使刹车踏板不外露,当车辆停止使用时,对刹车踏板更好的隐藏;此刹车踏板具有二维的运动方向,刹车踏板第一维运动方向是以第一转轴为中心,具有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做前后旋转运动,刹车踏板第二维运动方向是以第二转轴为中心,具有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做上下收合转动;使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更加节约空间、美观、实用、使用更为方便。
5、刹车踏板包括踏板本体、刹车曲臂,刹车踏板通过刹车曲臂的拉动部与刹车线连接,刹车曲臂的设置,能使踩刹更为简捷方便,刹车曲臂的拉动部与第二转轴位置相适应,使拉动部和第二转轴同为刹车踏板收合时的转动中心,方便刹车踏板向上合起,由于拉动部与第二转轴的位置相对应不移位,所以刹车踏板收合时,不会拉动刹车线,便本电动车刹车脚踏装置使用更为方便。
6、刹车曲臂设有活动件,使刹车踏板更为方便收合,车辆刹车时踩刹更为方便,踩刹用力更为简便,安全。
7、车身设有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使刹车线安装更为方便,还可以按安装需要改变刹车线的安装路线,车辆刹车时踩刹更为省力、安全。
8、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断电开关,刹车线包括第一刹车线、第二刹车线,当车手踩动刹车踏板拉动第一刹车线,用第一刹车线拉动刹车断电开关,使电动车的驱动电机断电,从而使驱动电机停止驱动,同时由于驱动电机的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切割磁力线,若电动车继续向前行驶,定子与转子之间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阻力,能更好的刹住车辆;同时刹车断电开关拉动第二刹车线,再通过第二刹车线拉动车辆制动部件,使车辆刹车,本刹车断电开关集合了电子刹车和机械刹车的功能,刹车更为安全可靠,刹车效果更好。
9、刹车断电开关包括壳体、传动杆、第一按压电源开关、第二弹簧,壳体的设置,保护了刹车断电开关壳体腔内的部件,传动杆具有牵引端、传动端,第一刹车线与牵引端连接,第二刹车线穿过第四通孔与传动端连接,车手刹车时的踩刹力可以通过传动杆传递到车辆制动部件,从而实现物理刹车;传动杆靠近牵引端设有第一按压手柄,车辆踩刹时拉动传动杆,从而也拉动第一按压手柄,进而控制第一按压电源开关断电,第一按压电源开关与车辆电子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发出指令使车辆电机断电而失去驱动力,并且产生反冲力形成刹车效果;传动杆靠近传动端设有压弹块,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压弹块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当车手放弃踩刹时,传动杆能通过第二弹簧回弹到原始状态,电动车可正常行驶。
10、刹车断电开关还包括第二按压电源开关,第二按压电源开关与车身的刹车灯电性连接,传动杆靠近牵引端还设有第二按压手柄,第二按压手柄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连接,当需要刹车时,车手通过踩动刹车踏板,再通过刹车线拉动传动杆,使第二按压手柄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分离,从而打开第二按压电源开关,使刹车灯亮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刹车时脚踏刹车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尾轮刹车部分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刹车踏板平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刹车踏板侧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刹车踏板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刹车断电开关未刹车状态的详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刹车断电开关刹车状态的详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刹车状态的刹车连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刹车踏板,11、拉动部,12、限位凹口,13、踏板本体,14、刹车曲臂,15、活动件,20、刹车线,21、第一刹车线,22、第二刹车线,30、第一转轴,40、车身,41、转接件,411、第一通孔,412、第一弹簧,413、第二通孔,414、第二转轴,415、旋转限位凸块,42、第一转向支架,43、第二转向支架,44、第三转向支架,45、第四转向支架,46、凹槽,50、车辆制动部件,60、刹车断电开关,61、壳体,611、第三通孔,612、第四通孔,62、传动杆,621、牵引端,622、传动端,623、第一按压手柄,624、第二按压手柄,625、压弹块,63、第一按压电源开关,64、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10、刹车线20,刹车踏板10设有第一转轴30,刹车踏板10通过第一转轴30与车身40旋转连接,所述刹车踏板10的上表面具有搁置面,刹车踏板10具有拉动部11,刹车踏板10的拉动部11通过刹车线20与车辆制动部件50连接。
其中,车身40设有转接件41,第一转轴30通过转接件41与车身40连接,转接件41中设有第一通孔411,第一通孔411位置与第一转轴30相对应,第一通孔411处设有第一弹簧412,第一弹簧412套在第一转轴30上,第一弹簧412的一端与转接件4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12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30固定连接,所第一转轴30与刹车踏板10固定连接;转接件41设有第二通孔413,转接件41通过第二转轴414穿过第二通孔413与车身40铰接,车身40还设有凹槽46,凹槽46的凹口与刹车踏板10相适应;
车身40还设有转向支架42,转向支架42包括第一转向支架42、第二转向支架43,第一转向支架42、第二转向支架43与车身40固定连接,第一转向支架42与刹车曲臂14的拉动部11位置相对应,第二转向支架43与车辆制动部件50位置相对应;第一转向支架42、第二转向支架43具有通线孔,刹车线20的一端穿过第一转向支架42的通线孔与刹车曲臂14的拉动部11连接,刹车线20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转向支架43的通线孔与车辆制动部件50连接;
刹车踏板10包括踏板本体13、刹车曲臂14,刹车踏板10的搁置面设在踏板本体13上,刹车踏板10的踏板本体13与第一转轴30固定连接,刹车曲臂14的一端与踏板本体13固定连接,刹车曲臂14的另一端为刹车踏板10的拉动部11,刹车曲臂14的固定端与踏板本体13固定连接,拉动部11与刹车线20连接,拉动部11与第二转轴414位置相适应;刹车踏板10设有限位凹口12,限位凹口12位于拉动部11的相反侧,转接件41设有旋转限位凸块415,旋转限位凸块415与刹车踏板10的限位凹口12相对应;刹车曲臂14设有活动件15,活动件15与刹车曲臂14的拉动部11铰接,刹车曲臂14通过活动件15与刹车线20连接;
还包括刹车断电开关60,刹车线20包括第一刹车线21、第二刹车线22,刹车踏板10通过第一刹车线21与刹车断电开关60连接,刹车断电开关60通过第二刹车线22与车辆制动部件50连接,刹车断电开关60安装在车身40上;
刹车断电开关60包括壳体61、传动杆62、第一按压电源开关63、第二弹簧65,壳体61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三通孔611、第四通孔612,传动杆62具有牵引端621、传动端622,传动杆62穿过壳体61的第三通孔611,牵引端621设在壳体61外,传动端622设在壳体61内,第一刹车线21与牵引端621铰接,第二刹车线22穿过第四通孔612与传动端622铰接;
传动杆62靠近牵引端621设有第一按压手柄623,第一按压手柄623设在壳体61外,第一按压手柄623的一端与传动杆62固定连接,第一按压手柄623的另一端与第一按压电源开关63连接,传动杆62靠近传动端622设有压弹块625,压弹块625设在壳体61内,并与传动杆62固定连接,第二弹簧65安装在壳体61内,第二弹簧65的一端与压弹块625连接,第二弹簧65的另一端与壳体61的内壁连接;
刹车断电开关60还包括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传动杆62靠近牵引端621还设有第二按压手柄624,所述第二按压手柄624设于第一按压手柄623的相反侧,所述第二按压手柄624设在壳体61外,第二按压手柄624的一端与传动杆62固定连接,第二按压手柄624的另一端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连接;
车身40还设有第三转向支架44、第四转向支架45,第三转向支架44、第四转向支架45与车身40固定连接,第三转向支架44与所牵引端621位置相对应,第四转向支架45与传动端622位置相对应;第三转向支架44、第四转向支架45具有通线孔,第一刹车线21的一端穿过第一转向支架42的通线孔与拉动部11连接,第一刹车线21的另一端穿过第三转向支架44的通线孔与牵引端621连接,第二刹车线22的一端穿过第四转向支架45的通线孔与传动端622连接,第二刹车线2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转向支架43的通线孔与车辆制动部件50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踏板10、刹车线20,当车辆需要刹车时,车手通过踩动刹车踏板10的拉动部11以第一转轴30为中心向下旋转,使刹车踏板10的拉动部11向下旋转拉动,从而带动刹车线20拉动车辆制动部件50,从而使电动车刹车,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踩刹动作简捷,刹车安全可靠;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的设计,可以缓解电动车驾驶者需要依靠双手操作过多、过频的问题,既起到很好的安全作用,又可让刹车线20得到隐藏,让车辆更美观、方便。
2、车身40包括转接件41,第一转轴30通过转接件41与车身40连接,转接件41设有第一弹簧412,第一弹簧412的一端与转接件41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12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30固定连接,当车手踩动刹车踏板10时,将使刹车踏板10的拉动部11以第一转轴30为中心向下旋转,因第一弹簧412的一端与转接件41固定连接,从而使车手踩动刹车踏板10时,对刹车踏板10施加向下的旋转力,转化为第一弹簧412向上回弹旋转的回弹力,因此当车手放弃对刹车踏板10踩动时,刹车踏板10通过第一弹簧412的旋转回弹力,使刹车踏板10回归原位状态。
3、旋转限位凸块415的设置,能对刹车踏板10旋转回弹时,对其进行原位状态限定,而且还能限定刹车踏板10向相反方向旋转,刹车踏板10与旋转限位凸块415相对应具有限位凹口12,对旋转限位凸块415更好的隐藏,使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整体更加美观,实用。
4、转接件41设有第二通孔413,转接件41通过第二转轴414穿过所述转接件41的第二通孔413与车身40铰接,车身40还设一个凹槽46,防止转接件41向下折叠,该凹槽46的凹口与刹车踏板10相适应,起到收合刹车踏板10时隐藏刹车踏板10;当车辆停止驾驶时,可以将刹车踏板10以第二转轴414为轴心向上合起,使刹车踏板10不外露,当车辆停止使用时,对刹车踏板10更好的隐藏,此使刹车踏板10具有二维的运动方向;刹车踏板10第一维运动方向是以第一转轴30为中心,具有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做前后旋转运动,刹车踏板10第二维运动方向是以第二转轴414为中心,具有相对于车辆前进方向做上下收合转动;使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更加节约空间、美观,实用,使用更为方便。
5、刹车踏板10包括踏板本体13、刹车曲臂14,刹车踏板10通过刹车曲臂14的拉动部11与刹车线20连接,刹车曲臂14的设置,能使踩刹更为简捷方便,刹车曲臂14的拉动部11与第二转轴414位置相适应,使拉动部11和第二转轴414同为刹车踏板10收合时的转动中心,方便刹车踏板10向上合起,由于拉动部11与第二转轴414的位置相对应不移位,所以刹车踏板10收合时,不会拉动刹车线20,便本电动车刹车脚踏装置使用更为方便。
6、刹车曲臂14设有活动件15,使刹车踏板10更为方便收合,车辆刹车时踩刹更为方便,踩刹用力更为简便,安全。
7、车身40设有第一转向支架42,第二转向支架43,使刹车线20安装更为方便,还可以按安装需要改变刹车线20的安装路线,车辆刹车时踩刹更为省力、安全。
8、本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还包括刹车断电开关60,刹车线20包括第一刹车线21、第二刹车线22,当车手踩动刹车踏板10拉动第一刹车线21,用第一刹车线21拉动刹车断电开关60,使电动车的驱动电机断电,从而使驱动电机停止驱动,同时由于驱动电机的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切割磁力线,若电动车继续向前行驶,定子与转子之间由于切割磁力线而产生阻力,能更好的刹住车辆;同时刹车断电开关60拉动第二刹车线22,再通过第二刹车线22拉动车辆制动部件50,使车辆刹车;本刹车断电开关60集合了电子刹车和机械刹车的功能,将普通电动车的手刹转化为脚踏物理刹车及电子刹车于一体,刹车更为安全可靠,刹车效果更好。
9、刹车断电开关60包括壳体61、传动杆62、第一按压电源开关63、第二弹簧65,壳体61的设置,保护了刹车断电开关60壳体61腔内的部件,传动杆62具有牵引端621、传动端622,第一刹车线21与牵引端621连接,第二刹车线22穿过第四通孔612与传动端622连接,车手刹车时的踩刹力可以通过传动杆62传递到车辆制动部件50,从而实现物理刹车;传动杆62靠近牵引端621设有第一按压手柄623,车辆踩刹时拉动传动杆62,从而也拉动第一按压手柄623,进而控制第一按压电源开关63断电,第一按压电源开关63与车辆电子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发出指令使车辆电机断电而失去驱动力,并且产生反冲力形成刹车效果;传动杆62靠近传动端622设有压弹块625,第二弹簧65的一端与压弹块625连接,第二弹簧65的另一端与壳体61的内壁连接,当车手放弃踩刹时,传动杆62能通过第二弹簧65回弹到原始状态,电动车可正常行驶。
10、刹车断电开关60还包括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与车身40的刹车灯电性连接,传动杆62靠近牵引端621还设有第二按压手柄624,第二按压手柄624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连接,当需要刹车时,车手通过踩动刹车踏板10,再通过刹车线20拉动传动杆62,使第二按压手柄624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分离,从而打开第二按压电源开关64,使刹车灯亮起。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刹车踏板、刹车线,所述刹车踏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刹车踏板通过第一转轴与车身旋转连接,所述刹车踏板的上表面具有搁置面,所述刹车踏板具有拉动部,所述刹车踏板的拉动部通过刹车线与车辆制动部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设有转接件,所述第一转轴通过所述转接件与车身连接,所述转接件中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置与第一转轴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处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转接件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与刹车踏板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设有限位凹口,所述限位凹口位于所述拉动部的相反侧,所述转接件设有旋转限位凸块,所述旋转限位凸块与刹车踏板的限位凹口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转接件通过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车身铰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包括踏板本体、刹车曲臂,所述刹车踏板的踏板本体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曲臂的一端与踏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刹车曲臂的另一端为刹车踏板的拉动部,所述刹车曲臂的固定端与所述踏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拉动部与刹车线连接,所述拉动部与所述第二转轴位置相适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曲臂设有活动件,所述活动件与刹车曲臂的拉动部铰接,所述刹车曲臂通过活动件与刹车线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还设有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所述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与车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向支架与所述刹车曲臂的拉动部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转向支架与车辆制动部件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转向支架、第二转向支架具有通线孔,所述刹车线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转向支架的通线孔与所述刹车曲臂的拉动部连接,所述刹车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转向支架的通线孔与所述车辆制动部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刹车断电开关,所述刹车线包括第一刹车线、第二刹车线,所述刹车踏板通过第一刹车线与刹车断电开关连接,所述刹车断电开关通过第二刹车线与车辆制动部件连接,所述刹车断电开关安装在车身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断电开关包括壳体、传动杆、第一按压电源开关、第二弹簧,所述壳体的两相对侧分别设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所述传动杆具有牵引端、传动端,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壳体的第三通孔,所述牵引端设在壳体外,所述传动端设在壳体内,所述第一刹车线与牵引端铰接,所述第二刹车线穿过第四通孔与传动端铰接;
所述传动杆靠近牵引端设有第一按压手柄,所述第一按压手柄设在壳体外,第一按压手柄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一按压手柄的另一端与第一按压电源开关连接,所述传动杆靠近传动端设有压弹块,所述压弹块设在壳体内,并与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弹块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断电开关还包括第二按压电源开关,所述传动杆靠近牵引端还设有第二按压手柄,所述第二按压手柄设于第一按压手柄的相反侧,所述第二按压手柄设在壳体外,第二按压手柄的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二按压手柄的另一端与第二按压电源开关连接。
CN201720717099.6U 2017-06-19 2017-06-19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005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7099.6U CN206900574U (zh) 2017-06-19 2017-06-19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17099.6U CN206900574U (zh) 2017-06-19 2017-06-19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00574U true CN206900574U (zh) 2018-01-19

Family

ID=61284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170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900574U (zh) 2017-06-19 2017-06-19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0057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1267A (zh) * 2017-06-19 2017-09-15 赖建君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28454A (zh) * 2021-11-29 2022-01-14 尹向阳 一种可自动弹出回收的脚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61267A (zh) * 2017-06-19 2017-09-15 赖建君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3928454A (zh) * 2021-11-29 2022-01-14 尹向阳 一种可自动弹出回收的脚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23867U (zh) 一种可折叠的太阳能电动滑板车
CN206900574U (zh)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
CN103961860B (zh) 一种脚控式电动滑板车
CN205675161U (zh) 电动滑板车
CN107161267A (zh) 电动车脚踏刹车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7670595U (zh) 一种摩托车驻车机构
CN207595157U (zh) 一种三轮电动助力滑板
CN204979112U (zh) 一种新型两用电动自行车
CN209382190U (zh) 鼓式煞车机构、滑板载具以及三轮滑板车
CN207889908U (zh) 一种可折叠的滑板车
CN207942924U (zh) 同轴式变速及脚刹机构
CN208813401U (zh) 一种儿童电动车
CN201784784U (zh) 复合式驱动的三轮车构造
CN205440679U (zh) 一种电动车
CN208007215U (zh) 一种链条传动的国标电动自行车
CN102126533A (zh) 手驱大轮滑行车
CN206826816U (zh) 一种万向行使电动车
CN208119132U (zh) 一种设有自锁定装置的微型电动汽车刹车装置
CN204846205U (zh) 变速电动漂移车
CN205239788U (zh) 一种带有把手的电动滑板车
CN106184577B (zh) 辅助刹车器
CN2423880Y (zh) 电动轮椅车
CN208439374U (zh) 一种折叠式脚踏车
CN207374582U (zh) 一种具备挠性传动机构的可折叠车
CN205469486U (zh) 连杆转向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8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