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900378U - 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900378U CN206900378U CN201720873220.4U CN201720873220U CN206900378U CN 206900378 U CN206900378 U CN 206900378U CN 201720873220 U CN201720873220 U CN 201720873220U CN 206900378 U CN206900378 U CN 2069003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ing
- apm
- chassis
- loading machine
- railca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该装载机改造底盘,包括连接于装载机车体底部的导向框架,和设置于导向框架上、用于使装载机车体沿胶轮轨道的当前延伸方向行驶的导向机构。由于采用装载机车体作为牵引APM电客车的牵引动力,因此可利用装载机自身的动力作为牵引力,无需再额外配置独立电源,且装载机的牵引力足够大,能够提高牵引效率,同时避免采用另一辆APM电客车作为牵引车辆,也无需对另一辆APM电客车进行复杂的底盘改造,避免使用大量的APM电客车零部件;另外,装载机车体在胶轮轨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只需操纵装载机车体提供动力,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装载机改造底盘的APM轨道工程车,其有益效果如上所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APM轨道工程车的装载机改造底盘。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装载机改造底盘的APM轨道工程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车辆企业中,轨道交通车辆是其中的重要部分。轨道交通(Rail Transit)是指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的交通方式,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市域铁路、有轨电车、新交通系统等。轨道交通车辆都需要在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并且大部分轨道交通车辆都通过滚轮与铁轨的配合实现高速运行。
胶轮路轨系统是轨道运输的一种形式,对于APM(Automatic Passager Mover,胶轮轨道乘客运输系统)轨道而言,轨道交通车辆采用了道路交通的轮胎技术,即列车的车轮不再是传统的钢轮,取而代之的是橡胶车轮,其行走的轨道亦有别于传统的钢轮用路轨。
APM轨道上可以运行APM电客车等专用车辆,但由于APM轨道的特殊性,一般的轨道牵引车均无法在APM轨道上正常运行。如果想要牵引一辆动力故障或无动力的APM电客车,则必须使用另一辆运行正常的APM电客车。然而,多辆APM电客车互相牵引的效率太低,而且性价比太低,可行性不高。比较可行的方式是为APM轨道独立开发APM工程车,专用于牵引APM电客车。但是,按照现有技术中的APM电客车结构,需要将APM电客车的底盘进行改造,这需要用到大量的APM电客车零部件,并且,由于APM电客车的动力来自轨道上的接触线,因此还需要单独为改造后的APM电客车配置独立的电源,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仅技术难度高,技术实现复杂缓慢,而且生产成本太高,不利于APM轨道车辆的发展。
因此,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对APM电客车的正常牵引,促进APM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APM轨道工程车的装载机改造底盘,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对APM电客车的正常牵引,有利于促进APM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装载机改造底盘的APM轨道工程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APM轨道工程车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包括连接于装载机车体底部的导向框架,和设置于所述导向框架上、用于使所述装载机车体沿胶轮轨道的当前延伸方向行驶的导向机构。
优选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框架底部的若干个导向轮,且在所述装载机车体在所述胶轮轨道上行驶时,各所述导向轮分别紧贴在设置于相邻两条所述胶轮轨道中间的导向轨道的两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导向框架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各所述导向框架分别连接于所述装载机车体的前车桥和后车桥。
优选地,各所述导向框架上均设置有用于缓冲所述装载机车体产生的振动的缓冲垫。
优选地,各所述导向框架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的安装轴,且各所述导向轮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安装轴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包括装载机车体和设置于所述装载机车体底部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中,所述装载机改造底盘具体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装载机改造底盘。
优选地,所述装载机车体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行驶方向的换向控制器和与所述换向控制器连通、用于控制驱动轮转向的转向油缸,以及连通于所述换向控制器与转向油缸之间、用于在所述装载机车体在所述胶轮轨道上行驶时使所述转向油缸与换向控制器的连接断开的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APM轨道工程车的装载机改造底盘,主要包括导向框架和导向机构。其中,导向框架连接在装载机车体的底部,而导向机构设置在导向框架上,主要用于使装载机车体沿着胶轮轨道的当前延伸方向行驶。如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装载机改造底盘,通过导向框架将导向机构与装载机车体连接,同时当装载机车体在胶轮轨道上行驶时,导向机构为装载机车体进行胶轮轨道行驶导航,由于采用装载机车体作为牵引APM电客车的牵引动力,因此可利用装载机自身的动力作为牵引力,无需再额外配置独立电源,且装载机的牵引力足够大,能够提高牵引效率,同时避免采用另一辆APM电客车作为牵引车辆,也无需对另一辆APM电客车进行复杂的底盘改造,避免使用大量的APM电客车零部件;另外,依靠导向机构的自动行驶导航作用,装载机车体在胶轮轨道上行驶时,驾驶员只需操纵装载机车体提供动力,无需时刻根据胶轮轨道调整转向,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导向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示意图。
其中,图1—图5中:
装载机车体—1,导向框架—2,胶轮轨道—3,导向轮—4,导向轨道—5,前车桥—6,后车桥—7,缓冲垫—8,安装轴—9,换向控制器—10,转向油缸—11,换向阀—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APM轨道工程车的装载机改造底盘,主要包括导向框架2和导向机构。
其中,导向框架2连接在装载机车体1的底部,而导向机构设置在导向框架2上,主要用于使装载机车体1沿着胶轮轨道3的当前延伸方向行驶。具体的,该导向框架2具体可包括纵横交错的多根安装梁,并且由于轨道车辆的长度尺寸非常明显,因此导向框架2可设计为矩形形状。当然,由于装载机车体1底部的表面形状各异,因此导向框架2的表面结构也变化不一,但始终能够与装载机车体1底部保持稳定连接。
如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装载机改造底盘,通过导向框架2将导向机构与装载机车体1连接,同时当装载机车体1在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导向机构为装载机车体1进行胶轮轨道3行驶导航,由于采用装载机车体1作为牵引APM电客车的牵引动力,因此可利用装载机自身的动力作为牵引力,无需再额外配置独立电源,且装载机的牵引力足够大,能够提高牵引效率,同时避免采用另一辆APM电客车作为牵引车辆,也无需对另一辆APM电客车进行复杂的底盘改造,避免使用大量的APM电客车零部件;另外,依靠导向机构的自动行驶导航作用,装载机车体1在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驾驶员只需操纵装载机车体1提供动力,无需时刻根据胶轮轨道3调整转向,减轻了驾驶员的劳动强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导向机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在关于导向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导向机构具体包括若干个导向轮4。其中,各导向轮4均设置在导向框架2的底部,并且可分别设置在导向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同时,考虑到胶轮轨道3一般在中间安装有为APM电客车导向的导向轨道5,因此,当装载机车体1在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导向框架2上的各个导向轮4可分别紧贴在该导向轨道5的两侧壁上。由于导向轮4设置有多个,比如4~8个等,如此可以导向轨道5为对称轴在其两侧壁上进行对称分布。如此设置,当装载机车体1在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由于各个导向轮4始终与导向轨道5两侧侧壁保持紧贴,因此各个导向轮4受导向轨道5的弯曲变化驱动,带动导向框架2同步转向运动,此时,导向框架2起到了常规轨道交通车辆上的转向架的作用,牵引装载机车体1沿着胶轮轨道3的当前延伸方向行驶。
另外,考虑到装载机车体1的整体尺寸较大,为提高导向框架2的安装稳定性和导向机构的导向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在装载机车体1底部同时设置了多个导向框架2,并且使其中两个导向框架2分别连接在装载机车体1上的前车桥6和后车桥7位置,如此,装载机车体1的前后车轮位置均通过导向机构进行同步导航,提高了导向框架2牵引装载机车体1转向的时效性和稳定性。
不仅如此,考虑到导向框架2连接在装载机车体1底部时,虽然装载机车体1的大部分重量均由其车轮承担,但导向框架2仍然受到不小的压力和冲击,针对此,为减小装载机车体1对导向框架2产生的振动冲击和磨损,本实施例在各个导向框架2上均设置了缓冲垫8。具体的,该缓冲垫8可为海绵垫、橡胶垫或聚氨酯块等。至于导向框架2承受的压力,通过增设前述纵横交错的多根安装梁即可大幅提高导向框架2的强度和刚度。
进一步的,考虑到装载机车体1在胶轮轨道3上快速行驶时,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必然会造成导向轮4的外圆周与导向轨道5的侧壁之间产生碰撞和摩擦,为降低该碰撞和摩擦产生的磨损,提高导向轮4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在各个导向框架2的底部增设了若干个安装轴9,并且各个导向轮4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的安装轴9上。重要的是,该安装轴9是具有弹性的柱状结构,各个导向轮4套设安装在其表面上,当导向轮4紧贴在导向轨道5的两侧壁上并产生横向相对运动时,安装轴9即会由于导向轮4与导向轨道5之间的正压力产生一定量的弹性形变,安装轴9的轴体变得略微弯曲,以此降低导向轮4外圆周与导向轨道5两侧壁之间的磨损程度,减小摩擦面积。当然,考虑到导向轮4需要时刻与导向轨道5的两侧壁保持紧贴,以正常导航,因此在布置安装轴9上时,可使安装轴9在横向(或径向)上施加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使得套设在安装轴9上的各个导向轮4由于该预紧力向内倾斜微小角度,从而压紧在导向轨道5的两侧壁上。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APM轨道工程车,主要包括装载机车体1和设置于其底部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中,该装载机改造底盘与前述相关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另外,为配合装载机改造底盘对装载机车体1的自动导航效果,进一步提高导航精确性和稳定性,本实施例在装载机车体1内设置了换向控制器10、转向油缸11和换向阀12,并且该换向控制器10、转向油缸11和换向阀12在同一液压系统中形成回路。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换向阀在液压系统中的示意图。
其中,换向控制器10一般为装载机的原装部件,主要用于通过液压油路控制装载机车体1的行驶方向。而转向油缸11与换向控制器10连通,主要用于根据换向控制器10的输出油路控制驱动轮的转向角度。重要的是,换向阀12连通在换向控制器10的出油口与转向油缸11的进油口之间,主要用于在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通过工位切换,改变换向控制器10的输出油路,并将换向控制器10与转向油缸11的油路切断。
具体的,该换向阀12具体可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2,并且当其处于第一工位(图中的左工位)时,转向控制器的出油口被截止,同时转向油缸11不受转向控制器的压力油控制,处于自由状态,此时装载机车体1行驶在胶轮轨道3上时,完全由导向机构进行自动导航;而当该换向阀12处于第二工位(图中的右工位)时,转向控制器的出油口与转向油缸11的进油口导通,此时转向油缸11受到转向控制器的正常控制,处于由驾驶员操纵的转向受控状态,此时装载机车体1一般行驶在公路等路面上,暂时不通过导向机构进行自动导航。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APM轨道工程车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装载机车体(1)底部的导向框架(2),和设置于所述导向框架(2)上、用于使所述装载机车体(1)沿胶轮轨道(3)的当前延伸方向行驶的导向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向框架(2)底部的若干个导向轮(4),且在所述装载机车体(1)在所述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各所述导向轮(4)分别紧贴在设置于相邻两条所述胶轮轨道(3)中间的导向轨道(5)的两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2)设置有至少两个,且各所述导向框架(2)分别连接于所述装载机车体(1)的前车桥(6)和后车桥(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向框架(2)上均设置有用于缓冲所述装载机车体(1)产生的振动的缓冲垫(8)。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导向框架(2)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的安装轴(9),且各所述导向轮(4)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的所述安装轴(9)上。
6.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包括装载机车体(1)和设置于所述装载机车体(1)底部的装载机改造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改造底盘具体为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载机改造底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APM轨道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机车体(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行驶方向的换向控制器(10)和与所述换向控制器(10)连通、用于控制驱动轮转向的转向油缸(11),以及连通于所述换向控制器(10)与转向油缸(11)之间、用于在所述装载机车体(1)在所述胶轮轨道(3)上行驶时使所述转向油缸(11)与换向控制器(10)的连接断开的换向阀(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73220.4U CN206900378U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873220.4U CN206900378U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900378U true CN206900378U (zh) | 2018-01-19 |
Family
ID=6131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873220.4U Active CN206900378U (zh) | 2017-07-18 | 2017-07-18 | 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900378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55113A (zh) * | 2019-05-29 | 2019-08-23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单轨走行装置和单轨车辆 |
CN110316214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CN111409662A (zh) * | 2020-03-05 | 2020-07-14 | 浙江大丰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apm工程车辆 |
CN117799664A (zh) * | 2023-11-22 | 2024-04-02 |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列车智能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
2017
- 2017-07-18 CN CN201720873220.4U patent/CN20690037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16214A (zh) * | 2018-03-30 | 2019-10-11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
CN110155113A (zh) * | 2019-05-29 | 2019-08-23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单轨走行装置和单轨车辆 |
CN110155113B (zh) * | 2019-05-29 | 2024-03-08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单轨走行装置和单轨车辆 |
CN111409662A (zh) * | 2020-03-05 | 2020-07-14 | 浙江大丰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apm工程车辆 |
CN117799664A (zh) * | 2023-11-22 | 2024-04-02 | 北京城建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列车智能控制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900378U (zh) | 一种apm轨道工程车及其装载机改造底盘 | |
CN204956499U (zh) |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 |
WO2019037691A1 (zh) | 一种导轮轨道车辆及轨道 | |
CN106994974A (zh) | 一种apm列车牵引车 | |
CN105197047A (zh) | 一种橡胶轮胎低地板转向架 | |
WO2019037692A1 (zh) | 一种导轮轨道车辆及轨道 | |
CN103786734A (zh) | 自带动力的地铁钢轨打磨车 | |
KR101306279B1 (ko) | 양력에 의한 경량화 고속 열차 | |
KR101485407B1 (ko) | 멀티라인 모노레일 대차 구조 | |
CN100406282C (zh) | 汽车铁路 | |
CN107415608A (zh) | 一种apm列车工程车 | |
CN104553645A (zh)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 | |
CN205836533U (zh) | 一种公铁两用牵引车 | |
CN104139787A (zh) | 一种磁浮交通安装巡检救援用牵引车 | |
JP6230075B2 (ja) | 軌条車両 | |
CN202320310U (zh) |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动车 | |
CN212375649U (zh) | 双动力中型打磨机 | |
CN204037419U (zh) | 一种钢板运输车 | |
CN109131413A (zh) | 钢轮胶轮共驱型转向架及其交通系统 | |
CN210793197U (zh) | 铁路牵引车 | |
CN211364541U (zh) | 轨道交通客货两用电动车辆 | |
CN111845372A (zh) | 超高速超导磁浮轨道交通系统 | |
CN206884628U (zh) | 一种apm列车工程车 | |
CN206691108U (zh) | 一种apm列车牵引车 | |
CN205311615U (zh) | 一种中低速磁浮工程作业车及其转向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