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73026U -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73026U
CN206873026U CN201720607983.4U CN201720607983U CN206873026U CN 206873026 U CN206873026 U CN 206873026U CN 201720607983 U CN201720607983 U CN 201720607983U CN 206873026 U CN206873026 U CN 206873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l
delivery wheel
slideway
guide plate
spinn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0798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国
骆德新
李会江
杨依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Ruyi Science & Technology Fash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Ruyi Science & Technology Fash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Ruyi Science & Technology Fash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xia Ruyi Science & Technology Fash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0798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73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73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730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包括纱管输送器和纱管输送导板。所述纱管输送器由挡板,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以及输送带组成,所述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通过输送带连接形成纱管的输送通道,将纱管从细纱机的纱管出口输送至纱箱的箱口。所述纱管输送导板由滑道,导板侧壁以及安装孔组成,所述滑道和两侧面设置的所述导板侧壁,形成U形槽通道,通过安装孔铰接在所述挡板的末端,利用所述滑道使纱管在纱箱箱口的中央位置下落,避免纱管在纱箱的一侧不断堆积,解决因堆积而造成的纱管容易掉落到纱箱外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细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落纱,是一道纺纱工序,用来将纱线缠绕在纱管上定型和去除杂质。细纱机,也称作细纱落纱机,能够代替人工进行拨纱、上机、插管、理头、压管、生头等工作,完成落纱。实际生产中,细纱机一般通过输送带输送缠满纱线的纱管,在输送带的末端,纱管靠自身重力落入纱箱内。然而,纱管在落入纱箱后常堆积在纱箱的一端,形成凸起不仅影响纱箱的容纳能力,而且容易造成纱管掉落出纱箱外,对纱线造成污染。
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纱管在纱箱一端的不断堆积,在堆积到一定高度时手动将纱管疏散至纱箱内的其他位置,使纱管在纱箱内均匀放置。或手动改变纱箱位置,使纱箱的各端都能接收纱管。这种方法需要人工看守或巡回处理,在规模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纺纱车间内,常发生处理不及时,造成纱管掉落到纱箱外,受到污染的问题。
部分生产厂商在满纱输送带的出口处加装一个自停装置,通过纱箱箱口设置的传感器检测纱箱内部情况,当纱箱内一端装满时,自停装置控制输送带停止工作,避免纱管落到箱外。但是满纱输送带在工作人员未做出及时处理时,一直处于停止工作的状态,而且纱箱中部分空间没有得到利用,不断的停台和未装满的纱箱会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以解决纱管容易掉落到纱箱外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包括:纱管输送器和纱管输送导板;
所述纱管输送器包括:挡板,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以及输送带,所述挡板夹在所述第一输送轮和所述第二输送轮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输送轮与所述第二输送轮的转轴分设在所述挡板两端,且所述第一输送轮与所述第二输送轮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挡板的板面,所述第二输送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的上方;
所述第一输送轮通过所述输送带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轮;所述第一输送轮设在细纱机的纱管出口位置;
所述纱管输送导板包括:滑道,导板侧壁以及安装孔,所述导板侧壁固定在所述滑道的两侧面,与所述滑道组成U形槽结构,所述导板侧壁上设有所述安装孔;
所述导板侧壁通过所述安装孔铰接在所述挡板位于固定第二输送轮的一端,且使得所述滑道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的最低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轮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输送轮的直径。
可选的,所述第一输送轮的转轴连接电机或细纱机的动力轴,作为所述纱管输送器的主动轮。
可选的,所述输送带上设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用于固定所述纱管。
可选的,所述滑道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可选的,所述滑道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主要由纱管输送器和纱管输送导板组成。所述纱管输送器包括:挡板,第一输送轮,第二输送轮以及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通过输送带连接组成纱管的输送通道,挡板夹在所述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的两端面,并固定所述第一输送轮和第二输送轮,防止纱管在输送过程中从侧面掉落,所述纱管输送器可将纱管输送至高处以便纱管能够落入纱箱中。所述纱管输送导板包括:滑道,导板侧壁以及安装孔,所述滑道的两侧面设置所述导板侧壁,所述滑道与所述导板侧壁形成U形槽,所述安装孔设在所述导板侧壁上,所述导板侧壁通过安装孔铰接在所述挡板末端,保证滑道位于所述第二输送轮的下方。当所述纱管输送器将纱管输送至纱箱箱口时,纱管从所述输送带末端下落至所述滑道中,并在所述滑道内滑行,直到纱管脱离滑道落入纱箱。通过所述滑道的导向作用,纱管在靠近纱箱箱口的中心位置落下,避免纱管在纱箱的一侧不断堆积,所造成的纱管容易掉落到纱箱外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纱管输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纱管输送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
其中,1-纱管输送器;11-挡板;12-第一输送轮;13-第二输送轮;14-输送带;15-防滑凸起;2-纱管输送导板;21-滑道;22-导板侧壁;23-安装孔;3-纱管;4-纱箱;5-纱管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提供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包括:纱管输送器1和纱管输送导板2;
所述纱管输送器1包括:挡板11,第一输送轮12,第二输送轮13以及输送带14,所述挡板11夹在所述第一输送轮12和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转轴分设在所述挡板11两端,且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挡板11的板面,所述第二输送轮1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轮12通过所述输送带14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轮13;
所述纱管输送器1用于将纱管3从细纱机的纱管出口5输送至纱箱4上方,使所述纱管3落入纱箱4中;
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包括:滑道21,导板侧壁22以及安装孔23,所述导板侧壁22固定在所述滑道21的两侧面,与所述滑道21组成U形槽结构,所述导板侧壁22上设有所述安装孔23;所述导板侧壁22通过所述安装孔23铰接在所述挡板11固定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一端,且使得所述滑道21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最低点;
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用于将所述纱管3输送至靠近所述纱箱4箱口的中心位置,使所述纱管3落下。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包括纱管输送器1和纱管输送导板2,所述纱管输送器1用于将纱管3从细纱机的纱管出口5输送至纱箱4箱口上方;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可将所述输送带14上落下的纱管3输送到纱箱4箱口上方的中心位置,使纱管3落入纱箱4中部,避免纱管3在纱箱4内的一侧堆积,减少纱管落到纱箱4外。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纱管输送器1包括:挡板11,第一输送轮12,第二输送轮13以及输送带14。其中,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通过所述输送带14连接,形成纱管3的传输带,相对于其他传输方式,使用输送带14输送更加平稳,能够减少对纱管3的破坏和污染。所述第二输送轮1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上方,保证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中心的连线与水平面成一定角度,这一角度可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调节,以便在细纱机的纱管出口5与纱箱4箱口上方建立输送通道。所述导板侧壁22固定在所述滑道21的两侧面,与所述滑道21组成U形槽结构,在实际生产中,U形槽结构容易制造,可直接使用板材加工,U形槽结构还能够避免纱管3从滑道21的侧面滑出,保证纱管3顺利落入纱箱4内的预定位置。
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包括:滑道21,导板侧壁22以及安装孔23,其中,所述导板侧壁22通过所述安装孔23铰接在所述挡板11固定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一端,通过在安装孔位置的铰接,使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固定在所述纱管输送器1的末端,这一结构可实现对现有细纱机的纱管输送部分进行直接改进,并且在不需要使用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时可将其向上翻转,避免占用生产空间;本申请提供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要保证所述滑道21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最低点,以使纱管3在脱离所述输送带14以后落入所述滑道21内。通过实验得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将细纱机中一排纱(1200个满纱管)全部输送至纱箱4中,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调整,也未出现纱管3掉出纱箱4的问题。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直径。在实际生产中,当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直径时,所述第一输送轮12和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转速相同,受到的载荷力也基本相同,能够减轻所述第一输送轮12和第二输送轮13与所述输送带14之间的打滑现象,使输送过程更加平稳。同时,直径相等的两轮受到的磨损程度也基本相同,减轻因输送轮磨损而形成的卡涩和振动,提高纱管3的输送效率。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转轴连接电机或细纱机的动力轴,作为所述纱管输送器1的主动轮。由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设置在细纱机的纱管出口5位置,在此位置通常设有细纱机的动力轴,将第一输送轮12作为主动轮能够充分利用细纱机的动力,使整个设备结构更加紧凑。并且,所述第一输送轮12相对于第二输送轮13的更靠近底面和细纱机位置,将所述第一输送轮12设为主动轮便于安装电机或传动装置,节省生产空间。另外,将第一输送轮12作为主动轮在输送过程中,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上方的输送带14受到的拉力相对较小,输送带14上方不会绷紧,而出现一定弧度的弯曲,可以对输送过程中的振动进行缓冲,使输送更平稳。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2所示,所述输送带14上设有防滑凸起15,所述防滑凸起15用于固定所述纱管3。实际生产中,所述纱管3一般呈纺锤形,当输运角度较大时,容易在所述输送带14上滚落。为了解决纱管3容易滚落的问题,提高输送效率,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输送带14上均匀设置若干防滑凸起15,所述防滑凸起15可以在纱管3输送过程中限制纱管3的位置,避免其在所述输送带14上滚动,使所述纱管输送器1的可增大纱管输送器1的倾斜角度,在相同的横向距离条件下输送的高度更大。此外,通过均匀设置的防滑凸起15,可以将纱管3之间均匀隔开,便于计数和运送,也减少纱管间因相互磕碰而造成的掉落。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滑道2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输送带14的宽度。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滑道21的宽度应能够保证纱管3在离开输送带14时完全落入滑道2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滑道21的宽度等于所述输送带14的宽度时,将所述导板侧壁22铰接在两个所述挡板11的内侧,所述纱管3可从所述输送带14上落入滑道21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滑道21的宽度大于所述输送带14的宽度时,将所述导板侧壁22铰接在两个所述挡板11的外侧,为纱管3的下落留有足够的空间。两种情况之下,都能够保证纱管3在离开输送带14时落入滑道21内,避免因输送通道宽度过小而造成的纱管3卡涩现象。
在一种技术方案中,如图1,图3所示,所述滑道21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由于在实际使用中,纱箱4的箱口面积不同,所对应的滑道21的长度要求也不同,为了保证纱管3能够在所述滑道21上通过,将所述滑道21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纱管3在滑道21中可以通过重力作用落入纱箱4中。所述滑道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条件进行调整,从而控制纱管3的下落速度。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包括:纱管输送器1和纱管输送导板2。其中,所述纱管输送器1用于将纱管3从细纱机纱管出口5输送至纱箱4的箱口上方,包括:挡板11,第一输送轮12,第二输送轮13以及输送带14;所述挡板11夹在所述第一输送轮12和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转轴分设在所述挡板11两端,且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挡板11的板面,所述第二输送轮1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轮12通过所述输送带14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轮13。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用于将纱管3从所述输送带14末端输送至纱箱4箱口的中心位置落下,包括:滑道21,导板侧壁22以及安装孔23,所述导板侧壁22固定在所述滑道21的两侧面,与所述滑道21组成U形槽结构,所述导板侧壁22上设有所述安装孔23;所述导板侧壁22通过所述安装孔23铰接在所述挡板11位于上方的一端,且使得所述滑道21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最低点。本申请,利用纱管输送器1将纱管3输送至纱箱4箱口,通过纱管输送导板2使纱管3从纱箱4上方的中央位置落下,解决因纱管3在纱箱4内的一端堆积而造成的,纱管3容易落出纱箱的问题。
结合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可做如下改进: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直径,可以减少打滑和振动,使纱管3输送过程更加平稳;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转轴连接电机或细纱机的动力轴,作为所述纱管输送器1的主动轮,节省生产空间;在所述输送带14上设置防滑凸起15,用于固定所述纱管3,减少纱管3在输送过程中掉落;所述滑道2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输送带14的宽度,保证纱管3在离开输送带14时完全落入滑道21内;所述滑道21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便于纱管3下落和下落速度的控制。

Claims (6)

1.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管输送器(1)和纱管输送导板(2);
所述纱管输送器(1)包括:挡板(11),第一输送轮(12),第二输送轮(13)以及输送带(14),所述挡板(11)夹在所述第一输送轮(12)和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两个端面,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转轴分设在所述挡板(11)两端,且所述第一输送轮(12)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挡板(11)的板面,所述第二输送轮(13)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上方;
所述第一输送轮(12)通过所述输送带(14)连接所述第二输送轮(13);
所述第一输送轮(12)设在细纱机的纱管出口(5)位置;
所述纱管输送导板(2)包括:滑道(21),导板侧壁(22)以及安装孔(23),所述导板侧壁(22)固定在所述滑道(21)的两侧面,与所述滑道(21)组成U形槽结构,所述导板侧壁(22)上设有所述安装孔(23);
所述导板侧壁(22)通过所述安装孔(23)铰接在所述挡板(11)固定第二输送轮(13)的一端,且使得所述滑道(21)的最高点低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2)的最低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输送轮(1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轮(12)的转轴连接电机或细纱机的动力轴,作为所述纱管输送器(1)的主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14)上设有防滑凸起(15);
所述防滑凸起(15)用于固定纱管(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1)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输送带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21)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
CN201720607983.4U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3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7983.4U CN206873026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07983.4U CN206873026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73026U true CN206873026U (zh) 2018-01-12

Family

ID=61337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0798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73026U (zh) 2017-05-27 2017-05-27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7302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2574A (zh) * 2017-05-27 2017-09-08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纱管自动运输装置
CN113073406A (zh) * 2021-03-12 2021-07-06 杭州永信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上料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2574A (zh) * 2017-05-27 2017-09-08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纱管自动运输装置
CN113073406A (zh) * 2021-03-12 2021-07-06 杭州永信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粗纱机的上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73026U (zh) 一种细纱机落纱输送装置
CN101792076B (zh) 纱线处理方法及纺纱机
CN102653357B (zh) 喂纱纱管供给装置及自动络纱机
CN202400696U (zh) 落纱装置以及具备该落纱装置的绕纱机
CN106276416A (zh) 细纱管高速整理装置
CN107142574A (zh) 一种纱管自动运输装置
CN103818864B (zh) 用于缓冲在饮料灌装设备中的成型件的设备和方法
CN206126213U (zh) 理管机纱管定向输送机构
CN204727068U (zh) 扩口机用送料装置
EP2657381B1 (en) Textile machine
CN206466655U (zh) 一种用于理管机的纱管定量导向机构
CN211198205U (zh) 一种自动络筒机的纱管收集装置
CN210789863U (zh) 自动化组装机
US20200189860A1 (en) Textile machine producing cross-wound packages, comprising a cross-wound package transport apparatus
CN104357978A (zh) 落纱机纱管分配装置
CN209161374U (zh) 一种运输物料的传输装置
CN104192372B (zh) 一种全自动柱状物料计数及装箱系统
CN106829429A (zh) 一种适用于高落差的物料转运站
KR102060668B1 (ko) 낙하 이송물을 가이드하는 트리퍼카
CN112703279A (zh) 操作环锭纺纱机的维护机器人的方法
CN209455583U (zh) 一种辊筒理料机
CN205274466U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
CN209815060U (zh) 一种防倾倒药瓶上料机构
CN209382394U (zh) 气球包装机的输送装置
EP2634126B1 (en) Yarn accumulation device and yarn wind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