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63309U - 保偏尾纤 - Google Patents

保偏尾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63309U
CN206863309U CN201720771038.8U CN201720771038U CN206863309U CN 206863309 U CN206863309 U CN 206863309U CN 201720771038 U CN201720771038 U CN 201720771038U CN 206863309 U CN206863309 U CN 206863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capillary
accommodating chamber
polarization
maintaining t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710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远亮
邓友德
冯忠云
曾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Iv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Iv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Iv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Iv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710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63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63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63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Fibers, Optical Fiber Cores, And Optical Fiber Bund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偏尾纤,该保偏尾纤包括光纤组和毛细管,毛细管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光纤组贯穿第一容纳腔并插入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毛细管的第一侧面,第一容纳腔的内径由第一开口向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容纳腔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与第一侧面相背的毛细管的第二侧面,插入第二容纳腔的光纤组的端面与第二侧面处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的保偏尾纤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安装。

Description

保偏尾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光路中的保偏尾纤。
背景技术
保偏光纤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工业制造技术及通信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以光学相干检测为基础的干涉型光纤传感器中,使用保偏光纤能够保证线偏振方向不变,提高相干信噪比,以实现对物理量的高精度测量。保偏光纤作为一种特殊光纤,主要应用于光纤陀螺、光纤水听器等传感器以及应用于密集型光波复用、掺铒光纤放大器等光纤通信系统。
现有的光纤阵列主要由V槽、盖板、光纤和胶水固定组成,光纤阵列的组装及胶水固化为分站式进行,首先对V槽、光纤以及盖板进行组装,对组装好的V槽、光纤和盖板进行胶水固化;最后对V槽基板、光纤进行胶水固化。组装的步骤较多,因此,光纤阵列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光纤压伤,断纤、受损、崩缺、排纤不对位等问题,对产品的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安装的保偏尾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保偏尾纤包括光纤组和毛细管,毛细管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光纤组贯穿第一容纳腔并插入第二容纳腔内;第一容纳腔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位于毛细管的第一侧面,第一容纳腔的内径由第一开口向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容纳腔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位于与第一侧面相背的毛细管的第二侧面,插入第二容纳腔的光纤组的端面与第二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保偏尾纤利用一体化的毛细管组装光纤组,相对于现有光纤阵列来说,结构更加简单,且可避免光纤阵列生产过程中出现光纤压伤、断纤、受损、崩缺、排纤不对位等问题。而且,通过设置相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内径由第一开口向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渐减小,使得光纤组便于插入第二容纳腔中,有利于安装生产。
进一步的方案中,光纤组通过胶水与毛细管固定连接。
由此可见,由于胶水的液体流动性,可以进入较小的缝隙中,利用胶水对光纤组与毛细管进行固定连接,有利于两者之间连接更加紧密,保障产品的性能。
进一步的方案中,光纤组的每一根光纤包括裸纤部分和保护部分,裸纤部分插入毛细管中,保护部分外露于毛细管。
由此可见,为了使保偏尾纤更加微小化,插入毛细管中的部分为裸纤,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便于插入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的方案中,每一根光纤还包括保护管,保护管包裹光纤的保护部分。
由此可见,为了进一步保护外漏于毛细管的光纤不受损坏,在光纤的保护部分包括保护管,可使光纤的保护部分不易受损。
进一步的方案中,毛细管由透明的玻璃制成。
由此可见,毛细管由透明的玻璃制成,可便于在组装产品时,便于观察光纤插入毛细管的位置以及查看在进行胶水固定时是否存留气泡等。
优选的方案中,毛细管呈长方体状,毛细管的长度为7毫米,毛细管的宽度为2.5毫米,毛细管的高度为2.5毫米。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保偏尾纤体积微小,便于产品的应用。
具体的方案中,光纤组包括八根光纤,八根光纤通过胶水粘结成一排。
由此可见,将光纤组中所有的光纤粘结成一排,有利于在安装时,插入毛细管中。
较具体的方案中,插入第二容纳腔的光纤组的端面为镀膜端面。
由此可见,在光纤的端面进行镀膜,有利于增加光线的透射率,提高产品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保偏尾纤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保偏尾纤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保偏尾纤实施例中毛细管的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保偏尾纤实施例中毛细管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保偏尾纤实施例中光纤组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保偏尾纤包括光纤组1和毛细管2,光纤组1插入毛细管2内部,且光纤组1通过胶水3与毛细管2固定连接。优选的,毛细管2由透明的玻璃制成,毛细管2呈长方体状,毛细管2的长度为7毫米,毛细管2的宽度为2.5毫米,毛细管2的高度为2.5毫米。
参见图3和图4,毛细管2设置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相连通,光纤组1贯穿第一容纳腔21并插入第二容纳腔22内。第一容纳腔21设置有第一开口211,第一开口211位于毛细管2的第一侧面23,第一容纳腔21的内径由第一开口211向第二容纳腔22方向逐渐减小。第二容纳腔22设置有第二开口221,第二开口221位于与第一侧面23相背的毛细管2的第二侧面24,插入第二容纳腔22的光纤组1的端面13与第二侧面24处于同一平面。优选的,插入第二容纳腔22的光纤组1的端面13为镀膜端面。
参见图5,光纤组1的每一根光纤包括裸纤部分11和保护部分12,裸纤部分11插入毛细管2中,保护部分12外露于毛细管2。其中,光纤组1的每一根光纤均是保偏光纤。本实施例中,光纤组1包括八根光纤,八根光纤通过胶水粘结成一排。每一根光纤还包括保护管(未示出),保护管包裹光纤的保护部分12。
在制作本实用新型的保偏尾纤时,首先对毛细管2进行清洗,清洗后的毛细管2需要进行高温烘烤,以确保组装后不会因毛细管2烘烤不干而存在性能隐患。接着,将完成烘烤后的毛细管2点上UV胶水(光敏胶水)并平放于冶具上待组装,毛细管2中的胶水需完成渗透在第一容纳腔21和第二容纳腔22中。在将光纤组1插入毛细管2前,需要制作光纤组1,在制作光纤组1时,先将每根光纤套上保护管,将八根光纤并成平行状态,再用玻璃胶水涂上薄薄的一层进行固定,待胶水固化后,剥除光纤一部分保护层,形成裸纤部分用以插入毛细管2,使用无水酒精对裸纤部分进行擦试清洁。在将光纤组1插入毛细管2时,光纤组1的裸纤部分插入毛细管2中,插入后的光纤剥除点需位于第一容纳腔21的第一开口211的边缘。光纤组1插入毛细管2后,将毛细管2及光纤组1放入调节设备中进行长度调节和平行度调节,调节完成后,进行胶量补充并通过紫外光进行UV胶水固化。固化完成后进行光纤组1的端面13研磨并进行端面13镀膜,最后进行性能测试,从而完成保偏尾纤的组装。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保偏尾纤利用一体化的毛细管组装光纤组,相对于现有光纤阵列来说,结构更加简单,且可避免光纤阵列生产过程中出现光纤压伤、断纤、受损、崩缺、排纤不对位等问题。而且,通过设置相通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由第一开口向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步收缩,使得光纤组便于插入第二容纳腔中,有利于安装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的非实质性修改,也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组和毛细管,所述毛细管设置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光纤组贯穿所述第一容纳腔并插入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所述第一容纳腔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毛细管的第一侧面,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径由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容纳腔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与所述第一侧面相背的所述毛细管的第二侧面,插入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所述光纤组的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处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组通过胶水与所述毛细管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组的每一根光纤包括裸纤部分和保护部分,所述裸纤部分插入所述毛细管中,所述保护部分外露于所述毛细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每一根所述光纤还包括保护管,所述保护管包裹所述光纤的所述保护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管由透明的玻璃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管呈长方体状,所述毛细管的长度为7毫米,所述毛细管的宽度为2.5毫米,所述毛细管的高度为2.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组包括八根光纤,八根所述光纤通过所述胶水粘结成一排。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偏尾纤,其特征在于,
插入所述第二容纳腔的所述光纤组的端面为镀膜端面。
CN201720771038.8U 2017-06-28 2017-06-28 保偏尾纤 Active CN206863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1038.8U CN206863309U (zh) 2017-06-28 2017-06-28 保偏尾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71038.8U CN206863309U (zh) 2017-06-28 2017-06-28 保偏尾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63309U true CN206863309U (zh) 2018-01-09

Family

ID=60829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71038.8U Active CN206863309U (zh) 2017-06-28 2017-06-28 保偏尾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6330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240A (zh) * 2018-11-22 2019-03-01 中山市美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光纤头的制造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光纤头
CN109856722A (zh) * 2019-04-01 2019-06-07 爱普迪光通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保偏光纤的并纤装置
CN111367023A (zh) * 2020-03-24 2020-07-0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背板及光纤背板尾纤并带方法、并带工装
CN113655571A (zh) * 2020-05-12 2021-11-16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光缆治具、光纤连接器制作方法及光纤连接器
CN113866903A (zh) * 2021-10-15 2021-12-31 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阵列连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07240A (zh) * 2018-11-22 2019-03-01 中山市美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芯光纤头的制造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制成的光纤头
CN109856722A (zh) * 2019-04-01 2019-06-07 爱普迪光通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保偏光纤的并纤装置
CN109856722B (zh) * 2019-04-01 2024-04-30 爱普迪光通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保偏光纤的并纤装置
CN111367023A (zh) * 2020-03-24 2020-07-03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背板及光纤背板尾纤并带方法、并带工装
CN113655571A (zh) * 2020-05-12 2021-11-16 富晋精密工业(晋城)有限公司 光缆治具、光纤连接器制作方法及光纤连接器
CN113866903A (zh) * 2021-10-15 2021-12-31 深圳太辰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阵列连接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63309U (zh) 保偏尾纤
CN205670204U (zh) 一种用于与vcsel芯片耦合的45°角光纤阵列
CN102721492B (zh) 具有光纤光栅温度补偿的光纤法珀压力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CN205844579U (zh) 一种能实现光传输方向发生弯折的光纤阵列
EP2096408A3 (en) Fiber optic gyroscope with integrated light source
WO2007130603A3 (en) Passive fiber alignment arrangement for coupling to nano-taper optical waveguides
CN207528970U (zh) 一种高通道的光纤阵列的装配装置
CN104296856B (zh) 增敏平台光纤光栅振动传感器
CN108731840A (zh) 双腔结构的光纤温度与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25500B (zh) 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探头及制备方法
WO2011091408A3 (en) Silicon optical bench oct probe for medical imaging
CN103145349B (zh) 一种应用于耦合的低应力保偏光纤的制作方法
CN103698080A (zh) 一种光纤f-p腔式动高压传感器
CN104714272B (zh) 一种应力渐变型细径熊猫保偏光纤
CN206684343U (zh) 一种多直径光纤非等间距的光纤阵列
CN115900654B (zh) 一种基于f-p腔干涉的倾角测量系统
CN109099914B (zh) 一种采用光电分离式光纤陀螺的惯性组件热结构
CN203786322U (zh) 一种用于保偏光纤的光纤阵列
CN202133678U (zh) 一种基于高双折射光子晶体光纤的加速度传感器
CN204374233U (zh) 强度解调型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
CN207976637U (zh) 一种聚光器
CN205079790U (zh) 一种用于防近视眼架的多功能传感器模块
CN105092893B (zh) 基于45°光纤的非本征光纤珐珀加速度传感器及加工方法
CN112161696A (zh) 带仿耳式封装结构的光纤珐珀声波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203259128U (zh) 一种消除温度影响的光纤应变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