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42999U -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42999U
CN206842999U CN201720673120.7U CN201720673120U CN206842999U CN 206842999 U CN206842999 U CN 206842999U CN 201720673120 U CN201720673120 U CN 201720673120U CN 206842999 U CN206842999 U CN 2068429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crew thread
elevating lever
support base
lifting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7312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兴荣
仲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uzh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uzh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uzh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uzh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7312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429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429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4299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包括支撑底座、螺纹升降杆、安置箱体、缓冲减振板、缓振弹簧、金属圆柱、电机和万向轮,所述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螺纹升降杆、伸缩支撑杆、缓冲减振板和缓振弹簧,螺纹升降杆之间设置有安置箱体和保护支架,缓冲减振板中部设置有通过孔,安置箱体下端设置有金属圆柱,金属圆柱上设置有转动轴、通孔、隔板、滑动斜块和连接弹簧,支撑底座内设置有电机,支撑底座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螺纹升降杆转动,从而带动安置箱体升降,增加金属圆柱上滑动斜块和通过孔的配合能够固定安置箱体与缓冲减振板,从而通过缓振弹簧进行减振保护,有效防止冲击以及坠落时的反弹。

Description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装置,具体是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以及建筑装潢过程中,经常都会遇到需要将物料在垂直方向运送的问题,物料在进行垂直升降时,需要借助机械设备稳定转移,否则单纯使用人力运输效率低下且具有较高的危险。
现有的室内用升降装置普遍缺乏对人员和物料的保护,在平台发生故障时容易造成人员的受伤和物料的损失,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在工作平台坠落时能够对人员和物料都进行保护的提升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包括支撑底座、螺纹升降杆、安置箱体、缓冲减振板、缓振弹簧、金属圆柱、电机和万向轮,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两侧对称垂直设置有螺纹升降杆,所述螺纹升降杆之间设置有安置箱体,所述安置箱体上端外围位于所述螺纹升降杆内侧焊接设置有保护支架,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位于所述螺纹升降杆之间的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伸缩支撑杆,所述伸缩支撑杆上端焊接设置有缓冲减振板,所述缓冲减振板中部贯穿设置有通过孔,所述缓冲减振板下端两侧和所述支撑底座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缓振弹簧,所述安置箱体下端中部和所述通过孔对应位置设置有金属圆柱,所述金属圆柱上端和所述安置箱体下端之间连接设置有转动轴,所述金属圆柱中部水平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所述通孔两侧对称活动设置有滑动斜块,所述滑动斜块内侧表面和所述隔板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弹簧,所述支撑底座内底部铆接设置有电机,所述支撑底座下端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万向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升降杆贯穿所述支撑底座上端和所述支撑底座底部连接,所述螺纹升降杆通过转动轴承和所述支撑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升降杆上端焊接有限位挡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置箱体上下两端的两侧均开有和所述螺纹升降杆相配合的螺纹孔且和所述螺纹升降杆啮合传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支撑杆由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端的套筒和与套筒滑动契合的活动杆连接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过孔为椭圆形贯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金属圆柱下端呈半圆形,所述金属圆柱尺寸和所述通过孔宽度相契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轴下端和所述金属圆柱焊接固定,所述转动轴上端和所述安置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外围和所述安置箱体下端连接有扭转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斜块端面呈斜面,所述滑动斜块和所述通孔尺寸契合且和所述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斜块的宽度与所述金属圆柱宽度之和与所述通过孔长度相契合,所述滑动斜块和所述通过孔窄部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弹簧支撑所述滑动斜块且使所述滑动斜块斜面下端和所述金属圆柱侧边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侧的所述螺纹升降杆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所述电机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机采用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人或物料置于安置箱体上方,启动电机带动螺纹升降杆转动,通过和安置箱体的螺纹配合能够带动安置箱体上升,从而完成操作人员或是物料的提升,便于物料的上升输送以及人员在不同高度进行操作;当控制电机带动螺纹升降杆转动并带动安置箱体下降时,安置箱体逐渐和缓冲减振板接触,同时金属圆柱穿过通过孔,滑动斜块被通过孔侧边阻挡后向通孔内压缩,当滑动斜块穿过通过孔后,滑动斜块在连接弹簧作用下恢复并将通过孔卡住,从而安置箱体和缓冲减振板固定成为一体,这样安置箱体就不会从缓冲减振板上弹起,配合缓冲减振板下端的伸缩支撑杆和缓振弹簧能够在缓冲下逐渐恢复平稳,更加稳定,这样的设计在下降时能够提高平稳性,在安置箱体意外坠落时,能够避免人员和物料弹起造成伤害,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中通过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中金属圆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底座,2-螺纹升降杆,3-安置箱体,4-保护支架,5-伸缩支撑杆,6-缓冲减振板,61-通过孔,7-缓振弹簧,8-金属圆柱,81-转动轴,82-通孔,83-隔板,84-滑动斜块,85-连接弹簧,9-电机,10-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包括支撑底座1、螺纹升降杆2、安置箱体3、缓冲减振板6、缓振弹簧7、金属圆柱8、电机9和万向轮10,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两侧对称垂直设置有螺纹升降杆2,所述螺纹升降杆2贯穿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和所述支撑底座1底部连接,所述螺纹升降杆2通过转动轴承和所述支撑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升降杆2上端焊接有限位挡片,所述螺纹升降杆2之间设置有安置箱体3,所述安置箱体3上下两端的两侧均开有和所述螺纹升降杆2相配合的螺纹孔且和所述螺纹升降杆2啮合传动,所述安置箱体3上可以用于放置物料或是施工中操作者坐在上面以便操作,所述安置箱体3上端外围位于所述螺纹升降杆2内侧焊接设置有保护支架4,所述保护支架4能够保护物料和操作者,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位于所述螺纹升降杆2之间的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伸缩支撑杆5,所述伸缩支撑杆5由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的套筒和与套筒滑动契合的活动杆连接组成,所述伸缩支撑杆5上端焊接设置有缓冲减振板6,所述缓冲减振板6中部贯穿设置有通过孔61,所述通过孔61为椭圆形贯穿孔,所述缓冲减振板6下端两侧和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缓振弹簧7,所述安置箱体3落下时所述缓冲减振板6能够支撑所述安置箱体3,同时配合所述伸缩支撑杆5和所述缓振弹簧7 对所述安置箱体3进行缓冲,所述安置箱体3下端中部和所述通过孔61对应位置设置有金属圆柱8,所述金属圆柱8下端呈半圆形,所述金属圆柱8尺寸和所述通过孔61宽度相契合,所述金属圆柱8上端和所述安置箱体3下端之间连接设置有转动轴81,所述转动轴81下端和所述金属圆柱8焊接固定,所述转动轴81上端和所述安置箱体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 81外围和所述安置箱体3下端连接有扭转弹簧,从而能够转动所述金属圆柱8后,所述金属圆柱8能够回复到原有位置,所述金属圆柱8中部水平贯穿设置有通孔82,所述通孔82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83,所述通孔82两侧对称活动设置有滑动斜块84,所述滑动斜块84端面呈斜面,所述滑动斜块84和所述通孔82尺寸契合且和所述通孔8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斜块 84的宽度与所述金属圆柱8宽度之和与所述通过孔61长度相契合,所述滑动斜块84和所述通过孔61窄部相对应,所述滑动斜块84内侧表面和所述隔板83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弹簧 85,所述连接弹簧85支撑所述滑动斜块84且使所述滑动斜块84斜面下端和所述金属圆柱8 侧边齐平,所述金属圆柱8在所述安置箱体3下降时同步下降,所述金属圆柱8和所述滑动斜块84通过所述通过孔61后,所述连接弹簧85支撑所述滑动斜块84并卡在所述通过孔61 下方,从而稳定所述安置箱体3避免弹起,通过所述缓冲减振板6下方的所述伸缩支撑杆5 和所述缓振弹簧7缓冲稳定,这样能够避免高空坠落造成人员和物料的损伤,所述支撑底座 1内底部铆接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侧的所述螺纹升降杆2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所述电机9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机9采用伺服电机,所述支撑底座1下端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万向轮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人或物料置于安置箱体3上方,启动电机9带动螺纹升降杆2转动,通过和安置箱体3的螺纹配合能够带动安置箱体3上升,从而完成操作人员或是物料的提升,便于物料的上升输送以及人员在不同高度进行操作;当控制电机9带动螺纹升降杆2转动并带动安置箱体3下降时,安置箱体3逐渐和缓冲减振板6接触,同时金属圆柱8穿过通过孔61,滑动斜块84被通过孔61侧边阻挡后向通孔82内压缩,当滑动斜块84穿过通过孔61后,滑动斜块84在连接弹簧85作用下恢复并将通过孔61卡住,从而安置箱体3和缓冲减振板6固定成为一体,这样安置箱体3就不会从缓冲减振板6上弹起,配合缓冲减振板6下端的伸缩支撑杆5和缓振弹簧7能够在缓冲下逐渐恢复平稳,更加稳定,这样的设计在下降时能够提高平稳性,在安置箱体3意外坠落时,能够避免人员和物料弹起造成伤害,使用更加安全;转动金属圆柱8将滑动斜块84调整到和所述通过孔61宽部即可分离所述金属圆柱8和所述通过孔61,同时金属圆柱8能够在转动轴81上扭转弹簧作用下带动滑动斜块84回复到原有位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包括支撑底座(1)、螺纹升降杆(2)、安置箱体(3)、缓冲减振板(6)、缓振弹簧(7)、金属圆柱(8)、电机(9)和万向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两侧对称垂直设置有螺纹升降杆(2),所述螺纹升降杆(2)之间设置有安置箱体(3),所述安置箱体(3)上端外围位于所述螺纹升降杆(2)内侧焊接设置有保护支架(4),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位于所述螺纹升降杆(2)之间的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伸缩支撑杆(5),所述伸缩支撑杆(5)上端焊接设置有缓冲减振板(6),所述缓冲减振板(6)中部贯穿设置有通过孔(61),所述缓冲减振板(6)下端两侧和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之间连接设置有缓振弹簧(7),所述安置箱体(3)下端中部和所述通过孔(61)对应位置设置有金属圆柱(8),所述金属圆柱(8)上端和所述安置箱体(3)下端之间连接设置有转动轴(81),所述金属圆柱(8)中部水平贯穿设置有通孔(82),所述通孔(82)中部焊接设置有隔板(83),所述通孔(82)两侧对称活动设置有滑动斜块(84),所述滑动斜块(84)内侧表面和所述隔板(83)之间连接设置有连接弹簧(85),所述支撑底座(1)内底部铆接设置有电机(9),所述支撑底座(1)下端两侧对称连接设置有万向轮(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升降杆(2)贯穿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和所述支撑底座(1)底部连接,所述螺纹升降杆(2)通过转动轴承和所述支撑底座(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升降杆(2)上端焊接有限位挡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箱体(3)上下两端的两侧均开有和所述螺纹升降杆(2)相配合的螺纹孔且和所述螺纹升降杆(2)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杆(5)由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端的套筒和与套筒滑动契合的活动杆连接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孔(61)为椭圆形贯穿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圆柱(8)下端呈半圆形,所述金属圆柱(8)尺寸和所述通过孔(61)宽度相契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81)下端和所述金属圆柱(8)焊接固定,所述转动轴(81)上端和所述安置箱体(3)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81)外围和所述安置箱体(3)下端连接有扭转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斜块(84)端面呈斜面,所述滑动斜块(84)和所述通孔(82)尺寸契合且和所述通孔(82)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斜块(84)的宽度与所述金属圆柱(8)宽度之和与所述通过孔(61)长度相契合,所述滑动斜块(84)和所述通过孔(61)窄部相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85)支撑所述滑动斜块(84)且使所述滑动斜块(84)斜面下端和所述金属圆柱(8)侧边齐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9)的输出端分别和两侧的所述螺纹升降杆(2)通过皮带连接传动,所述电机(9)的控制线路和固定电路相连接,所述电机(9)采用伺服电机。
CN201720673120.7U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429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3120.7U CN206842999U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73120.7U CN206842999U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42999U true CN206842999U (zh) 2018-01-05

Family

ID=6079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7312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42999U (zh) 2017-06-03 2017-06-03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4299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9473A (zh) * 2018-05-23 2018-09-14 吴江远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载调压开关检修工具
CN113142929A (zh) * 2021-05-24 2021-07-23 柳州工学院 一种服装设计用展示装置及展示方法
CN115838086A (zh) * 2023-02-24 2023-03-24 山东诺延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移动式散料汽车卸车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9473A (zh) * 2018-05-23 2018-09-14 吴江远洋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有载调压开关检修工具
CN113142929A (zh) * 2021-05-24 2021-07-23 柳州工学院 一种服装设计用展示装置及展示方法
CN115838086A (zh) * 2023-02-24 2023-03-24 山东诺延科技有限公司 新能源移动式散料汽车卸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42999U (zh) 一种工程用防冲击自锁型物料提升平台
CN207671093U (zh) 一种边坡偏移监测装置
CN205472433U (zh) 一种检修用升降装置
CN207328507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家具搬运装置
CN213323168U (zh) 一种物流供应链的运输装置
CN20657704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医疗推床
CN113863635A (zh) 一种建筑工程施工用的钢结构抗震缓冲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4008515U (zh) 一种具有减震消声功能的空压机
CN207748571U (zh) 一种下料防磕碰导料机构
CN207710576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模具加工喷砂机
CN205709758U (zh) 一种建筑用高空作业平台
CN207534779U (zh) 一种多功能的用于铜加工原料的暂存支架
CN213569181U (zh) 一种具有防碰撞功能的小型起重机
CN110587292B (zh) 一种自动喷胶书型盒组装的校吊式机械装配生产流水线
CN212474860U (zh) 一种物流运输用可升降式转运万向轮
CN210001551U (zh) 一种通讯工程用防风支撑装置
CN208836761U (zh) 一种养猪运输用防损伤的笼具
CN208394729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建筑施工架
CN206009750U (zh) 一种造型机
CN206486043U (zh) 一种便于磨具移动和装卸的设备
CN206288877U (zh) 收钩装置、起重臂和随车起重机
CN112061471A (zh) 一种大米真空打包装置
CN212766371U (zh) 一种工程勘察设备用的多地形运输装置
CN215511120U (zh) 一种大承载力的机器人机构
CN209441647U (zh) 一种高空作业传递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105

Termination date: 201806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