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6491U -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6491U
CN206826491U CN201720246365.1U CN201720246365U CN206826491U CN 206826491 U CN206826491 U CN 206826491U CN 201720246365 U CN201720246365 U CN 201720246365U CN 206826491 U CN206826491 U CN 2068264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hannel
exhaust vent
refrigerating plant
air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4636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建西
杨亚平
王曰可
石剑
王玫刚
何三超
肖文凯
李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gang Holding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Dagang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Dagang Roa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Dagang Roa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4636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64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64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64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普通冷藏车车厢内部因气流循环不佳导致区域间温差较大,无法有效地控制车厢内温度的问题。该制冷装置包括风道,风道位于车厢内侧,风道上布置有出风孔,当冷藏车厢体需要进行制冷时,开启制冷风机,具有一定压力的冷气通过冷气入口进入风道,再由风道上的出风孔均匀流入车厢,快速实现整个冷藏车厢体温度的均匀分布,使得车厢内各处温差小于或等于2.5摄氏度。该制冷装置温度控制能够满足GSP要求,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2006年4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和2013年6月1日实施的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即Good Supply Practice)及随后发布的附录文件,均明确地对药品冷链运输管理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具体规定了冷藏运输设备配置参数及温度控制、温度分布效果,运输过程中温度实时监测及对结果进行检测验证的管理办法。
对于疫苗药品而言,冷藏运输对于温度控制的要求非常严格,疫苗对温度非常敏感,在生产和接种之间需要使用冷链储存,一旦储存温度超出适宜范围(不同疫苗要求的低温环境不同,一般为2℃-8℃),就有可能产生质量变化。与食物不同,疫苗由于冷藏运输不当所导致的变质很难通过嗅觉和视觉进行判断,可疫苗的变质却可能对人身生命产生威胁,近年来,许多儿童专用疫苗的感染、失效和中毒病例都源于没有经过严格冷藏运输产生的变质反应。
目前,普通冷藏车车厢内部因气流循环不佳导致区域间温差较大,无法有效地控制车厢内温度。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物医药产品的物流过程要求和需求也逐步提高,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结构较为简单,气流循环效果好且温度控制功能达到GSP要求的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冷藏车的制冷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风道,在风道上设置出风孔,冷气通过出风孔均匀流入车厢,快速实现整个冷藏车厢体温度的均匀分布,车厢内各处温差小于或等于2.5摄氏度。
将风道导风设置为出风孔布风,减少了气流或物体阻隔等因素对车厢温度的影响,从而将车厢内各处温差控制在小于或等于2.5摄氏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该制冷装置,包括风道,风道位于车厢内侧,风道上布置有出风孔,冷气通过出风孔均匀流入车厢,使得车厢内各处温差小于或等于2.5摄氏度。
优选的,风道上包括至少两组出风孔,各组出风孔内的出风孔间距由风道的前端至尾端呈分段递增或递减排布,出风孔间距的范围为100-350mm,相邻段出风孔间距的差值范围为0-50mm。
优选的,风道上包括至少两组出风孔,任意两组出风孔之间在风道上呈一定角度排布,角度范围0-4°。
优选的,出风孔的直径由风道的前端至尾端呈递增排布,出风孔直径范围为10-60mm,相邻出风孔的直径差值为0-2mm。
优选的,风道的两侧设置有至少2个滑道,所述滑道固定于车厢内侧。
优选的,风道采用风布,风布自身带有渗透功能,风布尾端设置有风墙。
优选的,风布的前端设置有拉锁,风布的两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座,滑座与滑道相互配合。
优选的,风布内角度范围为120°-16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制冷装置,解决了现有普通冷藏车车厢内部因气流循环不佳导致区域间温差较大,无法有效地控制车厢内温度的问题。该制冷装置设置了风道,风道位于车厢内侧,风道上布置有出风孔,出风孔按照当冷藏车厢体需要进行制冷时,开启制冷风机,具有一定压力的冷气通过冷气入口进入风道,再由风道上的出风孔均匀流入车厢,快速实现整个冷藏车厢体温度的均匀分布,使得车厢内各处温差小于或等于2摄氏度。
附图说明
图1-车厢内测温点分布图;
图2-实验方案一出风孔分布图;
图3-实验方案二出风孔分布图;
图4-实验方案三出风孔分布图;
图5-实验方案四出风孔分布图;
附图明细如下:
1-车厢;2-冷气入口;3-风道;4-出风孔;5-风墙;6-温度测试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依据的原理是:将制冷装置设置为风道导风,实现车厢内温度快速均匀分布。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述:
该冷藏车的制冷装置设置了风道,风道位于车厢内侧,将制冷装置设置为风道导风,相比传统的直吹式导风,更易实现车厢内温度快速均匀分布;在风道上布置有出风孔,当车厢需要制冷工作时,冷气可以通过风道上排布的出风孔流入车厢内部,出风孔对于从风道流出的冷气有一定的加速功能,使得冷气在从风道射入车厢内部时的射程更远,车厢制冷速度加快。
在风道上至少包括两组出风孔,设置多组出风孔避免了风道出风方向的单一,使得车厢内部的冷风流入更加均匀,如实验方案一所示。
风道上各出风组内的出风孔间距设置为由风道的前端至尾端呈分段递增或递减的排布,即至少将风道分为一段,在不同段的风道上进行不同的出风孔直径排布方案,在风道上设置非均匀排布的出风孔,减少了气流或物体阻隔等因素对车厢温度的影响。
设置出风孔间距需要综合考虑冷风出风量和车厢内部的温度控制需要,出风孔距过大不利于风道内的冷风均匀流入车厢,出风孔距过小即出风孔过于密集会增加风道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综合多次实验,将风孔间距设置在100-350mm范围,将其相邻出风孔间距的差值范围定为0-50mm,可满足制冷需求且不会增加风道制作成本和难度,并且实验效果较为理想。
如实验方案二,将风道分为两段,风道前后两段各自段内出风孔的孔间距离相同,但前后段出风孔的孔间距离不同,其前段出风孔间距为100-350mm范围某值,后段出风孔间距100-350mm范围内另一值。在风道的前后段取不同的风孔间距进行实验,经过多组实验,测得此方案中车厢内平均温差为2℃,实验方案二的出风孔排布图如实验方案二出风孔分布图所示。
通过风道导风对车厢内部进行制冷时,风道的出风方向单一会导致车厢内部气流循环性差,车厢内部温差增大,该制冷装置,将风道上的任意两组出风孔进行一定角度排布,出风孔进行不同角度排布增加了制冷装置风道的出风方向,可以加强车厢内部的气流循环,利于车厢温度的均匀控制,考虑到风道上出风孔分布的相对均匀、出风方向尽可能的增加和风道的实际生产制作,建议将相邻组出风孔间角度范围设置在0-4°之间。
如实验方案三,将风道上相邻两组出风孔间的夹角设置为0-4°中的数值,其实验结果是:实验中测得的车厢内平均温差为1.3℃,实验方案三的出风孔排布图如实验方案三出风孔分布图所示。
出风孔的直径设置对车厢内部制冷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综合考虑冷风出风量和车厢内部的温度控制需要,风道内部冷气充满时,冷风才可以通过出风孔均匀的射入车厢内部,所以出风孔直径不宜过大,出风孔直径过大,会出现冷气无法充满风道,使得风道导风不均匀,影响车厢内部温度控制;出风孔直径过小时,会降低制冷速度。综上所述,建议将出风孔直径范围为10-60mm,且其相邻出风孔的直径差值为0-2mm。此出风孔直径范围内可以保证风道正常均匀吹风制冷。
该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将出风孔的直径由风道的前端至尾端呈递增或递减排布,风道的前端为冷藏车车厢前端即靠近车头的端部,由于大多数的车厢门设在车厢尾部或车厢侧壁,将风道入口置于车厢前端,降低了开启车厢门时对车厢内温度的影响;沿风道的前端至尾端,风道内的冷气的流速会有一定的变化,将出风孔的直径设置为变化排布可以减少冷气流速的差别,使得冷气均匀流入车厢内部。
如实验方案四,将出风孔直径设计为递增等距排布,出风孔直径范围为10-60mm,其相邻出风孔的直径差值为1mm,出风孔间距离为100-350mm范围内某值。经过多组实验,测得此方案中车厢内平均温差为1.2℃,实验方案四的出风孔排布图如实验方案四出风孔分布图所示。
在风道上安装2个滑道,该滑道固定于车厢的内侧,考虑到冷藏车实际运用情况,为了避免风道对车厢内部物品摆放的限制和尽可能提高车厢空间利用率,我们将风道设置在车厢内的顶部,与车厢纵向平行固定安装;风道与车厢顶部的固定安装可以选择焊接、螺栓固定、铆接等多种安装方式,综合考虑安装成本和便捷度我们采用铆接的安装方式将风道固定于车厢内顶。
设置风道的目的是使得车厢内冷气流入更均匀,风道可以采用钢制,塑料,风布等多种材料制成,选择风布材料,是因为风布材料除了自身带有渗透功能外,与其他材料相比风布的重量极轻,大大降低了风道的质量,使得车厢顶部负重可忽略不计,大大降低了冷藏车的能耗。
风布与风道之间可以采用滑道滑座配合连接,风布两边安装滑座,滑座线性分布于滑道上,可带动风布沿滑道做线性滑动,使得风道可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进行伸缩;风布与冷气出口的连接可以用角钢将风布压于冷机出风口周边,并采用螺栓和紧固带紧固;在风布的前端设置拉锁装置,当运送货物要求的不同时或需要清洗风道时,可根据需要对风布进行安装和拆卸,便于车厢清洁与整理。
在冷藏车工作过程中,车门开启时,外界空气会迅速进入车厢内部产生热交换,使得车厢内部温差变大,在风布尾端可以设置风墙,有效的防止中途搬运货物时或者开启车门时厢体跑冷,当车门开启时,风墙阻隔了外界空气直接进入车厢内部,避免了外部空气和车厢内部空气直接接触产生热交换,有效的降低开启车门工作时对车厢内部温度的影响。
风布材料较为柔软,形状多变,风道工作过程中,风布完全鼓起时,分布呈现类似半圆柱的形状,其风布面所形成弧面的角度是可以改变的,通过改变风布的宽度可以改变其风布弧面的角度,考虑到风道出风的均匀性,当风布弧面的角度保持在120°-160°之间时,风道出风较为均匀,制冷效果较好。
综合上述的风道布置方案及各种方案对运输车车厢制冷效果的影响,设计四组不同实验方案的实验进行实际验证,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选取长宽高为7.7m*2.4m*2.55m尺寸的冷藏车车厢进行实验,在冷藏车车厢内侧布置12个温度测试点,具体测温点分布如图1车厢内测温点分布图所示。
实验中我们选择在风道上设置左右对称的四组出风孔,设置一侧出风孔的排布方案,另一侧与之轴对称排布。风道一侧出风孔有两组,通过改变两组出风孔间距大小,出风孔直径大小和两组出风孔间的夹角来改变出风孔的排布,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不同出风孔排布方案对实验效果的影响,实验预设温度为-10℃。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说明:出风孔直径制作误差为5mm。
实验方案一:出风孔均匀分布,出风孔排布图如图2实验方案一出风孔分布图所示,实验共有8组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第1组:上排φ40-45(mm),下排φ25-30(mm),孔间距为150mm;
第2组:上排φ40-45(mm),下排φ35-40(mm),孔间距为180mm;
第3组:上排φ35-40(mm),下排φ35-40(mm),孔间距为200mm;
第4组:上排φ35-40(mm),下排φ40-45(mm),孔间距为230mm;
第5组:上排φ30-35(mm),下排φ40-45(mm),孔间距为250mm;
第6组:上排φ30-35(mm),下排φ45-50(mm),孔间距为280mm;
第7组:上排φ25-30(mm),下排φ50-55(mm),孔间距为300mm;
第8组:上排φ20-25(mm),下排φ55-60(mm),孔间距为350mm。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方案二:出风孔分段均匀分布,出风孔排布图如图3实验方案二出风孔分布图所示,实验共有8组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第1组:上排φ40-45(mm),下排φ25-30(mm),前半段孔间距为250mm,后半段孔间距为350mm;
第2组:上排φ40-45(mm),下排φ35-40(mm),前半段孔间距为200mm,后半段孔间距为300mm;
第3组:上排φ35-40(mm),下排φ35-40(mm),前半段孔间距为150mm,后半段孔间距为250mm;
第4组:上排φ35-40(mm),下排φ40-45(mm),前半段孔间距为200mm,后半段孔间距为350mm;
第5组:上排φ30-35(mm),下排φ40-45(mm),前半段孔间距为200mm,后半段孔间距为250mm;
第6组:上排φ30-35(mm),下排φ45-50(mm),前半段孔间距为150mm,后半段孔间距为300mm;
第7组:上排φ25-30(mm),下排φ50-55(mm),前半段孔间距为200mm,后半段孔间距为200mm;
第8组:上排φ20-25(mm),下排φ55-60(mm),前半段孔间距为250mm,后半段孔间距为150mm。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方案三:孔均布分布,两排孔有夹角,出风孔排布图如图4实验方案三出风孔分布图所示,实验共有8组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第1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150mm,夹角0.5°;
第2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150mm,夹角1°;
第3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200mm,夹角1.5°;
第4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200mm,夹角2°;
第5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250mm,夹角2.5°;
第6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250mm,夹角3°;
第7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280mm,夹角为3.5°;
第8组:上排下排孔间距为280mm,夹角为4°。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方案四:孔递增等距分布,出风孔排布图如图5实验方案四出风孔分布图所示,实验共有8组对比实验,实验方案如下,
第1组:上排φ29-60(mm),下排φ10-40(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150mm;
第2组:上排φ25-50(mm),下排φ10-35(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200mm;
第3组:上排φ10-57(mm),下排φ10-57(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250mm;
第4组:上排φ10-33(mm),下排φ10-33(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300mm;
第5组:上排φ10-33(mm),下排φ30-53(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300mm;
第6组:上排φ10-29(mm),下排φ20-39(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350mm;
第7组:上排φ10-29(mm),下排φ30-49(mm),直径递增差值为1mm,孔间距为350mm;
第8组:上排φ20-39(mm),下排φ40-59(mm),直径递增差值为2mm,孔间距为350mm。
结合上述四个不同方案的实验可得实验结论如下:
由实验方案一实验可得出:孔均布分布,车厢内平均温差在4.1℃左右。
由实验方案二实验可得出:孔沿风布方向分两段均匀分布,车厢内平均温差在2℃。
由实验方案三实验可得出:两排孔间存在夹角,车厢内平均温差在1.3℃。
由实验方案四实验可得出:孔递增等距分布,车厢内平均温差在1.2℃。
综合实验结果得出后三种实验方案的出风孔分布效果较好,车厢内温差在2.5℃以内。

Claims (7)

1.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包括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位于车厢内侧,风道上布置有出风孔,冷气通过出风孔均匀流入车厢,使得车厢内各处温差小于或等于2.5摄氏度,所述风道采用风布,风布自身带有渗透功能,所述风布尾端设置有风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至少两组出风孔,各组出风孔内的出风孔间距由风道的前端至尾端呈分段递增或递减排布,出风孔间距的范围为100-350mm,相邻段出风孔间距的差值范围为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上包括至少两组出风孔,任意两组出风孔之间在风道上呈一定角度排布,角度范围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的直径由风道的前端至尾端呈递增排布,出风孔直径范围为10-60mm,相邻出风孔的直径差值为0-2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两侧设置有至少2个滑道,所述滑道固定于车厢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布的前端设置有拉锁,所述风布的两侧边缘设置有至少两个滑座,滑座与滑道相互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布充满气体时形成的弧面角度范围为120°-160°。
CN201720246365.1U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Active CN2068264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6365.1U CN206826491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46365.1U CN206826491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6491U true CN206826491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9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46365.1U Active CN206826491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649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18681A (zh) * 2018-10-29 2019-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9334398A (zh) * 2018-12-07 2019-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353707A (zh) * 2018-10-23 2019-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温度调节系统及集装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53707A (zh) * 2018-10-23 2019-0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集装箱温度调节系统及集装箱
CN109318681A (zh) * 2018-10-29 2019-02-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热管理方法、系统及车辆
CN109334398A (zh) * 2018-12-07 2019-02-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26491U (zh) 一种冷藏车的制冷装置
CN101421024B (zh) 用于混合新鲜空气和加热空气的设备以及该设备在飞行器通风系统中的应用
CN106513084A (zh) 一种大米冷却装置
CN104390483A (zh) 一种循环冷却塔
CN104062144B (zh) 全自动汽车空调箱线性试验台
CN102506539A (zh) 防冷害冷库
CN106705513A (zh) 空调及其分液器
CN206959414U (zh) 一种双炉腔烘干炉排热气冷却装置
CN208920685U (zh) 冰箱风冷系统及冰箱
CN110145928A (zh) 一种双排转笼的软胶囊干燥设备
CN203572666U (zh) 一种冷链冷藏设备试验系统
CN207748338U (zh) 一种冷藏集装箱均温系统
CN207274518U (zh) 一种具备调节温湿度及减震功能的蛋类运输车
CN203438532U (zh) 一种快速冷却塑料颗粒的吹料管料斗组合装置
CN209365159U (zh) 吹模机风环
CN104729318A (zh) 一种带有分隔墙的双层湿冷塔
CN205169064U (zh) 固体颗粒冷却装置
CN207045750U (zh) 一种民机客舱送风口结构
CN210197947U (zh) 一种双排转笼的软胶囊干燥设备
CN208171041U (zh) 篦冷机一风室熟料冷却系统
CN109163569A (zh) 一种分格立式烧结矿冷却机及烧结矿冷却方法
CN20914725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262797U (zh) 单元式压差预冷箱
CN207180137U (zh) 一种货箱
CN202221404U (zh) 一种环境应力筛选试验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0, Biyuan Third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710019

Patentee after: Dagang Hold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119 No. 60, Keji Third Road, high tech Zone,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N DAGANG ROAD MACHINE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