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24498U -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24498U
CN206824498U CN201720784535.1U CN201720784535U CN206824498U CN 206824498 U CN206824498 U CN 206824498U CN 201720784535 U CN201720784535 U CN 201720784535U CN 206824498 U CN206824498 U CN 2068244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mould
shaping
die
shu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8453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UI (SHANGH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UI (SHANGH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UI (SHANGH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UI (SHANGHAI)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8453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244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244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244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成形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伸工位、整形工位、冲孔工位、出件工位和切废料工位,还包括设置拉伸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的端部收缩工位,所述端部收缩工位设置有端部收缩装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端部收缩盖类产品在加工成形的过程需要采用多副单工序模具进行加工,进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背景技术
级进模是现阶段生产加工中较为先进的模具,其综合了单工序模具将多副模具组合在一起,从而实现多种工序自动化生产,具有加工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操作人员少等优点,是模具设计发展的一大方向。对于盖类产品,现有技术中多在单冲模制造。若是在盖类产品的中间位置再收缩端部,特别是类似图1、图2和图3中所示的盖类产品,其主要应于汽车安全气囊内,尺寸要求高,而在同一料带上连续成型,拉伸后再端部收缩保证了产品同心度,再完成收缩后在产品底平面冲孔,保证了孔在产品上的位置度要求。避免了单冲模生产定位不准尺寸变量大,工序多生产繁琐,人力资源成本投入大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提供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端部收缩盖类产品在加工成形的过程需要采用多副单工序模具进行加工,进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成形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伸工位、整形工位、冲孔工位、出件工位和切废料工位,还包括设置拉伸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的端部收缩工位,所述端部收缩工位设置有端部收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端部收缩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及设置两者之间可上下移动的卸料机构,上模下端固定设置有整形定位凸模,下模上端设置有和整形定位凸模相适配的收缩凹模,卸料机构设置有和整形定位凸模相适配的导向通孔;上模和下模闭合时,整形定位凸模和收缩凹模之间成型有和工件相适配的型腔;下模内设置有和收缩凹模相适配的弹性出件机构;上模设置有和卸料机构上端面相适配的上弹性机构;下模设置有和卸料机构下端面相适配的反压上模弹性机构。
进一步的,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的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固定板;下模包括自上而下一次固定的凹模板、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板;卸料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设置的卸料盖板和卸料板;整形定位凸模一端固定在上模内,另一端伸入贯穿卸料盖板、卸料板的导向通孔内;
上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顶杆;第一弹簧设置在上模内,其两端分别和上模内壁、顶杆的一端相抵;顶杆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抵在卸料盖板上;
反压上模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和反压杆,第二弹簧设置在下模内,其两端分别和下模内壁、反压杆的一端相抵;反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凹模板和卸料板下端面相适配;
弹性出件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内的传力杆和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和下模内壁、传力杆的一端相抵;传力杆另一端和收缩凹模成型的型腔相适配,传力杆和第三弹簧相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收缩凹模成型的型腔内径。
为了保证上模和下模的开闭过程中,各部分能够稳定可靠的运动,上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柱,卸料盖板内设置有和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进一步的,冲工艺孔工位和拉伸工位之间、拉伸工位和端部收缩工位之间、端部收缩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整形工位和冲孔工位之间均设置空工位。
进一步的,整形工位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整形工位之间设置有空工位。
为了便于及时检测是否存在漏冲孔,冲孔工位之后还设置有漏冲孔检测工位,漏冲孔检测工位和冲孔工位、出件工位之间均设置有空工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端部收缩盖类产品在加工成形的过程需要采用多副单工序模具进行加工,进而导致的效率低下、尺寸不稳定的问题,同时解决了解决了现在普遍使用单冲模生产效率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使用浪费及尺寸不稳定的问题。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产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产品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盖产品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样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模具闭合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打开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5、图6所示的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用于加工如图1至3所示的盖产品。将整个加工工艺流程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分为了g1至g23共23个工位。其中:g1为导正孔工位,导正孔是为了后面的工位能够精确定位用的;g2工位为空工步工位;g3工位为冲工艺孔工位,工艺孔是为了后面的拉深工位作准备,切除除修边余量以外多余材料,保留拉深材料主体和载体;g4工位为空工位;g5工位为冲工艺孔工位;g6工位为拉伸工位;g7、g8为空工位;g9工位为端部收缩工位;g10为空工位;g11工位为第一整型工位;g12工位为空工位;g13工位为第二整型工位;g14工位为空工位;g15为空工位;g16工位为冲孔工位;g17工位为空工位;g18工位为冲孔工位;g19为空工位;g20工位为漏冲孔检测工位;g21工位为空工位;g22工位为出件工位,其主要是将产品从料带上切离,产品向下掉落至输送带送至产品收纳箱中;g23工位为切废料工位其主要是将条状料切断,便于废料回收;
上述中g2、g4、g7、g8、g10、g12、g14、g15、g17、g19、g21设置为空工位其主要目的是在于提高模具镶件的强度,同时为维修模具镶件提供足够的空间,另设置空工位也保证模具在冲床上受力不过于集中造成冲床设备受力不均衡影响产品成型。
本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还包括设置拉伸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的端部收缩工位,所述端部收缩工位设置有端部收缩装置。
所述端部收缩装置包括上模80、下模82及设置两者之间可上下移动的卸料机构81,上模80下端固定设置有整形定位凸模842,下模82上端设置有和整形定位凸模842相适配的收缩凹模851,卸料机构81设置有和整形定位凸模842相适配的导向通孔;上模80和下模82闭合时,整形定位凸模842和收缩凹模851之间成型有和工件相适配的型腔;下模82内设置有和收缩凹模851相适配的弹性出件机构87;上模80设置有和卸料机构81上端面相适配的上弹性机构83;下模82设置有和卸料机构81下端面相适配的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
上模80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的上模座801、上垫板802和上固定板803;下模82包括自上而下一次固定的凹模板821、下固定板822、下垫板823和下模座板824;卸料机构81包括自上而下固定设置的卸料盖板811和卸料板812;整形定位凸模842一端固定在上模80内,另一端伸入贯穿卸料盖板811、卸料板812的导向通孔内;
上弹性机构83包括第一弹簧831和顶杆832;第一弹簧831设置在上模80内,其两端分别和上模80内壁、顶杆832的一端相抵;顶杆83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抵在卸料盖板811上;
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包括第二弹簧862和反压杆861,第二弹簧862设置在下模82内,其两端分别和下模82内壁、反压杆861的一端相抵;反压杆861的另一端伸出凹模板821和卸料板812下端面相适配;
弹性出件机构87包括设置在下模82内的传力杆871、872和第三弹簧873,第三弹簧873的两端分别和下模82内壁、传力杆871、872的一端相抵;传力杆871、872另一端和收缩凹模851成型的型腔相适配,传力杆871、872和第三弹簧873相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收缩凹模851成型的型腔内径。
上固定板803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柱,卸料盖板811内设置有和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其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6详细说明:上模80总成随冲床自上而下运动,当运行至图6状态时整个端部收缩装置作开始工作。其步聚依次是: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顶到卸料机构81,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的弹簧力大于上弹性机构83的弹簧力,此时卸料机构81开始回退,在回退过程中整型定位凸模凸出卸料板812,整形定位凸模842导入产品,在完全导入时产品也完成了定位;
此时卸料机构81已回退到位,卸料机构81与上模80相互贴合,上弹力机构由于收到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的作用力的原因,第一弹簧831被压缩。其整个上模80已完全闭合。
当上模80完全闭合随着冲床作用力向下,整型定位凸模套住产品向下,其产品底平面顶住顶杆832,此时传力杆871、872、第三弹簧873开始回压,产品进入收缩凹模851,与此同步进行的还有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由向下的作用力开始下压;
整个上模80一直向下,产品下行过程中由于收缩凹模851的结构设定,产品端部开始收缩,当模具完全闭合如图5产品完成产品的端部收缩。
再根据图5说明开模的过程:首先由冲床力向上,当冲床带着上模80总成向上运动时,首先由于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的弹性力工作,其卸料机构81还是处于贴合上模80的状态,在一直向上运动过程中,其也开始向上工作将产品从收缩凹模851内带出。
当整个上模80向上运动到一定行程时,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至其完全释放状态,此时产品也因弹性出件机构87的弹性力完全从收缩凹模851内脱出。而上弹性机构83由于不受反压上模弹性机构86的作用力开始向下工作,而产品原包裹在整型定位凸模上,由于受到上弹性机构83的上弹性力开始脱出,当上弹性力完全释放时,整形定位凸模842完全收入卸料机构81中,产品整个脱出,此时完成端部缩口工位的工作。
需补充说明的是本产品是汽车安全气囊件,其产品各个部位的尺寸要求都较高,因涉及到其外形包裹注塑和内部爆破材料的安置,客户在关键尺寸的要求也需要用cpk控制也就是产品公差只能控制在中间值波动,所以如果使用单冲模由于产品的二次定位并不能保证产品的变差很难在出货合格率上达达到要求。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成形工位按照对工件的加工顺序依次包括导正孔工位、冲工艺孔工位、拉伸工位、整形工位、冲孔工位、出件工位和切废料工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拉伸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的端部收缩工位,所述端部收缩工位设置有端部收缩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收缩装置包括上模、下模及设置两者之间可上下移动的卸料机构,上模下端固定设置有整形定位凸模,下模上端设置有和整形定位凸模相适配的收缩凹模,卸料机构设置有和整形定位凸模相适配的导向通孔;上模和下模闭合时,整形定位凸模和收缩凹模之间成型有和工件相适配的型腔;下模内设置有和收缩凹模相适配的弹性出件机构;上模设置有和卸料机构上端面相适配的上弹性机构;下模设置有和卸料机构下端面相适配的反压上模弹性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上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的上模座、上垫板和上固定板;下模包括自上而下依次固定的凹模板、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座板;卸料机构包括自上而下固定设置的卸料盖板和卸料板;整形定位凸模一端固定在上模内,另一端伸入贯穿卸料盖板、卸料板的导向通孔内;
上弹性机构包括第一弹簧和顶杆;第一弹簧设置在上模内,其两端分别和上模内壁、顶杆的一端相抵;顶杆的另一端抵在卸料盖板上;
反压上模弹性机构包括第二弹簧和反压杆,第二弹簧设置在下模内,其两端分别和下模内壁、反压杆的一端相抵;反压杆的另一端伸出凹模板和卸料板下端面相适配;
弹性出件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内的传力杆和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和下模内壁、传力杆的一端相抵;传力杆另一端和收缩凹模成型的型腔相适配,传力杆和第三弹簧相接的一端的直径大于收缩凹模成型的型腔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上固定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导向柱,卸料盖板内设置有和导向柱相适配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冲工艺孔工位和拉伸工位之间、拉伸工位和端部收缩工位之间、端部收缩工位和整形工位之间、整形工位和冲孔工位之间均设置空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整形工位依次设置有至少两个,各整形工位之间设置有空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其特征在于:冲孔工位之后还设置有漏冲孔检测工位,漏冲孔检测工位和冲孔工位、出件工位之间均设置有空工位。
CN201720784535.1U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Active CN2068244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535.1U CN20682449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84535.1U CN20682449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24498U true CN206824498U (zh) 2018-01-02

Family

ID=60778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84535.1U Active CN206824498U (zh) 2017-06-30 2017-06-30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2449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3909A (zh) * 2018-09-19 2018-12-18 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回型件空压折弯成型类级进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13909A (zh) * 2018-09-19 2018-12-18 上海晨昌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回型件空压折弯成型类级进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38902U (zh) 一种拉深件向上冲底孔向下排废料类级进模
CN203955875U (zh) 一种五金配件的冲压模具
CN107983846A (zh) 感应螺母级进冲压模具
CN208050712U (zh) 电池壳体冲压生产线
CN108213211B (zh) 二阶喇叭形零件的冲压工艺
CN206824498U (zh) 一种端部收缩盖类级进模
CN106111799B (zh) 一种汽车靠背锁支架连续模
CN202461306U (zh) 一种连续模
CN205110534U (zh) 一种布丁模的落料拉伸模具
CN209531859U (zh) 冲压圆形压扁级进模具
CN205629097U (zh) 反向拉伸盖级进模
CN206632212U (zh) 一种加工微波炉顶部外壳的连续模具
KR101811963B1 (ko) 컴파운드금형의 제품취출방법 및 그 장치
CN205914625U (zh) 一种汽车靠背锁支架连续模
CN205651430U (zh) 一种蓄电池外壳气动打孔装置
CN206824527U (zh) 凸台挤压气密锥面成形类级进模
CN206824497U (zh) 一种法兰双筋盖类级进模
CN210098684U (zh) 一种复合型盖杯成型模具
CN209094342U (zh) 壳类圆周高低台阶侧冲拉深类级进模
CN209379757U (zh) 一种动力电池壳的传递拉伸模具切边结构
CN205629098U (zh) 支架折弯圆弧成形类级进模
CN209124706U (zh) 一种双层隔热罩零件的连续落料装置
CN209502722U (zh) 一种级进模反向翻边的模具结构
CN203751118U (zh) 蛋糕模自动成型生产线
CN218192063U (zh) 一种带有打盖时序控制的复合型基本盖成型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