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5359U -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 Google Patents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5359U
CN206815359U CN201720723360.3U CN201720723360U CN206815359U CN 206815359 U CN206815359 U CN 206815359U CN 201720723360 U CN201720723360 U CN 201720723360U CN 206815359 U CN206815359 U CN 206815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fabricated foundation
reserved
hole
prefabricated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72336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山
马云飞
孙海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72336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5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5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5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涉及建筑领域,该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基础和连接件;预制基础为两个,每个预制基础均设有预留通孔;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分别置入于两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的一个端口与连接件的端部相适配,用于供连接件的端部置入;预留通孔的另一个端口用于供操作者在置入的连接件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通过本实用新型,缓解了相关技术中的基础需要现场浇筑,带来组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并可提高建筑质量。大量的建筑部件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和预制柱等。
目前,国内的装配式建筑技术日趋成熟,墙体、楼板、楼梯等都实现了构件化生产。对于低层、多层建筑的基础预制是发展的趋势,但是对于低层、多层建筑的基础通常是橡胶结构,基础还是需要现场浇筑,带来组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基础需要现场浇筑,带来组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基础和连接件;预制基础为两个,每个预制基础均设有预留通孔;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分别置入于两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的一个端口与连接件的端部相适配,用于供连接件的端部置入;预留通孔的另一个端口用于供操作者在置入的连接件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的,每个预制基础均预设有预留空间,预留空间与外界连通,预留通孔预设于预留空间的侧壁,预留通孔的一个端口位于预制基础的外侧壁,预留通孔的另一个端口位于预制基础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预留空间为预留槽,预留槽预设于预制基础的端面或侧面。
进一步的,预留槽为楔形,楔形的尖端远离预留通孔。
进一步的,预留通孔为弧形,预留通孔的弧面朝远离预留槽的开口方向凸出。
进一步的,连接件为弧形螺杆,固定结构为螺母,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
进一步的,连接件为弧形螺杆,固定结构为铁片,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铁片。
进一步的,连接件为U形筋,固定结构为混凝土浇注结构,浇筑于U形筋的两端。
进一步的,连接件与预留通孔相适配。
进一步的,一个预制基础的预留槽与另一个预制基础的预留槽、一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与另一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均轴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基础和连接件;预制基础为两个,每个预制基础均设有预留通孔;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分别置入于两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预留通孔的一个端口与连接件的端部相适配,用于供连接件的端部置入;预留通孔的另一个端口用于供操作者在置入的连接件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与相关技术的预制基础以及装配式建筑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连接件将两个预制基础串在一起,固定结构固定在连接件的两端,限制了两个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由于在预制基础的组装的过程中无需进行现场浇筑,组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基础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基础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为U形筋的预制基础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结构为铁片的预制基础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预制基础的俯视图。
图中:1-螺杆端部;2-预制基础;3-螺母;4-预留槽;5-连接件;6-U形筋;7-铁片;8-预留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基础的俯视图。如图1、5所示,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包括预制基础2和连接件5;预制基础2为两个,每个预制基础2均设有预留通孔8;连接件5的两个端部分别置入于两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预留通孔8的一个端口与连接件2的端部相适配,用于供连接件5的端部置入;预留通孔8的另一个端口用于供操作者在置入的连接件5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2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以及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基础2和连接件5;预制基础2为两个,每个预制基础2均设有预留通孔8;连接件5的两个端部分别置入于两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8;预留通孔8的一个端口与连接件5的端部相适配,用于供连接件5的端部置入;预留通孔8的另一个端口用于供操作者在置入的连接件5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与相关技术的预制基础以及装配式建筑相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连接件将两个预制基础串在一起,固定结构固定在连接件的两端,限制了两个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由于在预制基础的组装的过程中无需进行现场浇筑,组装方便。
如图5所示,预制基础2的形状为矩形,作为本实施例的具体的施工形状,预制基础2的形状为长条形。长条形的预制基础在工厂加工完毕后,到现场组装完成。组装时,多个预制基础2并排放置,连接件5的一个端部穿过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且露出,另一个端部穿过另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且露出,连接件5露出的两端均固定有固定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改进,每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5最少为1个,为了实现多个预制基础2的依次连接,每个预制基础2均预设有多个预留通孔8。进一步的,预制基础2加工为标准件,预留通孔8的数量和大小均进行标准化设置。
每个预制基础2均预设有预留空间,预留空间与外界连通,预留通孔8预设于预留空间的侧壁,预留通孔8的一个端口位于预制基础2的外侧壁,预留通孔8的另一个端口位于预制基础2的内侧壁。预留空间的作用是为了缩短连接件5的长度,这是由于连接件5的一端从预留通孔8的外侧壁的端口进入,从内侧壁的端口露出,预留空间与外界连通,固定结构可以由外界进入预留空间再固定于露出的连接件5的端部,连接件5将两个预制基础2相连接在一起,只是穿过了两个预制基础2的侧壁,因此连接件5的长度大大减小。
上述的预留空间可以为由预制基础2的一侧开通至另一侧,直线开通;预留空间还可以为预留槽4,预留槽4预设于预制基础2的端面或侧面。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预留空间的形式,当预制基础2组装完成后的建筑需要实现特殊的功能时,比如保温,则将预制基础2作为中空的形式,预留空间贯穿整个预制基础。当预留空间只是起到实现在连接件5的端部固定固定结构时,则选择预留槽4的形式。
条形的预制基础2在端面设置一个矩形的预留槽4,为了实现多个条形预制基础2组装在一起,矩形预留槽4的每个侧壁均预设有预留通孔8。作为优选,矩形的预留槽4的每个个侧壁的厚度相同。当矩形预留槽4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矩形的预留槽4间隔并排设置,矩形的预留槽4并排设置方向的两侧的侧壁设置有预留通孔8。作为优选,矩形的预留槽4的开设预留通孔8的侧壁的厚度相同。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条形的预制基础2的预留槽4为楔形,楔形具有基端和尖端,基端的侧壁开设有预留通孔8,尖端朝远离基端的方向延伸且槽口逐渐变浅变窄,这样设计的作用在于基端的槽深较深,能够实现预留通孔8的预设位置尽量的远离预制基础2的端面,由于预留通孔8的位置远离预制基础2的端面,与另一个预制基础2的连接更加稳固;从基端到尖端预留槽4的槽深逐渐变浅,这样可以减少预制基础开挖的体积,使得预制基础组装后更加稳固,并且也会节省加工预留槽4的时间。更为具体的,楔形的预留槽4的主视图为矩形。
作为优选,每一个预留槽4的形状大小相同,标准设置。
预留通孔8的形状可以为多种,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预设。
预留通孔8可以为直线形,直线形的预留通孔的孔径和连接件的大小相适配。每个预制基础2的直线型的预留通孔8的孔径均相同,标准设置,方便组装。
预留通孔8的形状可以为弧形,预留通孔8的弧面朝远离所述预留槽4的开口方向凸出。预留通孔8的一端位于预制基础2的外侧壁,另一端位于预留槽4的侧壁。由于预留通孔8为弧形,预留通孔8位于预留槽4的端口接近预留槽4的开口即接近预制基础2的端面,使得操作者不需要伸入预留槽4过多就可以将固定结构固定于露出的连接件5的端部。并且,预留通孔8为圆弧,圆弧的弧底处为两个预制基础2相连接的位置,由于圆弧的弧底远离预制基础2的端面,这样的连接位置可以使得两个预制基础2的连接更加稳固;更进一步的,由于预留通孔8为弧形,连接件5贯穿两个预制基础2相对的两个通孔,不仅可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沿预留通孔8在X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还可以限制两个预制基础8在Y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预留槽4开设于预制基础的侧面,开有预留槽4的面的沿预留通孔8的延伸方向的两个侧面的直线距离方向为X方向;预留槽4的槽深方向为Y方向)。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预留通孔8的内侧壁为锯齿状结构,锯齿成一边倒设置,锯齿的倒向方向为朝向弧底的方向。连接件5的一端从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的一端穿入,另一端穿出再与另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已经连接固定好的连接件5发生位置移动远离另一个预制基础2。
进一步的,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槽4与另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槽4、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与另一个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均轴对称设置。
为了实现安装方便、简单,连接件5与预留通孔8相适配,即形状、大小均配合使用。
预制基础2的连接,可以为干式连接,也可以为湿式连接,作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为干式连接,如图2、图3所示。
第一种干式连接方式
连接件5为弧形螺杆,固定结构为螺母3,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母3。
螺母3的外周半径大于预留通孔8的内径。
在本连接方式中,弧形螺杆的螺杆端部1设置有外螺纹,弧形螺杆的外螺纹的内端螺纹线刚好与预留通孔8的位于预留槽4的一侧的端口处或者进入端口,螺母3设置有内螺纹,螺母3为两个,弧形螺杆的一个端部穿过一个预制基础2的一个预留通孔8、另一个预制基础2的与第一个预留通孔8相对应的预留通孔8,然后露出,两个螺母3分别螺纹连接于弧形螺杆露出的两个螺杆端部1。
第二种干式连接方式
连接件5为弧形螺杆,固定结构为铁片7,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焊接有铁片7。
在本连接方式中,铁片7的材质采用硬质刚才,不会因为是片状就容易发生形变。
更为具体的,铁片7的固定方式为焊接,焊接的位置为预制基础2的预留通孔8位于预留槽4的一侧的端口处。
铁片7为圆盘状,中心开口,开口处与弧形螺杆的端部焊接,圆盘的开口端与预留槽4的侧壁抵接,防止相互连接的两个预制基础2发生相对位置的改变。
上述的连接方式,预制基础2的连接结构属于可拆卸连接,当预制基础2的连接出现问题或者后续需要返工等拆卸工序时,本连接方式更为适合。
作为干式连接的变形,可以采取干湿结合的方式,即固定结构为混凝土浇筑结构。
具体的,连接件5为U形筋6,固定结构为混凝土浇注结构,浇筑于U形筋的两端。
连接件2为钢筋材质,先穿入到两个预制基础2的相对应的预留通孔8且两端露出,混凝土浇铸在U形筋6的两端,形成大于预留通孔8的孔径的浇铸体,并且浇铸体将U形筋6与预留通孔8相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的改进,混凝土浇铸结构将整个预留槽4封平。
本连接方式适合于预制基础2的永久式连接,本连接方式的优点是连接稳固,由于混凝土浇铸结构将预留槽4封平,杜绝了U形筋6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防止U形筋6的锈蚀。
上述实施例中,连接件5与预留通孔8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上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具体的,包括多个预制基础2,预制基础2可以为条形预制基础,按照要求并排设置,相邻的预制基础2根据需要通过连接件连接,最后通过固定结构固定。
下面介绍预制基础连接结构的连接过程:
将两个预制基础并排放置,让两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8相对,操作人员将弧形螺杆的一端穿过第一个预制基础的预留通孔8的预留槽4的端口,从预留通孔8的外侧壁的端口伸出,然后从另一个预制基础的外侧壁的端口进入,从另一个预制基础的预留槽4的端口伸出,弧形螺杆的两端均露出,然后通过螺母与弧形螺杆的两个端部进行螺纹连接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基础和连接件;
所述预制基础为两个,每个所述预制基础均设有预留通孔;
所述连接件的两个端部分别置入于两个所述预制基础的所述预留通孔;
所述预留通孔的一个端口与所述连接件的端部相适配,用于供所述连接件的端部置入;
所述预留通孔的另一个端口用于供操作者在置入的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固定结构,以限制两个所述预制基础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预制基础均预设有预留空间,所述预留空间与外界连通,所述预留通孔预设于所述预留空间的侧壁,所述预留通孔的一个端口位于所述预制基础的外侧壁,所述预留通孔的另一个端口位于所述预制基础的内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空间为预留槽,所述预留槽预设于所述预制基础的端面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槽为楔形,所述楔形的尖端远离所述预留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通孔为弧形,所述预留通孔的弧面朝远离所述预留槽的开口方向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弧形螺杆,所述固定结构为螺母,所述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弧形螺杆,所述固定结构为铁片,所述弧形螺杆的两端分别焊接有所述铁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U形筋,所述固定结构为混凝土浇注结构,浇筑于所述U形筋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预留通孔相适配。
10.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
CN201720723360.3U 2017-06-20 2017-06-20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Active CN206815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3360.3U CN206815359U (zh) 2017-06-20 2017-06-20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723360.3U CN206815359U (zh) 2017-06-20 2017-06-20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5359U true CN206815359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61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723360.3U Active CN206815359U (zh) 2017-06-20 2017-06-20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5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5743A (zh) * 2018-07-10 2018-11-06 湖北别阁钢结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装配式梁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55743A (zh) * 2018-07-10 2018-11-06 湖北别阁钢结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装配式梁式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46886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节点连接结构
CN206815359U (zh) 预制基础的连接结构及装配式建筑
CN206844302U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房屋
CN20949189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的预留钢筋定位孔模具
CN107858923A (zh) 桩基钢筋笼孔内定位的方法
CN209066590U (zh) 一种预制叠合阳台
CN207874500U (zh) 用于混凝土塔筒的模具
CN20713096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结构
CN209244002U (zh) 一种墙板预制构件及装配式墙体
CN206815555U (zh) 墙体单元、墙体组件及墙体系统
CN206448367U (zh) Z形钢管混凝土异形柱及与钢梁连接节点结构
CN213837009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防雷的预制柱内引下线节点结构
CN207812479U (zh) 一种预制式箱变基础
CN206865038U (zh) 一种集分区及通风散热为一体的槽式直通桥架
CN206220299U (zh) 一种l形钢板组合墙
CN206815601U (zh) 墙体单元、墙体组件及墙体系统
CN210562651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与建筑主体的装配式连接结构
CN209724350U (zh) 一种锚拉钢筋混凝土轻型隧道洞门
CN207987918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桩及桩结构
CN215150189U (zh) 一种防上浮的箱梁内模结构
CN106121089A (zh) 一种易于施工的防止钢板鼓曲的钢板组合剪力墙
CN209523346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的防水装置
CN206844303U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的房屋框架与轻质楼板装配系统
CN203867065U (zh) 建筑整浇圈梁
CN209649020U (zh) 一种定位模框及包含该定位模框的立式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0 1st floor, building 6, No.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Sany Industrial Park, 8 Beiqing Road, Huilonggua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AN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