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811142U -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811142U
CN206811142U CN201720576311.1U CN201720576311U CN206811142U CN 206811142 U CN206811142 U CN 206811142U CN 201720576311 U CN201720576311 U CN 201720576311U CN 206811142 U CN206811142 U CN 206811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 spindle
cooling system
pipeline
gas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631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小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n D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n 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n D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n D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631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811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811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8111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包括设置在电主轴内的气体冷却系统;以及设置在电主轴外的液体冷却系统,采用以上设计,使得液路冷却系统经过冷却夹座对电主轴进行冷却,减少了原外接的水箱,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时将吹气口改为原冷却水进口,使得气体经过原液路管道,再经过第二气路管道,最后经过气路管道从出气孔流出,经过原液路管道的同时,带走了部分热量,相较于原来气体只经过气路管道吹气,大大提高了气体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电主轴是最近几年在数控机床领域出现的将机床主轴与主轴电机融为一体的新技术。高速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取消了带轮传动和齿轮传动。机床主轴由内装式电动机直接驱动,从而把机床主传动链的长度缩短为零,实现了机床的“零传动”。这种主轴电动机与机床主轴“合二为一”的传动结构形式,使主轴部件从机床的传动系统和整体结构中相对独立出来,因此可做成“主轴单元”,俗称“电主轴”(ElectricSpindle,Motor Spindle)。
电主轴由无外壳电机、主轴、轴承、主轴单元壳体、驱动模块和冷却装置等组成。电机的转子采用压配方法与主轴做成一体,主轴则由前后轴承支承。电机的定子通过冷却套安装于主轴单元的壳体中。主轴的变速由主轴驱动模块控制,而主轴单元内的温升由冷却装置限制。在主轴的后端装有测速、测角位移传感器,前端的内锥孔和端面用于安装刀具。
原有的电主轴其冷却方式都是在电主轴内设置冷却管道,然后在电主轴外接水箱,对电主轴进行冷却,相当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冷却系统包括:
设置在电主轴内的气体冷却系统;
以及设置在电主轴外的液体冷却系统。
优选为,所述液体冷却系统包括:
与电主轴相配合连接的冷却夹座;
设置在所述冷却夹座内、用于切削液流动的管道;
所述管道出液口处与切刀位置相对应;
所述管道进液口设置在冷却夹座上。
优选为,所述管道进液口为两个,所述管道为四个,所述管道出液口为四个,所述两个管道进液口分别与两个管道相连通。
优选为,所述冷却夹座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优选为,所述气体冷却系统包括:
设置在电主轴内的气路管道;
设置在电主轴内的原液路管道;
设置在电主轴上、与气路管道相连通的进气孔;
设置在电主轴切刀处、与气路管道相连通的出气孔;
设置在电主轴上的原冷却水进口;
设置在电主轴上的原冷却水出口;
设置在所述原冷却水出口与进气孔之间、用于两者之间连通的第二气路管道。
优选为,所述第二气路管道为软管。
优选为,所述原液路管道成螺旋状设置在电主轴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电主轴内的气体冷却系统;以及设置在电主轴外的液体冷却系统,采用以上设计,使得液路冷却系统经过冷却夹座对电主轴进行冷却,减少了原外接的水箱,大大减少了成本,同时将吹气口改为原冷却水进口,使得气体经过原液路管道,再经过第二气路管道,最后经过气路管道从出气孔流出,经过原液路管道的同时,带走了部分热量,相较于原来气体只经过气路管道吹气,大大提高了气体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冷却系统包括:
设置在电主轴10内的气体冷却系统;
以及设置在电主轴10外的液体冷却系统。
所述液体冷却系统包括:
与电主轴10相配合连接的冷却夹座1;
设置在所述冷却夹座1内、用于切削液流动的管道2;
所述管道出液口3处与切刀位置相对应;
所述管道进液口4设置在冷却夹座1上。
所述管道进液口4为两个,所述管道2为四个,所述管道出液口3为四个,所述两个管道进液口4分别与两个管道2相连通。
所述冷却夹座1上设有若干安装孔5。
所述气体冷却系统包括:
设置在电主轴10内的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
设置在电主轴10内的原液路管道(图中未标出);
设置在电主轴10上、与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相连通的进气孔6;
设置在电主轴10切刀处、与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相连通的出气孔(图中未标出);
设置在电主轴10上的原冷却水进口7;
设置在电主轴10上的原冷却水出口8;
设置在所述原冷却水出口8与进气孔6之间、用于两者之间连通的第二气路管道9。
所述第二气路管道9为软管。
所述原液路管道(图中未标出)成螺旋状设置在电主轴10内。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冷却夹座1上的管道进液口4通入切削液,切削液通过冷却夹座1上的两个管道进液口4进入,通过与两个管道进液口4相连接的四个管道2进行输送,最后通过管道出液口3流出,对切刀进行冷却,同时,为了加强冷却效果,采用内外冷却系统同时对电主轴10内部与外部同时冷却,内部冷却系统采用气体冷却系统,将气体通过原冷却水进口7通入,使其通过原冷却水管道2,从原冷却水出口8流出,由于原冷却水出口8与进气孔6之间设置有第二气路管道9,气体从原冷却水出口8流出以后,沿着第二气路管道9进入进气孔6,沿着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从出气孔(图中未标出)流出,在这个过程中,对电主轴10内部进行散热。
同时由于切刀处有切削液进行冷却,且在切刀上方的电主轴10上设有与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相连通的出气孔(图中未标出),在切刀在工作时,会带动切削液沿着出气孔(图中未标出)进入电主轴10内的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内,当气体冷却系统工作时,还能将进入气路管道(图中未标出)的切削液吹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冷却系统包括:
设置在电主轴内的气体冷却系统;
以及设置在电主轴外的液体冷却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冷却系统包括:
与电主轴相配合连接的冷却夹座;
设置在所述冷却夹座内、用于切削液流动的管道;
所述管道出液口处与切刀位置相对应;
所述管道进液口设置在冷却夹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进液口为两个,所述管道为四个,所述管道出液口为四个,所述两个管道进液口分别与两个管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夹座上设有若干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冷却系统包括:
设置在电主轴内的气路管道;
设置在电主轴内的原液路管道;
设置在电主轴上、与气路管道相连通的进气孔;
设置在电主轴切刀处、与气路管道相连通的出气孔;
设置在电主轴上的原冷却水进口;
设置在电主轴上的原冷却水出口;
设置在所述原冷却水出口与进气孔之间、用于两者之间连通的第二气路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路管道为软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液路管道成螺旋状设置在电主轴内。
CN201720576311.1U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1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6311.1U CN206811142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6311.1U CN206811142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811142U true CN206811142U (zh) 2017-12-29

Family

ID=60756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631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811142U (zh) 2017-05-23 2017-05-23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8111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2748A (zh) * 2018-04-19 2018-11-09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主轴冷却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72748A (zh) * 2018-04-19 2018-11-09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主轴冷却装置
CN108772748B (zh) * 2018-04-19 2020-11-06 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主轴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09543U (zh) 具有电动马达和液压泵的紧凑型机组
CN106481567A (zh) 电动液泵
CN203574501U (zh) 一种冷却电机
CN103273577A (zh) 一种多线切割机的循环冷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6811142U (zh) 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
CN212666504U (zh) 一种间接冷却式模温机外壳
CN209071570U (zh) 一种汽车服务用的电池散热装置
CN106374681A (zh) 用于电机的液体散热装置及方法
CN110952092A (zh) 一体化小型激光熔覆设备
CN214083392U (zh) 一种印刷机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06323260U (zh) 一种电机冷却水道结构
CN206180040U (zh) 一种动力电池液冷系统
CN213340511U (zh) 一种侧挂电池式电动矿卡电池冷却系统
CN208917311U (zh) 一种用于一次性饭盒镀膜机的散热装置
CN210152915U (zh) 一种耐强腐蚀的衬氟离心泵
CN210799116U (zh) 一种风扇冷却温控系统
CN208670021U (zh) 轮边驱动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727485U (zh) 一种水冷测试系统
CN213772147U (zh) 一种新型高硬度刀具热处理装置
CN103138489B (zh) 一种电主轴内置电机的冷却装置及划片机
CN217727157U (zh) 适应于恶劣环境使用的高速电主轴
CN213615604U (zh) 一种数字化机床用主轴控制装置
CN219262711U (zh) 一种可防尘式电动泵
CN206180747U (zh) 用于电机和电机驱动器的冷却机构
CN203751833U (zh) 一种高墙紧凑型高速精密立式加工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