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80740U - 塑料烘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塑料烘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80740U
CN206780740U CN201720491699.5U CN201720491699U CN206780740U CN 206780740 U CN206780740 U CN 206780740U CN 201720491699 U CN201720491699 U CN 201720491699U CN 206780740 U CN206780740 U CN 2067807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st pipe
top cover
casing
spac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9169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克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an Chongqing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an Chongqi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an Chongqing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an Chongqing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9169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807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807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807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塑料烘料装置,包括箱体、顶盖、进风管、进风泵、分隔板、排气管;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内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的通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泵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部空间连通;在所述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覆盖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部空间连通的端部。通过本实用新型,塑料颗粒与顶盖间歇式的接触,能够在实现塑料颗粒有效干燥的前提下,避免塑料颗粒熔化。

Description

塑料烘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注塑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烘料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颗粒是汽车零部件的注塑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塑料颗粒经过熔化后被注入注塑模具中,冷却成型后即得到汽车零部件成品。如果塑料颗粒中混有水,有可能导致得到的汽车零部件成品内部形成空泡,从而影响汽车零部件成品的质量。为了确保汽车零部件成品的质量不受塑料颗粒中的水影响,在注塑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处理。现有的干燥装置主要通过加热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但加热过程中热量分布不均,且塑料颗粒与发热元件长时间接触,容易出现塑料颗粒被熔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料烘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塑料烘料装置,包括箱体、顶盖、进风管、进风泵、分隔板、排气管;
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的顶部;所述顶盖内设置有电加热器;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将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部空间和所述下部空间的通孔;所述进风管的一端与所述下部空间连通;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泵连接;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部空间连通;在所述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覆盖所述排气管与所述上部空间连通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塑料颗粒放入箱体中,塑料颗粒被分隔板支撑在上部空间内。启动顶盖中的电加热器。通过进风管箱下部空间中送入干燥的空气。下部空间中的干燥空气通过通孔进入上部空间,并带动上部空间中的塑料颗粒向上运动,使塑料颗粒与顶盖接触。塑料颗粒与顶盖碰撞接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脱离顶盖,然后再在干燥空气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实现塑料颗粒与顶盖的间歇式的接触。塑料颗粒与顶盖接触时,塑料颗粒中的水被加热蒸发,然后在干燥空气的带动下从排气管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塑料颗粒与顶盖间歇式的接触,能够在实现塑料颗粒有效干燥的前提下,避免塑料颗粒熔化。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下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上部空间内的导热板。
设置导热板,能够更好的传导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提高热量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内设置有连接所述导热板和所述电加热器的导热棒。
设置导热棒,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提高热量利用率。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
设置凹槽,增大了导热板与塑料颗粒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的壁面为圆弧形,所述凹槽的壁面与所述导热板的下表面之间圆弧过渡。
凹槽的壁面为圆弧形,凹槽的壁面与导热板的下表面之间圆弧过渡,如此可以避免导热板上产生尖角,进而杜绝了塑料颗粒与导热板上的尖角碰撞导致的塑料颗粒粉碎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塑料颗粒放入箱体中,塑料颗粒被分隔板支撑在上部空间内。启动顶盖中的电加热器。通过进风管箱下部空间中送入干燥的空气。下部空间中的干燥空气通过通孔进入上部空间,并带动上部空间中的塑料颗粒向上运动,使塑料颗粒与顶盖接触。塑料颗粒与顶盖碰撞接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脱离顶盖,然后再在干燥空气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实现塑料颗粒与顶盖的间歇式的接触。塑料颗粒与顶盖接触时,塑料颗粒中的水被加热蒸发,然后在干燥空气的带动下从排气管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塑料颗粒与顶盖间歇式的接触,能够在实现塑料颗粒有效干燥的前提下,避免塑料颗粒熔化。
2.设置导热板,能够更好的传导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提高热量利用率。
3.设置导热棒,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电加热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提高热量利用率。
4.设置凹槽,增大了导热板与塑料颗粒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
5.凹槽的壁面为圆弧形,凹槽的壁面与导热板的下表面之间圆弧过渡,如此可以避免导热板上产生尖角,进而杜绝了塑料颗粒与导热板上的尖角碰撞导致的塑料颗粒粉碎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箱体,11-上部空间,12-下部空间,13-防护网,20-顶盖,21-电加热器,22-导热板,23-导热棒,24-凹槽,30-进风管,31-进风泵,40-分隔板,41-通孔,50-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实用新型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塑料烘料装置,包括箱体10、顶盖20、进风管30、进风泵31、分隔板40、排气管50;
所述顶盖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顶部;所述顶盖20内设置有电加热器21;所述分隔板4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并将所述箱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11和下部空间12;所述分隔板40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部空间11和所述下部空间12的通孔41;所述进风管30的一端与所述下部空间12连通;所述进风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泵31连接;所述排气管50与所述上部空间11连通;在所述箱体10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13;所述防护网13覆盖所述排气管50与所述上部空间11连通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将塑料颗粒放入箱体10中,塑料颗粒被分隔板40支撑在上部空间11内。启动顶盖20中的电加热器21。通过进风管30箱下部空间12中送入干燥的空气。下部空间12中的干燥空气通过通孔41进入上部空间11,并带动上部空间11中的塑料颗粒向上运动,使塑料颗粒与顶盖20接触。塑料颗粒与顶盖20碰撞接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脱离顶盖20,然后再在干燥空气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如此往复,实现塑料颗粒与顶盖20的间歇式的接触。塑料颗粒与顶盖20接触时,塑料颗粒中的水被加热蒸发,然后在干燥空气的带动下从排气管50排出。通过本实用新型,塑料颗粒与顶盖20间歇式的接触,能够在实现塑料颗粒有效干燥的前提下,避免塑料颗粒熔化。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20的下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上部空间11内的导热板22。
设置导热板22,能够更好的传导电加热器21产生的热量,提高热量利用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顶盖20内设置有连接所述导热板22和所述电加热器21的导热棒23。
设置导热棒23,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电加热器21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板22,提高热量利用率。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板2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24。
设置凹槽24,增大了导热板22与塑料颗粒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塑料颗粒进行干燥。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24的壁面为圆弧形,所述凹槽24的壁面与所述导热板22的下表面之间圆弧过渡。
凹槽24的壁面为圆弧形,凹槽24的壁面与导热板22的下表面之间圆弧过渡,如此可以避免导热板22上产生尖角,进而杜绝了塑料颗粒与导热板22上的尖角碰撞导致的塑料颗粒粉碎的情况发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塑料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顶盖(20)、进风管(30)、进风泵(31)、分隔板(40)、排气管(50);
所述顶盖(2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顶部;所述顶盖(20)内设置有电加热器(21);所述分隔板(4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并将所述箱体(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部空间(11)和下部空间(12);所述分隔板(40)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上部空间(11)和所述下部空间(12)的通孔(41);所述进风管(30)的一端与所述下部空间(12)连通;所述进风管(30)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泵(31)连接;所述排气管(50)与所述上部空间(11)连通;在所述箱体(10)的内表面设置有防护网(13);所述防护网(13)覆盖所述排气管(50)与所述上部空间(11)连通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的下表面设置有位于所述上部空间(11)内的导热板(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内设置有连接所述导热板(22)和所述电加热器(21)的导热棒(2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2)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凹槽(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料烘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4)的壁面为圆弧形,所述凹槽(24)的壁面与所述导热板(22)的下表面之间圆弧过渡。
CN201720491699.5U 2017-05-04 2017-05-04 塑料烘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07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699.5U CN206780740U (zh) 2017-05-04 2017-05-04 塑料烘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91699.5U CN206780740U (zh) 2017-05-04 2017-05-04 塑料烘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80740U true CN206780740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0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9169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80740U (zh) 2017-05-04 2017-05-04 塑料烘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807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219708U (zh) 一种吹塑机灌浆装置
CN205097463U (zh) 橡胶内冷式流道系统
CN206623375U (zh) 一种高效环保的pvc物料杂质过滤挤出机
CN206780740U (zh) 塑料烘料装置
CN208357801U (zh) 一种3d打印机头及3d打印机
CN112078096A (zh) 一种高效环保型塑料注塑机
CN209320243U (zh) 一种自动调温注塑模具
CN216466060U (zh) 一种塑料管件生产用注塑机螺杆挤压进料装置
CN207808139U (zh) 一种用于塑料回收的塑料造粒设备
CN207240581U (zh) 一种挤出造粒机
CN108422630A (zh) 一种除湿防堵料注塑机
CN204800985U (zh) 一种注塑机
CN205395099U (zh) 一种用于生产挤绝缘层的装置
CN206780814U (zh) 注塑塑料烘干器
CN205326243U (zh) 全自动模压制盖机的挤出模组
CN208867500U (zh) 一种鞋子注塑加热装置
CN103465420B (zh) 一种成型模具
CN206394011U (zh) 一种新型节能吹膜机
CN205614912U (zh) 高频电场与振动力场协同低温加工高分子材料的装置
CN20793104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注塑模具
CN208529488U (zh) 一种新型高效塑料注塑机
CN206999487U (zh) 一种注塑机预热干燥箱
CN206030299U (zh) 一种塑料模具加工用注塑机热熔机构
CN204725710U (zh) 一种高温闪蒸母粒干燥装置
CN210061770U (zh) 一种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