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79726U -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 Google Patents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79726U
CN206779726U CN201720699024.XU CN201720699024U CN206779726U CN 206779726 U CN206779726 U CN 206779726U CN 201720699024 U CN201720699024 U CN 201720699024U CN 206779726 U CN206779726 U CN 206779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roller
roller
rotating shaft
idler assembly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69902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鹏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Bodor Las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Bodor Las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Bodor Las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Bodor Las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69902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79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79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79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lls And Other Rotary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涉及管材切割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组件包括:辊轮、辊轮架和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组件,辊轮与辊轮架转动连接,驱动组件连接于辊轮架上且与辊轮连接;辊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凹槽,凹槽的宽度自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凹槽沿辊轮的圆周面延伸形成环形,且凹槽的两端相通。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组件应用于管材加工过程中,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调节辊轮转动角度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激光切割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激光切管加工技术是一项生产效率高、生产能力强的技术,同时在最后一分钟还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而不会影响整个制品生产过程;更大的好处是终端用户可以控制短版或中版生产,而不用制造大量的模板,这样可以更快地根据客户需求作出反应。而从灵活性角度来讲,激光切管加工技术可以加工出任何已经编制好加工程序的形状,而且激光可以在任何方向上完成裁切。伴随我国管材产量和消费的迅速增长,激光切管设备正在我国迅速普及。
针对加工管材较长的激光切管机,一般需要增加托辊组件,防止管材自然下垂,以保证送进平稳及加工精度。如图1所示,现有托辊组件中辊轮通过螺栓和紧固螺母与辊轮架连接,调节辊轮的转动角度时需人工手动调节,将辊轮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后,人工锁紧紧固螺母,通过人工手动调节辊轮的角度存在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辊组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调节辊轮转动角度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辊轮组件包括:辊轮、辊轮架和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组件,所述辊轮与所述辊轮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辊轮架上且与所述辊轮连接;
所述辊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自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凹槽沿所述辊轮的圆周面延伸形成环形,且所述凹槽的两端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连接于所述辊轮架上且与所述辊轮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为空心轴减速机,所述空心轴减速机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辊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辊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辊轮架转动连接,所述辊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段,所述辊轮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段接触、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锁紧件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辊轮的远离所述限位段的一端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辊轮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防止所述辊轮相对所述转轴转动的防转凸起,所述辊轮上设置有与所述防转凸起配合的防转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组件中,辊轮架用于支撑辊轮和驱动组件,辊轮与辊轮架转动连接,驱动组件连接于辊轮架上且与辊轮连接,用于带动辊轮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辊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凹槽,凹槽沿辊轮的圆周延伸,凹槽的宽度沿辊轮的周向逐渐增大,以使辊轮能够支撑起不同直径的管材。
当辊轮需要支撑的管材的直径改变时,可使驱动组件驱动辊轮绕辊轮的轴线转动,使凹槽的宽度与需支撑的管材的直径相吻合的部分位于上方,完成辊轮的角度调整后,驱动组件停止转动并自锁,防止管材在凹槽内运动时带动辊轮转动。
与现有的需人工调整辊轮转动角度的托辊组件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辊组件通过驱动组件调整辊轮转动的角度,并利用驱动组件的自锁功能防止辊轮转动,无需人工调整辊轮,提高了调整辊轮角度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切管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辊轮转动角度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切管机包括床身和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床身上。
所述的激光切管机与上述的托辊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托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轮组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轮组件的主视图。
图标:1-辊轮;11-凹槽;2-辊轮架;21-连接孔;3-驱动组件;31-电机;32-减速机;4-转轴;41-限位段;42-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件包括:辊轮1、辊轮架2和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组件3,辊轮1与辊轮架2转动连接,驱动组件3连接于辊轮架2上且与辊轮1连接;辊轮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凹槽11,凹槽11的宽度自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凹槽11沿辊轮1的圆周面延伸形成环形,且凹槽11的两端相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件中,辊轮架2用于支撑辊轮1和驱动组件3,辊轮1与辊轮架2转动连接,驱动组件3连接于辊轮架2上且与辊轮1连接,用于带动辊轮1绕其自身的轴线转动,辊轮1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凹槽11,凹槽11沿辊轮1的圆周延伸,凹槽11的宽度沿辊轮1的周向逐渐增大,以使辊轮1能够支撑起不同直径的管材。
当辊轮1需要支撑的管材的直径改变时,可使驱动组件3驱动辊轮1绕辊轮1的轴线转动,使凹槽11的宽度与需支撑的管材的直径相吻合的部分位于上方,完成辊轮1的角度调整后,驱动组件3停止转动并自锁,防止管材在凹槽11内运动时带动辊轮1转动。
与现有的需人工调整辊轮1转动角度的托辊组件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托辊组件通过驱动组件3调整辊轮1转动的角度,并利用驱动组件3的自锁功能防止辊轮1转动,无需人工调整辊轮1,提高了调整辊轮1角度的效率。
具体地,如图2-4所示,辊轮架2包括两个相对的侧板和一个底板,两个侧板相对的端面均与底板的上端面垂直,辊轮1的一端与一个侧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侧板转动连接;辊轮架2固定于支撑件上,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将辊轮架2连接到支撑件上的连接孔21,连接孔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连接孔21位于四角区域,螺栓穿过连接孔21与支撑件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将辊轮架2安装到支撑件上,进一步地,四个连接孔21均为腰形孔,用于固定辊轮架2的螺栓可沿腰形孔的长度方向移动,用于满足将辊轮架2安装于螺纹孔距离不同的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减速机32,减速机32连接于辊轮架2上且与辊轮1连接,电机31与减速机32连接。
如图2-4所示,减速机32与辊轮1相对地设置于侧板的两侧,辊轮1的一端穿过侧板与减速机32的输出端连接;电机31的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与辊轮1的长度方向垂直,电机31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2的输入轴连接。在调整辊轮1角度的过程中,减速速机将电机31输送的转速进行降速,减速机32的输出端带动辊轮1轴转动,实现对辊轮1角度的调整。使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减速机32,减速机32将电机31输出的转速降速后传动给辊轮1,使辊轮1的转动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电机31可为步进电机和伺服电机等,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2连接。伺服电机31中的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利用伺服电机驱动辊轮1转动,使辊轮1的转动角度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伺服电机为具有抱闸功能的伺服电机,当管材在辊轮1上的凹槽11内滑动时,管材与凹槽11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力,具有抱闸功能的伺服电机能够防止摩擦力带动辊轮1转动,使辊轮1更好地起到支撑管材的作用。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减速机32为具有自锁功能的减速机32,例如,减速机32内部可通过涡轮蜗杆的传动方式实现自锁,当管材在辊轮1上的凹槽11内滑动时,管材与凹槽11的内壁之间产生摩擦力,具有自锁功能的减速机32能够防止摩擦力带动辊轮1转动,使辊轮1更好地起到支撑管材的作用。
进一步地,减速机32为空心轴减速机,空心轴减速机分别与伺服电机和辊轮1连接。
电机31的输出轴与空心轴减速机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空心轴减速机的输出端设置有一通孔,通孔位于空心轴减速机的机壳内,辊轮1的一端穿过通孔,且通过键连接的方式与空心轴减速机连接,空心轴减速机的外壳与辊轮架2连接。使减速机32为空心轴减速机,辊轮1的一端穿过机壳内的通孔与空心轴减速机连接,节约了空间。
进一步地,辊轮1通过转轴4与辊轮架2转动连接,辊轮1套设于转轴4上,转轴4的一端与驱动组件3连接。
如图3所示,辊轮1上设置有通孔,通孔的轴线与辊轮1的轴线重合,转轴4穿过辊轮1上的通孔,具体地,转轴4的与辊轮1配合的部分的直径等于或者略大于辊轮1上通孔的直径,以防止管材在辊轮1上滑动时,带动辊轮1相对于转轴4转动;辊轮1的一端与辊轮架2转动连接,另一端穿过辊轮架2与驱动组件3连接,当驱动组件3包括电机31和减速机32时,转轴4与减速机32的输出轴连接,在调节辊轮1的转动角度时,驱动组件3驱动转轴4绕转轴4的轴线转动,转轴4带动辊轮1绕转轴4的轴线转动,实现对辊轮1的转动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转轴4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段41,辊轮1的一端与限位段41接触、另一端与设置在转轴4上的锁紧件接触。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转轴4上的限位段41位于辊轮架2的内侧面和辊轮1的端面之间,且靠近驱动组件3,限位段41处的直径大于其两侧的转轴4的直径,限位段41的一个端面与辊轮架2的内侧面接触,以防止转轴4相对于辊轮架2向靠近驱动组件3的方向运动,限位段41的另一个端面与辊轮1的端面接触,以防止辊轮1相对于转轴4向靠近驱动组件3的方向运动,转轴4上设置有锁紧件,锁紧件与辊轮1的远离限位段41的端面接触,防止辊轮1相对于转轴4向远离驱动组件3的方向运动。在转轴4上设置限位段41和锁紧件,能够防止管材在辊轮1上滑动时,辊轮1沿转轴4的长度方向运动,使辊轮1更好地起到支撑管材的作用。
进一步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42,锁紧螺母42套设于转轴4上且与辊轮1的远离限位段41的一端接触。
锁紧件可为沿转轴4径向设置的插销或者锁紧螺母42,在本实施例中锁紧件为锁紧螺母42,具体地,转轴4的远离限位段41的端部设置有外螺纹,锁紧螺母42与转轴4螺纹连接,锁紧螺母42的端面与辊轮1的靠近锁紧螺母42的端面接触,起到防止辊轮1向远离限位段41的方向运动的作用。使锁紧件为锁紧螺母42,锁紧螺母42方便与转轴4的配合,从而方便对辊轮1的运动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锁紧螺母42为对顶螺母,对顶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与转轴4螺纹配合,在将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安装于转轴4上后,转轴4的位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部分被拉紧而产生附加力;同时,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被拧紧后,第一螺母的螺纹面和第二螺母的螺纹面都会与转轴4上的螺纹面产生摩擦力,该摩擦力还会随着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的拧紧而增加,更重要的是,该摩擦力不受转轴4的冷缩影响,转轴4上的拉力和转轴4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共同起到了防止转轴4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发生松动的作用,从而防止了辊轮1相对转轴4沿转轴4的轴线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转轴4通过轴承与辊轮架2转动连接。
具体地,辊轮架2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安装轴承的通孔,轴承的外圈与对应的通孔过盈配合,转轴4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另一端穿过另一轴承的内圈与驱动组件3连接。在调节辊轮1的转动角度时,轴承的转动实现转轴4与辊轮架2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对辊轮1转动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地,转轴4上设置有防止辊轮1相对转轴4转动的防转凸起,辊轮1上设置有与防转凸起配合的防转凹槽。
可通过使转轴4与辊轮1上的通孔过盈配合来实现防止辊轮1相对于转轴4转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在辊轮1和转轴4上均设置有防止辊轮1相对转轴4转动的防转动结构。具体地,可在转轴4的圆周面上设置防转凸起,防转凸起的长度方向与转轴4的长度方向相同,防转凸起的截面呈矩形;辊轮1的内壁面上设置有与防转凸起配合的防转凹槽,在将辊轮1安装到转轴4上时,防转凸起位于防转凹槽内,实现防止辊轮1相对于转轴4转动。
进一步地,防转凸起的数量为多个,具体地,防转凸起的数量可为三个、四个或五个等,在本实施例中,防转凸起的数量为三个,三个防转凸起沿转轴4的圆周面均匀分布,辊轮1的内壁上的防转凹槽的数量与转轴4上的防转凸起的数量相同,且与转轴4上的防转凸起相对应地设置。使防转凹槽和防转凸起的数量均为多个,能够更好地防止辊轮1相对于转轴4转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光切管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辊轮转动角度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激光切管机包括床身和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托辊组件,托辊组件设置于床身上。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的激光切管机与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托辊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辊轮、辊轮架和具有自锁功能的驱动组件,所述辊轮与所述辊轮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辊轮架上且与所述辊轮连接;
所述辊轮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管材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自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加,所述凹槽沿所述辊轮的圆周面延伸形成环形,且所述凹槽的两端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连接于所述辊轮架上且与所述辊轮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减速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减速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为空心轴减速机,所述空心轴减速机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辊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通过转轴与所述辊轮架转动连接,所述辊轮套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圆周面上设置有限位段,所述辊轮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段接触、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转轴上的锁紧件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母套设于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辊轮的远离所述限位段的一端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辊轮架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辊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设置有防止所述辊轮相对所述转轴转动的防转凸起,所述辊轮上设置有与所述防转凸起配合的防转凹槽。
10.一种激光切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托辊组件,所述托辊组件设置于所述床身上。
CN201720699024.XU 2017-06-15 2017-06-15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Active CN206779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024.XU CN206779726U (zh) 2017-06-15 2017-06-15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699024.XU CN206779726U (zh) 2017-06-15 2017-06-15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79726U true CN206779726U (zh) 2017-12-22

Family

ID=60717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699024.XU Active CN206779726U (zh) 2017-06-15 2017-06-15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7972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365A (zh) * 2018-08-22 2018-11-06 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料装置
CN110355485A (zh) * 2019-08-19 2019-10-22 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件的复合加工中心
CN110589350A (zh) * 2019-08-27 2019-12-20 上海同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辊轮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48365A (zh) * 2018-08-22 2018-11-06 佛山市宏石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托料装置
CN110355485A (zh) * 2019-08-19 2019-10-22 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件的复合加工中心
CN110355485B (zh) * 2019-08-19 2024-05-03 佛山市普拉迪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件的复合加工中心
CN110589350A (zh) * 2019-08-27 2019-12-20 上海同厚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辊轮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79726U (zh) 托辊组件及激光切管机
CN104153940A (zh)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变攻角装置
CN205576271U (zh) 公转与自转均可独立调速的真空镀膜机工件转架运动机构
CN103216598B (zh) 一种方向可调节的传动转向装置
CN204892558U (zh) 一种精密型材四辊组合孔型轧机调整装置
CN208358861U (zh) 一种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
CN101508080B (zh) 用于制孔、制螺纹的行星机构及加工机床
CN107086723A (zh) 无极调速电机
CN208557483U (zh) 一种带有机械臂的机器人底座
CN109605420B (zh) 一种机器人的旋转结构
CN103692290A (zh) 精密回转工作台
CN208804126U (zh) 一种轴台
CN206570730U (zh) 双机芯同轴的新型摆闸
CN206242052U (zh) 一种高性能的六轴机器人
CN205035620U (zh) 缝纫机传动机构
CN208723701U (zh) 一种电动磁耦合驱动器及使用该驱动器的真空设备
CN115126838A (zh) 基于锥蜗杆传动侧隙可调式的双自由度机械臂
CN207166299U (zh) 无极调速电机
CN206221974U (zh) 旋转加气装置
CN208004706U (zh) 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辗环机
CN207306675U (zh) 一种球管旋转机构
CN203660754U (zh) 一种柔性动力传递调节装置
CN203488405U (zh) 一种不停机调角空冷器风机
CN208800339U (zh) 一种用于电动叉车电源箱浸塑装置的夹具
CN207701689U (zh) 一种具有微调功能的回旋减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