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5257U -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65257U
CN206765257U CN201720534868.9U CN201720534868U CN206765257U CN 206765257 U CN206765257 U CN 206765257U CN 201720534868 U CN201720534868 U CN 201720534868U CN 206765257 U CN206765257 U CN 206765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platen
drive
car bonnet
injection mold
motorcycl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348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Huilipu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BEILIDE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BEILIDE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BEILIDE MO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348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65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65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65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动模板,动模板上设有用于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的型芯,其特征是:还包括成型杆、驱动组件,动模板上贯穿设有供成型杆滑移的滑移孔,成型杆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驱动端,滑移孔的孔壁上设有成型槽,成型槽与成型端之间共同构成用于注塑成型连接片的成型空间;驱动组件安装于动模板且通过驱动端驱动成型杆进行滑移动作,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平行于动模板所在的平面,上述注塑模具适用于快速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在开合模方向上的长度得到有效控制,与注塑机的适配性更高;与注塑机的适配性更高;注塑模具内部成型机构实际使用寿命长、运动稳定性高、精准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动力车辆内部的核心要数动力机部分,俗称发动机,对于摩托车来说,其动力核心在于摩托车发动机,摩托车车盖则盖设置在摩托车发动机外侧,能避免使用者与摩托车发动机外侧壁直接接触,产生烫伤。
也正因为其安装位置罩设于摩托车发动机的外侧,为了能保证车盖外观的完整性,摩托车车盖的整体结构情况如附图1所示,其包括盖体a,该盖体a的端部设有弯折部b,该弯折部b贴合于摩托车发动机边角位置,在弯折部b的内侧一体设置有连接片c;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盖体a会罩设于摩托车发动机外侧,弯折部b会与摩托车发动机边角相贴合,而连接螺钉则会穿过连接c且与摩托车发动机相连,由于连接片c位于整个盖体a的内侧,盖体的外形结构便不会因此而受到破坏。
由于整个盖体a的长度较长,在设计此类注塑模具时,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开合模最大距离,动定模的开合模方向垂直于盖体a所在的平面,此时,连接片c的长度方向与盖体a的长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设置,针对于连接片c的整体结构而设计模具结构,势必要在此处设置侧抽成型机构,而传统的侧抽成型机构,仅仅通过单向侧抽成型,盖体a所在平面即模具分型面所在平面,此时,若依旧利用传统的单向侧抽成型机构,势必会大幅度增加模具开合模方向上的整体长度,影响后期与注塑机之间的配合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具有能大幅度减少注塑模具开合模方向上的整体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所述动模板上设有用于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的型芯,还包括成型杆、驱动组件,所述动模板上贯穿设有供成型杆滑移的滑移孔,所述成型杆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驱动端,所述滑移孔的孔壁上设有成型槽,所述成型槽与成型端之间共同构成用于注塑成型连接片的成型空间;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动模板且通过驱动端驱动成型杆进行滑移动作,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方向平行于动模板所在的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成型槽与成型杆的成型端之间形成成型空间时,熔融状态下的塑料原料注入到型芯以及成型空间内,成型空间内会注塑成型出连接片,之后,驱动组件的驱动力施加于成型杆,成型杆能沿着滑移孔进行滑移,成型杆的成型端会与已注塑成型的连接片发生直接脱离,摩托车车盖便会顺利地从型芯中脱出;驱动组件的驱动力反向施加于成型杆,成型杆重新插入到滑移孔内,并使成型端与成型槽重新构成成型空间;上述机构中尽管成型杆的整体长度方向与连接片的整体长度方向保持一致,但是驱动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于动模板所在平面,即模具的整体开合模具方向上无需增加额外的空间给予驱动组件,模具整体能安装于更多尺寸的注塑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以及安装于动模板的驱动气缸,驱动杆一端为楔形端,且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气缸,所述楔形端上设有斜滑槽,所述驱动端滑移配合于斜滑槽,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动模板所在的平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对驱动杆进行拉动,由于驱动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动模板所在的平面,驱动杆能沿着动模板所在平面进行移动,驱动杆的楔形端与驱动端相互配合,能促使成型杆沿着滑移孔进行滑移;以达到稳定驱动成型杆进行滑移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驱动杆上设有用于滑移连接在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两个相对槽壁分别对应相抵以限制驱动杆的极限横向运动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进行左右滑移时,限位块的外侧壁会与限位槽的槽壁相撞击,进而限制驱动杆的极限横向运动位置,其结构简单,避免依靠驱动气缸自身内部行程来达到限位,其限位效果较好;另外,采用限位块与限位槽的配合方式来进行驱动杆的限位,驱动气缸的规格选用区间更大。
优选的,还包括压板、锁紧螺钉,所述动模板上设有供驱动杆滑移的滑移槽,所述压板通过锁紧螺钉固定于动模板且将驱动杆限位于滑移槽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在发生左右滑移时,压板能时刻与驱动杆的外侧壁相抵紧,保证驱动杆的滑动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压板靠近驱动杆的侧壁上滚动连接有若干滚动体,所述滚动体与驱动杆外杆壁相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的滑动过程中,驱动杆的外杆壁与滚动体会直接接触,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驱动杆的滑动顺畅度得到大幅度提升,成型杆的脱模效率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优选的,还包括动模座板、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连接于动模座板与压板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动模座板与压板之间,压板由于需要限制驱动杆于滑移槽内,其自身会受到往支撑杆一侧的压力,支撑杆则对其施加反向支撑力,以降低压板产生的形变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靠近驱动气缸的槽壁上设有用于对限位块施加弹力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驱动气缸对驱动杆施加往背离成型杆一侧作用力时,限位块会对弹性件产生挤压力作用,减少因限位块与限位槽槽壁发生直接抵触,而产生的损伤;而当驱动气缸对驱动杆施加往成型杆一侧的作用力时,弹性件则会对限位块产生往成型杆一侧的弹力,使驱动杆以及成型杆更快地移动至预定位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包括抵接板、抵接弹簧,所述抵接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抵接板与限位槽槽壁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的设置,能有效提升弹性件与限位块外侧壁之间的抵触面积,提升弹性抵触效果。
优选的,所述限位槽槽壁上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穿过抵接弹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柱的设置,能更好地引导抵接弹簧的伸缩方向,提升抵接弹簧的实际使用寿命以及弹性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上述注塑模具适用于快速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
(2)上述注塑模具在开合模方向上的长度得到有效控制,与注塑机的适配性更高;与注塑机的适配性更高;
(3)该注塑模具内部成型机构实际使用寿命长、运动稳定性高、精准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待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摩托车车盖的整体结构情况;
图2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的内部构件;
图3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用于展示实施例内部构件之间的配合连接关系;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动模板;2、型芯;3、成型杆;31、成型端;32、驱动端;4、驱动组件;41、驱动杆;42、楔形端;43、斜滑槽;45、驱动气缸;5、滑移孔;6、成型槽;7、成型空间;8、限位槽;9、限位块;10、压板;11、锁紧螺钉;12、滑移槽;13、滚动体;14、动模座板;15、支撑杆;16、弹性件;17、抵接板;18、抵接弹簧;19、凸柱;20、定模;a、盖体;b、弯折部;c、连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参见图1、图2以及图3所示,包括定模20、动模板1、动模座板14、型芯2,动模座板14位于动模板1的一侧,型芯2位于动模板1背离动模座板14的侧壁上,定模20则位于动模板1背离动模座板14的一侧,在型芯2上可用于注塑成型盖体a以及弯折部b;
参见图1、图3以及图4所示,在动模板1上贯穿设有滑移孔5,该滑移孔5的贯穿方向与动定模开合模方向之间的夹角呈锐角,该滑移孔5内滑移设置有成型杆3,成型杆3靠近型芯2的端部为成型端31,另一端则为驱动端32,滑移孔5的孔壁上设有成型槽6,当成型槽6与成型端31相对时,成型槽6与成型端31之间共同构成成型空间7;在注塑过程中,成型空间7可对应成型连接片c;在动模板1上还设置了驱动组件4,该驱动组件4能用于对成型杆3的驱动端32进行作用,进而使成型杆3沿着滑移孔5进行滑动,驱动组件4自身的移动方向平行于动模板1所在平面,即驱动组件4自身的移动方向与动定模的开合模方向保持垂直。
以下则针对驱动组件4做详细介绍:
参见图2以及图3所示,在动模板1靠近动模座板14的侧壁上设有滑移槽12,滑移孔5贯穿于滑移槽12的槽壁,驱动组件4包括了包括驱动杆41、驱动气缸45,驱动杆41于滑移槽12内进行滑移,驱动杆41靠近滑移孔5的端部为楔形端42,楔形端42上设有斜滑槽43,该斜滑槽43为T型滑槽,成型杆3的驱动端32上设有T型滑块,T型滑块与T型滑槽相互配合;驱动气缸45连接在动模板1上,驱动气缸45的伸缩端连接于驱动杆41背离楔形端42的端部位置,驱动气缸45的伸缩方向以及驱动杆41的移动方向均垂直于动定模的开合模方向。
参见图3以及图5所示,在滑移槽12的靠近定模20的槽壁上设有限位槽8,驱动杆41的杆壁上设有限位块9,该限位块9位于限位槽8内,当驱动杆41发生左右滑移时,限位块9的左右侧壁能分别与限位槽8对应的槽壁相抵,以实现限制驱动杆41左右极限滑移位置的作用;在限位槽8靠近驱动气缸45的槽壁上设置有弹性件16,且在该槽壁上还设置有凸柱19,该凸柱19的长度方向与驱动杆41的滑移方向一致,该弹性件16包括抵接板17、抵接弹簧18,抵接弹簧18套设置于凸柱19,抵接弹簧18一端与限位槽8的槽壁相连,且另一端与抵接板17外板壁相连。
参见图3以及图5所示,在驱动杆41背离定模20一侧还设置有压板10,该压板10通过锁紧螺钉11安装在动模上,压板10靠近动模的板壁上滚动设置有若干滚动体13,通过锁紧螺钉11的锁紧力,压板10上的滚动体13会直接与驱动杆41的杆壁相抵,并使驱动杆41限位于滑移槽12内;在动模座板14与压板10之间还连接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可对压板10施加往定模20方向的支撑力。
实际动作过程:
当动模与定模20处于合模状态时,熔融状态下的塑料熔液会充斥型芯2、成型空间7,进而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
注塑完成之后,动模板1与定模20发生分离,驱动气缸45拉动驱动杆41,驱动杆41往背离楔形端42一侧进行移动,楔形端42上的斜滑槽43与驱动端32相互配合,成型杆3会在滑移孔5内进行滑移,成型端31与成型槽6发生错位分离,成型杆3的成型端31会与连接片c脱离,在驱动杆41进行滑移的过程中,限位块9会对抵接板17产生挤压作用,进而对抵接弹簧18产生压缩力,直至抵接弹簧18的弹力与驱动气缸45的驱动力之间处于相互平衡状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9)

1.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包括动模板(1),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用于注塑成型摩托车车盖的型芯(2),其特征是:还包括成型杆(3)、驱动组件(4),所述动模板(1)上贯穿设有供成型杆(3)滑移的滑移孔(5),所述成型杆(3)的两端分别为成型端(31)、驱动端(32),所述滑移孔(5)的孔壁上设有成型槽(6),所述成型槽(6)与成型端(31)之间共同构成用于注塑成型连接片(c)的成型空间(7);所述驱动组件(4)安装于动模板(1)且通过驱动端(32)驱动成型杆(3)进行滑移动作,所述驱动组件(4)的驱动方向平行于动模板(1)所在的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驱动杆(41)以及安装于动模板(1)的驱动气缸(45),驱动杆(41)一端为楔形端(42),且另一端连接于驱动气缸(45),所述楔形端(42)上设有斜滑槽(43),所述驱动端(32)滑移配合于斜滑槽(43),驱动杆(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动模板(1)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限位槽(8),所述驱动杆(41)上设有用于滑移连接在限位槽(8)内的限位块(9),所述限位块(9)与限位槽(8)的两个相对槽壁分别对应相抵以限制驱动杆(41)的极限横向运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压板(10)、锁紧螺钉(11),所述动模板(1)上设有供驱动杆(41)滑移的滑移槽(12),所述压板(10)通过锁紧螺钉(11)固定于动模板(1)且将驱动杆(41)限位于滑移槽(1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压板(10)靠近驱动杆(41)的侧壁上滚动连接有若干滚动体(13),所述滚动体(13)与驱动杆(41)外杆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还包括动模座板(14)、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连接于动模座板(14)与压板(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8)靠近驱动气缸(45)的槽壁上设有用于对限位块(9)施加弹力的弹性件(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弹性件(16)包括抵接板(17)、抵接弹簧(18),所述抵接弹簧(18)两端分别连接于抵接板(17)与限位槽(8)槽壁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槽(8)槽壁上设有凸柱(19),所述凸柱(19)穿过抵接弹簧(18)。
CN201720534868.9U 2017-05-13 2017-05-13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Active CN206765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4868.9U CN206765257U (zh) 2017-05-13 2017-05-13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34868.9U CN206765257U (zh) 2017-05-13 2017-05-13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65257U true CN206765257U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0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34868.9U Active CN206765257U (zh) 2017-05-13 2017-05-13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652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6754A (zh) * 2022-04-29 2022-09-02 台州市三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椅背板衬板模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6754A (zh) * 2022-04-29 2022-09-02 台州市三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椅背板衬板模具
CN114986754B (zh) * 2022-04-29 2023-06-16 台州市三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椅背板衬板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23628U (zh) 汽车模具行位内抽式脱模机构
CN103448199A (zh) 一种具有l形机架的压铸机
CN105538489A (zh) 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立式组合模具
CN102139524A (zh) 汽车油箱加油口帽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6765257U (zh) 一种摩托车车盖注塑模具
CN2873469Y (zh) 一种母模辅助脱模装置
CN103434101B (zh) 一种压铸机或注塑机上动模的锁定机构
CN105196498A (zh) 波纹大弯管件旋转式抽芯注塑模具
CN102601935A (zh) 模具装置
CN206605740U (zh) 一种自锁抽芯结构
CN205395010U (zh) 一种薄壁深腔类注塑模具
CN201950774U (zh) 汽车油泵左模式风道注塑模具
CN206748957U (zh) 用于生产电动车前围的注塑模具
CN206242425U (zh) 一种双向抽芯模具
CN111645282B (zh) 静模预抽芯模具结构
CN206870288U (zh) 注塑模具
CN207120397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塑料模具
CN211730019U (zh) 长盖偏心注塑模具
CN206367148U (zh) 一种车灯侧板注塑模及其倒扣成型块结构
CN112536944A (zh) 一种电池包hp-rtm两腔成型模具
CN206898158U (zh) 新型内高压成型机
CN206663707U (zh) 基于凸轮机构的注射模侧抽芯装置
CN106808627A (zh) 一种聚氨酯产品成型设备及成型方法
CN216329756U (zh) 一种便于快速码模的汽车风门注塑模具
CN205767307U (zh) 注塑模具的顶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18

Address after: 317000 Hongguang Village, Yanjiang Town, Linghai City, Tai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Taizhou huilipu M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8 Houshi Road, Beicheng Street, Huangyan,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20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BEILIDE MOULD & PLAST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