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61433U - 食物制备器具 - Google Patents
食物制备器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761433U CN206761433U CN201621484389.2U CN201621484389U CN206761433U CN 206761433 U CN206761433 U CN 206761433U CN 201621484389 U CN201621484389 U CN 201621484389U CN 206761433 U CN206761433 U CN 2067614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tic pole
- float
- food preparation
- swinging mounting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7594 Oryza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164 Oryza sati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2054 mea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372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9566 ri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347 soup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面盖、内衬及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内设置有密封腔,内盖上设置有连通密封腔与锅体内部的抽气口;浮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浮子具有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连通的负压位置以及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浮子在密封位置与负压位置之间切换,或者驱动浮子由负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浮子在重力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负压位置;抽气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并且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密封腔连通。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食物制备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已成为常备家庭厨房小家电。市场上的电压力锅和电饭煲均有预约和保温功能。夏天,外界温度高,当长时间预约或保温时,米饭、肉汤等食物往往会泡坏变质,使得用户体验差。当前,通常利用抽气、冷冻等方式进行保鲜,在小家电领域中最方便好用的是负压保鲜方案。但是目前,在电压力锅上还没有有效的结构能够实现电压力锅的抽气口打开和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物制备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包括:锅体,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及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内设置有密封腔,内盖上设置有连通密封腔与锅体内部的抽气口;浮子,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浮子具有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连通的负压位置以及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浮子在密封位置与负压位置之间切换,或者驱动浮子由负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浮子在重力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负压位置;抽气装置,设置在锅盖内并且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密封腔连通。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食物制备器具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的浮子,浮子具有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连通的负压位置以及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浮子在密封位置与负压位置之间切换,或者驱动浮子由负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浮子在重力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负压位置。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抽气口的打开和关闭,当抽气时,抽气口打开,使得内锅处于负压状态。当食物制备器具烹饪食物时,抽气口能够被封堵,从而使得食物制备器具能够正常上压,保证烹饪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此外,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内衬上设置有安装口,密封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口处的密封罩及设置在安装口和内盖之间的密封圈,密封罩、密封圈及内盖共同形成密封腔,密封罩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具有第一磁极,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磁极以及第三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吸并与第三磁极相斥,当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对应时,浮子受到第二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当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对应时,浮子受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移动至负压位置。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支架,第一转动支架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上,第一转动支架在水平面上转动,第一转动支架上设置有第二磁块以及第三磁块,第二磁块具有第二磁极,第三磁块具有第三磁极。
进一步地,第一转动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片,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片两侧的第一电磁阀和弹性件,第一电磁阀的推杆与驱动片接触,弹性件与驱动片接触。
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过流通道,当浮子位于负压位置时,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通过过流通道连通,当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被抽气口的内壁封堵。
进一步地,浮子包括第一柱段以及第二柱段,第一柱段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第一磁块设置在第二柱段的顶部,第二柱段的外径大于抽气口的直径,过流通道为过流通孔,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柱段的侧壁上,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柱段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浮子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结构,当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密封结构与内盖的底面抵接配合以封堵浮子与抽气口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第一磁块,第一磁块具有第一磁极,驱动机构具有第四磁极,第一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吸,当第一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对应时,浮子受到第四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当第四磁极远离第一磁极时,浮子在重力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负压位置。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动支架,第二转动支架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上,第二转动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二转动支架上设置有第四磁块,第四磁块具有第四磁极。
进一步地,第四磁块设置在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一端,第二转动支架的枢轴设置在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驱动杆与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二端配合以使第二转动支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机构还包括推杆结构,推杆结构设置在驱动杆上,推杆结构具有与第二转动支架配合的配合面,配合面包括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面以及连接第一配合面与第二配合面的配合斜面,配合斜面与内衬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第二电磁阀的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与配合面配合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部,推杆结构的两侧与限位部配合,以使推杆结构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实施例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浮子处于密封位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的食物制备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内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食物制备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浮子处于抽气位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食物制备器具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7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内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食物制备器具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实施例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浮子处于抽气位置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浮子处于密封位置时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的食物制备器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推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7示出了图11的食物制备器具的第二转动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20、锅盖;22、内衬;23、内盖;231、抽气口;30、密封部;31、密封腔;32、密封罩;321、通孔;33、密封圈;40、浮子;41、过流通道;42、第一柱段;43、第二柱段;44、密封结构;51、第二磁块;52、第三磁块;53、第一转动支架;531、驱动片;54、第一电磁阀;541、推杆;55、弹性件;56、第四磁块;57、第二转动支架;571、枢轴;572、限位部;573、导向斜面;58、第二电磁阀;581、驱动杆;59、推杆结构;591、第一配合面;592、第二配合面;593、配合斜面;60、抽气装置;70、第一磁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一的食物制备器具,包括:锅体10、锅盖20、浮子40、驱动机构以及抽气装置60。其中,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22及内盖23,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30,密封部30内设置有密封腔31,内盖23上设置有连通密封腔31与锅体10内部的抽气口231。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231内,浮子40具有使密封腔31与锅体10的内部连通的负压位置以及使密封腔31与锅体10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在密封位置与负压位置之间切换。抽气装置60设置在锅盖20内并且抽气装置60的吸气口与密封腔31连通。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食物制备器具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内的浮子,浮子具有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连通的负压位置以及使密封腔与锅体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驱动机构,驱动浮子在密封位置与负压位置之间切换。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抽气口的打开和关闭,当抽气时,抽气口打开,使得内锅处于负压状态。当食物制备器具烹饪食物时,抽气口能够被封堵,使得食物制备器具能够正常上压,保证烹饪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食物制备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抽气口打开和关闭的问题。此外,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当进行抽气时,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移动,使得浮子40打开抽气口231进行抽气。为了保证抽气时,密封部的密封腔31与锅体10内部形成密封空间。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内衬22上设置有安装口,密封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口处的密封罩32及设置在安装口和内盖23之间的密封圈33,密封罩32、密封圈33及内盖23共同形成密封腔31,密封罩32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321。上述密封圈33设置在内衬22与内盖23之间,防止抽气时,空气进入内衬22与内盖23之间的缝隙,导致漏气现象发生,进而影响抽气的抽气效率。
如图4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4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70,第一磁块70具有第一磁极,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磁极以及第三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吸并与第三磁极相斥,当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对应时,浮子40受到第二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当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对应时,浮子40受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移动至负压位置。当抽气时,第三磁极与第一磁极相排斥,带有第一磁块70的浮子迅速下移至负压位置,并且由于磁力的作用始终保持在负压位置。当需要烹煮食物时,第二磁极与第一磁极相吸引,带有第一磁块70的浮子迅速上移至密封位置,并且由于磁力的作用始终保持在密封位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由于避免了驱动机构与浮子40直接接触,使得密封性好。
如图1至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转动支架53,第一转动支架53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22上,第一转动支架53在水平面上转动,第二磁块51与第三磁块52设置在第一转动支架53上。第二磁块51具有第二磁极,第三磁块52具有第三磁极。具体地,第一转动支架具有支架本体以及设置在支架本体第一端的枢转轴,枢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内盖23垂直,上述结构使得第一转动支架53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第二磁块51与第三磁块52设置在第一转动支架53的第二端。当第一转动支架53沿其枢转轴摆动时,第二磁块51与第三磁块52也随之摆动。如图4所示,当第二磁块51摆动至第一磁块70的上方时,第一磁块70受到吸引向上移动至密封位置。如图8所示,当第三磁块52摆动至第一磁块70的上方时,第一磁块70受到排斥力移动至密封位置。
优选地,上述第一磁块70、第二磁块51以及第三磁块52均为永磁铁。上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如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转动支架53上设置有驱动片531,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驱动片531两侧的第一电磁阀54和弹性件55,第一电磁阀54的推杆541与驱动片531接触,弹性件55与驱动片531接触。当推杆541向驱动片531移动时,推杆541带动第一转动支架53摆动,弹性件55开始压缩。当浮子40需要由密封位置切换为负压位置或者由负压位置切换至密封位置时,第一电磁阀54的推杆541向远离驱动片531的方向移动,驱动片531在弹性件55的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摆动。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优选地,驱动片531为弧形片,上述结构使得推杆541推动驱动片531时能够始终保持与驱动片531垂直,使得驱动片531更容易推动。
如图6和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转动支架53的两侧设置有限制其摆动角度的限位柱,上述结构能够保证第一转动支架53在预定角度内转动。
由于质量较重的第二磁块51与第三磁块52设置在第一转动支架53的第二端,为了避免第一转动支架53的第二端由于较重而下沉。如图6和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内衬22上设置有支撑筋,支撑筋位于第一转动支架53的下方。上述结构能够对第一转动支架53进行支撑,防止第一转动支架53的第二端下沉。
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4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41,当浮子40位于负压位置时,密封腔31与锅体10的内部通过过流通道41连通,当浮子40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41被抽气口231的内壁封堵。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3、图4、图7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40包括第一柱段42以及第二柱段43,第一柱段42可移动地设置在抽气口231内,第一磁块70设置在第二柱段43的顶部,第二柱段43的外径大于抽气口231的直径,过流通道41为过流通孔,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柱段42的侧壁上,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柱段43的侧壁上。当浮子40位于抽气位置时,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通过过流通道41连通,当浮子40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41被抽气口231的内壁封堵。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为了保证浮子40在密封位置时能够将浮子与抽气口231之间的间隙完全密封。如图4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浮子40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结构44,当浮子40位于密封位置时,密封结构44与内盖23的底面抵接配合。
如图11至图15所示,实施例二的食物制备器具与实施例一的食物制备器具之间的区别在于,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由负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浮子40在重力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负压位置。具体地,在实施例二中,浮子4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70,第一磁块70具有第一磁极,驱动机构具有第四磁极,第一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吸,如图13所示,当第一磁极与第四磁极相对应时,浮子40受到第四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如图12所示,当第四磁极远离第一磁极时,浮子40在重力作用下由密封位置复位至负压位置。具体地,第一磁极与第四磁极在预定距离范围内能够相互吸引,当第四磁极移动至上述预定距离范围以外时,第四磁极与第一磁极将不再吸引,浮子40由于其重力的作用向下移动至负压位置。
如图11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动支架57,第二转动支架57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22上,第二转动支架57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二转动支架57上设置有第四磁块56,第四磁块56具有第四磁极。具体地,第一磁块70与第四磁块56在预定距离范围内能够相互吸引,当第四磁块56移动至上述预定距离范围以外时,第四磁块56将不再吸引第一磁块70,浮子40由于其重力的作用向下移动至负压位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1至图15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四磁块56设置在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一端,第二转动支架57的枢轴571设置在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电磁阀58,第二电磁阀58的驱动杆581与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配合以使第二转动支架57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具体地,枢轴571的轴线方向在水平面内,并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形成杠杆机构。当第二电磁阀58的驱动杆581与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配合时,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向下压,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一端向上抬起,使得第四磁块56移动至上述预定距离范围以外。
如图11至图16所示,在实施例二中,驱动机构还包括推杆结构59,推杆结构59设置在驱动杆581上,推杆结构59具有与第二转动支架57配合的配合面,配合面包括第一配合面591、第二配合面592以及连接第一配合面591与第二配合面592的配合斜面593,配合斜面593与内衬22之间的距离沿远离第二电磁阀58的方向逐渐增大。当推杆结构59向第二转动支架57移动时,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与配合斜面593接触,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随着配合斜面593向下转动,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一端向上抬起。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11和图17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设置有与配合面配合的导向斜面573。当推杆结构59向第二转动支架57移动时,推杆结构59的第一配合面591先与导向斜面573接触,使得推杆结构59的配合斜面593能够顺利与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配合。
如图11和图17所示,在实施例二中,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部572,上述结构使得推杆结构59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优选地,限位部572为相对设置的两个限位挡板,推杆结构59被限位在两个限位挡板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食物制备器具为烹饪器具,具体可以为电压力锅、电饭煲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所述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
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22)及内盖(23),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30),所述密封部(30)内设置有密封腔(31),所述内盖(2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内部的抽气口(231);
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气口(231)内,所述浮子(40)具有使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连通的负压位置以及使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不连通的密封位置;
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浮子(40)在所述密封位置与所述负压位置之间切换,或者驱动所述浮子(40)由所述负压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所述浮子(40)在重力作用下由所述密封位置复位至所述负压位置;
抽气装置(60),设置在所述锅盖(20)内并且所述抽气装置(60)的吸气口与所述密封腔(3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2)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密封部(30)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处的密封罩(32)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内盖(23)之间的密封圈(33),所述密封罩(32)、所述密封圈(33)及所述内盖(23)共同形成所述密封腔(31),所述密封罩(32)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通孔(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70),所述第一磁块(70)具有第一磁极,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第二磁极以及第三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相吸并与所述第三磁极相斥,当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相对应时,所述浮子(40)受到所述第二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当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三磁极相对应时,所述浮子(40)受到所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移动至所述负压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支架(53),所述第一转动支架(53)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内衬(22)上,所述第一转动支架(53)在水平面上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支架(53)上设置有第二磁块(51)以及第三磁块(52),所述第二磁块(51)具有所述第二磁极,所述第三磁块(52)具有所述第三磁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53)上设置有驱动片(531),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片(531)两侧的第一电磁阀(54)和弹性件(55),所述第一电磁阀(54)的推杆(541)与所述驱动片(531)接触,所述弹性件(55)与所述驱动片(53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41),当所述浮子(40)位于所述负压位置时,所述密封腔(31)与所述锅体(10)的内部通过所述过流通道(41)连通,当所述浮子(40)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过流通道(41)被所述抽气口(231)的内壁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包括第一柱段(42)以及第二柱段(43),所述第一柱段(4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抽气口(231)内,所述第一磁块(70)设置在所述第二柱段(43)的顶部,所述第二柱段(43)的外径大于所述抽气口(231)的直径,所述过流通道(41)为过流通孔,所述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柱段(42)的侧壁上,所述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柱段(43)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的底端设置有密封结构(44),当所述浮子(40)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密封结构(44)与内盖(23)的底面抵接配合以封堵所述浮子(40)与所述抽气口(231)之间的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上设置有第一磁块(70),所述第一磁块(70)具有第一磁极,所述驱动机构具有第四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四磁极相吸,当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四磁极相对应时,所述浮子(40)受到所述第四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当所述第四磁极远离所述第一磁极时,所述浮子(40)在重力作用下由所述密封位置复位至所述负压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转动支架(57),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内衬(22)上,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上设置有第四磁块(56),所述第四磁块(56)具有所述第四磁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磁块(56)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的枢轴(571)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电磁阀(58),所述第二电磁阀(58)的驱动杆(581)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配合以使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推杆结构(59),所述推杆结构(59)设置在所述驱动杆(581)上,所述推杆结构(59)具有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配合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包括第一配合面(591)、第二配合面(59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面(591)与所述第二配合面(592)的配合斜面(593),所述配合斜面(593)与所述内衬(22)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第二电磁阀(58)的方向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设置有与所述配合面配合的导向斜面(573)。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食物制备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57)的第二端设置有限位部(572),所述推杆结构(59)的两侧与所述限位部(572)配合,以使所述推杆结构(59)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84389.2U CN206761433U (zh) | 2016-12-31 | 2016-12-31 | 食物制备器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84389.2U CN206761433U (zh) | 2016-12-31 | 2016-12-31 | 食物制备器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761433U true CN206761433U (zh) | 2017-12-19 |
Family
ID=60647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84389.2U Active CN206761433U (zh) | 2016-12-31 | 2016-12-31 | 食物制备器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76143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1065A (zh) * | 2016-12-31 | 2018-07-10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食物制备器具 |
CN110507184A (zh) * | 2018-05-21 | 2019-11-2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16
- 2016-12-31 CN CN201621484389.2U patent/CN20676143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1065A (zh) * | 2016-12-31 | 2018-07-10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食物制备器具 |
CN110507184A (zh) * | 2018-05-21 | 2019-11-29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507184B (zh) * | 2018-05-21 | 2022-12-06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00295Y (zh) | 一种真空低压电饭煲 | |
CN204617884U (zh) | 电压力锅 | |
CN108261056A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6761398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8784330A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761433U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4698338U (zh) | 一种上下自动搅拌节能高压电饭锅 | |
CN109316051A (zh) | 一种蒸煮器 | |
CN207152438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950020U (zh) | 食物处理器具 | |
CN206761390U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737054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651696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4872131U (zh) | 自动真空保鲜器 | |
CN203244264U (zh) | 压力锅限压阀 | |
CN206950036U (zh) | 食物处理器具 | |
CN208957642U (zh) | 烹饪设备及其上盖 | |
CN206761457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737059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950021U (zh) | 食物处理器具 | |
CN108261065A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6761528U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6761403U (zh) | 食物制备器具 | |
CN209436896U (zh) | 一种安全的真空烹饪器具 | |
CN208709561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