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1696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51696U
CN206651696U CN201621483154.1U CN201621483154U CN206651696U CN 206651696 U CN206651696 U CN 206651696U CN 201621483154 U CN201621483154 U CN 201621483154U CN 206651696 U CN206651696 U CN 2066516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
magnetic pole
cavity
pumping chamber
coo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48315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何意
王本新
李欢欢
李桂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48315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516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516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516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mercial Cook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抽气腔,抽气腔与烹饪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浮子具有抽气位置以及密封位置;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抽气腔连通;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烹饪腔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继续抽气,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抽气腔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在浮子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抽气装置停止抽气,此时烹饪腔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内的压强以使浮子保持在密封位置。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连通通道打开和关闭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压强锅和电饭煲已成为常备家庭厨房小家电。市场上的电压强锅和电饭煲均有预约和保温功能。夏天,外界温度高,当长时间预约或保温时,米饭、肉汤等食物往往会泡坏变质,使得用户体验差。当前,通常利用抽气、冷冻等方式进行保鲜,在小家电领域中最方便好用的是负压保鲜方案。但是目前,在电压强锅上还没有有效的结构能够实现电压强锅的连通通道打开和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连通通道打开和关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抽气腔,抽气腔与烹饪腔之间设有连通通道以使烹饪腔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抽气腔被抽出;浮子,浮子具有使抽气腔与烹饪腔连通的抽气位置以及使抽气腔与烹饪腔不连通的密封位置;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抽气装置的吸气口与抽气腔连通;控制装置,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烹饪腔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继续抽气,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抽气腔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在浮子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抽气装置停止抽气,此时烹饪腔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内的压强以使浮子保持在密封位置。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当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密封位置移动至抽气位置时,连通通道被打开,抽气腔与烹饪腔连通,此时可以进行抽气。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烹饪腔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继续抽气。由于连通通道被封堵,因此抽气装置实际上只对抽气腔进行抽气,使得抽气腔内的压强逐渐减小。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抽气腔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在浮子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抽气装置停止抽气,此时烹饪腔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内的压强以使浮子保持在密封位置。由于浮子保持在密封位置,连通通道被封堵,抽气腔与烹饪腔互不连通,烹饪腔形成密闭空间,保证在正常工作时,烹饪腔内的压强能够达到预定值。上述结构不但能够实现连通通道的打开和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连通通道打开和关闭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浮子可移动地设置在连通通道内。
进一步地,当抽气腔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在浮子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浮子驱动机构停止驱动。
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磁块,磁块具有第一磁极,浮子驱动机构包括磁力支架,磁力支架上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的磁极相反,当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对应时,浮子受到第二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
进一步地,磁力支架上还具有第三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的磁极相同,当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对应时,浮子受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移动至抽气位置。
进一步地,浮子上设置有过流通道,当浮子位于抽气位置时,抽气腔与烹饪腔通过过流通道连通,当浮子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被连通通道的内壁封堵。
进一步地,浮子包括第一柱段以及第二柱段,第一柱段可移动地设置在连通通道内,第一柱段与第二柱段之间具有台阶结构以防止浮子从连通通道内脱出。
进一步地,过流通道为过流通孔,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柱段的侧壁上,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柱段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盖设在锅体上,锅盖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内衬及内盖,锅盖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与内盖所围成的腔体形成抽气腔,内盖与锅体所围成的腔体形成烹饪腔,连通通道设置在内盖上。
进一步地,内衬上设置有安装口,密封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口处的密封罩及设置在安装口和内盖之间的密封圈,密封罩、密封圈及内盖共同形成抽气腔,密封罩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
进一步地,抽气装置设置在内衬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内盖以及内衬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锅体、内盖以及内衬的另一个角度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处于密封位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第二磁块与磁块对应时的内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的烹饪器具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处于抽气位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的烹饪器具的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9的烹饪器具的第三磁块与磁块对应时的内衬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的烹饪器具的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浮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4示出了图13的浮子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烹饪腔;2、抽气腔;10、锅体;20、锅盖;21、面盖;22、内衬;23、内盖;231、连通通道;32、密封罩;321、通孔;33、密封圈;40、浮子;41、磁块;42、过流通道;43、第一柱段;44、第二柱段;51、第二磁块;52、第三磁块;53、磁力支架;60、抽气装置; 70、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烹饪腔1、抽气腔2、浮子40、浮子驱动机构、抽气装置60以及控制装置。其中,抽气腔2与烹饪腔1之间设有连通通道231以使烹饪腔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抽气腔2被抽出。浮子40具有使抽气腔2与烹饪腔1连通的抽气位置以及使抽气腔2与烹饪腔1不连通的密封位置。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60的吸气口与抽气腔2连通。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烹饪腔1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 4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60继续抽气,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抽气腔2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60在浮子40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抽气装置60停止抽气,此时烹饪腔1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2内的压强以使浮子40保持在密封位置。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由密封位置移动至抽气位置时,连通通道231被打开,抽气腔2与烹饪腔1连通,此时可以进行抽气。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烹饪腔1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抽气装置60继续抽气。由于连通通道231被封堵,因此抽气装置60实际上只对抽气腔2进行抽气,使得抽气腔2内的压强逐渐减小。当控制装置检测到抽气腔2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60在浮子40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抽气装置60停止抽气,此时烹饪腔1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2内的压强以使浮子40保持在密封位置。由于浮子40保持在密封位置,连通通道231 被封堵,抽气腔2与烹饪腔1互不连通,烹饪腔1形成密闭空间,保证在正常工作时,烹饪腔1内的压强能够达到预定值。上述结构不但能够实现连通通道231的打开和关闭,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烹饪器具不能有效地实现连通通道231打开和关闭的问题。而且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连通通道231内。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在工作时一共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腌制阶段,另一个是加热阶段。其中,在腌制阶段时需要将连通通道231打开以对烹饪腔1进行抽气,使得烹饪腔1内的压强满足预定值,保证腌制效果。在腌制阶段结束后需要将浮子40移动至密封位置,然后进行加热。由于连通通道231被封堵,烹饪腔不漏气,因此能够保证高压烹饪功能。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控制装置检测到烹饪腔1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浮子4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上述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指的是在腌制阶段内的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当抽气腔2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抽气装置60在浮子40移动至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浮子驱动机构停止驱动。具体地,当满足上述第二预定值或者是第二预定时间时,烹饪腔1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2内的压强,且压强差足以克服浮子40的重力使得浮子40始终保持在密封位置。因此,在后续加热阶段时,不必依靠外力将浮子40顶在密封位置,缩短了浮子驱动机构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浮子驱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如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浮子40上设置有磁块41,磁块41的远离浮子40的一端具有第一磁极,浮子驱动机构包括磁力支架,磁力支架上具有第二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的磁极相反,当第一磁极与第二磁极相对应时,浮子40受到第二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得封堵效果好。此外,由于上述结构通过磁力控制浮子40的移动,因此浮子驱动机构不必穿入抽气腔与浮子40接触配合即可控制浮子40的移动,从而避免了抽气腔发生漏气现象所导致的抽气效果差的现象发生。
优选地,如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力支架53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22上,磁力支架53的远离枢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块51,第二磁块51上具有第二磁极。当磁力支架53转动至第二磁块51与磁块41对应时,磁块41受到第二磁块51的吸引力移动至密封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烹饪腔1内可能会产生漏气现象,为了保证在整个腌制阶段中,烹饪腔1 内的压强能够满足预定值。需要隔一段时间对烹饪腔1进行一次抽气。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力支架上还具有第三磁极,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的磁极相同,当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对应时,浮子40受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力移动至抽气位置。具体地,在腌制阶段中,首先先进行抽气,当烹饪腔1内的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磁块41驱动浮子4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当移动至密封位置后一定时间,或是烹饪腔1内的压腔升高到预定值时,需要重新抽气以保证烹饪腔1内的负压环境。此时,第一磁极与第三磁极相对应,浮子40受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力移动至抽气位置,进行抽气。当烹饪腔1内的压强再一次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磁块41驱动浮子40由抽气位置移动至密封位置。就这样重复循环上述过程,直至腌制阶段结束为止。上述结构使得即便烹饪腔1 产生漏气现象,也能保证烹饪腔1内的压强满足预定值,提高腌制效果。此外,上述结构简单,使得浮子40能够被始终压在抽气位置。
优选地,如图5至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力支架可枢转地设置在内衬22上,磁力支架53的远离枢轴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三磁块52,第三磁块52上具有第三磁极。当磁力支架53转动至第三磁块52与磁块41对应时,磁块41受到第三磁块52的排斥力移动至抽气位置。
如图6、图10、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浮子4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42,当浮子40位于抽气位置时,抽气腔2与烹饪腔1通过过流通道42连通,当浮子40位于密封位置时,过流通道42被连通通道231的内壁封堵。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浮子40包括第一柱段43以及第二柱段44,第一柱段43可移动地设置在连通通道231内,第一柱段43与第二柱段44之间具有台阶结构以防止浮子40从连通通道231内脱出。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过流通道42为过流通孔,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柱段43的侧壁上,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柱段44的侧壁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1、图2、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 以及锅盖20。其中,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锅盖20,盖设在锅体10上,锅盖20 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21、内衬22及内盖23,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密封部与内盖23所围成的腔体形成抽气腔2,内盖23与锅体10所围成的腔体形成烹饪腔1,连通通道 231设置在内盖23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如图6、图10和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柱段43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块70。当浮子40处于密封位置时,密封块70能够与内盖23的底部抵接,以密封第一柱段43与连通通道231之间的间隙,保证锅体10内的密封效果。
如图1、图2、图5、图6、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内衬22上设置有安装口,密封部包括设置在安装口处的密封罩32及设置在安装口和内盖23之间的密封圈33,密封罩32、密封圈33及内盖23共同形成抽气腔2,密封罩32上设置有与吸气口连通的通孔321。上述密封圈33设置在内衬22与内盖23之间,防止抽气时,空气进入内衬22与内盖23之间的缝隙,导致漏气现象发生,进而影响抽气效率。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抽气装置60设置在内衬22上。上述结构使得抽气装置60 的抽气通道更短,提高了抽气效率。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烹饪器具的工作阶段也可以包括保鲜阶段和加热阶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烹饪腔(1);
抽气腔(2),所述抽气腔(2)与所述烹饪腔(1)之间设有连通通道(231)以使所述烹饪腔(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抽气腔(2)被抽出;
浮子(40),所述浮子(40)具有使所述抽气腔(2)与所述烹饪腔(1)连通的抽气位置以及使所述抽气腔(2)与所述烹饪腔(1)不连通的密封位置;
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浮子(40)由所述抽气位置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
抽气装置(60),所述抽气装置(60)的吸气口与所述抽气腔(2)连通;
控制装置,当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烹饪腔(1)内压强达到第一预定值,或者所述烹饪器具的工作时间在达到第一预定时间后,所述浮子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浮子(40)由所述抽气位置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所述抽气装置(60)继续抽气,当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所述抽气腔(2)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所述抽气装置(60)在所述浮子(40)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所述抽气装置(60)停止抽气,此时所述烹饪腔(1)内的压强大于所述抽气腔(2)内的压强以使所述浮子(40)保持在所述密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2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抽气腔(2)内的压强达到第二预定值,或者所述抽气装置(60)在所述浮子(40)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后的抽气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时,所述浮子驱动机构停止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上设置有磁块(41),所述磁块(41)具有第一磁极,所述浮子驱动机构包括磁力支架(53),所述磁力支架(53)上具有第二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的磁极相反,当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极相对应时,所述浮子(40)受到所述第二磁极的吸引力移动至所述密封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支架(53)上还具有第三磁极,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三磁极的磁极相同,当所述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三磁极相对应时,所述浮子(40)受到所述第三磁极的排斥力移动至所述抽气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上设置有过流通道(42),当所述浮子(40)位于所述抽气位置时,所述抽气腔(2)与所述烹饪腔(1)通过所述过流通道(42)连通,当所述浮子(40)位于所述密封位置时,所述过流通道(42)被所述连通通道(231)的内壁封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40)包括第一柱段(43)以及第二柱段(44),所述第一柱段(4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连通通道(231)内,所述第一柱段(43)与所述第二柱段(44)之间具有台阶结构以防止所述浮子(40)从所述连通通道(231)内脱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流通道(42)为过流通孔,所述过流通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柱段(43)的侧壁上,所述过流通孔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柱段(44)的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包括:
锅体(10),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
锅盖(20),盖设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20)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盖(21)、内衬(22)及内盖(23),所述锅盖(20)上设置有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内盖(23)所围成的腔体形成所述抽气腔(2),所述内盖(23)与所述锅体(10)所围成的腔体形成所述烹饪腔(1),所述连通通道(231)设置在所述内盖(23)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22)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密封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处的密封罩(32)及设置在所述安装口和所述内盖(23)之间的密封圈(33),所述密封罩(32)、所述密封圈(33)及所述内盖(23)共同形成所述抽气腔(2),所述密封罩(32)上设置有与所述吸气口连通的通孔(32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装置(60)设置在所述内衬(22)上。
CN201621483154.1U 2016-12-31 2016-12-31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6516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3154.1U CN206651696U (zh) 2016-12-31 2016-12-31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483154.1U CN206651696U (zh) 2016-12-31 2016-12-31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51696U true CN206651696U (zh) 2017-11-21

Family

ID=60313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483154.1U Active CN206651696U (zh) 2016-12-31 2016-12-31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5169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1046A (zh) * 2016-12-31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
CN108685475A (zh) * 2017-04-06 2018-10-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0507170A (zh) * 2018-05-21 2019-11-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61046A (zh) * 2016-12-31 2018-07-1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
CN108261046B (zh) * 2016-12-31 2023-12-1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控制方法
CN108685475A (zh) * 2017-04-06 2018-10-23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0507170A (zh) * 2018-05-21 2019-11-2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61056A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201200295Y (zh) 一种真空低压电饭煲
CN205849258U (zh) 电压力锅
CN206651696U (zh) 烹饪器具
CN204617884U (zh) 电压力锅
CN202287773U (zh) 一种压力式电饭锅
CN206761398U (zh) 烹饪器具
CN207152438U (zh) 烹饪器具
CN108784330A (zh) 烹饪器具
CN206950020U (zh) 食物处理器具
CN206761390U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207370542U (zh) 烹饪器具
CN112842060A (zh) 烹饪器具及其保温和保温控制方法
CN108261046A (zh) 烹饪控制方法
CN206950036U (zh) 食物处理器具
CN203302896U (zh) 一种带燃气灶的烤箱
CN206761433U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206950021U (zh) 食物处理器具
CN206761403U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106724750B (zh) 电饭煲
WO2018205367A1 (zh) 一种带有烘烤鼓风结构的蒸汽烤箱
CN206761457U (zh) 烹饪器具
CN206761528U (zh) 食物制备器具
CN207370592U (zh) 烹饪器具
CN108338673A (zh) 食物处理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