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42225U -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42225U
CN206742225U CN201720420455.8U CN201720420455U CN206742225U CN 206742225 U CN206742225 U CN 206742225U CN 201720420455 U CN201720420455 U CN 201720420455U CN 206742225 U CN206742225 U CN 206742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ottom
heat pipe
contact area
cooling stand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204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谈凤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204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42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42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422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包括铜底和散热支架,铜底和散热支架通过多根呈U形的热管连接,热管连接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铜底的凹槽形状相同,热管的另一端穿设在散热支架上,散热支架上设有一风扇架,风扇架的中部设有一散热孔,散热孔处安装有一风扇。本实用新型的热管与铜底的接触面积增大,比圆形的热管接触面积增大一半以上。提高了散热效率和产品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今近年来电脑中央处理器的运算速度已经大大提升,晶片表面的热通量也随着越高,如何增加散热效率,提升系统稳定度,便成了首要工作。
当CPU的时代越来越高,运算度越来越快,相对晶片产生的热通量与温度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的散热,提高电脑的散热速度,一般最常见的方法就是提升散热性能。要如何提升散热性能,就是这次我们研究的目的。
传统的热导管为圆形,与相关焊接处的铜板沟槽为半圆形.(与铜底的焊接面积为:15.42m2)。
本实用新型更改热管成型截面形状为U型,(与铜底的焊接面积为:25.82m 2),以下传导的散热基本公式:Q=K*A*△T/L;可知,横截面积与传导散热量成正比~~目前横截面积改善前/后比为1:1.67;
Q=传导散热量(W)
K=热传导系数(W/m℃)
A=横截面积(m2)
△T=路径两端的温差(℃)
L=传导路径长度(m)。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该散热器的热管形状为U形或D形,大大提高了与铜底的连接面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包括铜底和散热支架,所述铜底和所述散热支架通过多根呈U形的热管连接,所述热管连接所述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铜底的凹槽形状相同,所述热管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散热支架上,所述散热支架上设有一风扇架,所述风扇架的中部设有一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安装有一风扇。热管连接所述铜底的一端为接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热管连接所述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或D形,所述铜底的凹槽形状为U形或D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铜底的凹槽设置在该铜底的上平面中部,所述铜底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下侧壁设有一个或多个锁紧螺丝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每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中心距是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散热支架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展开有一侧翼散热板,所述侧翼散热板的上平面呈弧形,所述侧翼散热板的下端间隔设有多个连续的弧形凹槽,所述散热支架的下端设有一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盖在所述铜底的上平面,两个所述侧翼散热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散热鳍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热管穿设在所述散热支架的一端从该散热支架的一侧穿出,所述风扇架抵靠在所述热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扇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抵靠在所述热管上的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铜底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方形缺口卡接有一安装弹片,所述安装弹片通过螺丝锁紧在所述方形缺口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的一种改进,所述风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风扇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将热管的形状改为 U形,热管连接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铜底的凹槽形状相同,热管连接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或D形,铜底的凹槽形状为U形或D形。通过改变热管与铜底的连接端形状,U形或D形接触端可以大大提高与铜底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散热支架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铜底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铜底主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热管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名称:
1-铜底;
2-散热支架;
21-侧翼散热板 22-弧形凹槽 23-连接平台;
3-热管;
4-凹槽;
5-风扇架;
6-散热孔;
7-风扇;
8-方形缺口;
9-锁紧螺丝孔;
10-卡槽;
11-支撑柱;
12-安装弹片;
13-螺丝;
14-螺栓;
15-接触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根据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包括铜底1和散热支架2,铜底1和散热支架2通过多根呈U形的热管3连接,热管3连接铜底1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铜底1的凹槽4形状相同,热管3的另一端穿设在散热支架2上,散热支架2 上设有一风扇架5,风扇架5的中部设有一散热孔6,散热孔6处安装有一风扇7。热管3连接铜底1的一端为接触端15。
优选的,热管3连接铜底1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或D形,铜底1 的凹槽形状为U形或D形。
优选的,铜底1的凹槽4设置在该铜底1的上平面中部,铜底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方形缺口8,方形缺口8的下侧壁设有一个或多个锁紧螺丝孔9。
优选的,每两个凹槽4之间的中心距是8mm。
优选的,散热支架2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展开有一侧翼散热板21,侧翼散热板21的上平面呈弧形,侧翼散热板21的下端间隔设有多个连续的弧形凹槽22,散热支架2的下端设有一连接平台23,连接平台23盖在铜底1的上平面,两个侧翼散热板21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散热鳍片。
优选的,热管3穿设在散热支架2的一端从该散热支架2的一侧穿出,风扇架5抵靠在热管3上。
优选的,风扇架5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抵靠在热管3上的卡槽10。
优选的,铜底1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一支撑柱11,方形缺口8卡接有一安装弹片12,安装弹片12通过螺丝13锁紧在方形缺口8内。
优选的,风扇7通过多个螺栓14固定在风扇架5上。
本实用新型将热管的形状改为U形,热管3连接铜底1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铜底1的凹槽形状相同,热管3连接铜底1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或D形,铜底的凹槽形状为U形或D形。通过改变热管3与铜底1的连接端形状,U形或D形接触端可以大大提高与铜底1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包括铜底和散热支架,所述铜底和所述散热支架通过多根呈U形的热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连接所述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与该铜底的凹槽形状相同,所述热管的另一端穿设在所述散热支架上,所述散热支架上设有一风扇架,所述风扇架的中部设有一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处安装有一风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连接所述铜底的一端的横截面形状呈U形或D形,所述铜底的凹槽形状为U形或D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底的凹槽设置在该铜底的上平面中部,所述铜底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一方形缺口,所述方形缺口的下侧壁设有一个或多个锁紧螺丝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凹槽之间的中心距是8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支架的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展开有一侧翼散热板,所述侧翼散热板的上平面呈弧形,所述侧翼散热板的下端间隔设有多个连续的弧形凹槽,所述散热支架的下端设有一连接平台,所述连接平台盖在所述铜底的上平面,两个所述侧翼散热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散热鳍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穿设在所述散热支架的一端从该散热支架的一侧穿出,所述风扇架抵靠在所述热管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架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抵靠在所述热管上的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底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一支撑柱,所述方形缺口卡接有一安装弹片,所述安装弹片通过螺丝锁紧在所述方形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在所述风扇架上。
CN201720420455.8U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42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0455.8U CN206742225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20455.8U CN206742225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42225U true CN206742225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1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2045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42225U (zh) 2017-04-20 2017-04-20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422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2658A (zh) * 2018-03-28 2018-10-19 安徽尼古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子散热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2658A (zh) * 2018-03-28 2018-10-19 安徽尼古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电子散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16913U (zh) 微通道液冷热沉装置
TWM512883U (zh) 散熱模組、水冷式散熱模組及散熱系統
CN206742225U (zh) 一种可增大热管与铜底接触面积的散热器
CN207833444U (zh) 一种服务器的水冷散热装置
CN205726867U (zh) 一种组合式铜制散热器
CN106817884A (zh) 一种电子器件散热器
KR101239172B1 (ko) 다방향 방열판
CN202473901U (zh) 板带式集成电路水冷散热组件
CN205622978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子线路板
CN1997273B (zh) 环路式散热模组
CN107426950A (zh) 一种电子器件自然散热装置
CN203909706U (zh) 新型cpu散热风扇
CN108681384B (zh) 具有辅助散热功能的军用散热器
CN2664189Y (zh) 热管散热装置
JP2023526588A (ja) 浸漬冷却における蒸気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209731872U (zh) 一种散热模组及头戴显示设备
CN202285109U (zh) 一种区域网服务器用的热管散热器
CN206685368U (zh) Igbt散热模组和车辆
CN207219248U (zh) 热超导翅片式散热器及电器设备机箱
CN214474882U (zh) 一种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13150529U (zh) 一种散热型变压器
CN212934601U (zh) 一种计算机芯片用的多重散热结构
CN203720769U (zh) 一种计算机用热源分离式散热片
CN209928357U (zh) 用于计算机散热的装置及散热机构
US8418750B2 (en) Heat exchanger radiating fin structure and heat exchanger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