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34993U -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34993U
CN206734993U CN201720376787.0U CN201720376787U CN206734993U CN 206734993 U CN206734993 U CN 206734993U CN 201720376787 U CN201720376787 U CN 201720376787U CN 206734993 U CN206734993 U CN 2067349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sealing device
door
buffer sealing
ex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678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瞿建国
李�浩
罗沉
王建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riginCell Biological Cryo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7678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349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349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349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用于将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入冷库前的缓冲处理,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包括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设置有内升降机构,所述外门设置有外升降机构,所述内门和外门之间构成可密封的缓冲区,所述内门连通冷库,所述外门连通外部环境。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可以确保中转罐在开盖后,生物样本不会暴露在常温环境,减少样本损伤。缓冲区可防止中转罐内部结霜,提高自动化存取管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存储中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以及临床医疗领域疾病分析检测和治疗保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对生物样本越来越广泛的需求,也对生物样本的存储技术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对存储样本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样本存取过程和程序的准确性、高效性和科学性的要求。生物样品储存的对象往往涵盖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样本,如人体器官组织、全血、血浆、血清、生物体液或经处理过的生物样本(包括DNA、RNA、蛋白等)。生物样本的长期储存,通常需使用尽可能低的温度来降低样本内的生化反应,提高样本内各种成分的稳定性。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等生物样本,其常用的储存温度常有-80℃(超低温冰箱)、-140℃(液氮气相或深冷冰箱)以及-196℃(液氮液相)等,而且,温度越低,样本的稳定保存时间越长。
由于在超低温存储生物样本的程序中,需要会对生物样本进行程序降温。这个过程也就是将常温状态的生物样本通过精确控制的降温过程,进入较低温度的冷冻状态,为了最有效保障生物样本的生物活性,此低温往往需要达到-60℃以下,甚至更低。为了实现大批量生物样本的长期、稳定、可靠存储和取样,自动化的低温或超低温生物样本存取设备的研制和使用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自动化中转装置是是实现自动化低温或超低温生物样本存取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生物样本从外部环境进出生物样本存储容器的通道和节点。
在现有技术中,完成程序降温的生物样本冻存管将被临时置入一个相对较小尺寸的便携式低温中转存储容器内,并用保温盖盖住此便携式中转存储容器的操作口(如顶部),再通过人工或者处于常温或者非超低温环境下的自动化转运装置输送到生物样本所需进入的超低温生物样本存储容器外侧,再通过人工或者自动化装置将每一个生物样本冻存单元(如生物样本冻存管)置入生物样本超低温冻存设备的冻存容器或空间内。然而,现有技术的超低温自动化生物样本存储设备缺少一个具有一定温控功能的低温环境的缓冲操作空间或者机构,来将生物样本(样本冻存管)从低温中转存储容器转移到超低温存储设备的冻存容器或空间内,以欧洲专利EP2666694A1为例,中转存储罐在一个开放空间的轨道上运输,再即将进入冷库时,通过外部开盖机构,将中转罐盖子打开,然后中转罐再进入冷库;该方案虽然实现了自动化传输,但生物样本有一段时间会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下,容易结霜,影响生物样本的生物活性;此外,该机构体积较大,现场安装与调试过程也较复杂,不利于设备的大规模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转装置缺少缓冲空间的缺陷,提供一种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用于将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入冷库前的缓冲处理,其特点在于,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包括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设置有内升降机构,所述外门设置有外升降机构,所述内门和外门之间构成可密封的缓冲区,所述内门连通冷库,所述外门连通外部环境。在任何情况下,缓冲区都不会同时连通冷库与外部环境。这样可以确保中转罐在开盖后,生物样本不会暴露在常温环境。
较佳地,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均包括外层和内层。双层结构有利于缓冲层的保温。
较佳地,所述内门升降机构包括内驱动件,所述外门升降机构包括外驱动件。
较佳地,所述内驱动件和外驱动件均为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平移运动的驱动件。
较佳地,所述内驱动件和所述外驱动件均为齿轮齿条。齿轮齿条的运动精确。
较佳地,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所述除湿降温组件用于将密闭的所述缓冲区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设定值。
较佳地,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包括旋转件和提升件,所述开盖组件位于所述缓冲区。
较佳地,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操作屏和环境显示屏,所述操作屏用于手动操作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的运行,所述环境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冷库内、缓冲区、外部环境区域的湿度、温度、整体设备运转情况。
较佳地,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连接固定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实现模块化。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可以确保中转罐在开盖后,生物样本不会暴露在常温环境,减少样本损伤;缓冲区可防止中转罐内部结霜,提高自动化存取管的成功率;采用双层保温门密封机构,可提高冷库的整体保温性能,降低运行功耗,减少生物样本库的运行成本,且在对中转罐中样本进行存取操作时,内外门均可保持关闭状态,不会降低冷库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实现了模块化,所有机构和定位装置集成到一个模块,受外部影响较小,安装调试比较方便,更容易确保运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低温存储中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传输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中转罐托盘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内门102
外门104
内升降机构106
外升降机构108
缓冲区110
外传输机构202
内传输机构204
中转罐托盘206
自动伸缩托盘208
传输位置传感器210
挡块212
挡壁214
限位销216
限位孔218
托盘齿条220
齿轮221
传输齿条222
滚轮224
导轨226
引导块228
中转罐托盘位移传感器230
除湿降温接口302
开盖组件304
开盖监测传感器306
操作屏308
环境显示屏310
外壳3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本实施例详细描述了低温存储中转装置、缓冲密封装置以及传输装置。在上下文中,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与缓冲密封装置意义相同,低温存储传输装置和传输装置意义相同。
本实施例的低温存储中转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主要用于将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入冷库,中转罐中存放有生物样本,此处的生物样本包括但不限于人体器官组织、全血、血浆、血清、生物体液、微生物或经处理过的DNA、RNA、蛋白等。本实施例的低温存储中转装置主要包括缓冲密封装置和传输装置。
如图1所示,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包括内门102和外门104,内门102和外门104均设置有密封圈,保证密封性。内门102设置有内升降机构106,外门104设置有外升降机构108,内升降机构106和外升降机构108能够控制内门102和外门104的上下运动,从而控制内门102和外门104的开闭动作。内门102和外门104之间构成可密封的缓冲区110,当内门102和外门104均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缓冲区110呈封闭状态,内门102或外门104向上运动,缓冲区110打开,并和邻近的区域连通,内门102连通冷库,外门104连通外部环境。当内门102关闭且外门104打开时,缓冲区110与外部环境连通,并且与冷库隔绝;当内门102打开且外门104关闭时,缓冲区110与冷库连通,并与外部环境隔绝;当内门102关闭且外门104关闭时,缓冲区110与冷库隔绝,同时与外部环境也隔绝。在任何情况下,内门102和外门104都不会同时打开,这就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缓冲区110都不会同时连通冷库与外部环境。这样可以确保中转罐在开盖后,生物样本不会暴露在常温环境。
传输装置包括外传输机构202和内传输机构204,外传输机构202用于将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至缓冲区110,内传输机构204用于将中转罐从缓冲区110输送入冷库。当内门102关闭且外门104关闭时,内传输机构204和外传输机构202均处于初始位置,此时,外传输机构202完全位于缓冲区110内。内传输机构204始终位于冷库内部。当内门102关闭且外门104打开时,缓冲区110和外部环境连通,此时中转罐可借助外传输机构202从外部环境输送到缓冲区110内。当中转罐完全进入缓冲区110后,可同时关闭内门102和外门104,对缓冲区110内进行除湿降温操作,待缓冲区110内的温度和湿度达到设定值时,对中转罐进行开盖操作,然后保持外门104关闭的同时打开内门102,此时缓冲区110与外部环境隔绝,缓冲区110与冷库连通,中转罐可借助内传输机构204从缓冲区110输送到冷库中。
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还包括中转罐托盘206和自动伸缩托盘208,传输装置包括一个四级机构,第四级为中转罐托盘206,第三级为自动伸缩托盘208,第二级为外传输机构202,第一级为内传输机构204。中转罐托盘206卡合在自动伸缩托盘208上,中转罐托盘206能够锁定在自动伸缩托盘208上,并保持稳定,同时中转罐托盘206还能够从自动伸缩托盘208上分离。
自动伸缩托盘208活动配合于外传输机构202,外传输机构202用于将自动伸缩托盘208从外部环境移动至缓冲区110,自动伸缩托盘208能够携带中转罐托盘206完全伸出缓冲区110,即完全位于外部环境中。在中转罐托盘206的中部具有凹陷,中转罐能够放置在该凹陷中,并保持稳定。待中转罐放置在中转罐托盘206上后,自动伸缩托盘208从外部环境向缓冲区110缩回,直至全部的自动伸缩托盘208均位于缓冲区110内,在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到缓冲区110的过程中,中转罐托盘206始终放置在自动伸缩托盘208上。然后外门104关闭,同时内门102也保持关闭,可以对缓冲区110内进行降温除湿操作,并对中转罐进行开盖操作。
内传输机构204用于将中转罐托盘206从缓冲区110移动至冷库,外传输机构202能够带动自动伸缩托盘208越过内门102,使得自动伸缩托盘208的一部分位于冷库内,此时自动伸缩托盘208和中转罐托盘206解除锁定,内传输机构204能够带动中转罐托盘206从自动伸缩托盘208上分离,然后外传输机构202复位,内门102关闭,内传输机构204继续带动中转罐托盘206到达指定位置,此时可对中转罐内样本进行存取操作。当对中转罐中的样本完成存取操作后,内传输机构204带动中转罐托盘206及其上的中转罐回到自动伸缩托盘208,然后自动伸缩托盘208和中转罐托盘206锁定,传输装置全部恢复初始位置。在外传输机构202上设置有传输位置传感器210,用于实时监测传输装置的位置情况,以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动作。
内门102和外门104均包括外层和内层。外层为结构性材料,内层为保温材料,如聚氨酯发泡材料,真空绝热板材料,XPS挤塑板材料或聚丙烯泡沫塑料中的一种。双层结构有利于缓冲层的保温。内门102升降机构包括内驱动件,外门104升降机构包括外驱动件。内驱动件驱动内门102升降,外驱动件驱动外门104升降,从而控制内外门的开闭。内驱动件和外驱动件均为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平移运动的驱动件。在本实施例中,内驱动件和外驱动件均为齿轮齿条,在其他实施例中,内驱动件和外驱动件可以采用同步带、滚珠丝杠以及链条等。
中转罐托盘206底部前后端设有挡壁214,内传输机构204包括同步带和挡块212,挡块212固定在同步带上,挡块212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并固定在同步带的外周面上,挡块212能够通过挡壁214带动中转罐托盘206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挡壁214为中转罐托盘206底部前后端的凸起块上的侧壁,这两个侧壁均面向中转罐托盘206的中心,同步带的一端伸入挡壁214与中转罐托盘206的中心之间,同步带的转动带动挡块212抵靠挡壁214,从而带动中转罐托盘206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挡壁214也可以为挡壁214为中转罐托盘206底部前后端的凹槽上的侧壁,同样,这两个侧壁均面向中转罐托盘206的中心。当中转罐从中转罐托盘206上取下后,同步带反向转动,从而使挡块212推动中转罐托盘206回到自动伸缩托盘208。
自动伸缩托盘208包括限位销216,中转罐托盘206设有限位孔218,限位销216能够自动伸入和移出限位孔218。限位销216和限位孔218的配合实现了中转罐托盘206在自动伸缩托盘208上的锁定。当限位销216伸入限位孔218时,中转罐托盘206不能相对于自动伸缩托盘208移动,从而实现锁定。当限位销216移出限位孔218时,中转罐托盘206能够相对于自动伸缩托盘208移动,从而实现解锁。解锁后,中转罐托盘206能够从自动伸缩托盘208上分离。
自动伸缩托盘208的两侧设有托盘齿条220,外传输机构202包括齿轮221和传输齿条222,传输齿条222固定在外传输机构202两侧,齿轮221啮合在传输齿条222和托盘齿条220之间。托盘齿条220为两个,分别位于自动伸缩托盘208的两侧。传输齿条222也为两个,分别位于外传输机构202的两侧,托盘齿条220与传输齿条222的齿相面对但不接触。齿轮221为两个,分别位于外传输机构202的两侧,并且每个齿轮221均位于托盘齿条220与传输齿条222之间,齿轮221与托盘齿条220之间保持啮合,同时齿轮221与传输齿条222之间也保持啮合。通过齿轮221的转动,实现托盘齿条220的伸缩。
中转罐托盘206两侧设有若干滚轮224,内传输机构204设有两条导轨226,滚轮224能够在导轨226上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滚轮224一共有六个,其中三个滚轮224间隔分布在中转罐托盘206的一侧,另外三个滚轮224间隔分布在中转罐托盘206的相对侧。导轨226之间的距离与相对侧两个滚轮224之间的距离一致,以保证滚轮224在导轨226上可以流畅地滚动。为了增加滚轮224在导轨226上的稳定性,防止中转罐托盘206偏移,在导轨226的外侧还设置了四个引导块228,其中两个引导块228分布在一个导轨226的外侧,另外两个引导块228分布在另一个导轨226的外侧,每个引导块228均和相对侧的引导块228镜像对称,每个引导块228均具有斜面,每两个相对的引导块228的斜面的法线均与水平面平行,且两个法线的交点落在两个相对的引导块228的中点与缓冲区110的中心之间。两个导轨226的末端均设置有一个中转罐托盘位移传感器230,其利用激光测距仪,用于实时监测中转罐托盘206的位置,实现传输位置的精确控制。
为了使中转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开盖操作,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除湿降温组件用于将密闭的缓冲区110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设定值。除湿降温组件包括除湿降温接口302和除湿降温传感器,除湿降温接口302和除湿降温传感器电连接。内门102和外门104同时关闭后,开始启动除湿降温传感器,如果缓冲区110内的湿度和温度没有达到设定值,则除湿降温传感器向除湿降温接口302发送指令,打开除湿降温接口302,利用除湿降温设备对缓冲区110内进行除湿降温操作,待缓冲区110内的湿度和温度达到设定值,则除湿降温传感器向除湿降温接口302发送指令,关闭除湿降温接口302。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开盖组件304,开盖组件304包括旋转件和提升件,开盖组件304位于缓冲区110。首先利用旋转件将中转罐的盖子拧松,然后利用提升件将中转罐的盖子移动离开罐口,开盖后,盖子仍然连接在中转罐上。通过开盖监测传感器306来监测开盖是否完成,当开盖监测传感器306发出完成指令后,再启动下一步操作。开盖监测传感器306采用光电传感器。低温存储中转装置还包括操作屏308和环境显示屏310,分别固定在外门104的外侧,操作屏308用于手动操作低温存储中转装置的运行,环境显示屏310用于实时显示冷库内、缓冲区110、外部环境区域的湿度、温度、整体设备运转情况。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外壳312,外壳312连接固定内门102和外门104,实现模块化。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低温存储中转装置的运行方法,其利用如本实施例的的低温存储中转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外部传输,利用内升降机构106关闭内门102,利用外升降机构108打开外门104,利用外传输机构202将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至缓冲区110;密封处理,利用外升降机构108关闭外门104,密封缓冲区110,对缓冲区110进行除湿降温处理,然后将中转罐开盖;内部传输,利用内门102升降机构打开内门102,利用内传输机构204将中转罐从缓冲区110输送入冷库,然后复位传输装置,关闭内门102。在密封处理步骤中,内外门封闭,进行除湿和初步降温,当温度和湿度达到设定值后,再进行开盖。
低温存储中转装置还包括中转罐托盘206和自动伸缩托盘208,在外部传输步骤中,中转罐放置在中转罐托盘206上,中转罐托盘206放置在自动伸缩托盘208上,自动伸缩托盘208带动中转罐托盘206从外部环境输送至缓冲区110;在内部传输步骤中,中转罐托盘206从自动伸缩托盘208上分离,中转罐托盘206由缓冲区110进入冷库,自动伸缩托盘208留在缓冲区110。
本实施例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可以确保中转罐在开盖后,生物样本不会暴露在常温环境,减少样本损伤;缓冲区可防止中转罐内部结霜,提高自动化存取管的成功率;采用双层保温门密封机构,可提高冷库的整体保温性能,降低运行功耗,减少生物样本库的运行成本,且在对中转罐中样本进行存取操作时,内外门均可保持关闭状态,不会降低冷库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实现了模块化,所有机构和定位装置集成到一个模块,受外部影响较小,安装调试比较方便,更容易确保运行精度。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用于将中转罐从外部环境输送入冷库前的缓冲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包括内门和外门,所述内门设置有内升降机构,所述外门设置有外升降机构,所述内门和外门之间构成可密封的缓冲区,所述内门连通冷库,所述外门连通外部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均包括外层和内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门升降机构包括内驱动件,所述外门升降机构包括外驱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驱动件和外驱动件均为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平移运动的驱动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驱动件和所述外驱动件均为齿轮齿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除湿降温组件,所述除湿降温组件用于将密闭的所述缓冲区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到设定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包括旋转件和提升件,所述开盖组件位于所述缓冲区。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操作屏和环境显示屏,所述操作屏用于手动操作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的运行,所述环境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冷库内、缓冲区、外部环境区域的湿度、温度、整体设备运转情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连接固定所述内门和所述外门,实现模块化。
CN201720376787.0U 2017-04-11 2017-04-11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Active CN2067349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6787.0U CN206734993U (zh) 2017-04-11 2017-04-11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6787.0U CN206734993U (zh) 2017-04-11 2017-04-11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34993U true CN206734993U (zh) 2017-12-12

Family

ID=60560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6787.0U Active CN206734993U (zh) 2017-04-11 2017-04-11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3499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4952A (zh) * 2018-07-14 2018-12-28 安徽细胞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细胞及生物活性制剂专用车载储运设备
CN109368107A (zh) * 2018-11-09 2019-02-22 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样本储存库及其储存方法
CN113371346A (zh) * 2021-08-12 2021-09-10 南通市金璐艺卧室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货物运输的旋转式自主装卸物流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94952A (zh) * 2018-07-14 2018-12-28 安徽细胞之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干细胞及生物活性制剂专用车载储运设备
CN109368107A (zh) * 2018-11-09 2019-02-22 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样本储存库及其储存方法
WO2020093585A1 (zh) * 2018-11-09 2020-05-14 上海原能细胞生物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样本储存库及其储存方法
CN113371346A (zh) * 2021-08-12 2021-09-10 南通市金璐艺卧室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货物运输的旋转式自主装卸物流箱
CN113371346B (zh) * 2021-08-12 2021-10-26 南通市金璐艺卧室用品有限公司 基于货物运输的旋转式自主装卸物流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6674A (zh) 低温存储中转装置及其运行方法
CN206735138U (zh) 低温存储中转装置
CN206734993U (zh) 低温存储缓冲密封装置
CN107624751A (zh) 低温存储系统
WO2021068373A1 (zh) 自动化生物样本库
CN109368107A (zh) 一种生物样本储存库及其储存方法
CN210213516U (zh) 液氮存储装置
CN210213517U (zh) 具有自动存取功能的液氮存储装置
CN110511872A (zh) 细胞批量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07269729U (zh) 低温存储系统
CN206156178U (zh) 一种生物样本自动存取设备
CN210203096U (zh) 液氮存储设备
CN206735240U (zh) 低温存储传输装置
CN209291247U (zh) 一种生物样本储存库
CN112938105B (zh) 深低温生殖样本自动化存储系统
CN113528341A (zh) 一种生物组织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
CN111907943A (zh) 具有自动存取功能的液氮存储装置
CN111907942A (zh) 液氮存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53694U (zh) 一种程序降温及储存设备
CN113115764A (zh) 一种程序降温及储存设备
CN208470954U (zh) 冻存管挑选装置
CN218968152U (zh) 一种生物样本的低温对接转移机构
CN215884720U (zh) 液氮库对接装置和液氮库系统
CN217893669U (zh) 一种生物样本蜂巢式存储罐
CN215884977U (zh) 样本存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20

Address after: 200120 Room 102, floor 1, building 4, no.1227, zhangheng road and no.1118, Halley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primary cell biological low temperature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3 Shanghai Free Trade Zone in Pudong New Area Cailun Road, room 816 No. 78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ORIGINCELL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