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24249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24249U
CN206724249U CN201720577628.7U CN201720577628U CN206724249U CN 206724249 U CN206724249 U CN 206724249U CN 201720577628 U CN201720577628 U CN 201720577628U CN 206724249 U CN206724249 U CN 2067242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
limiting section
electromagnetic oven
cooking apparatus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5776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龙开银
杨剑
李建
史庭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5776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242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242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242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1)及锅具(2),所述电磁炉(1)可对所述锅具(2)进行加热,所述电磁炉(1)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0),所述锅具(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匹配相连的第二限位部(211)。当锅具(2)放置在所述电磁炉(1)上时,第一限位部(110)与第二限位部(211)匹配连接,从而使锅具无法在电磁炉上表面水平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磁炉具有加热快速、无明火、安全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电磁炉主要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顶部的面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线圈盘和与线圈盘电连接的电路板。使用电磁炉进行烹煮时,将锅具放置在面板上,给电磁炉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锅具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使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具发热。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的电磁炉的面板和锅具的底面均为平面,在加热使用过程中,锅具容易在面板上水平移动,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能够防止加热过程中锅具在电磁炉上水平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及锅具,所述电磁炉可对所述锅具进行加热,所述电磁炉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锅具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匹配相连的第二限位部。
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电磁炉的顶部设置第一限位部,同时在锅具的底部设置第二限位部,当将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此时锅具上的第二限位部正好与电磁炉上的第一限位部匹配连接,从而使锅具无法在电磁炉上表面水平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避免锅具滑动而导致烫伤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向下延伸的可伸入至所述凹槽内的凸起。这样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后,锅具底部的凸起刚好限位在电磁炉上的凹槽内,从而对锅具起到了限位作用,结构简单且限位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为位于所述电磁炉的上表面的向上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为可供所述凸起插入的凹槽。这样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后,电磁炉顶部的凸起刚好限位在锅具底部的凹槽内,从而对锅具起到了限位作用,结构简单且限位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锅具的底部具有底套,所述第二限位部位于所述底套的底部。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在锅具的本体上制作第二限位部而导致锅具的本体的破损或强度的降低。
可选的,所述底套为套设在所述锅具的底部周向上的环形套。
可选的,所述底套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具上。这样使得该底套可适用于与其尺寸匹配的多种锅具,使较多的锅具均可在该电磁炉上使用,使用时直接在锅具的底部套设底套即可,且长时间使用后,若底套或者第二限位部发生破损,可直接将底套拆下,更换新的底套即可,避免了整个锅具的报废。
可选的,所述电磁炉包括壳体和面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具有容置槽,所述面板嵌装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也就是说,将第一限位部具体设置在电磁炉顶部的壳体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边缘。
可选的,所述电磁炉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上的面板,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面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沿所述电磁炉的顶部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沿所述锅具的底部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可从多个方向上对锅具进行限位,使锅具更加可靠地放置在电磁炉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具的底部。这样当长时间使用后,若凸起发生磨损或者破损,可直接将凸起从锅具上拆下,更换新的凸起即可,避免了整个锅具的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对应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2对应的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图三。
附图标记说明:
1—电磁炉;11—壳体;12—面板;110—第一限位部;111—底壳;112—上壳;113—容置槽;2—锅具;21—底套;211—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当锅具放置在电磁炉上时的俯视图;图3为图2对应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对应的B-B向剖视图。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1及锅具2,该电磁炉1可对该锅具2进行加热。电磁炉1具体包括:壳体11、面板12、线圈盘以及电路板等,其中,面板12位于壳体11的顶部,线圈盘和电路板位于壳体11和面板12围成的腔体中。壳体11具体可设置为底壳111和位于所述底壳111上方的上壳112,底壳111可通过螺接、铆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上壳112的底部,面板12具体位于上壳112的顶部。具体实现时,面板12可以为陶瓷面板,也可以为玻璃面板,本实用新型对面板12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使用时,将锅具2放置在电磁炉1的面板12上,给电磁炉1通电,此时会有高频的电流通过线圈盘上的线圈,从而产生无数封闭的磁场力,磁力线切割锅具2产生无数小涡流,从而使放置在电磁炉1上的锅具2发热。
为了防止在加热使用过程中锅具2在电磁炉1上水平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炉1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0,锅具2的底部设有第二限位部211,锅具2放置在该电磁炉1上时,第一限位部110与第二限位部211匹配连接,以防止锅具2在电磁炉1上水平移动。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电磁炉1的面板12位于壳体11的顶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面板12完全覆盖在壳体11的上方,即,此时电磁炉1的整个上表面均为面板12,在该种情况下,电磁炉1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0指的是:第一限位部110位于面板12上。第二种情况为:面板12形成为电磁炉1上表面的一部分,即,电磁炉1的上表面由壳体11的一部分和面板12组成,比如,参照图3所示,电磁炉1的壳体11的上表面具有与面板12形状匹配的容置槽113,面板12嵌装在该容置槽113内,面板12的边缘与壳体11的上表面的边缘具有预设距离,比如,面板12的边缘距离壳体11的上表面边缘的距离为3-30mm。面板12具体可以通过硅酮胶粘接密封,对于面板12的固定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一般可以将面板12设置在壳体11的上表面的中间部位。此时,电磁炉1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0指的是:第一限位部110位于电磁炉1顶部的面板12上。或者,参照图1至图4所示,第一限位部110位于电磁炉1顶部的壳体11上,即,第一限位部110位于面板12外侧的壳体1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在电磁炉1的顶部设置第一限位部110,同时在锅具2的底部设置第二限位部211,当将锅具2放置在电磁炉1上时,此时锅具2上的第二限位部211正好与电磁炉1上的第一限位部110匹配连接,从而使锅具2无法在电磁炉1上表面水平移动,提高了使用安全性,避免锅具2滑动而导致烫伤等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0为位于电磁炉1顶部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凹槽具体位于壳体11上。第二限位部211为位于锅具2底部的向下延伸的可伸入至该凹槽内的凸起。该凸起可以与锅具2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在锅具2的底部,这样当长时间使用后,若凸起发生磨损,可以直接将其从锅具2底部拆下,然后更换新的凸起即可,避免了整个锅具2的报废。使用时,将锅具2放置在电磁炉1上,锅具2底部的凸起刚好限位在电磁炉1顶部的凹槽内,从而对锅具2起到了限位作用,结构简单且限位效果好。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图一。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图二。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的第一限位部的结构图三。参照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磁炉1顶部的第一限位部110位于壳体11的上表面,比如,第一限位部110具体设置在壳体11的上表面的边缘处,例如参照图5所示,电磁炉1顶部的凹槽具体设置在壳体11的顶部边角处,例如呈图5中所示的两边槽,或者,电磁炉1顶部的凹槽具体设置在壳体11的顶部侧边上,例如呈图6中所示的三边槽,或者,电磁炉1顶部的凹槽具体设置在壳体11的上端面且靠近其侧边处,例如呈图7中所示的四边槽。
进一步地,锅具2的底部具有底套21,第二限位部211位于底套21的底部,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在锅具2的本体上制作第二限位部211而导致锅具2的本体的破损或者强度的降低。具体地,底套21可以为套设在锅具2的底部周向上的环形套,环形套可以由耐高温塑料材质制成,也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当然,底套21也可以完全包覆锅具2的底部,此时,底套21由金属材质制成,底套21可以与锅具2一体成型。较为优选的,底套21可拆卸地连接在锅具2上,这样在不使用时,可将底套21从锅具2底部拆下,也便于清洗。当底套21可拆卸地连接在锅具2底部时,使得一个底套21可适用于与其尺寸匹配的多种锅具2,使较多的锅具2均可在该电磁炉1上使用,使用时直接在锅具2的底部套设底套21即可。而且,长时间使用后,若底套21发生破损,可直接将旧底套21卸下,然后更换新的底套21即可,避免了整个锅具2的报废。
其中,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211均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第一限位部110沿电磁炉1的顶部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二限位部211沿锅具2的底部周向间隔设置。也就是说,锅具2的底部具有至少两个凸起,电磁炉1的顶部具有至少两个凹槽,一个凸起匹配对应一个凹槽,即,从多个方向上对锅具2进行限位,使锅具2更加可靠地放置在电磁炉1上。
示例性的,参照图1所示,锅具2的底面为长方形,电磁炉1的顶面为长方形,锅具2的长宽尺寸与电磁炉1整机上表面尺寸匹配,锅具2的底部具有底套21,底套21的两侧边和后边分别设有第二限位部211—凸起,电磁炉1的上壳112相应的两侧边及后边均设有凹槽,当锅具2放置在电磁炉1上表面上时,底套21上的三个凸起分别与电磁炉1上壳112的三个凹槽吻合,从而对锅具2起到限位作用。当然,锅具2的不同边上的凸起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电磁炉1的上壳112的不同边上的凹槽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结构的烹饪器具,本实施例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第一限位部110和第二限位部211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一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10为位于电磁炉1的上表面的向上延伸的凸起,第二限位部211为可供凸起插入的凹槽。当锅具2放置在电磁炉1上后,电磁炉1顶部的凸起刚好限位在锅具2底部的凹槽内,从而对锅具2起到了限位作用,结构简单且限位效果好。
进一步地,可以在锅具2的底部设置底套21,将凹槽开设在底套21的底部,这样可以避免直接在锅具2的本体底部设置凹槽而导致锅具2内的食材进入至锅具2的底面上对应设置凹槽的位置,导致锅具2不易清洗干净的情况发生,同时,如此设置还可以提高锅具2的强度。
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并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电磁炉(1)及锅具(2),所述电磁炉(1)可对所述锅具(2)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1)的顶部设有第一限位部(110),所述锅具(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匹配相连的第二限位部(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为凹槽,所述第二限位部(211)为向下延伸的可伸入至所述凹槽内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为位于所述电磁炉(1)的上表面的向上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限位部(211)为可供所述凸起插入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2)的底部具有底套(21),所述第二限位部(211)位于所述底套(21)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21)为套设在所述锅具(2)的底部周向上的环形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2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具(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1)包括壳体(11)和面板(12),所述壳体(11)的上表面具有容置槽(113),所述面板(12)嵌装在所述容置槽(113)内,所述第一限位部(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上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设置在所述壳体(11)的上表面的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炉(1)包括壳体(11)和位于所述壳体(11)上的面板(12),所述第一限位部(110)设置在所述面板(12)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11)均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110)沿所述电磁炉(1)的顶部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211)沿所述锅具(2)的底部周向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21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锅具(2)的底部。
CN201720577628.7U 2017-05-23 2017-05-23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67242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7628.7U CN206724249U (zh) 2017-05-23 2017-05-23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577628.7U CN206724249U (zh) 2017-05-23 2017-05-23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24249U true CN206724249U (zh) 2017-12-08

Family

ID=605137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577628.7U Active CN206724249U (zh) 2017-05-23 2017-05-23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2424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72963A (zh) * 2020-08-18 2020-11-24 胡小平 一种水平往复式电磁灶炊具
CN112914345A (zh) * 2020-09-25 2021-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14357A (zh) * 2020-09-25 2021-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14352A (zh) * 2020-01-19 2021-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4352A (zh) * 2020-01-19 2021-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1972963A (zh) * 2020-08-18 2020-11-24 胡小平 一种水平往复式电磁灶炊具
CN112914345A (zh) * 2020-09-25 2021-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14357A (zh) * 2020-09-25 2021-06-08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14357B (zh) * 2020-09-25 2024-01-30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12914345B (zh) * 2020-09-25 2024-03-2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24249U (zh) 烹饪器具
CN105120544A (zh) 一种旋风型ih电磁加热线盘
CN205514194U (zh) 烹饪设备
CN204683383U (zh) 煎烤机
CN202077214U (zh) 与电磁炉组合使用的立体加热装置
CN201948782U (zh) 锅盖带搅拌装置的煮汤且保温锅
CN204665396U (zh) 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加热器
CN204084498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电磁炉
WO2016013825A1 (ko) 가스 및 인덕션 겸용 주방조리기구
CN205402813U (zh) 电磁炉
CN206251374U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5162830U (zh) 烹饪器具
CN206118082U (zh) 线圈盘组件及电磁加热烹饪装置
CN206929809U (zh) 电磁炉和电磁炉炊具
CN205946232U (zh) 电磁炉
CN205338595U (zh) 一种多用锅
CN206648096U (zh) 电磁炉
CN203987494U (zh) 用于电磁炉加热的锅具
CN206932428U (zh) 电磁炉和电磁炉炊具
CN203615429U (zh) 烤架组件和具有它的微波炉
CN108124329A (zh) 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CN206586795U (zh) 一种电磁炉适用锅
CN204786618U (zh) 智能灶面板
CN201958598U (zh) 陶瓷蒸锅
CN101273849A (zh) 微波炉烙饼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