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11777U -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11777U
CN206711777U CN201720359851.4U CN201720359851U CN206711777U CN 206711777 U CN206711777 U CN 206711777U CN 201720359851 U CN201720359851 U CN 201720359851U CN 206711777 U CN206711777 U CN 206711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film
air
capacitor
spooled
volume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98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振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Dekang Coa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Dekang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Dekang Coa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Dekang Coa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598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11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11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11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包括放料辊、卷针、驱动组件和出风组件;待卷绕电容薄膜铺设在放料辊和卷针上;驱动组件驱动放料辊和卷针转动;出风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座、风刀和风机;两个支撑座平行相对,并分别设置在卷针的两端;风刀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座上;风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与进风口连接,并向风刀输送风量;出风口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卷针接触面的背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针上方设置出风组件,进而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防止电容薄膜卷绕时出现移位、跑偏、收卷端面不齐、起皱等问题,避免电容薄膜受损,提高了卷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背景技术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作为电极,将聚乙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电容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而形成的电容器。薄膜电容器因其绝缘阻抗高、电容量损失小、可靠安全防爆的性能,在电子、通讯、电力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
卷绕时,薄膜电容器的电容薄膜卷绕在卷针上时,通常将电容薄膜铺设在放料轮和卷针上,利用放料辊和卷针之间张力而使电容薄膜卷绕在卷针上。但是,由于电容薄膜比较薄,若放料轮与卷针的张力过大,则容易撕烂电容薄膜;若放料轮与卷针的张力过小,则输送到卷针处时,使电容薄膜与卷针不够贴合,进而使电容薄膜容易出现移位、跑偏、收卷端面不齐、起皱的问题,甚至出现电容薄膜受损的现象,此时,不仅需要停下所有卷绕工序,更换损坏的电容薄膜,影响卷绕效率,而且浪费了卷绕的电容薄膜,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可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防止电容薄膜卷绕时出现移位、跑偏、收卷端面不齐、起皱等问题,避免电容薄膜受损,提高卷绕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包括放料辊、卷针、驱动组件和出风组件;
待卷绕电容薄膜铺设在所述放料辊和卷针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放料辊和卷针转动;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座、风刀和风机;所述两个支撑座平行相对,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卷针的两端;所述风刀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座上;所述风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并向所述风刀输送风量;所述出风口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所述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针上方设置出风组件,进而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防止电容薄膜卷绕时出现移位、跑偏、收卷端面不齐、起皱等问题,避免电容薄膜受损,提高了卷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风刀位于所述卷针的上方;所述出风口竖直朝下,并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所述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卷针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出风口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所述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支撑座相对一侧设有滑轨;所述风刀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测量组件、裁切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测量组件测量待卷绕电容薄膜的长度,并发送测量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测量组件的发送测量,并发送裁切信号到所述裁切组件;所述裁切组件接收所述控制器的裁切信号,并裁切待卷绕电容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测量辊和驱动两个测量辊转动的电机;所述两个测量辊设置在所述放料辊和卷针之间,且所述两个测量辊上下对称排列并形成一供待卷绕电容薄膜通过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裁切组件包括弹性支撑辊、裁切刀和驱动气缸;所述弹性支撑辊设置在所述两个测量辊和卷针之间,并位于待卷绕电容薄膜的下方;所述裁切刀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辊的正上方,并位于待卷绕电容薄膜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驱动所述裁切刀工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针上方设置出风组件,进而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防止电容薄膜卷绕时出现移位、跑偏、收卷端面不齐、起皱等问题,避免电容薄膜受损,提高了卷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风刀,实现用尽量小的输出功率,确保所述风刀吹出的风量足以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进一步地,通过测量组件、裁切组件和控制器,确保卷绕所需长度的电容薄膜,无需人工裁切测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成效率,方便了卷绕工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出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包括放料辊1、卷针2、驱动组件3、出风组件4、测量组件5、裁切组件6和控制器(图中未示)。
待卷绕电容薄膜7铺设在所述放料辊1和卷针2上。所述驱动组件3驱动所述放料辊1和卷针2转动。所述出风组件4用于向待卷绕电容薄膜7吹风,使待卷绕电容薄膜7紧贴卷针2。所述测量组件5测量待卷绕电容薄膜7的长度,并发送测量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测量组件5的测量信号,并发送裁切信号到所述裁切组件6;所述裁切组件6接收所述控制器的裁切信号,并裁切待卷绕电容薄膜7。
所述出风组件4包括两个支撑座41、风刀42和风机(图中未示)。所述两个支撑座41平行相对,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卷针2的两端。所述风刀4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座41上。所述风刀42设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和出风口421;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并向所述风刀42输送风量;所述出风口421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7与卷针2接触面的背面。
所述两个支撑座41相对一侧设有滑轨(图中未示);所述风刀4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通过调节所述风刀42的上下位置,使得风机用尽量小的输出功率,所述风刀42吹出的风量也足以使待卷绕电容薄膜7紧贴卷针2。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刀42位于所述卷针2的上方;所述出风口421竖直朝下,并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7与卷针2接触面的背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机为变频风机,通过所述变频风机可调节所述风刀42的出风量。
所述测量组件5包括两个测量辊51和驱动两个测量辊转动的电机(图中未示)。所述两个测量辊51设置在所述放料辊1和卷针2之间,且所述两个测量辊51上下对称排列并形成一供待卷绕电容薄膜7通过的通道。由于所述两个测量辊51是贴着所述待卷绕电容薄膜7做圆周运动的,通过获得所述测量辊51的周长以及转动的圈数,即可计算获得待卷绕电容薄膜7传输的长度。
所述裁切组件6包括弹性支撑辊61、裁切刀62和驱动气缸(图中未示)。所述弹性支撑辊61设置在所述两个测量辊51和卷针2之间,并位于待卷绕电容薄膜7的下方;所述裁切刀62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辊61的正上方,并位于待卷绕电容薄膜7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驱动所述裁切刀62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可根据需要设置每个卷针2卷绕的电容薄膜7的长度,且所述控制器可根据设定的长度控制所述测量组件5工作;所述测量组件5测量到电容薄膜7的长度达到设定值时,发送测量信号到所述控制器,由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裁切组件6裁切,进而所需长度的电容薄膜7。
使用时,将待卷绕电容薄膜7铺设在放料辊1和卷针2上,启动风机,使所述风刀42吹出的风作用于待卷绕电容薄膜7,进而使待卷绕电容薄膜7紧贴卷针2。两个测量辊51检测待卷绕电容薄膜7的长度,并在检测到电容薄膜7的长度达到需求长度时,发送测量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测量信号并控制所述驱动气缸工作,进而裁切电容薄膜7,获得卷绕成型的电容薄膜7。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卷针上方设置出风组件,进而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防止电容薄膜卷绕时出现移位、跑偏、收卷端面不齐、起皱等问题,避免电容薄膜受损,提高了卷绕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可上下移动的风刀,实现用尽量小的输出功率,确保所述风刀吹出的风量足以使待卷绕电容薄膜紧贴卷针,以进一步降低成本。进一步地,通过测量组件、裁切组件和控制器,确保卷绕所需长度的电容薄膜,无需人工裁切测量,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成效率,方便了卷绕工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种变形,所述风刀位于所述卷针的侧面,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卷针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出风口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料辊、卷针、驱动组件和出风组件;
待卷绕电容薄膜铺设在所述放料辊和卷针上;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放料辊和卷针转动;所述出风组件包括两个支撑座、风刀和风机;所述两个支撑座平行相对,并分别设置在所述卷针的两端;所述风刀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座上;所述风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口连接,并向所述风刀输送风量;所述出风口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所述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位于所述卷针的上方;所述出风口竖直朝下,并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所述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卷针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所述出风口朝向待卷绕电容薄膜与所述卷针接触面的背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支撑座相对一侧设有滑轨;所述风刀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测量组件、裁切组件和控制器;所述测量组件测量待卷绕电容薄膜的长度,并发送测量信号到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测量组件的发送测量,并发送裁切信号到所述裁切组件;所述裁切组件接收所述控制器的裁切信号,并裁切待卷绕电容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组件包括两个测量辊和驱动两个测量辊转动的电机;所述两个测量辊设置在所述放料辊和卷针之间,且所述两个测量辊上下对称排列并形成一供待卷绕电容薄膜通过的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切组件包括弹性支撑辊、裁切刀和驱动气缸;所述弹性支撑辊设置在所述两个测量辊和卷针之间,并位于待卷绕电容薄膜的下方;所述裁切刀设置在所述弹性支撑辊的正上方,并位于待卷绕电容薄膜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与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并驱动所述裁切刀工作。
CN201720359851.4U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Active CN206711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9851.4U CN206711777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9851.4U CN206711777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11777U true CN206711777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68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9851.4U Active CN206711777U (zh) 2017-04-07 2017-04-07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1177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4259A (zh) * 2018-11-27 2019-04-12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脆性材料用过辊风刀除尘防折机构
CN115020124A (zh) * 2022-06-22 2022-09-06 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卷绕的薄膜电容器卷绕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04259A (zh) * 2018-11-27 2019-04-12 广东新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脆性材料用过辊风刀除尘防折机构
CN115020124A (zh) * 2022-06-22 2022-09-06 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卷绕的薄膜电容器卷绕设备
CN115020124B (zh) * 2022-06-22 2023-09-19 扬州日精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致密卷绕的薄膜电容器卷绕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11777U (zh) 一种用于薄膜电容器的卷绕装置
CN101651232A (zh) 贴胶装置
CN205838128U (zh) 分切机
CN206767199U (zh) 可调节放卷辊高度的放卷机
CN202474093U (zh) 一种极片的涂布、辊压、分切一体机
CN204280119U (zh) 功能片的撕膜结构
CN107572308A (zh) 一种自动卷管机
CN108750756A (zh) 一种薄膜收卷装置
CN107009681B (zh) 包装纸生产流水线及其生产工艺
CN20656430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软包卷绕机的备胶装置
CN208700191U (zh) 一种锂电池隔膜的高速涂布机
CN203946644U (zh) 一种手动复卷裁切机
CN109411831A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109622663A (zh) 一种具有送进及控速功能的全自动开卷机
CN204988180U (zh) 一种高效手机膜检测装置
CN209298284U (zh) 一种贴胶装置
CN208970542U (zh) 一种续接设备
CN204847503U (zh) 有开卷提升纠偏和张力隔断牵引装置的卷材设备
CN208916372U (zh) 一种卷材开卷输送设备
CN204217319U (zh) 绝缘片贴合机
CN206218905U (zh) 自动上料放卷机
CN203910916U (zh) 电池自动裹胶膜机
CN104016160B (zh) 一种手动复卷裁切机
CN207827482U (zh) 一种卷装人造石墨膜半成品卷膜设备
CN201292170Y (zh) 一种胶带计数复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