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9659U -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9659U
CN206709659U CN201720267706.3U CN201720267706U CN206709659U CN 206709659 U CN206709659 U CN 206709659U CN 201720267706 U CN201720267706 U CN 201720267706U CN 206709659 U CN206709659 U CN 206709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tube
crust
heat exchang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677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珊珊
赵文风
李含宇
王淼
王立辉
王晶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ntai Pesticides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ntai Pesticides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ntai Pesticides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ntai Pesticides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677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9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9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965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涉及农药化工生产的热交换器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中:冷液内管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固定槽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结构,侧边挡流块装设在内侧固定槽内,侧边挡流块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穿过装置外壳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相固定,短固定杆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的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上;本实用新型的折流板的底部附近的热液经过侧边挡流块的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折流板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附近,提升热量交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化工生产的热交换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国内换热器行业在节能增效、提高传热效率、减少传热面积、降低压降、提高装置热强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基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船舶、机械、食品、制药等行业对换热器稳定的需求增长,我国换热器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至2020年期间,我国换热器产业将保持年均10-15%左右的速度增长。
热交换器按照传热原理分类可以分为:间壁式换热器、蓄热式换热器、流体连接间接式换热器、直接接触式换热器、复式换热器。其中,间壁式换热器是温度不同的两种流体在被壁面分开的空间里流动,通过壁面的导热和流体在壁表面对流,两种流体之间进行换热。间壁式换热器有管壳式、套管式和其他型式的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换热器。
中国申请专利(公布专利号:CN201520452854),提出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双层壳体的使用,以及防冲空间的使用,从而节约的交换器内的空间。
但在管壳式热换器的热液经折流方向后,折流结构底部的热液会沿着底部液体流层进行前进,不能及时的与冷液管道进行热量接触,如何对折流结构底部的热液进行流向方向的改变,从而提高热量交换的效率,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通过侧边挡流块结构来改变折流板底部的热液流向,从而能够快速将折流板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附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装置外壳、热进管、封头腔、进热通孔、冷进管、冷液内管、弧段管、折流板、冷出管、热出管、排污口、侧边挡流块、内侧固定槽、长固定杆、短固定杆、密封垫:
封头腔装设在装置外壳的前后两端,热进管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的外侧板块上,热出管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的外侧板块上,冷进管与冷出管连接在装置外壳的上侧的两端,冷液内管纵向连接在冷进管和冷出管之间,折流板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的内侧板上,冷液内管垂直固定在折流板上;
冷液内管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结构,装置外壳的内侧固定槽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结构,侧边挡流块装设在内侧固定槽内,侧边挡流块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穿过装置外壳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相固定,短固定杆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的与内侧固定槽相连通的螺孔上。
进热通孔等间隔开设在热进管侧的封头腔的内侧板上,热出管侧的封头腔的内侧板上开设与与进热通孔相同结构的通孔结构。
排污口装设在装置外壳的底侧板的下侧,排污口的管道内装设滤网结构。
相邻的冷液内管上的弧段管为相互交错排列,侧边挡流块的上侧面板为内凹弧形结构,长固定杆、短固定杆与装置外壳接触的位置上装设密封垫结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冷液内管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第一是降低了冷液在管内的流速,增加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时长,第二是增大了冷热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的提升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折流板的底部附近的热液经过侧边挡流块的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折流板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附近,提升热量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1、装置外壳;2、热进管;3、封头腔;4、进热通孔;5、冷进管;6、冷液内管;7、弧段管;8、折流板;9、冷出管;10、热出管;11、排污口;12、侧边挡流块;13、内侧固定槽;14、长固定杆;15、短固定杆;16、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装置外壳1、热进管2、封头腔3、进热通孔4、冷进管5、冷液内管6、弧段管7、折流板8、冷出管9、热出管10、排污口11、侧边挡流块12、内侧固定槽13、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密封垫16:
封头腔3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端,热进管2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热出管10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冷进管5与冷出管9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上侧的两端,冷液内管6纵向连接在冷进管5和冷出管9之间,折流板8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板上,冷液内管6垂直固定在折流板8上;
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结构,装置外壳1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13结构,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结构,侧边挡流块12装设在内侧固定槽13内,侧边挡流块12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14穿过装置外壳1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12相固定,短固定杆15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12的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上。
其中,进热通孔4等间隔开设在热进管2侧的封头腔3的内侧板上,热出管10侧的封头腔3的内侧板上开设与与进热通孔4相同结构的通孔结构。
其中,排污口11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底侧板的下侧,排污口11的管道内装设滤网结构。
其中,相邻的冷液内管6上的弧段管7为相互交错排列,侧边挡流块12的上侧面板为内凹弧形结构,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与装置外壳1接触的位置上装设密封垫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装置中:
进一步的,如附图1所示,热液经热进管2进入封头腔3内,热液经过折流板8在装置内曲折前进,冷液在冷液内管6中前进,冷液前进的方向与热液前进的方向曲折交错,同时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第一是降低了冷液在管内的流速,增加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时长,第二是增大了冷热液之间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的提升了冷热液的热量交换效率;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侧边挡流块12的下侧通过长固定杆14固定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内,折流板8的底部附近的热液经过侧边挡流块12的弧形结构,可以快速将折流板8底部附近的热液供给给冷液内管6附近,提升热量交换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包括热进管(2)、封头腔(3)、进热通孔(4)、冷进管(5)、冷液内管(6)、折流板(8)、冷出管(9)、热出管(10)、排污口(11)、侧边挡流块(12)、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其特征在于:
所述封头腔(3)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前后两端,所述热进管(2)连接在后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所述热出管(10)连接在前侧的封头腔(3)的外侧板块上,所述冷进管(5)与冷出管(9)连接在装置外壳(1)的上侧的两端,所述冷液内管(6)纵向连接在冷进管(5)和冷出管(9)之间,所述折流板(8)交错且垂直的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内侧板上,所述冷液内管(6)垂直固定在折流板(8)上;
所述冷液内管(6)上等间隔设置弧段管(7)结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开设内侧固定槽(13)结构,所述装置外壳(1)的内侧固定槽(13)处等间隔开设三个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结构,所述侧边挡流块(12)装设在内侧固定槽(13)内,所述侧边挡流块(12)的底部开设螺孔槽结构且长固定杆(14)穿过装置外壳(1)的螺孔结构后与侧边挡流块(12)相固定,所述短固定杆(15)装设在未安装侧边挡流块(12)的与内侧固定槽(13)相连通的螺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热通孔(4)等间隔开设在热进管(2)侧的封头腔(3)的内侧板上,所述热出管(10)侧的封头腔(3)的内侧板上开设与与进热通孔(4)相同结构的通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11)装设在装置外壳(1)的底侧板的下侧,所述排污口(11)的管道内装设滤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冷液内管(6)上的弧段管(7)为相互交错排列,所述侧边挡流块(12)的上侧面板为内凹弧形结构,所述长固定杆(14)、短固定杆(15)与装置外壳(1)接触的位置上装设密封垫结构。
CN201720267706.3U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9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7706.3U CN206709659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67706.3U CN206709659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9659U true CN206709659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70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6770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709659U (zh) 2017-03-20 2017-03-20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96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4750A (zh) * 2018-02-11 2018-06-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交错凹面换热管套管式换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04750A (zh) * 2018-02-11 2018-06-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交错凹面换热管套管式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610580U (zh) 一种钛复合换热器
CN105486124B (zh) 高效模块式热交换器
CN102636050A (zh) 一种紧凑式烟气余热回收换热装置
CN2847159Y (zh) 锅炉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06709659U (zh)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CN2856907Y (zh) 管外冷凝型等流速汽-液换热器
CN203083404U (zh) 一种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
CN206019420U (zh) 浮头式换热器
CN201443986U (zh) 管外高效冷凝换热器
CN2628980Y (zh) 套管式换热器
CN204329684U (zh) 螺旋流道热管换热器
CN203479128U (zh) 一种空气预热器用板翅式板束
CN206469725U (zh) 一种多功能冷却器
CN206496682U (zh) 一种换热片
CN206146264U (zh) 一种网式肺状换热板的换热器
CN204388666U (zh) 高效钛合金板翅式换热器芯体结构
CN205002143U (zh) 烟气节能器
CN203928848U (zh) 一种冷凝式换热板片及其应用的冷凝换热器
CN201583169U (zh) 一种气水热交换装置
CN108106466A (zh) 一种耐腐蚀耐高温无泄露式石英换热装置及制备方法
CN204649038U (zh) 一种全焊式板式热交换器
CN211903822U (zh) 一种壳体管壁联通换热器
CN205027191U (zh) 多工质换热器
CN202692766U (zh) 一种低阻力降换热管束装置
CN206320962U (zh)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