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20962U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320962U CN206320962U CN201621408787.6U CN201621408787U CN206320962U CN 206320962 U CN206320962 U CN 206320962U CN 201621408787 U CN201621408787 U CN 201621408787U CN 206320962 U CN206320962 U CN 2063209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transverse seal
- longitudinal direction
- paper used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进口管及出口管的芯体,在所述芯体的一端固接风罩,于所述风罩的一侧设置风扇,所述芯体包括一对盖板,于一对盖板之间分别设置多个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通道互为相邻布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通过在芯体内设置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其能解决现有盘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各翅片的设置不仅增大了单位体积内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而且提高了冷凝器对流体的扰流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隔板较薄,通过设置翅片可以实现支撑作用,保证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背景技术
冷凝器为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能把气体或蒸气转变成液体,将制冷剂中的热量,以很快的方式,传到附近的空气中。目前现有的冷凝器多为盘管式冷凝器,该种盘管式冷凝器结构不紧凑、换热效率低、体积较大导致设备整体体积偏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其具有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进口管及出口管的芯体,在所述芯体的一端固接风罩,于所述风罩的一侧设置风扇,所述芯体包括一对盖板,于一对盖板之间分别设置多个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通道互为相邻布置;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对左右间隔布置的隔板,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翅片,于所述翅片的两端均通过封条封闭;
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对第一纵向封条,于一对第一纵向封条的一端、在一对第一纵向封条之间还连接第一横向封条,于一根第一纵向封条的另一端还连接一根第二横向封条;于第一横向封条及第二横向封条之间还设置第二纵向封条,在所述第二纵向封条上至少连接两根第三横向封条,在连接第二横向封条的一根第一纵向封条上还连接第四横向封条,所述第二纵向封条、第三横向封条、第四横向封条使第一纵向封条、第一横向封条、第二横向封条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蛇形通道;于蛇形通道的入口段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翅片,于蛇形通道的直道段均设置第二换热翅片,于蛇形通道内的转角处、在互为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翅片的首尾处还设置第三换热翅片;在一个第三换热翅片的一端还连接第四换热翅片,在所述蛇形通道的出口处还设置第五换热翅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各第二换热翅片、第三换热翅片、第四换热翅片及第五换热翅片互为连接形成蛇形换热结构;
所述第一纵向封条、第二纵向封条互为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横向封条、第二横向封条、第三横向封条及第四横向封条互为平行布置;
所述蛇形通道的入口连接进口管,所述蛇形通道的出口连接出口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使用方便,通过在芯体内设置第一换热通道、第二换热通道,其能解决现有盘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结构不紧凑的问题,各翅片的设置不仅增大了单位体积内冷凝器的换热面积而且提高了冷凝器对流体的扰流作用,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隔板较薄,通过设置翅片可以实现支撑作用,保证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在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在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在C-C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风扇;2、风罩;3、芯体;301、盖板;302、隔板;303、翅片;304、封条;4、第二换热通道;401、第一纵向封条;402、第一横向封条;403、第二横向封条;404、第二纵向封条;405、第三横向封条;406、第四横向封条;407、第一换热翅片;408、第二换热翅片;409、第三换热翅片;410、第四换热翅片;411、第五换热翅片;5、进口管;6、出口管;7、排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7、进口管5及出口管6的芯体3,在芯体3的一端固接风罩2,于风罩2的一侧设置风扇1,芯体3包括一对盖板301,于一对盖板301之间分别设置多个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4,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通道4互为相邻布置。如图2、图3及图5所示,第一换热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一对左右间隔布置的隔板302,于隔板302之间设置翅片303,于翅片303的两端均通过封条304封闭。
如图4所示,上述第二换热通道4的具体结构如下:包括一对第一纵向封条401,于一对第一纵向封条401的一端、在一对第一纵向封条401之间还连接第一横向封条402,于一根第一纵向封条401的另一端还连接一根第二横向封条403;第一横向封条402及第二横向封条403还设置第二纵向封条404,在第二纵向封条404上至少连接两根第三横向封条405,在连接第二横向封条403的一根第一纵向封条401上还连接第四横向封条406,第二纵向封条404、第三横向封条405、第四横向封条406使第一纵向封条401、第一横向封条402、第二横向封条403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蛇形通道;于蛇形通道的入口段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翅片407,于蛇形通道的直道段均设置第二换热翅片408,于蛇形通道内的转角处、在互为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翅片408的首尾处还设置第三换热翅片409;在一个第三换热翅片409的一端还连接第四换热翅片410,在蛇形通道的出口处还设置第五换热翅片411。各第二换热翅片408、第三换热翅片409、第四换热翅片410及第五换热翅片411互为连接形成蛇形换热结构。使该蛇形通道形成与进口管5、出口管6连接的开口。上述第一纵向封条401、第二纵向封条404互为平行布置,第一横向封条402、第二横向封条403、第三横向封条405及第四横向封条406互为平行布置。如图4所示,上述蛇形通道的入口连接进口管5,蛇形通道的出口连接出口管6。
为了改变各翅片的流动方向,上述第四换热翅片410、第三换热翅片409及第五换热翅片411均切割形成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在蛇形通道入口处设置第一换热翅片407,各第一换热翅片407间隔布置,其主要起支撑作用,保证各相邻封条不会粘结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如图1至图5所示,首先将高温电子元器件放入冷媒介质中,高温电子元器件使该冷媒介质蒸发形成高温气体,该高温气体由进口管5进入第二换热通道4中,同时由风扇1工作将外部空气带入第一换热通道中,外部空气在各第一换热通道的翅片303内流通形成低温气体流通,上述高温气体由进口管5进入蛇形通道后依次经过由第一换热翅片407、第二换热翅片408、第三换热翅片409、第四换热翅片410及第五换热翅片411,在流通过程中受低温空气影响冷凝形成液体,最后由出口管6流出并循环上述换热过程。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4)
1.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包括设有排气口(7)、进口管(5)及出口管(6)的芯体(3),在所述芯体(3)的一端固接风罩(2),于所述风罩(2)的一侧设置风扇(1),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3)包括一对盖板(301),于一对盖板(301)之间分别设置多个第一换热通道及第二换热通道(4),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与第二换热通道(4)互为相邻布置;
所述第一换热通道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对左右间隔布置的隔板(302),于所述隔板(302)之间设置翅片(303),于所述翅片(303)的两端均通过封条(304)封闭;
所述第二换热通道(4)的具体结构如下:
包括一对第一纵向封条(401),于一对第一纵向封条(401)的一端、在一对第一纵向封条(401)之间还连接第一横向封条(402),于一根第一纵向封条(401)的另一端还连接一根第二横向封条(403);于第一横向封条(402)及第二横向封条(403)之间还设置第二纵向封条(404),在所述第二纵向封条(404)上至少连接两根第三横向封条(405),在连接第二横向封条(403)的一根第一纵向封条(401)上还连接第四横向封条(406),所述第二纵向封条(404)、第三横向封条(405)、第四横向封条(406)使第一纵向封条(401)、第一横向封条(402)、第二横向封条(403)围合的内部空间形成蛇形通道;于蛇形通道的入口段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换热翅片(407),于蛇形通道的直道段均设置第二换热翅片(408),于蛇形通道内的转角处、在互为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翅片(408)的首尾处还设置第三换热翅片(409);在一个第三换热翅片(409)的一端还连接第四换热翅片(410),在所述蛇形通道的出口处还设置第五换热翅片(4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第二换热翅片(408)、第三换热翅片(409)、第四换热翅片(410)及第五换热翅片(411)互为连接形成蛇形换热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封条(401)、第二纵向封条(404)互为平行布置,所述第一横向封条(402)、第二横向封条(403)、第三横向封条(405)及第四横向封条(406)互为平行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通道的入口连接进口管(5),所述蛇形通道的出口连接出口管(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8787.6U CN206320962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21408787.6U CN206320962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320962U true CN206320962U (zh) | 2017-07-11 |
Family
ID=59258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21408787.6U Active CN206320962U (zh) | 2016-12-21 | 2016-12-21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3209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6400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
2016
- 2016-12-21 CN CN201621408787.6U patent/CN2063209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66400A (zh) * | 2016-12-21 | 2017-05-31 | 无锡宏盛换热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65753U (zh) | 一种用于微通道换热器的变径扁管 | |
CN104913674B (zh) | 一种恒温差热管式气‑液逆流换热装置 | |
CN103837027B (zh) | 一种可双向传热的微阵列热管气-液换热装置 | |
CN206320962U (zh)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
CN104266412B (zh) | 中间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 |
CN107906992A (zh) | 一种蓄热器和空调器 | |
CN205175190U (zh) | 一种恒温差热管式气-液逆流换热装置及气-气逆流换热装置 | |
CN204202252U (zh) | 两端分流引气的管式蒸发器 | |
CN208366136U (zh) | 一种新型节能换热器 | |
CN106766400A (zh) | 一种具有高换热效率的冷凝器结构 | |
CN205825777U (zh) | 微通道热管换热器 | |
CN104613798A (zh) | 一种微阵列热管气-液逆流换热装置 | |
CN205843141U (zh) | 一种冰箱平行流管侧壁冷凝器 | |
CN201724474U (zh) | 一种空调换热器 | |
CN204495138U (zh) | 一种微阵列热管气-液逆流换热装置 | |
CN207703064U (zh) | 余热回收换热器 | |
CN202915778U (zh) | 板式冷风机 | |
CN209512581U (zh) | 气液逆流换热装置 | |
CN203432056U (zh) | 微通道能量回收换热器 | |
CN204100655U (zh) | 高效翅片管蒸发器 | |
CN202973987U (zh) | 一种换热器 | |
CN206709659U (zh) | 一种提升热量交换的管壳式换热器结构装置 | |
CN205403252U (zh) | 基于微通道的热交换装置 | |
CN206817822U (zh) | 微通道换热器及热泵热水器 | |
CN205027191U (zh) | 多工质换热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