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708001U -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708001U
CN206708001U CN201720377588.1U CN201720377588U CN206708001U CN 206708001 U CN206708001 U CN 206708001U CN 201720377588 U CN201720377588 U CN 201720377588U CN 206708001 U CN206708001 U CN 2067080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reathing
standpipe
vertical vortex
fixed sc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775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坚标
吕浩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anda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7203775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7080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7080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7080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静涡盘(2)、动涡盘(3);吸气口(4),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的上端面;吸气立管(5),设置在所述吸气口(4)的位置处,所述吸气立管(5)的下端与所述吸气口(4)相通,且所述吸气立管(5)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气口(4)处的上表面;至少一个回油通道(6),设置在所述吸气立管(5)上且贯穿所述吸气立管(5)管壁、以使所述吸气立管(5)周围的润滑油能够进入所述吸气立管(5)中。通过本实用新型能有效地将吸气口上方的、吸气立管周围的润滑油顺利地经由回油通道导入吸气立管中、并进一步导入压缩腔中,从而实现了润滑油的回油、解决了压缩机供油不足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立式压缩机有设有吸气缓冲空腔的技术,对防止杂质颗粒和液态冷媒进入压缩室有改善作用,但是现有结构的缓冲空腔内无法使吸入缓冲空腔的润滑油返回到压缩室内,导致压缩机吸气缓冲空腔内积存的一部分润滑油无法回到压缩室内进行循环润滑密封的作用,会引起压缩机缺油而导致发生可靠性及性能低的问题。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存在供油不足等的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立式涡旋压缩机。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存在供油不足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静涡盘、动涡盘;吸气口,设置在所述静涡盘的上端面;吸气立管,设置在所述吸气口的位置处,所述吸气立管的下端与所述吸气口相通,且所述吸气立管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气口处的上表面;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设置在所述吸气立管上且贯穿所述吸气立管管壁、以使所述吸气立管周围的润滑油能够进入所述吸气立管中。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具有轴线,所述回油通道开设于所述吸气立管的管壁上且沿与所述吸气立管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为直管结构,其轴线方向与所述静涡盘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回油通道为圆孔结构形式。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与所述静涡盘为分体式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插入所述吸气口中且所述吸气立管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吸气口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与所述静涡盘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与所述静涡盘为一体式成型的结构。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管,在所述静涡盘上方设置有隔离罩、所述隔离罩与所述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缓冲腔,且所述吸气管连通至所述吸气缓冲腔,所述吸气立管的上端与所述吸气缓冲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吸气管为套管式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内接吸气管和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外接吸气管、且在二者相接处所述外接吸气管套接于所述内接吸气管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外接吸气管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涡旋压缩机,通过在吸气口处设置的吸气立管以及在吸气立管上以贯穿吸气立管管壁的方式设置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能够通过高于吸气口上端面的吸气立管有效地防止吸气口上方的颗粒杂质等以及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空腔,同时利用贯穿吸气立管管壁的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能够有效地将吸气口上方的、吸气立管周围的润滑油顺利地经由回油通道导入吸气立管中、并进一步导入压缩腔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润滑油的回油、解决了压缩机供油不足的情况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涡旋压缩机,通过在静涡盘上方设置的隔离罩,能够有效地在隔离罩和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缓冲腔,从而将吸气管进入的吸气气体先储存在该吸气缓冲腔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吸气管直接与压缩腔相连而导致外部的颗粒等杂质进入压缩腔中、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并且还能有效地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腔中而产生液击等情况,大大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涡旋压缩机,通过在外界吸气管的内部还设置过滤网的结构方式,能够进一步有效地过滤出颗粒等大直径杂质,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涡旋压缩机的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式涡旋压缩机的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2—静涡盘,3—动涡盘,4—吸气口,5—吸气立管,6—回油通道,7—吸气管,71—内接吸气管,72—外接吸气管,8—隔离罩,9—吸气缓冲腔,10—过滤网,11—十字滑环,12—轴承套,13—轴承,14—轴承盖板,15—主平衡块,16—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涡旋压缩机,其包括:壳体1、静涡盘2、动涡盘3;吸气口4,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的上端面;吸气立管5,设置在所述吸气口4的位置处,所述吸气立管5的下端与所述吸气口4相通,且所述吸气立管5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气口4处的上表面;至少一个回油通道6,设置在所述吸气立管5上且贯穿所述吸气立管5管壁、以使所述吸气立管5周围的润滑油能够进入所述吸气立管5中。
通过在吸气口处设置的吸气立管以及在吸气立管上以贯穿吸气立管管壁的方式设置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能够通过高于吸气口上端面的吸气立管有效地防止吸气口上方的颗粒杂质等以及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空腔,同时利用贯穿吸气立管管壁的至少一个回油通道,能够有效地将吸气口上方的、吸气立管周围的润滑油顺利地经由回油通道导入吸气立管中、并进一步导入压缩腔中,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润滑油的回油、解决了压缩机供油不足的情况的发生。
优选地,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管7,在所述静涡盘2上方设置有隔离罩8、所述隔离罩8与所述静涡盘2之间形成吸气缓冲腔9,且所述吸气管7连通至所述吸气缓冲腔9,所述吸气立管5的上端与所述吸气缓冲腔9连通。通过在静涡盘上方设置的隔离罩,能够有效地在隔离罩和静涡盘之间形成吸气缓冲腔,从而将吸气管进入的吸气气体先储存在该吸气缓冲腔中,能够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吸气管直接与压缩腔相连而导致外部的颗粒等杂质进入压缩腔中、从而影响压缩机的性能;并且还能有效地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腔中而产生液击等情况,大大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静盘背面设有一个吸气缓冲空腔,防止颗粒杂质进入压缩机空腔,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空腔,同时设置一个或多个回油通路,起到使吸气测冷媒所带的润滑油能返回到压缩机室内进行润滑密封作用,实现供油的正常循环,提高了压缩机的可靠性,和防止因缺油密封不良性能引起压缩机性能的降低(如下图1-2)。
本实用新型将使带有吸气缓冲空腔的压缩机能合理的使吸气侧的润滑油能返回到压缩室进行润滑密封作用,防止因压缩机供油的问题导致的压缩机性能下降和可靠性问题的发生,能提升压缩机及对应的空调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在静盘背面设有一个缓冲隔离罩,通过密封件密封形成一个吸气缓冲空腔,该缓冲空腔起到防止颗粒杂质进入压缩机压缩室,及防止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室。同时在静盘上设置一个吸气立管,立管上设置设置一个或多个回油通道,起到使吸气测冷媒所带的润滑油能返回到压缩机室内进行润滑密封作用,实现供油的正常循环。
在静涡盘的背面(上端面)设置一个缓冲隔离罩,并通过两个密封件进行密封,以隔离开吸气缓冲腔和高压腔。冷媒经过吸气管被吸进入缓冲空腔,遇到液态冷媒进入压缩机的异常情况的时候,该空腔起到缓冲作用,使得液态冷媒,进入不了压缩机室,从而防止液击现象,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系统的带回的油和冷媒流回到吸气侧时,会积存在缓冲空腔内,本发明通过在缓冲空腔底部的静涡盘上的吸气立管上设立一个或多个回油小孔,形成回油通道,使得积存在缓冲空腔底部的油能及时回流到压缩机内进行循环。起到润滑密封的作用,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本实施方式,静涡盘和吸气立管是分体式设计的,这样设置使得零件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装配,吸气立柱和静盘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装配。
本发明通过在吸气缓冲腔9底部的静涡盘2上的吸气立管5上设立一个或多个回油小孔,形成回油通道,使得积存在缓冲腔9底部的油能及时回流到压缩机内进行循环,起到润滑密封的作用,提高压缩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5具有轴线,所述回油通道6开设于所述吸气立管5的管壁上且沿与所述吸气立管5的轴线方向相垂直。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油通道的优选开设角度和方向,通过将其沿吸气立管轴线方向垂直地开设能够有效地减小回油的阻力,使得能够顺利的回油。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5为直管结构,其轴线方向与所述静涡盘2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回油通道6为圆孔结构形式。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立管的优选结构形式,将其设置为直管、且轴线与静涡盘的轴线相平行、且沿竖直方向,能够很好地使得直管沿竖直方向向上伸出、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吸气立管上端的高度、有效地防止了颗粒等杂质从吸气口落入、防止液体冷媒从吸气口进入压缩腔,且回油通道设置为圆孔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结构形式。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5与所述静涡盘2为分体式成型结构。通过将吸气立管和静涡盘之间分体式设计成型,能够使得吸气立管与静涡盘的结构更为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5插入所述吸气口4中且所述吸气立管5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吸气口4的上端面。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立管的优选结构形式,将吸气立管的下端面插入低于吸气口上端面以下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吸气立管与吸气口之间的密封,防止冷媒在吸气立管与吸气口之间相接处产生泄漏,保持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优选地,所述吸气立管5与所述静涡盘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气管7为套管式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内接吸气管71和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外接吸气管72、且在二者相接处(即在壳体位置处二者相接)所述外接吸气管72套接于所述内接吸气管71的外部。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气管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设置成位于壳体外部的外接吸气管和位于壳体内部的内接吸气管,使得吸气管做成分体式的结构,有利于吸气管的加工,和与壳体之间的方便装配,装配时可以先将内接吸气管装配与壳体上盖上、将壳体上盖与壳体中部组装完成后再将外界吸气管装配与内接吸气管的上端且套设于内接吸气管的内部,从而完成吸气管的有效装配。
优选地,所述外接吸气管72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10。通过在外界吸气管的内部还设置过滤网的结构方式,能够进一步有效地过滤出颗粒等大直径杂质,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压缩机的工作性能。
本实施方式,压缩机在上盖上设置一根吸气管7,吸气管7包含内接管吸气管71和外接吸气管72,外接吸气管内设置有过滤网10。设置成这种结构方便后续压缩机维修保养清洗滤网,操作时可以拆卸吸气管外接管进行清洗,在重新安装,使得压缩机清洗较为方便。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中吸气管与静涡盘之间分体式成型结构进行替换,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将所述吸气立管5与所述静涡盘2加工为一体式成型的结构。通过设置成一体式成型的结构,能够使得吸气管与静涡盘之间形成一体、有效使得零件数量减少,但静盘结构相对复杂。考虑到回油孔的加工工艺问题,回油通道(小孔)设置在靠静盘外周侧(径向外侧),以方便钻孔。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静涡盘(2)、动涡盘(3);
吸气口(4),设置在所述静涡盘(2)的上端面;
吸气立管(5),设置在所述吸气口(4)的位置处,所述吸气立管(5)的下端与所述吸气口(4)相通,且所述吸气立管(5)的上端高于所述吸气口(4)处的上表面;
至少一个回油通道(6),设置在所述吸气立管(5)上且贯穿所述吸气立管(5)管壁、以使所述吸气立管(5)周围的润滑油能够进入所述吸气立管(5)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立管(5)具有轴线,所述回油通道(6)开设于所述吸气立管(5)的管壁上且沿与所述吸气立管(5)的轴线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立管(5)为直管结构,其轴线方向与所述静涡盘(2)的轴线方向相平行,所述回油通道(6)为圆孔结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立管(5)与所述静涡盘(2)为分体式成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立管(5)插入所述吸气口(4)中且所述吸气立管(5)的下端面低于所述吸气口(4)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立管(5)与所述静涡盘(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立管(5)与所述静涡盘(2)为一体式成型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3、5之一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吸气管(7),在所述静涡盘(2)上方设置有隔离罩(8)、所述隔离罩(8)与所述静涡盘(2)之间形成吸气缓冲腔(9),且所述吸气管(7)连通至所述吸气缓冲腔(9),所述吸气立管(5)的上端与所述吸气缓冲腔(9)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7)为套管式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内接吸气管(71)和位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外接吸气管(72)、且在二者相接处所述外接吸气管(72)套接于所述内接吸气管(71)的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吸气管(72)内部还设置有过滤网(10)。
CN201720377588.1U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Active CN2067080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588.1U CN206708001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77588.1U CN206708001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708001U true CN206708001U (zh) 2017-12-05

Family

ID=60455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77588.1U Active CN206708001U (zh) 2017-04-11 2017-04-11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70800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059A (zh) * 2019-07-19 2019-10-01 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壳体、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3606138A (zh) * 2021-09-16 2021-11-0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静涡旋盘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059A (zh) * 2019-07-19 2019-10-01 郑州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壳体、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3606138A (zh) * 2021-09-16 2021-11-05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静涡旋盘结构及包括其的压缩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64613B (zh) 一种无油空压机
CN206708001U (zh) 一种立式涡旋压缩机
EP3196467B1 (en) Compressor exhaust structure, screw compressor and air-conditioning unit having same
CN109707594A (zh) 一种新型无油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CN207363890U (zh) 油气分离组件及电动压缩机
CN107061291A (zh) 一种卧式转子压缩机
CN109681408A (zh) 一种设置有多个小型油气桶的低压空压机及控制方法
CN205373180U (zh) 一种低压腔转子式压缩机以及空调器
CN201437764U (zh) 压缩机用带储气腔的吸气消音器
CN201517502U (zh) 一种防止向机体外部漏油的涡旋压缩机
CN218188369U (zh) 一种吸油过滤器及压缩机
CN206708022U (zh)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吸油结构
CN205823585U (zh) 立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5373174U (zh) 分液器和压缩机
CN102720652A (zh) 一种可减少热交换和排油量的压缩机用吸气消声器
CN204113661U (zh) 一种压缩机排气结构、螺杆压缩机及空调机组
CN204099207U (zh) 螺杆压缩机及空调器
CN206738166U (zh) 一种卧式转子压缩机
CN209654233U (zh) 一种卧式旋转式压缩机
CN208778241U (zh) 罗茨鼓风机的消音装置
CN209724443U (zh) 一种自动排气的垂直式机油滤清器
CN208564982U (zh) 一种高效节能立式真空泵
CN206943388U (zh) 一种变速箱通气装置
CN103047147B (zh) 一种喷油的涡旋压缩机油路结构
CN209414275U (zh) 一种新型减震降噪管道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