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2137U - 新型清尾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型清尾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2137U
CN206692137U CN201720473843.2U CN201720473843U CN206692137U CN 206692137 U CN206692137 U CN 206692137U CN 201720473843 U CN201720473843 U CN 201720473843U CN 206692137 U CN206692137 U CN 206692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support
elevating mechanism
hairbrush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47384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绪东
李宏松
丁峰
周栋梁
顾菊民
周祺昇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Tonghe Textile Machinery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47384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2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2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2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清尾纱装置,机架上安装有取放管升降机构和连接在取放管升降机构上的残纱退绕机构,取放管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独立的升降机构,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主动轮、定滑轮、涨紧轮以及圆带,残纱退绕机构包括调速电机、锭杆和电机支架,机架位于各升降机构的上部安装与各自锭杆对应的清纱机构,清纱机构包括吸嘴部件和毛刷部件,吸嘴部件包括与负压风管连接的吸嘴和第二导杆气缸,吸嘴内设有用于检测纱线的传感器,毛刷部件包括毛刷和第一导杆气缸,毛刷伸出时与筒管的侧部相接,机架朝向锭杆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筒管表面残纱的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对退绕后筒管上的尾纱彻底清除。

Description

新型清尾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清尾纱装置,属于粗细联输送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落纱粗纱机、集落细纱机被广泛应用于棉纺厂的大背景下,粗细联输送轨道和自动落纱粗纱机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生产中,粗细联输送系统通过轨道输送筒管系统与粗纱机和细纱机间无缝对接。粗细联输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将粗纱机落下的满筒粗纱送至满筒纱库,待细纱机发出需求信号再将满筒粗纱送至细纱机,同时将细纱机用完的空管送回空管库,待粗纱机发出需求信号再将空管送至粗纱机。因此粗细联输送系统都配有空满管交换装置,以实现粗纱满纱与干净粗筒管从粗纱机交换到粗细联输送轨道上。但从细纱机回来的筒管表面都是带有尾纱。因此需要将筒管表面的尾纱清除。早期除去筒管上残余尾纱是通过人工用刀片将粗筒管上的纱线豁开进行剥离,这种除尾纱方式既耗费人力又影响纺纱效率。为达到自动清除尾纱的目的,现有尾纱清除机采用了筒管轴机构、筒管轴升降机构及吹吸嘴机构,通过筒管轴升降机构上下运动,将带有尾纱的筒管放置在筒管轴机构上,通过筒管轴机构上的电机带动安装在锭杆上的筒管旋转而进行退绕,而吹吸嘴机构上的多个吹吸嘴与各自的阀体连接,该阀体安装在驱动气缸上,通过气缸使阀体移动,继而将筒管上的尾纱吸除。虽然尾纱清除机能替代人工去除粗筒管上残余尾纱,能够大幅降低劳动强度,显著提高纺纱效率。但在使用时,虽然吹吸嘴能将大部分的尾纱吸除,但有时筒管上部会出现部分棉纤维附着的现象,而无法清理干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对退绕后筒管上的尾纱彻底清除的新型清尾纱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清尾纱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取放管升降机构和连接在取放管升降机构上的残纱退绕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放管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组独立的升降机构,所述的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主动轮、定滑轮、涨紧轮以及圆带,所述的升降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机架上,且主动轮安装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定滑轮和涨紧轮通过各自对应的定滑轮支架和涨紧轮支架安装在机架的上部,圆带绕过主动轮、定滑轮和涨紧轮并固定在直线导轨的滑块上,且直线导轨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的残纱退绕机构包括调速电机、锭杆和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与滑块连接,调速电机安装在电机支架上,且锭杆与调速电机的输出侧连接,机架朝向锭杆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筒管表面残纱的传感器;
所述机架位于各升降机构的上部安装与各自锭杆对应的清纱机构,所述的清纱机构包括吸嘴部件和毛刷部件,所述的吸嘴部件包括与负压风管连接的吸嘴及第二导杆气缸,第二导杆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机架上,吸嘴安装在第二导杆气缸的活动侧,吸嘴内设有用 于检测纱线的传感器;所述的毛刷部件包括毛刷和第一导杆气缸,第一导杆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机架上,且毛刷安装在第一导杆气缸的活动侧,且毛刷伸出时与筒管的侧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清尾纱装置在机架上安装有取放管升降机构和与取放管升降机构连接的残纱退绕机构,而取放管升降机构采用了独自的升降机构并带动各自的残纱退绕机构做升降运动,通过残纱退绕机构带动筒管旋转对尾纱进行退绕,并能通过传感器检测是否退绕,确保清纱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清纱机构通过移动的毛刷部件和能移动的吸嘴部件对各自筒管尾纱进行清理,在筒管低速旋转时可先通过吸嘴向筒管一侧移动,将尾纱找头后吸入后复位,再调整放置进行尾纱退绕,并能在退绕结束后,通过毛刷和吸嘴同时前移并对筒管上部粘条表面的纤维进行及时清理,实现退绕后筒管上的残纱彻底清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清尾纱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1-1—立柱,1-2—中间支架,1-3—上支架,1-4—中间立柱,1-5—气缸支架,2—负压机构,2-1—电机,2-2—负压风机,2-3—负压风管,3—取放管升降机构,3-1—电机座,3-2—升降电机,3-3—连接法兰,3-4—圆带固定块,3-5—滑块,3-6—直线导轨,3-7—涨紧轮,3-8—涨紧轮支架,3-9—定滑轮支架,3-10—定滑轮,3-11—圆带,3-12—主动轮,4—清纱机构,4-1—吸嘴支架,4-2—吸嘴,4-3—第二导杆气缸,4-4—气缸座,4-5—毛刷支架,4-6—第一导杆气缸,4-7—毛刷,5—筒管,6—光电传感器,7—传感器,8—残纱退绕机构,8-1—锭杆,8-2—调速电机,8-3—电机支架,9—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清尾纱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取放管升降机构3和连接在取放管升降机构3上的残纱退绕机构8。
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取放管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两组独立的升降机构,可采用多个升降机构。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3-2、主动轮3-12、定滑轮3-10、涨紧轮3-7以及圆带3-11,升降电机3-2通过电机座3-1安装在机架1上,升降电机3-2通过螺栓与升降电机座3-1进行连接,主动轮3-12安装在升降电机3-2的输出轴上,定滑轮3-10和涨紧轮3-7通过各自对应的定滑轮支架3-9和涨紧轮支架3-8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圆带3-11绕过主动轮3-12、定滑轮3-10和涨紧轮3-7并固定在直线导轨3-6的滑块3-5上,且直线导轨3-6安装在机架1上,通过升降电机3-2带动圆带3-11,使滑块3-5沿直线导轨3-6做升降运动,带动残纱退绕机构8实现升降。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圆带3-11通过圆带固定块3-4固定在直线导轨3-6的滑块3-5上,且圆带3-11两端接头通过圆带接头连接,通过涨紧轮3-7调整圆带3-11的松紧程度。
见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残纱退绕机构8包括调速电机8-2、锭杆8-1和电机支架8-3,电机支架8-3与滑块3-5连接,本实用新型滑块3-5上安装有连接法兰3-3, 通过连接法兰3-3与电机支架8-3连接,当滑块3-5沿直线导轨3-6运动时,带动电机支架8-3实现升降运动并到达指定位置。调速电机8-2安装在电机支架8-3上,且锭杆8-1与调速电机8-2的输出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电机8-2采用直流调速电机8-2,而锭杆8-1为现有产品,当具有残纱的筒管5放置在锭杆8-1上,通过调速电机8-2带动锭杆8-1上的筒管5高速旋转而实现残纱退绕,以提高尾纱清除效率。本实用新型在机架1朝向锭杆8-1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筒管表面残纱的传感器7,该传感器7可采用色标传感器,当色标传感器检测筒管表面有退绕未清除的残纱,将向电控系统输出信号,再重复进行退绕。
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架1位于各升降机构的上部安装与各自锭杆8-1对应的清纱机构4,使每一个清纱机构4对应于放置在锭杆8-1上的筒管5,对筒管5上的尾纱进行清理。
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清纱机构4包括吸嘴部件和毛刷部件,吸嘴部件包括与负压风管2-3连接的吸嘴4-2和第二导杆气缸4-3,吸嘴4-2可通过负压过渡管及负压接头与负压风管2-3连接,负压机构2的负压风管2-3与负压风机2-2连接,该负压机构2为现有的负压风机2-2和电机2-1,负压风机2-2与电机2-1通过三角带连接,启动电机2-1而产生负压气流,先将残纱头部吸入吸嘴4-2内,随后将筒管5上粘条刷下的纤维吸除。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导杆气缸4-3通过气缸座4-4安装在机架1上,吸嘴4-2安装在第二导杆气缸4-3的活动侧,最好吸嘴4-2通过吸嘴支架4-1安装在第二导杆气缸4-3的活动侧,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吸嘴4-2内设有用于检测纱线的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有采用现有的光纤传感器或电容传感器等,当吸嘴4-2中的传感器检测到有纱线进入吸嘴4-2时,向电控系统输出信号,吸嘴4-2在第二导杆气缸4-3带动下退回至原始位置,通过残纱退绕机构8中的调速电机8-2高速旋转对尾纱进行退绕,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系统为现有粗细联输送系统上的电控系统,在筒管5上的尾纱退绕后,当色标传感器检测筒管表面有还有未清除的残纱,再重复退绕动作。
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该毛刷部件包括毛刷4-7和第一导杆气缸4-6,第一导杆气缸4-6通过气缸座4-4安装在机架1上,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座4-4可为分体结构或为一体结构,毛刷4-7安装在第一导杆气缸4-6的活动侧,该毛刷4-7能通过毛刷支架4-5安装在第一导杆气缸4-6的活动侧,本实用新型的毛刷4-7由刷板和刷板内侧的刷毛构成,毛刷4-7伸出时与筒管5的侧部相接,当第一导杆气缸4-6和第二导杆气缸4-3同时将毛刷4-7和吸嘴4-2推向筒管5时,在毛刷4-7对旋转的筒管5粘条表面进行摩擦而将其上的纤维刷下时,同时吸嘴4-2将刷下的纤维进行吸除,将筒管5上的纤维彻底清理干净。
见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架1包括带有T形槽的立柱1-1和安装在立柱1-1的顶部和底部带有T形槽的纵梁和横梁构成的框形结构,可采用市场上常见的带T形槽的铝型材。见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机架1上还具有用于安装电机座3-1的中间支架1-2、用于安装定滑轮支架3-9和涨紧轮支架3-8的上支架1-3、用于安装气缸座4-4的气缸支架1-5以及用于安装直线导轨3-6的中间立柱1-4,其中间支架1-2、上支架1-3以及气缸支架1-5和中间立柱1-4均为铝型材,升降电机座3-1安装在中间支架1-2上,升降电 机座3-1通过T型螺栓与铝型材进行固定,定滑轮支架3-9和涨紧轮支架3-8安装在上支架1-3上,可通过T型螺栓与铝型材进行固定,而气缸支架1-5则固定在上支架1-3和顶部之间,气缸座4-4安装在气缸支架1-5上,同样气缸支架1-5通过T型螺栓与铝型材进行固定,中间立柱1-4固定在中间支架1-2和上支架1-3上,中间立柱1-4通过T型螺栓固定在中间支架1-2和上支架1-3上,可采用多个中间立柱1-4,将直线导轨3-6通过弹片螺母与中间立柱1-4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机架1由于采用现有铝型材进行组装,避免了铝型材开模,具有通用性强,重量较轻,安装调试方便,减轻了工人安装劳动强度的优点。
见图1~3所示,带有残纱的链条进入到本实用新型的清尾纱装置时,经上部轨道9上的光电传感器6检测到有链条进入,系统启动负压电机2-1,通过负压风机2-2产生负压气流,继而地吸嘴4-2内产生负压气流。当链条位置确定后,取放管升降机构3开始取筒管5,带有残纱的筒管5在往下移动的过程中,吸嘴4-2会被第二导杆气缸4-3推出至离筒管5~10mm的位置进行找头,此时残纱退绕机构8中的调速电机8-2低速旋转退绕,一旦吸嘴4-2内的传感器检测到有纱线进入吸嘴4-2内,吸嘴4-2在第二导杆气缸4-3带动下退回至原始位置,调速电机8-2以高速退绕,清除完成后,再由传感器7判断是否清除干净,如果未清除干净,重复上述动作。如果清除干净了,取放管升降机构3将筒管5移动至毛刷4-7位置,毛刷部件中的第一导杆气缸4-6将毛刷4-7推出,同时吸嘴4-2会被第二导杆气缸4-3推出,通过负压气流将纤维吸入吸嘴4-2内,调速电机8-2正反旋转一段时间后,毛刷4-7及吸嘴4-2退回至原来位置。粗细联输送系统上的取放管部件将空筒管5放到链条上,待全部完成后,链条继续向前移动,重复以上动作。

Claims (4)

1.一种新型清尾纱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在机架(1)上的取放管升降机构(3)和连接在取放管升降机构(3)上的残纱退绕机构(8),其特征在于:
所述取放管升降机构(3)包括至少两组独立的升降机构,所述的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3-2)、主动轮(3-12)、定滑轮(3-10)、涨紧轮(3-7)以及圆带(3-11),所述的升降电机(3-2)通过电机座(3-1)安装在机架(1)上,且主动轮(3-12)安装在升降电机(3-2)的输出轴上,定滑轮(3-10)和涨紧轮(3-7)通过各自对应的定滑轮支架(3-9)和涨紧轮支架(3-8)安装在机架(1)的上部,圆带(3-11)绕过主动轮(3-12)、定滑轮(3-10)和涨紧轮(3-7)并固定在直线导轨(3-6)的滑块(3-5)上,且直线导轨(3-6)安装在机架(1)上;
所述的残纱退绕机构(8)包括调速电机(8-2)、锭杆(8-1)和电机支架(8-3),电机支架(8-3)与滑块(3-5)连接,调速电机(8-2)安装在电机支架(8-3)上,且锭杆(8-1)与调速电机(8-2)的输出侧连接,机架(1)朝向锭杆(8-1)一侧安装有用于检测筒管表面残纱的传感器;
所述机架(1)位于各升降机构的上部安装与各自锭杆(8-1)对应的清纱机构(4),所述的清纱机构(4)包括吸嘴部件和毛刷部件,所述的吸嘴部件包括与负压风管(2-3)连接的吸嘴(4-2)及第二导杆气缸(4-3),第二导杆气缸(4-3)通过气缸座(4-4)安装在机架(1)上,吸嘴(4-2)安装在第二导杆气缸(4-3)的活动侧,吸嘴(4-2)内设有用于检测纱线的传感器;所述的毛刷部件包括毛刷(4-7)和第一导杆气缸(4-6),第一导杆气缸(4-6)通过气缸座(4-4)安装在机架(1)上,且毛刷(4-7)安装在第一导杆气缸(4-6)的活动侧,且毛刷(4-7)伸出时与筒管的侧部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尾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包括带有T形槽的立柱(1-1)和安装在立柱(1-1)顶部和底部带有T形槽的纵梁和横梁构成的框形结构,机架(1)上还具有用于安装电机座(3-1)的中间支架(1-2)、用于安装定滑轮支架(3-9)和涨紧轮支架(3-8)的上支架(1-3)、用于安装气缸座(4-4)的气缸支架以及用于安装直线导轨(3-6)的中间立柱(1-4),电机座(3-1)安装在中间支架(1-2)上,定滑轮支架(3-9)和涨紧轮支架(3-8)安装在上支架(1-3)上,气缸支架固定在上支架(1-3)和顶部之间,气缸座(4-4)安装在气缸支架上,中间立柱(1-4)固定在中间支架(1-2)和上支架(1-3)上,直线导轨(3-6)通过弹片螺母与中间立柱(1-4)进行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尾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带(3-11)通过圆带固定块(3-4)固定在滑块(3-5)上,且圆带(3-11)两端接头通过圆带接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清尾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4-7)通过毛刷支架(4-5)安装在第一导杆气缸(4-6)的活动侧,所述吸嘴(4-2)通过吸嘴支架(4-1)安装在第二导杆气缸(4-3)的活动侧。
CN201720473843.2U 2017-04-28 2017-04-28 新型清尾纱装置 Active CN206692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3843.2U CN206692137U (zh) 2017-04-28 2017-04-28 新型清尾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473843.2U CN206692137U (zh) 2017-04-28 2017-04-28 新型清尾纱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2137U true CN206692137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7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473843.2U Active CN206692137U (zh) 2017-04-28 2017-04-28 新型清尾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213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555A (zh) * 2018-03-30 2018-09-28 宁波雯泽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产品加工装置
CN108946330A (zh) * 2018-06-29 2018-12-07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尾纱清除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4555A (zh) * 2018-03-30 2018-09-28 宁波雯泽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产品加工装置
CN108584555B (zh) * 2018-03-30 2019-07-30 宁波雯泽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产品加工装置
CN108946330A (zh) * 2018-06-29 2018-12-07 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尾纱清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92137U (zh) 新型清尾纱装置
CN109436700B (zh) 一种细纱管输送装置
CN208321534U (zh) 管材内壁清理装置
CN105750638A (zh) 全自动上下料一体切管机
CN103556324B (zh) 水平轴系竖直提管连续移动落纱装置
CN106733999B (zh) 一种脆盘自动清洗机
CN104084858B (zh) 集尘式腻子打磨装置
CN106475727A (zh) 一种直缝焊管内毛刺刮除设备
CN102826412B (zh) 立式尾纱清除机
CN202785093U (zh) 一种立式尾纱清除机
CN206255721U (zh) 输送及上纱管装置及设有其的剥纱管机
CN205270265U (zh) 空压机空气滤芯除尘装置
CN201372339Y (zh) 环锭细纱机滤网自动清理装置
CN204125580U (zh) 自动起降抓棉机
CN106348099A (zh) 纱管与纱分离装置及设有其的剥纱管机
CN208701273U (zh) 一种可自动除尘加湿的抓棉机
CN213170895U (zh) 一种带有单锭吸嘴的捻接小车
CN109629023A (zh) 纺丝机的升头装置
CN217051592U (zh) 一种饮料生产加工用输送装置
CN212856659U (zh) 一种自动除麻丝机
CN112027989B (zh) 一种用于旋盖作业的自动送盖装置
KR102257366B1 (ko) 캡핑기
CN105502095B (zh) 一种纱管尾纱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
CN215974398U (zh) 一种气动捻接检测装置
CN112125060A (zh) 一种带有单锭吸嘴的捻接小车及其捻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