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90885U -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90885U
CN206690885U CN201720334859.5U CN201720334859U CN206690885U CN 206690885 U CN206690885 U CN 206690885U CN 201720334859 U CN201720334859 U CN 201720334859U CN 206690885 U CN206690885 U CN 206690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energy bag
travelling wheel
wheel pair
management syste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48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宇龙
胡荣强
曹文礼
程荣仓
刘艳杰
战冰峰
王世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ji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ji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ji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jiao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48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90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90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90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包括:ECU能量控制单元、BMS电池管理系统单元、CMS电容管理系统单元、锂电池组单元、超级电容单元、主电路接口单元、通讯接口单元、机械连接机构单元和行走机构单元;ECU能量控制单元根据外部部件指令控制BMS电池管理系统单元和CMS电容管理系统单元,实现锂电池组单元和超级电容单元的充放电配合,同时将能量包的实时信息反馈到外部部件。本实用新型将移动能量包通过机械连接机构单元与轨道交通车辆连接使其可被牵引走行,在为轨道交通车辆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的同时,避免了轨道交通车辆携带较为笨重的移动电源的负担。

Description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以及储能技术的交叉领域,尤指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背景技术
现有轨道交通车辆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通常采用接触网/第三轨供电方式或车载储能系统供电方式,这两种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接触网/第三轨供电方式车辆依赖于接触网/第三轨供电,对接触网/第三轨线路布局及电能质量都有较高要求,且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第三轨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高。车载储能系统供电方式占用车辆空间,不仅增加了车辆自重,且充电过程繁琐、维护过程困难。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车辆离网工况下,不占用车辆内部空间,供电过程简单、方便,且可随车辆行走,方便搬运,维护简单。
本实用新型可适应车辆不同工况需求,实现应急牵引、动力供电、辅助供电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可以实现将移动能量包通过专用连接器与轨道交通车辆连接并被牵引走行,为轨道交通车辆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的目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包括:ECU能量控制单元1(ECU:EnergyControl Unit)、BMS电池管理系统2(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CMS电容管理系统3(CMS:Capacitor Management System)、锂电池组单元4、超级电容单元5、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和行走机构单元9;
所述ECU能量控制单元1为移动能量包的核心控制单元,与内部的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相连,还与外部的通讯接口单元7相连,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锂电池组单元4相连,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超级电容单元5相连,
ECU能量控制单元1用于根据外部部件指令控制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实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的充放电配合,同时将移动能量包的实时信息反馈到外部部件;
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锂电池组单元4的状态;
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超级电容单元5的状态;
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与主电路接口单元6相连,主电路接口单元6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相连,
所述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为机械结构,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连接,用于配合行走机构单元9使其可随车辆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用于在轨道上行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为储能单元,储存容量根据需求调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电路接口单元6包括电路正极和电路负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之间的通讯方式根据需求调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为走行轮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能量包的工况包括工况一和工况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况一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和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的连接用于实现补充电能过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况二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行走机构单元9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连接用于实现行走过程中的车辆供电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该供电过程无需车辆停车,可与车辆牵引同时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将移动能量包通过专用连接器与轨道交通车辆连接并被牵引走行,其目的是为轨道交通车辆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适用于多种轨道交通车辆,结构简单。同时,该移动能量包自带走行轮对,由其他牵引车辆在轨道上牵引走行,避免了轨道交通车辆携带较为笨重的移动电源的负担。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包括:ECU能量控制单元1、BMS电池管理系统单元2、CMS电容管理系统单元3、锂电池组单元4、超级电容单元5、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和行走机构单元9;
所述ECU能量控制单元1为移动能量包的核心控制单元,与内部的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相连,还与外部的通讯接口单元7相连,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锂电池组单元4相连,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超级电容单元5相连,
ECU能量控制单元1用于根据外部部件指令控制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实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的充放电配合,同时将移动能量包的实时信息反馈到外部部件;
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锂电池组单元4的状态;
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超级电容单元5的状态;
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与主电路接口单元6相连,主电路接口单元6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相连,
所述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为机械结构,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连接,用于配合行走机构单元9使其可随车辆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用于在轨道上行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为储能单元,储存容量根据需求调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电路接口单元6包括电路正极和电路负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之间的通讯方式根据需求调整。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为走行轮对。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移动能量包的工况包括工况一和工况二。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况一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和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的连接用于实现补充电能过程。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工况二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行走机构单元9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连接用于实现行走过程中的车辆供电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该供电过程无需车辆停车,可与车辆牵引同时进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包含且不限于超级电容、蓄电池等的可存储并输出电力的储能系统;所述移动能量包通过专用连接器与轨道交通车辆连接并被牵引走行,其目的是为轨道交通车辆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所述移动能量包自带走行轮对,由其他牵引车辆在轨道上牵引走行;所述移动能量包由外部能量源补充电力能源。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0)

1.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包括ECU能量控制单元(1)、BMS电池管理系统(2)、CMS电容管理系统(3)、锂电池组单元(4)、超级电容单元(5)、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和行走机构单元(9);
所述ECU能量控制单元(1)为移动能量包的核心控制单元,与内部的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相连,还与外部的通讯接口单元(7)相连,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锂电池组单元(4)相连,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超级电容单元(5)相连,
ECU能量控制单元(1)用于根据外部部件指令控制BMS电池管理系统(2)和CMS电容管理系统(3),实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的充放电配合,同时将移动能量包的实时信息反馈到外部部件;
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锂电池组单元(4)的状态;
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用于接收ECU能量控制单元(1)的控制指令,并监控超级电容单元(5)的状态;
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与主电路接口单元(6)相连,主电路接口单元(6)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充电接口相连,
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相连;
所述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为机械结构,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连接,用于配合行走机构单元(9)使其可随车辆行走;
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用于在轨道上行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2)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 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CMS电容管理系统(3)与ECU能量控制单元(1)之间采用CAN通讯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单元(4)和超级电容单元(5)为储能单元,储存容量根据需求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接口单元(6)包括电路正极和电路负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或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通讯接口之间的通讯方式根据需求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单元(9)为走行轮对。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能量包的工况包括工况一和工况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一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和通讯接口单元(7)与充电机的连接用于实现补充电能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况二通过主电路接口单元(6)、通讯接口单元(7)、机械连接机构单元(8)、行走机构单元(9)与被充电轨道交通车辆的连接用于实现行走过程中的车辆供电或其他附属机构供电。
CN201720334859.5U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Active CN206690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4859.5U CN206690885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4859.5U CN206690885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90885U true CN206690885U (zh) 2017-12-01

Family

ID=6044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4859.5U Active CN206690885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908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959A (zh) * 2017-03-31 2017-08-08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0959A (zh) * 2017-03-31 2017-08-08 北京北交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01014U (zh) 双源制电力机车控制装置
CN104022548A (zh) 移动充电车
CN107310372A (zh) 一种插电式电‑电混合燃料电池增程式四驱动力系统
CN106627203A (zh) 一种纯电动环卫车车载电源系统
CN107745717A (zh) 轨道交通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电路、轨道交通车辆及其供电方法
CN108081982A (zh) 一种有轨电车混合供电方法
CN105811514B (zh) 双源无轨电车动力电池动态平衡充电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3419670A (zh) 一种储能装置供电的动车组牵引系统
CN201904639U (zh) 一种双源制电力机车库内充电装置
CN206049480U (zh) 一种移动充电车
CN105048601A (zh) 一种电源管理系统
CN108556654A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
CN102208826A (zh) 一种应急充电车和充电系统
CN204915337U (zh) 车用超级电容及电池混合储能装置
CN204012784U (zh) 移动充电车
CN115610212A (zh) 动力电池可模块化配置的纯电矿用交流自卸车驱动系统
CN206690885U (zh)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CN107020959A (zh)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CN107139750A (zh) 恒压式功率动态分布充电装置
CN203496694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能量管理系统
CN108859851A (zh) 锂电池乘用车换电系统
CN206992260U (zh) 一种带走行轮对的可自牵引的轨道交通移动能量包
CN201089369Y (zh) 一种快速充电式电动公交车及给其快速充电的公交站点
CN206749805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电池电容混合驱动电源系统
CN103568853A (zh) 一种循环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