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63717U -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63717U
CN206663717U CN201720345563.3U CN201720345563U CN206663717U CN 206663717 U CN206663717 U CN 206663717U CN 201720345563 U CN201720345563 U CN 201720345563U CN 206663717 U CN206663717 U CN 206663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g hook
ejector retainner
retainner plate
chute
auto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556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庆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HENG AUT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HENG AUT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HENG AUT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HENG AUTO SPARE PARTS INDUSTRIAL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556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63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63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637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公模底座、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的一端开设有操作槽,公模底座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钩,第一拉钩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与第二滑槽的顶端连通。该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从而带动顶杆对上顶针板施加推力,达到了对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进行二次顶出的效果,能够使第四拉钩只做直线运动,增强顶杆的推力,能够有效增强第三拉钩与下顶针板之间的稳定连接关系,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汽车零件模具在脱模时经常出现脱模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汽车零件的不合格率大大递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即本身具有动力得以驱动,不须依轨道或电力架设,得以机动行驶之车辆。广义来说,具有四轮行驶的车辆,普遍多称为汽车。
目前汽车零件制造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模具在脱模时经常出现脱模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汽车零件的不合格率大大递增,所以需要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解决了汽车零件模具在脱模时经常出现脱模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汽车零件的不合格率大大递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公模底座、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的一端开设有操作槽,所述公模底座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钩,所述第一拉钩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底壁与第二滑槽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第一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拉钩,所述第二拉钩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与下顶针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槽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钩,所述第三拉钩的四角处均通过第三固定螺栓与下顶针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钩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钩,所述第四拉钩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第三拉钩和第四拉钩均位于操作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表面与滑块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拉钩的下表面与导向块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的侧面与第四拉钩的侧面均呈梯形状,所述导向块和第四拉钩均呈梯形状的腰长相等,所述第四拉钩的侧面与第一滑槽的内底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四拉钩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三拉钩的下表面和操作槽的内底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槽的宽度等于第四拉钩的长度,所述第三拉钩的长度等于操作槽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槽的深度等于顶杆的长度,所述上顶针板的下表面与下顶针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通过设置第四拉钩与导向块滑动连接,从而带动顶杆对上顶针板施加推力,达到了对上顶针板和下顶针板进行二次顶出的效果。
(2)、该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通过设置导向杆在导向孔的内部滑动,能够使第四拉钩只做直线运动,增强顶杆的推力,通过设置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能够有效避免第三拉钩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操作槽,能够有效增强第三拉钩与下顶针板之间的稳定连接关系,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汽车零件模具在脱模时经常出现脱模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汽车零件的不合格率大大递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拉钩结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公模底座、2上顶针板、3下顶针板、4操作槽、5安装槽、6第一固定螺栓、7第一拉钩、8第一滑槽、9第二滑槽、10导向块、11第二拉钩、12第二固定螺栓、13滑块、14第三拉钩、15第三固定螺栓、16导向孔、17导向杆、18第四拉钩、19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公模底座1、上顶针板2和下顶针板3,上顶针板2的一端开设有操作槽4,通过设置操作槽4,能够有效增强第三拉钩14与下顶针板3之间的稳定连接关系,公模底座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内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钩7,第一拉钩7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9,第一滑槽8的内底壁与第二滑槽9的顶端连通,第一滑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0,第一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拉钩11,第二拉钩11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2与下顶针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滑槽9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3,通过设置滑块13在第二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能够有效避免第三拉钩14出现晃动的问题,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钩14,导向块10的表面与滑块13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第三拉钩14的下表面与导向块10的上表面滑动连接,第三拉钩14的四角处均通过第三固定螺栓15与下顶针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三拉钩14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孔16,导向孔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7,通过设置导向杆17在导向孔16的内部滑动,能够使第四拉钩18只做直线运动,增强顶杆19的推力,导向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钩18,导向块10的侧面与第四拉钩18的侧面均呈梯形状,导向块10和第四拉钩18均呈梯形状的腰长相等,第四拉钩18的侧面与第一滑槽8的内底壁滑动连接,第四拉钩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三拉钩14的下表面和操作槽4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操作槽4的宽度等于第四拉钩18的长度,第三拉钩14的长度等于操作槽4的宽度,第四拉钩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9,第一滑槽8的深度等于顶杆19的长度,上顶针板2的下表面与下顶针板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第四拉钩18与导向块10滑动连接,从而带动顶杆19对上顶针板2施加推力,达到了对上顶针板2和下顶针板3进行二次顶出的效果,第三拉钩14和第四拉钩18均位于操作槽4的内部,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汽车零件模具在脱模时经常出现脱模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汽车零件的不合格率大大递增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通过设置第四拉钩18与导向块10滑动连接,从而带动顶杆19对上顶针板2施加推力,达到了对上顶针板2和下顶针板3进行二次顶出的效果,通过设置导向杆17在导向孔16的内部滑动,能够使第四拉钩18只做直线运动,增强顶杆19的推力,通过设置滑块13在第二滑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能够有效避免第三拉钩14出现晃动的问题,通过设置操作槽4,能够有效增强第三拉钩14与下顶针板3之间的稳定连接关系,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汽车零件模具在脱模时经常出现脱模不彻底的情况,导致汽车零件的不合格率大大递增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公模底座(1)、上顶针板(2)和下顶针板(3),所述上顶针板(2)的一端开设有操作槽(4),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底座(1)的内壁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6)固定连接有第一拉钩(7),所述第一拉钩(7)的表面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8)和第二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8)的内底壁与第二滑槽(9)的顶端连通,所述第一滑槽(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0),所述第一滑槽(8)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拉钩(11),所述第二拉钩(11)的底端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2)与下顶针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滑槽(9)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拉钩(14),所述第三拉钩(14)的四角处均通过第三固定螺栓(15)与下顶针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拉钩(14)的内部开设有导向孔(16),所述导向孔(16)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杆(17),所述导向杆(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拉钩(18),所述第四拉钩(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顶杆(19),所述第三拉钩(14)和第四拉钩(18)均位于操作槽(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0)的表面与滑块(13)的表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三拉钩(14)的下表面与导向块(10)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0)的侧面与第四拉钩(18)的侧面均呈梯形状,所述导向块(10)和第四拉钩(18)均呈梯形状的腰长相等,所述第四拉钩(18)的侧面与第一滑槽(8)的内底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拉钩(18)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与第三拉钩(14)的下表面和操作槽(4)的内底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槽(4)的宽度等于第四拉钩(18)的长度,所述第三拉钩(14)的长度等于操作槽(4)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8)的深度等于顶杆(19)的长度,所述上顶针板(2)的下表面与下顶针板(3)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CN201720345563.3U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3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5563.3U CN206663717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5563.3U CN206663717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63717U true CN206663717U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67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556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63717U (zh) 2017-04-05 2017-04-05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63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5356U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壳正反拉伸复合模
CN107803998B (zh) 一种塑料壳盖自动铆压螺母设备
CN20666371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CN201366782Y (zh) 一种双杆单滑大角度斜顶脱模机构
CN204917183U (zh) 一种料筐分流装置
CN206854704U (zh) 一种连接筋板用的钻孔定位装置
CN206455102U (zh) 用于冲压机的多工位自动夹具
CN212402435U (zh) 一种pu滤芯生产快速定位注胶专用导轨
CN103193066A (zh) 一种球面全自动喷涂机用推板输送机构
CN204148456U (zh) 一种换模板的装置
CN206206355U (zh) 一种便于加工的组合定位销
CN210121841U (zh) 带有推出装置的快速分离型模架
CN208033427U (zh) 一种级进模具四轴冲铆一体化设备
CN106476223A (zh) 一种注塑模具环状倒扣的向心收缩抽芯脱模装置
CN206200192U (zh) 一种便于修复更换的导套组件
CN205871104U (zh) 一种血压计模具用顶出机构
CN205969637U (zh) 一种滑块二次抽芯结构模具
CN207327414U (zh) 顺序抽芯滑块结构
CN206416375U (zh) 一种机壳
CN205362635U (zh) 模具圆弧抽芯装置
CN206217888U (zh) 橡胶加工辅助轨道车
CN206535916U (zh) 一种管接头成型装置
CN205112246U (zh) 一种薄壁异形件的注射成型模具
CN206898779U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门型立柱
CN209796620U (zh) 滑动轨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