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50286U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50286U CN206650286U CN201720256244.5U CN201720256244U CN206650286U CN 206650286 U CN206650286 U CN 206650286U CN 201720256244 U CN201720256244 U CN 201720256244U CN 206650286 U CN206650286 U CN 2066502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ed
- electric automobile
- shell
- punching
- grizzly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包括放入于外壳中的通过冲制而成的簧片,外壳的内部设置一个安装腔,冲制而成的簧片放置于外壳内部的安装腔中,其外部开口端安装一个外套锁紧簧片与外壳,所述簧片包括一根以上的栅条,一根以上的栅条均布固定安装于上下两块连接片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接触低电阻连接,而且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抗震动,耐冲击,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小型化连接器市场,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批生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源和信号的导通连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转簧制作工艺:冲制带有均匀分布直栅格的簧片;首先用机器将簧片扭转一定的角度,使簧片形成双曲面内凹的结构,然后再去时效处理加硬。
缺点:此工艺的插拔力因时效处理无法管控,无法满足于大电流需求。
如图2所示,扭簧制作工艺:冲制带有均匀分布直栅格的簧片;然后将簧片卷成圆筒;将卷好的簧片装入内套筒1;再安装一头的外套筒3,使外套筒压紧簧片2的一头;最后安装另一头外套筒,在压紧簧片的过程中,将簧片扭转一个一定的角度,使簧片形成内凹的笼式结构。
缺点:此工艺的工序较多,其中许多工序都需要人工参与完成,效率较低,成本高,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接触低电阻连接,而且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抗震动,耐冲击,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小型化连接器市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包括放入于外壳中的通过冲制而成的簧片,外壳的内部设置一个安装腔,冲制而成的簧片放置于外壳内部的安装腔中,其外部开口端安装一个外套锁紧簧片与外壳,所述簧片包括一根以上的栅条,一根以上的栅条均布固定安装于上下两块连接片上,上下两连接片以及一根以上的栅条通过转圆形成一个筒状体的簧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上下两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各栅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上下端的连接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上端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连接片的一块以上的有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边在冲制时翻转90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边在冲制时翻转180度。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簧片转圆后的轴向截面投影呈双曲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接触低电阻连接;
(二)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抗震动,耐冲击,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
(三)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小型化连接器市场,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批生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簧片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栅条的侧视图;
图5为簧片转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有边在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簧片安装于外壳中的整体组装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3-图8所示,外壳的内部设置一个安装腔,冲制而成的簧片放置于外壳内部的安装腔中,其外部开口端安装一个外套锁紧簧片4与外壳,簧片4包括一根以上的栅条5,一根以上的栅条5均布固定安装于上下两块连接片上,上下两连接片以及一根以上的栅条通过转圆形成一个筒状体的簧片4。
如图3所示,上下两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7以及第二连接片8,各栅条5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上下端的连接片,第一连接片7的上端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连接片的一块以上的有边9,有边9在冲制时翻转90度或者翻转180度,簧片4转圆后的轴向截面投影呈双曲面形状。
组装时,将冲制好的簧片4放入外壳10中,再将外套11锁紧簧片4和外壳10,完成组装。
簧片的具体冲制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将簧片4冲制成平行四边形状,该簧片4由一根以上的栅条5安装于两连接片上组成,各栅条5之间为均匀分别;
如图4所示,在每根栅条5上冲制出一个带弧度的面6;
如图5所示,对平行四边形状的簧片4进行转圆工序,转圆后筒状体整体呈螺旋状,该筒壁的轴向截面投影呈双曲线状;
如图6所示,将有边在冲制时翻转90度或者180度,冲制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简单,插拔操作方便,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接触低电阻连接;
(二)比同样规格的插孔结构更加紧凑,具有抗震动,耐冲击,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
(三)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能很好满足当今世界日益要求高可靠,高接触,高电流通载且越小型化连接器市场,而且生产工艺简单,制作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成批生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放入于外壳中的通过冲制而成的簧片,外壳的内部设置一个安装腔,冲制而成的簧片放置于外壳内部的安装腔中,其外部开口端安装一个外套锁紧簧片与外壳,所述簧片包括一根以上的栅条,一根以上的栅条均布固定安装于上下两块连接片上,上下两连接片以及一根以上的栅条通过转圆形成一个筒状体的簧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上下两连接片包括第一连接片以及第二连接片,各栅条的上下端分别固定连接上下端的连接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片的上端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连接片的一块以上的有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边在冲制时翻转90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边在冲制时翻转180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其特征在于:簧片转圆后的轴向截面投影呈双曲面形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56244.5U CN206650286U (zh) | 2017-03-16 | 2017-03-16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56244.5U CN206650286U (zh) | 2017-03-16 | 2017-03-16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50286U true CN206650286U (zh) | 2017-11-17 |
Family
ID=60281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56244.5U Active CN206650286U (zh) | 2017-03-16 | 2017-03-16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5028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5790A (zh) * | 2017-03-16 | 2017-05-31 | 深圳市庆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及其冲制方法 |
CN109742578A (zh) * | 2019-03-04 | 2019-05-10 | 安费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型插孔连接件 |
-
2017
- 2017-03-16 CN CN201720256244.5U patent/CN2066502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85790A (zh) * | 2017-03-16 | 2017-05-31 | 深圳市庆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及其冲制方法 |
CN109742578A (zh) * | 2019-03-04 | 2019-05-10 | 安费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螺旋型插孔连接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85790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及其冲制方法 | |
CN102157820B (zh) |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 |
CN20665028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
CN206650203U (zh) | 一种紧凑型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 |
CN105896141A (zh) | 一种多边线簧插孔及其制备工艺 | |
CN201994468U (zh) |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 | |
CN206546895U (zh) |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 |
CN208782087U (zh) | 一种簧冠簧插孔接触件 | |
CN206962072U (zh) | 弹簧连接器 | |
CN203351812U (zh) | 用于导通高压大电流的电连接插孔 | |
CN107994374A (zh) | 整体式铆压矩形插孔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2121049U (zh) | 一种便携式杆状天线 | |
CN207490153U (zh) | 整体式铆压矩形插孔 | |
CN209168961U (zh) | 一种绝缘子嵌件作触头的电联接结构 | |
CN107293879A (zh) | 一种冲压线簧插孔 | |
CN208444996U (zh) | 一种舞台用高电流接线端子 | |
CN201690085U (zh) |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万能充电接头 | |
CN205466536U (zh) | 一种轮式打孔针 | |
CN208401106U (zh) | 一种新型冠簧 | |
CN206313015U (zh) |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 |
CN205811122U (zh) | 一种便于制造的对称三插面插头 | |
CN206076563U (zh) | 一种冲压线簧插孔 | |
CN205440841U (zh) | 一种用于柔性蒙皮的环状柔性骨架及柔性蒙皮 | |
CN109980398A (zh) | 一种电连接器接触件结构 | |
CN203470755U (zh) | 中凸形弹簧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