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46895U -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46895U
CN206546895U CN201720204298.7U CN201720204298U CN206546895U CN 206546895 U CN206546895 U CN 206546895U CN 201720204298 U CN201720204298 U CN 201720204298U CN 206546895 U CN206546895 U CN 206546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ontact
jack
retainer plate
annulus
grizzly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042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202042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46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46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4689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其包括插孔孔套、转簧接触件、金属插针,转簧接触件嵌卡于插孔孔套的插装孔内;转簧接触件包括前端固持圆环、后端固持圆环,转簧接触件于前、后端固持圆环之间连设若干栅条,各栅条由圆筒形状的转簧接触件绕中心轴线扭转成螺旋形状,相邻的两个栅条组成一栅条组,同一栅条组的两个栅条的延伸起点一致,相邻两个栅条组的栅条延伸起点错开布置。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轴向接触范围更长,且紧凑可靠,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拔插力、保持力稳定,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成批生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孔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插孔主要采用弹片或簧片结构,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两种结构:第一种:采用簧片收腰的冠簧插孔;第二种:采用冲压簧片扭曲,两头压装成型的插孔。
对于上述第一种冠簧插孔而言,其是将弹性金属片冲压分割成由若干条两端相连并与端面垂直的金属条组成的栅栏状,然后卷圈并将其中部收腰使每一根金属条在中部弯曲向轴心收缩、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这种结构的冠簧插孔在其弹性金属条鼓腰处与插针表面接触,因为受结构限制不能均匀地较稳定地与插针接触,导致插拔力较大、接触面积少、接触性能低等缺点。
对于上述第二种插孔结构而言,虽然具有较高的接触性能,但其套接方法接触电阻大、耐拉力差,前后套极容易受拉力从压点脱离,造成衔接故障和事故 ;结构复杂、组合零件较多,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不利于向小型化、密集化发展 ;加工工艺复杂、精度要求高,导致产品合格率低且成本提高 ;弹片在限定的空间内不可能很粗,使得每根弹片难以承受较大的电流冲击 ,使用过程中的“断丝”现象无法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该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于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轴向接触范围更长,且紧凑可靠,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拔插力、保持力稳定,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成批生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包括有插孔孔套、转簧接触件、与插孔孔套相配合的金属插针,插孔孔套的芯部开设有朝金属插针插入侧开口的插装孔,转簧接触件嵌卡于插孔孔套的插装孔内;
转簧接触件由一长方形金属片卷曲成圆筒形状,转簧接触件包括有分别呈圆环形状的前端固持圆环、后端固持圆环,前端固持圆环位于后端固持圆环的前端侧且前端固持圆环与后端固持圆环同轴间隔布置,转簧接触件于前端固持圆环与后端固持圆环之间连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栅条,前端固定圆环、后端固定圆环以及各栅条为一体结构,各栅条由圆筒形状的转簧接触件绕中心轴线扭转成螺旋形状,相邻的两个栅条组成一栅条组,同一栅条组的两个栅条的延伸起点一致,相邻两个栅条组的栅条延伸起点错开布置,转簧接触件于中心轴线中心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形成有呈环状间隔分布的接触点,延伸起点位于同一侧的各栅条的接触点位于同一侧;
金属插针嵌插于转簧接触件的中心孔内。
其中,所述插孔孔套配装有防脱挡环,防脱挡环包括有分别呈圆环形状的内侧固定圈、外侧固定圈,内侧固定圈、外侧固定圈同轴间隔布置且内侧固定圈位于外侧固定圈的内端侧,内侧固定圈的前端边缘部与外侧固定圈的前端边缘部之间连设有挡环连接部,防脱挡环成型有由内侧固定圈、外侧固定圈、挡环连接部共同围装而成且朝后开口的挡环卡槽,插孔孔套的前端部嵌插于防脱挡环的挡环卡槽内,防脱挡环的内侧固定圈位于所述转簧接触件的前端固持圆环的内侧,插孔孔套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孔套限位槽,外侧固定圈的后端边缘部设置有径向朝内凸出的固定圈限位凸缘,固定圈限位凸缘嵌卡于孔套限位槽内。
其中,所述转簧接触件由一长方形铜片卷曲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其包括插孔孔套、转簧接触件、金属插针,转簧接触件嵌卡于插孔孔套的插装孔内;转簧接触件由一长方形金属片卷曲成圆筒形状,转簧接触件包括前端固持圆环、后端固持圆环,转簧接触件于前、后端固持圆环之间连设若干栅条,各栅条由圆筒形状的转簧接触件绕中心轴线扭转成螺旋形状,相邻的两个栅条组成一栅条组,同一栅条组的两个栅条的延伸起点一致,相邻两个栅条组的栅条延伸起点错开布置,转簧接触件于中心轴线中心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形成有呈环状间隔分布的接触点,延伸起点位于同一侧的各栅条的接触点位于同一侧;金属插针嵌插于转簧接触件的中心孔内。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轴向接触范围更长,且紧凑可靠,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拔插力、保持力稳定,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成批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簧接触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用于制备转簧接触件的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5中包括有:
1——插孔孔套 11——插装孔
12——孔套限位槽 2——转簧接触件
21——前端固持圆环 22——后端固持圆环
23——栅条 3——金属插针
4——防脱挡环 41——内侧固定圈
42——外侧固定圈 43——挡环连接部
44——挡环卡槽 45——固定圈限位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包括有插孔孔套1、转簧接触件2、与插孔孔套1相配合的金属插针3,插孔孔套1的芯部开设有朝金属插针3插入侧开口的插装孔11,转簧接触件2嵌卡于插孔孔套1的插装孔11内。
进一步的,转簧接触件2由一长方形金属片卷曲成圆筒形状,转簧接触件2包括有分别呈圆环形状的前端固持圆环21、后端固持圆环22,前端固持圆环21位于后端固持圆环22的前端侧且前端固持圆环21与后端固持圆环22同轴间隔布置,转簧接触件2于前端固持圆环21与后端固持圆环22之间连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栅条23,前端固定圆环、后端固定圆环以及各栅条23为一体结构,各栅条23由圆筒形状的转簧接触件2绕中心轴线扭转成螺旋形状,相邻的两个栅条组成一栅条组,同一栅条组的两个栅条23的延伸起点一致,相邻两个栅条组的栅条23延伸起点错开布置,转簧接触件2于中心轴线中心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形成有呈环状间隔分布的接触点,延伸起点位于同一侧的各栅条23的接触点位于同一侧。
另外,金属插针3嵌插于转簧接触件2的中心孔内。
需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转簧接触件2可以采用铜片制备而成,即本实用新型的转簧接触件2由一长方形铜片卷曲而成。
需进一步指出,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簧接触件2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而成,具体的:首先金属片经冲压落料成型后,整体呈长方形,包括两端的固持圆环及连接于两端的均匀交错分布的若干栅条23,接着沿着平行于固持圆环对应栅条23方向将长方形金属片卷成圆筒状,由于该金属片是长方形,所以圆筒各处直径大小一致,然后将圆筒的一端绕中心轴线相对另一端扭转成螺旋形,此时圆筒整体呈螺旋状,且由于连接于两端的栅条23长度的限制,总体上圆筒的直径由两端向轴中点减小,最后将螺旋形圆筒通过热处理工艺固定成型,使其不发生回弹。通过上述方法制备而成的转簧接触件2能够保证其具备优良的结构、稳定可靠的接触保持力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在插拔金属插针3过程,转簧接触件2不会发生复原变形,结构简单实用。
如图4所示,对于转簧接触件2而言,栅条23与筒状中心轴不在同一平面,倾斜连接于筒状体的前端固持圆环21、后端固持圆环22,栅条23绕筒状体中心轴均匀交错分布;转簧接触件2总体上直径大小分布自两端固持圆环开始对称的向中心递减,由于栅条23倾斜连接于两端的固持圆环,栅条23间设有通孔,所以严格意义上其轴向截面并非一条连续线,而是若干线段。
在将金属插针3插入至插孔孔套1的插装孔11内的过程中,金属插着与转簧接触件2的中心轴线中心两侧的接触点接触,且当金属插针3插入后,各栅条23会产生形变,使点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对于该插孔连接器而言,转簧接触件2与金属插针3轴向接触范围更长,接触面积更大,拔插力、保持力稳定,机械寿命长,在振动环境中不易出现抖动、分离等接触不良的现象。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于使用时不仅具有高接触面积,轴向接触范围更长,且紧凑可靠,可以在较大适用范围内制作的不同孔径大小的插孔,并能通载更高电流及信号,拔插力、保持力稳定,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利于成批生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为避免转换接触件从插孔孔套1的插装孔11内脱出,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插孔孔套1配装有防脱挡环4,防脱挡环4包括有分别呈圆环形状的内侧固定圈41、外侧固定圈42,内侧固定圈41、外侧固定圈42同轴间隔布置且内侧固定圈41位于外侧固定圈42的内端侧,内侧固定圈41的前端边缘部与外侧固定圈42的前端边缘部之间连设有挡环连接部43,防脱挡环4成型有由内侧固定圈41、外侧固定圈42、挡环连接部43共同围装而成且朝后开口的挡环卡槽44,插孔孔套1的前端部嵌插于防脱挡环4的挡环卡槽44内,防脱挡环4的内侧固定圈41位于转簧接触件2的前端固持圆环21的内侧,插孔孔套1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孔套限位槽12,外侧固定圈42的后端边缘部设置有径向朝内凸出的固定圈限位凸缘45,固定圈限位凸缘45嵌卡于孔套限位槽12内。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插孔孔套(1)、转簧接触件(2)、与插孔孔套(1)相配合的金属插针(3),插孔孔套(1)的芯部开设有朝金属插针(3)插入侧开口的插装孔(11),转簧接触件(2)嵌卡于插孔孔套(1)的插装孔(11)内;
转簧接触件(2)由一长方形金属片卷曲成圆筒形状,转簧接触件(2)包括有分别呈圆环形状的前端固持圆环(21)、后端固持圆环(22),前端固持圆环(21)位于后端固持圆环(22)的前端侧且前端固持圆环(21)与后端固持圆环(22)同轴间隔布置,转簧接触件(2)于前端固持圆环(21)与后端固持圆环(22)之间连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栅条(23),前端固定圆环、后端固定圆环以及各栅条(23)为一体结构,各栅条(23)由圆筒形状的转簧接触件(2)绕中心轴线扭转成螺旋形状,相邻的两个栅条组成一栅条组,同一栅条组的两个栅条(23)的延伸起点一致,相邻两个栅条组的栅条(23)延伸起点错开布置,转簧接触件(2)于中心轴线中心的前端侧、后端侧分别形成有呈环状间隔分布的接触点,延伸起点位于同一侧的各栅条(23)的接触点位于同一侧;
金属插针(3)嵌插于转簧接触件(2)的中心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孔套(1)配装有防脱挡环(4),防脱挡环(4)包括有分别呈圆环形状的内侧固定圈(41)、外侧固定圈(42),内侧固定圈(41)、外侧固定圈(42)同轴间隔布置且内侧固定圈(41)位于外侧固定圈(42)的内端侧,内侧固定圈(41)的前端边缘部与外侧固定圈(42)的前端边缘部之间连设有挡环连接部(43),防脱挡环(4)成型有由内侧固定圈(41)、外侧固定圈(42)、挡环连接部(43)共同围装而成且朝后开口的挡环卡槽(44),插孔孔套(1)的前端部嵌插于防脱挡环(4)的挡环卡槽(44)内,防脱挡环(4)的内侧固定圈(41)位于所述转簧接触件(2)的前端固持圆环(21)的内侧,插孔孔套(1)的外圆周面开设有呈圆环形状的孔套限位槽(12),外侧固定圈(42)的后端边缘部设置有径向朝内凸出的固定圈限位凸缘(45),固定圈限位凸缘(45)嵌卡于孔套限位槽(1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簧接触件(2)由一长方形铜片卷曲而成。
CN201720204298.7U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6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4298.7U CN206546895U (zh)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04298.7U CN206546895U (zh)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6895U true CN206546895U (zh) 2017-10-10

Family

ID=59994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0429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46895U (zh) 2017-03-03 2017-03-03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4689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603A (zh) * 2017-03-03 2017-05-17 王轶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CN108011220A (zh) * 2017-09-21 2018-05-08 深圳市奇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片簧插孔接插件
DE102018005244A1 (de) * 2018-06-30 2020-01-02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Lamellenkontaktelement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4603A (zh) * 2017-03-03 2017-05-17 王轶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CN108011220A (zh) * 2017-09-21 2018-05-08 深圳市奇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片簧插孔接插件
DE102018005244A1 (de) * 2018-06-30 2020-01-02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Lamellenkontaktelement
DE102018005244B4 (de) 2018-06-30 2024-04-11 Kostal Kontakt Systeme Gmbh Lamellenkontakteleme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4603A (zh)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CN102157820B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6546895U (zh) 一种具有转簧接触件的紧凑型插孔连接器
JP6986768B2 (ja) 籠型ハイパーボリックスプリング構成及びソケット
CN202977812U (zh) 一种连接器的线簧插孔结构
CN201994468U (zh) 紧凑型插孔接触件
CN102801019A (zh) 一种大电流笼式带簧插孔
CN206451870U (zh) 一种笼式双曲线弹簧结构及插座
CN109411931A (zh) 一种密排线簧插孔及加工方法
CN203013999U (zh) 插孔接触件
CN106785790A (zh)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及其冲制方法
CN107819225B (zh) 一种多触点式冠簧端子
CN107528149A (zh) 一种多触点式电连接器的母端子ⅰ及其加工方法
CN208782087U (zh) 一种簧冠簧插孔接触件
CN209592399U (zh) 一种螺旋型插孔连接件
CN206650286U (zh) 一种电动汽车插孔接触件
CN206163773U (zh) 一种大电流插孔及斜簧
CN107565251B (zh) 一种多触点式电连接器的母端子ⅱ及其加工方法
CN213711711U (zh) 一种按压泵用的塑料弹簧
CN206524430U (zh) 一种插孔接触件
CN211000542U (zh) 切断滚轴及带有该切断滚轴的小票打印机
CN202749542U (zh) 电源插座的两极多用插套
CN209344383U (zh) 簧片接触件
CN201210525Y (zh) 一种线簧插套
CN209860200U (zh) 簧片接触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10

Termination date: 2018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