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313015U -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313015U
CN206313015U CN201621319069.1U CN201621319069U CN206313015U CN 206313015 U CN206313015 U CN 206313015U CN 201621319069 U CN201621319069 U CN 201621319069U CN 206313015 U CN206313015 U CN 206313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harness
connecting portion
female connector
diameter
roo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1906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弯
朱认平
刘启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ptimumNano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1906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313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313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313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线束连接端子,包括线束连接部以及与线束连接部相背的紧固部,所述线束连接部开设有线束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紧固部外部形成有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母连接件,可以做成不同的规格满足不同类型的线束连接端子连接需求,在外部线束连接端子不匹配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单个线束母连接件,不再需要更改整个线路的连接排布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公司成本,也有利于线束母连接件的推广和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不断发展;尤其是锂离子蓄电池更是如此,各种新规格、新结构层出不穷。在蓄电池电连接技术上,却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目前,电动汽车蓄电池连接端子有L型和锥型两种,这两种连接端子均能满足电池端子的电连接要求,但不兼容。当在分别具有这两种端子的电池线束进行替换,需要更换另一类型的连接端子的电池时,便会存在连接端子不匹配的情况,需更改整个电动汽车连接方式,增加了使用成本。
鉴于以上所述,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线束母连接件克服以上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母连接件,可以做成不同的规格满足不同类型的线束连接端子连接需求,在外部线束连接端子不匹配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单个线束母连接件,不再需要更改整个线路的连接排布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公司成本,也有利于线束母连接件的推广和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母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线束连接端子,包括线束连接部以及与线束连接部相背的紧固部,所述线束连接部开设有线束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紧固部外部形成有外螺纹。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连接部呈锥台状,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及底壁之间,且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交汇处形成有圆弧倒角;所述收容槽开设于所述顶壁的中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为圆形且直径范围为:12-15mm,所述底壁为圆形且直径范围为:15-18mm,所述侧壁的高度范围为:15-18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连接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线束连接部延伸凸起形成一个环绕所述线束连接部的抵靠边,所述抵靠边位于所述线束连接部与所述紧固部之间,且与所述线束连接部及所述紧固部由金属一体制造而成。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抵靠边呈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线束连接部的底壁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部呈圆柱状且与所述线束连接部同轴设置;所述紧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线束连接部顶壁的直径。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抵靠边的高度的范围为:2-4mm。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内螺纹为直径为:8mm,所述外螺纹直径为: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束母连接件,可以做成不同的规格满足不同类型的线束连接端子连接需求,在连接端子不匹配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单个线束母连接件,不再需要更改整个线路的连接排布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公司成本,也有利于线束母连接件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束母连接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线束母连接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束母连接件100,用于连接外部线束连接端子,包括线束连接部10以及与线束连接部10相背的紧固部20。
所述线束连接部10呈锥台状,包括顶壁101、底壁102及侧壁103。所述顶壁101与所述底壁102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壁103连接于所述顶壁101及底壁102之间,且所述侧壁103与所述顶壁101交汇处形成有圆弧倒角。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安装时对人体的刮伤,进而增加了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的安全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为圆形且直径范围为:12-15mm,所述底壁为圆形且直径范围为:15-18mm,所述侧壁的高度范围为:15-18mm。
所述线束连接部10自所述顶壁101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线束收容槽11。所述线束收容槽11呈圆柱状,且设有内螺纹111。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通过所述线束收容槽11直接与所述外部线束连接端子(图未示)组合在一起且电性连接。这样,可以快速地实现电连接,在外部线束连接端子与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不匹配时,可直接更换不同规格的线束母连接件10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收容槽的内螺纹的直径为8mm,可以匹配的螺丝规格为M8*12(螺丝的直径为8mm,螺杆长度为12mm)。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连接部10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其它形状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线束收容槽11可以匹配不同规格的螺丝。
所述紧固部20呈圆柱状,且位于所述线束收容槽11相背的一侧与所述线束连接部10同轴设置。所述紧固部20设有外螺纹21,这样,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直接通过紧固部20与线束母排(图未示)配合组合在一起且电性连接,有利于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的匹配安装。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紧固部20的直径小于所述线束连接部10的顶壁101的直径,所述紧固部20的外螺纹的直径为6mm。
进一步的,所述线束连接部10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线束连接部10延伸凸起形成一个环绕所述线束连接部10的抵靠边30,所述抵靠边30呈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线束连接部10的底壁102的直径。所述抵靠边30位于所述线束连接部10与所述紧固部20之间,且与所述线束连接部10及所述紧固部20由金属一体制造而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靠边的高度的范围为:2-4mm。这样,当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固定于线束母排时,所述抵靠边30可以使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不再需要借助垫片或其它物件来增加所述线束母连接件100的强度和韧性,从而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束母连接件,可以做成不同的规格满足不同类型的线束连接端子连接需求,在连接端子不匹配的情况下只需更换单个线束母连接件,不再需要更改整个线路的连接排布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公司成本,也有利于线束母连接件的推广和使用。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线束母连接件,用于连接外部线束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束连接部以及与线束连接部相背的紧固部,所述线束连接部开设有线束收容槽且所述收容槽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紧固部外部形成有外螺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连接部呈锥台状,包括顶壁、底壁及侧壁,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顶壁及底壁之间,且所述侧壁与所述顶壁交汇处形成有圆弧倒角;所述收容槽开设于所述顶壁的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为圆形且直径范围为:12-15mm,所述底壁为圆形且直径范围为:15-18mm,所述侧壁的高度范围为:15-1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连接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线束连接部延伸凸起形成一个环绕所述线束连接部的抵靠边,所述抵靠边位于所述线束连接部与所述紧固部之间,且与所述线束连接部及所述紧固部由金属一体制造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边呈圆柱状且直径大于所述线束连接部的底壁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部呈圆柱状且与所述线束连接部同轴设置;所述紧固部的直径小于所述线束连接部顶壁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边的高度的范围为:2-4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内螺纹为直径为:8mm,所述外螺纹直径为:6mm。
CN201621319069.1U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Active CN206313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9069.1U CN206313015U (zh)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19069.1U CN206313015U (zh)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313015U true CN206313015U (zh) 2017-07-07

Family

ID=59250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19069.1U Active CN206313015U (zh) 2016-12-03 2016-12-03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313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132A (zh) * 2016-12-03 2017-05-10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4132A (zh) * 2016-12-03 2017-05-10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9894U (zh) 一种电池伸缩结构
CN206313015U (zh)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CN206280863U (zh) 一种新型月球灯
CN102324472A (zh) 电池占位筒
CN206283074U (zh) 充电枪转换接头
CN106654132A (zh) 一种线束母连接件
CN103454474A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端子
CN201576707U (zh) 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复合型铜端子
CN203707244U (zh) 一种锂电池
CN202474100U (zh) 碱性电池用负集流体及碱性电池
CN204243264U (zh) 一种电线插头
CN202159718U (zh) 一种电池占位筒
CN203465323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端子
CN201857713U (zh) 一种楼梯护栏斜角连接配件
CN203443994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端子
CN202905823U (zh) 下插式锂电池
CN205410672U (zh) 一种多功能杯盖
CN205376898U (zh) 一种房车插头与充电座的连接结构
CN203443996U (zh) 一种电能表接插端子
CN208014958U (zh) 一种新型插座
CN205335519U (zh) 一种房车插头插座组件
CN208298906U (zh) 一种可组合的锂离子车模电池及其结构
CN201440557U (zh) 一种防短路的改良灯座
CN206148713U (zh) 新型双面正反插头
CN206962174U (zh) 用于导线连接的耐高温防水型快速连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PD01 Discharge of preservation of paten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