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49259U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6649259U CN206649259U CN201720262585.3U CN201720262585U CN206649259U CN 206649259 U CN206649259 U CN 206649259U CN 201720262585 U CN201720262585 U CN 201720262585U CN 206649259 U CN206649259 U CN 206649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plate
- light guide
- tabletting
- center
- back mod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上方设置有光学膜片,导光板的周侧设置有中框,光学膜片的周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凸缘,中框设置有与凸缘相配合的凹槽,凸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锁附光学膜片与中框的第一压片,第一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片,凸缘和中框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片相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一插槽。第一压片位于凸缘的上方,通过第一插片与凸缘的第一插孔、中框的第一插槽的配合,使得光学膜片与中框固定连接,以防止光学膜片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脱离原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进而减少品质隐患。本实用新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学膜片的固定可靠,提高了模组整体的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超薄超窄液晶模组的盛行,电视机整机厚度已经从原来的12~15mm,减薄至4~8mm,整机边框从原来的10~15mm,变成1~5mm,甚至无边框。很容易理解,这种对电视机外观的极致追求,使液晶模组内的设计空间越来越小,对模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迎合超薄的设计趋势,目前的模组中取消了用来固定液晶玻璃的面框,液晶玻璃采用粘接工艺,固定在模组中框上。现有技术中的模组具有以下缺陷:光学膜片的固定不牢靠,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容易脱离原固定位置,造成视觉效果缺陷及品质隐患。
进一步地,由于模组胶框结构的变更,导致导光板固定不牢靠,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导光板在Z方向,即导光板的出光面,容易发生位移,造成视觉效果缺陷,甚至导致液晶玻璃破碎。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导光板的入光侧的限位装置,一般采用在LED PCB基板上焊接金属或玻纤挡块,玻纤挡块的设置容易造成玻璃导光板的入光面破损或其他缺陷,从而影响玻璃导光板的强度和模组视效,而在电子线路基板上焊接金属或玻纤,存在虚焊或损伤线路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其可防止光学膜片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脱离原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进而减少品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显示设备,其可防止光学膜片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脱离原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进而减少品质隐患。
为达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上方设置有光学膜片,导光板的周侧设置有中框,光学膜片的周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凸缘,中框设置有与凸缘相配合的凹槽,凸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锁附光学膜片与中框的第一压片,第一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片,凸缘和中框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片相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一插槽。优选地,第一压片为金属压片。
第一压片位于凸缘的上方,通过第一插片与凸缘的第一插孔、中框的第一插槽的配合,使得光学膜片与中框固定连接,以防止光学膜片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脱离原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进而减少品质隐患。
其中,导光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用于锁附导光板与中框的第二压片,中框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压片的安装孔,光学膜片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压片的开口。优选地,第二压片为金属压片。第二压片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对导光板Z轴方向进行了限位,防止导光板在出光面方向发生位移,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防止液晶玻璃破碎。
其中,第二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插片,第二插片位于导光板与中框之间。第二插片可防止导光板与中框之间的位移,对导光板的固定更加可靠。
其中,第二压片与导光板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为2~5mm,第二压片在与导光板的重叠区域的下方设置有缓冲PE或丝绒。例如,第二压片与导光板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为2mm、2.5mm、3mm、3.5mm、4mm、4.5mm、5mm。缓冲PE或丝绒的设置,对导光板起到保护作用。
其中,第一压片、第二压片均通过螺钉与中框固定连接,其操作方便,固定可靠。
其中,导光板的入光侧设置有LED灯条,LED灯条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PCB板上的多个LED灯,LED灯条与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透明塑胶挡块。透明塑胶挡块的设置,对LED灯条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防止导光板入光面的破损。
其中,透明塑胶挡块包括固定在散热条上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上的限位块,限位块位于相邻的两个LED灯之间,限位块的厚度大于LED灯的厚度。
其中,限位块的厚度比LED灯的厚度大0.15~0.3mm。例如,限位块的厚度比LED灯的厚度大0.15mm、0.18mm、0.2mm、0.22mm、0.25mm、0.28mm、0.3mm。当挡块的厚度比LED灯的厚度大太多时,光能的利用率较低;当挡块的厚度比LED灯的厚度大太小时,不能有效地保护LED灯。
其中,本体与散热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体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椭圆孔,以便于生产及螺钉的安装。
为达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通过第一压片位于凸缘的上方,第一插片与凸缘的第一插孔、中框的第一插槽相配合的技术手段,达到了使得光学膜片与中框固定连接,以防止光学膜片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脱离原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进而减少品质隐患的目的。通过第二压片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对导光板Z轴方向进行限位的技术手段,达到了防止导光板在出光面方向发生位移,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防止液晶玻璃破碎的目的;通过设置限位块的技术手段,达到了保护LED灯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在第一压片处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在第二压片处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在透明塑胶挡块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导光板;2-光学膜片;21-凸缘;211-第一插孔;22-开口;3-中框;31-凹槽;32-第一插槽;33-安装孔;4-第一压片;41-第一插片;5-第二压片;51-第二插片;6-LED灯条;61-PCB板;62-LED灯;7-透明塑胶挡块;71-本体;711-椭圆孔;72-限位块;8-散热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9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9所示,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导光板1的上方设置有光学膜片2,导光板1的周侧设置有中框3,光学膜片2的周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凸缘21,中框3设置有与凸缘21相配合的凹槽31,凸缘2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锁附光学膜片2与中框3的第一压片4,第一压片4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片41,凸缘21和中框3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片41相配合的第一插孔211和第一插槽32。优选地,第一压片4为金属压片,第一压片4的数量为九个。其中,光学膜片2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个第一压片4,光学膜片2的上侧设置有五个第一压片4。
如图2、图5和图7所示,第一压片4位于凸缘21的上方,通过第一插片41与凸缘21的第一插孔211、中框3的第一插槽32的配合,使得光学膜片2与中框3固定连接,以防止光学膜片2在运输及机械试验过程中脱离原固定位置,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进而减少品质隐患。
本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8所示,导光板1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用于锁附导光板1与中框3的第二压片5,中框3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压片5的安装孔33,光学膜片2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压片5的开口22。第二压片5位于导光板1的上方,对导光板1Z轴方向进行了限位,防止导光板1在出光面方向发生位移,避免造成视觉效果缺陷,防止液晶玻璃破碎。优选地,第二压片5为金属压片,第二压片5的数量为八个。其中,导光板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两个第二压片5,导光板1的上侧设置有四个第二压片5。
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压片5与导光板1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为2~5mm,第二压片5在与导光板1的重叠区域的下方设置有缓冲PE或丝绒等辅料,以防止第二压片5损伤导光板1。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片5与导光板1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为2mm,第二压片5在与导光板1的重叠区域的下方设置有缓冲PE。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压片5与导光板1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也可以为2.5mm、3mm、3.5mm、4mm、4.5mm、5mm等其他数值,第二压片5在与导光板1的重叠区域的下方设置有丝绒等其他辅料。
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二压片5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插片51,第二插片51位于导光板1与中框3之间。第二插片51可防止导光板1与中框3之间的位移,对导光板1的固定更加可靠。本实施例中,第一压片4、第二压片5均通过螺钉与中框3固定连接,其操作方便,固定可靠。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导光板1的入光侧设置有LED灯条6,LED灯条6包括PCB板61以及设置在PCB板61上的多个LED灯62,LED灯条6与导光板1之间设置有多个透明塑胶挡块7。优选地,透明塑胶挡块7的数量为三个。透明塑胶挡块7的设置,对LED灯条6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防止导光板1入光面的破损。在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情况设置不同数量的透明塑胶挡块7。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透明塑胶挡块7包括固定在散热条8上的本体71以及设置在本体71上的限位块72,限位块72位于相邻的两个LED灯62之间,限位块72的厚度大于LED灯62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中,限位块72的厚度比LED灯62的厚度大0.15~0.3mm。本实施例中,限位块72的厚度比LED灯62的厚度大0.2mm。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块72的厚度比LED灯62的厚度可以大0.15mm、0.18mm、0.22mm、0.25mm、0.28mm、0.3mm等。当限位块72的厚度比LED灯62的厚度大太多时,光能的利用率较低;当限位块72的厚度比LED灯62的厚度大太小时,不能有效地保护LED灯62。
本实施例中,本体71与散热条8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本体71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椭圆孔711,以便于生产及螺钉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设置有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的周侧设置有中框,所述光学膜片的周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多个凸缘,所述中框设置有与所述凸缘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凸缘的上方设置有用于锁附所述光学膜片与所述中框的第一压片,所述第一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插片,所述凸缘和所述中框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片相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一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上方设置有多个用于锁附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中框的第二压片,所述中框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压片的安装孔,所述光学膜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压片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片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插片,所述第二插片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中框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片与所述导光板的重叠区域的宽度为2~5mm,所述第二压片在与所述导光板的重叠区域的下方设置有缓冲PE或丝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片、所述第二压片均通过螺钉与所述中框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设置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PCB板以及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多个LED灯,所述LED灯条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多个透明塑胶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塑胶挡块包括固定在散热条上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LED灯之间,所述限位块的厚度大于所述LED灯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厚度比所述LED灯的厚度大0.15~0.3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散热条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本体设置有与螺钉相配合的椭圆孔。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62585.3U CN206649259U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20262585.3U CN206649259U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6649259U true CN206649259U (zh) | 2017-11-17 |
Family
ID=60278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20262585.3U Active CN206649259U (zh) | 2017-03-17 | 2017-03-17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664925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9056A (zh) * | 2018-02-28 | 2018-07-24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零边框悬浮液晶显示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CN109765715A (zh) * | 2019-03-22 | 2019-05-17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模组 |
CN109782484A (zh) * | 2019-01-24 | 2019-05-21 | 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 | 背光源限位结构及背光源模组 |
-
2017
- 2017-03-17 CN CN201720262585.3U patent/CN2066492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9056A (zh) * | 2018-02-28 | 2018-07-24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零边框悬浮液晶显示设备及其装配方法 |
CN109782484A (zh) * | 2019-01-24 | 2019-05-21 | 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 | 背光源限位结构及背光源模组 |
CN109782484B (zh) * | 2019-01-24 | 2022-02-25 | 重庆京东方显示照明有限公司 | 背光源限位结构及背光源模组 |
CN109765715A (zh) * | 2019-03-22 | 2019-05-17 |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模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649259U (zh) | 一种侧入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 |
CN203500982U (zh) | 背光模块与显示装置 | |
TW200609619A (en) | Lighting device, lighting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6019667A (zh) | 显示设备 | |
CN202992902U (zh) | 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WO2016101371A1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 |
CN102591047B (zh) |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4477809U (zh) |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
CN102798033B (zh) | 背光模块 | |
CN106019520B (zh) | 背光模块 | |
WO2017049689A1 (zh) |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202501341U (zh) | 背光模组及电视机 | |
US10185077B2 (en) | LED light bar configured in backlight module and backlight module | |
CN202791844U (zh) | 导光板固定组件 | |
CN205450511U (zh) | 一种led液晶模组 | |
CN207675976U (zh) | 一种防白花点的手机导光板 | |
CN207096649U (zh) | 一种金属下框及背光模块 | |
CN204143136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05827022U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5722659U (zh) | 一种显示屏结构 | |
CN204332261U (zh) | 显示装置 | |
CN204515302U (zh) | 新型背光模组显示装置 | |
CN206470502U (zh) |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模组、液晶显示器 | |
CN203162732U (zh) | 背光模组 | |
CN209640646U (zh) | 一种防眩光液晶显示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6 Address after: Room 821, No. 333, jiufo Jianshe Road, Zhongxin Guangzhou Knowledge City,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555 Patentee after: Skyworth Group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730 No.99, Kaida Road,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uoga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KYWORTH FLAT DISPLAY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