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332261U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332261U
CN204332261U CN201420732562.0U CN201420732562U CN204332261U CN 204332261 U CN204332261 U CN 204332261U CN 201420732562 U CN201420732562 U CN 201420732562U CN 204332261 U CN204332261 U CN 2043322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sidewall
extensio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325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肇松
徐小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nolu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nolux Display Corp filed Critical Innolux Display Corp
Priority to CN2014207325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3322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3322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3322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背板。背板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导光板。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侧壁上设置凸出部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凸出部的凸出方向朝向第二侧壁,凸出部接触导光板的上表面。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有关于一种包括具有导光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其绘示已知显示装置的爆炸图。显示装置1000包括提供光源的背光模块1100、具有显示信号画面的显示面板1200与提供保护显示面板1200功能的模块前框1300。其中背光模块1100内包括可提供整体结构强度的背板1110、可提供整个结构光能量的光源1120、可提高光利用率与具有光导引作用的反射片1130、具备光均匀化的导光板组1140、可提高光学品质的光学膜片组1150、具有承载模块显示器1000结构功能的胶框1160,导光板组1140包括导光板1141。
在组装显示装置1000的过程中,因环境清洁度、人员清洁度或操作手法的影响,可能导致放置导光板1141之前,异物进入反射片1130上方,于导光板1141放置后异物被导光板1141与反射片1130夹持,经过振动后产生异物与导光板1141、异物与反射片1130相互刮伤的现象,形成的刮伤痕迹可能会很多条或是很大面积,造成显示区明显地看到刮伤不良。此外,背光模块1100在受震动时导光板1141的实际来回位移路径过大,导致沉重的导光板1141压住异物之后持续左右摩擦,也带动异物左右刮伤了上侧的导光板1141与下侧的反射片1130。如何避免因异物进入而产生的刮伤,乃目前业界所致力的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且有关于一种包括具有导光板固定结构的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背光模块。背光模块设置于显示面板下方,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背板。背板具有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导光板。第一侧壁包括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第一侧壁上设置凸出部于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之间,凸出部的凸出方向朝向第二侧壁,凸出部接触导光板的上表面。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绘示已知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2A绘示以粘胶固定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2B绘示以粘胶固定导光板的侧视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3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爆炸图。
图3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3C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背板上的凸出部及凹槽的正视图。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5A~5C绘示于双侧有弹片的背板组装导光板的过程。
图5D~5F绘示于双侧有弹片的背板取出导光板的过程。
图6A~6C绘示于单侧有弹片的背板组装及取出导光板的示意图。
图7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7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8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8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9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9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A-A剖面图。
图中元件标号说明:
1000:显示装置
1100、3100:背光模块
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0:背板
1120:光源
1130、2130:反射片
1140、5140、6140:导光板组
1141、2141、3141、4141、5141、7141、8141、9141:导光板
5142:反射贴
1200:显示面板
1300:模块前框
2170:导光粘胶
3000:显示装置
3111、4111、4111’、4111”、5111、5111’、5111”、6111:弹片
3112、4112、5112、5112’、5112”、6112、7112、8112、9112:凸出部3113、4113:第一凹槽
3114、4114:第二凹槽
3121、4121、7121:第一侧壁
3122、4122:第二侧壁
3123:第三侧壁
3124:第四侧壁
3200:显示面板
4112’:第二凸出部
4113’:第三凹槽
4114’:第四凹槽
7115、8115、9115:第一延伸部
7116、8116、9116:第二延伸部
8117:包边结构
8118:第三延伸部
9101:第一凸出结构
9102:第二凸出结构
H1、H2、H3: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照图2A及图2B,图2A绘示以粘胶固定导光板的示意图,图2B绘示以粘胶固定导光板的侧视图及局部放大图。在此作法中,导光板2141经导光板粘胶2170固定在背板2110,以限制导光板2141的晃动,如此即使导光板2141与反射片2130之间有异物,因导光板2141被导光板粘胶2170固定着,而能避免导光板2141、异物、反射片2130之间产生各种形状的大面积刮痕。
实际作法中,可将背板2110远离可视区选择一适当位置贴覆一长条型导光板粘胶2170,而反射片2130要在导光板粘胶2170位置处切出一让位切槽来避免导光板粘胶2170粘贴到反射片2130影响光学,接着放置导光板2141放置在导光板粘胶2170与反射片2130表面,并经由作业员轻微压合导光板粘胶2170顶侧导光板2141的正上方表面来确保其被固定性。
然而,以导光板粘胶2170固定导光板2141的作法可能产生以下几点问题:(1)由于导光板粘胶2170,使得显示装置的材料成本增加。(2)人工贴覆所需耗费的人力时间与成本。(3)人员贴覆时需考量贴覆工差,若人员贴覆导光板粘胶2170较靠近可视区时,有可能造成人员于放置反射片2130在背板2110时,反射片2130被导光板粘胶2170粘住而影响产品品质。(4)导光板粘胶2170与反射片2130间隙处若较靠近可视区时,可能造成显示画面可见到此间隙的暗影现象,影响显示装置的光学品质。(5)因检测、维修等等原因而需要重新组装时,导光板2141在强行撕离导光板粘胶2170后,导光板粘胶2170的损毁率高,且导光板2141贴覆强行撕离导光板粘胶2170的表面残胶机会大,需再耗费人力与时间请人员清洁残胶的部分。
以下实施例另提出一种固定导光板的方式,可有效解决上述的问题。
图3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显示装置的爆炸图。显示装置3000包括显示面板3200以及背光模块3100。背光模块3100设置于显示面板3200下方。以下针对显示装置中的背光模块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3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背光模块3100包括导光板3141及背板3110。背板3110具有第一侧壁3121、第二侧壁3122、第三侧壁3123以及第四侧壁3124,第一侧壁3121相对于第二侧壁3122,第一侧壁3121、第二侧壁3122、第三侧壁3123及第四侧壁3124围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导光板3141。第一侧壁3121包括第一凹槽3113及第二凹槽3114,第一侧壁3121上设置一凸出部3112于第一凹槽3113与第二凹槽3114之间,凸出部3112的凸出方向朝向第二侧壁3122,凸出部3112接触导光板3141的上表面。对于背光模块3100详细说明如下。
在背板3110的第一侧壁3121上切出两个凹槽,包括第一凹槽3113以及第二凹槽3114,这两个凹槽并不限于使用什么形状,例如可以使用长条形或方形,亦可以使用弧形或其他外型的凹槽设计,只要能在第一侧壁3121上切出两个凹槽即可。而在第一侧壁3121上的第一凹槽3113以及第二凹槽3114之间,设置有凸出部3112,例如可借由冲压的方式于第一侧壁3121上形成一个往背板3110内侧隆起的凸出部3112,此凸出部3112接触导光板3141的上表面,使得导光板3141容置于背板3110当中时,能够借由凸出部3112压合导光板3141而达到固定的功能。
图3C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背板上的凸出部及凹槽的正视图。图3C所绘示为假设背板3110内没有导光板3141,仅单看背板3110的情况。第一凹槽3113的最低位置H1低于凸出部3112的最低位置H3,且第二凹槽3114的最低位置H2低于凸出部的最低位置H3。如此结构可确保第一凹槽3113与第二凹槽3114之间的第一侧壁3121的部分具有弹性臂的功能,即此部分的金属片可以往背板3110的外侧略作弹性变形。说明书以下内容将使用名称“弹片”以表示位于两凹槽之间的金属片。而图3C中第一凹槽3113的最低位置H1与第二凹槽3114的最低位置H2不同,然而并不限于此,于实作中两凹槽的最低位置亦可以相同。如图3B所示,以一个矩形的背光模块3100为例,设置有弹片3111的第一侧壁3121可以位于背光模块3100的长边,然而亦不限于此,设置有弹片3111的第一侧壁3121也可以是位于背光模块3100的短边。
背光模块3100因具有弹片3111,使得背板3100的第一侧壁3121一部分可具有弹性,可让组装导光板3141至背板3110的过程较为容易,且因具有凸出部3112,可使得导光板3141固定避免晃动,而能避免因异物而造成的刮伤。凸出部3112可与导光板3141的上表面保持无间隙或是刻意保持轻微干涉的状态,即利用凸出部3112轻微的压合导光板3141表面来避免导光板3141于振动或冲击的机械测试条件下发生较大幅度的位移。
第二实施例
图4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第二实施例当中,与第一侧壁4121相对的第二侧壁4122上,背板4110同样设置有弹片4111’,亦即于导光板4141的两侧皆有固定装置。弹片4111’与第一侧壁4121的弹片4111结构相类似,关于凸出部4112、第一凹槽4113、第二凹槽4114的描述可见上文。第二侧壁4122包括第三凹槽4113’及第四凹槽4114’,第二侧壁4122上设置第二凸出部4112’于第三凹槽4113’与第四凹槽4114之间,第二凸出部4112’接触导光板4141的上表面。第二凸出部4112’的结构类似于凸出部4112。
第一侧壁4121与第二侧壁4122上的弹片数量皆不仅限于一个,如图4所示,在第二侧壁4122上可以有两个弹片4111’及4111”。同理,于第一侧壁4121上亦可以有多个弹片。而两对向侧壁上弹片的位置可以对称,亦可以如图4所示,将多个弹片设置于非对称的位置,皆可视设计需求而调整。以下说明组装导光板以及取出导光板的方式。
图5A~5C绘示于双侧有弹片的背板组装导光板的过程。导光板5141的周围可贴有反射贴5142,因此以下内容以导光板组5140表示包括导光板5141及反射贴5142。图5A,以导光板夹持工具吸住导光板组5140,准备组装至背板5110。图5B,将导光板组5140往背板5110方向直下式组装开始下压,导光板组5140使两对向侧壁的弹片5111、5111’、5111”向外弹性变形。图5C,再下压导光板组5140到达组装定位后弹片5111、5111’、5111”回弹至原先状态并且凸出部5112、5112’、5112”与导光板5141上表面压合固定,此时即完成组装。
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导光板5141边缘会与凸出部5112、5112’、5112”直接接触,故在导光板组5140的组装接触路径上,反射贴5142需做非连续让位的外型设计,如图5A所示,以避免导光板组5140组装时反射贴5142遭受凸出部5112、5112’、5112”剥离产生脱落的现象,影响该处的光学品质。
此外,同样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导光板5141边缘会与凸出部5112直接接触,凸出部5112的表面可以是一曲面,以避免组装导光板组5140时导光板5141被背板5110切断边刮伤产生异物。凸出部5112例如可使用钣金无止裂槽卡扣、钣金凸包圆柱等等与导光板5141压合时钣金处无切断边的特征。
图5D~5F绘示于双侧有弹片的背板取出导光板的过程。图5D~5F是采用侧视图以作说明。图5D,先将单侧的弹片5111向背板5110的外侧施力,使弹片5111向外做弹性变形。图5E,以导光板夹持工具吸住导光板组5140做单向倾斜,以斜取的方式抽出导光板组5140。图5F,再将已施力造成弹性变形的弹片5111释放,让弹片5111回弹至初始状态。
如前所述,弹片亦可仅设置于背板的其中一侧壁,以下图6A~6C绘示于单侧有弹片的背板组装及取出导光板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由于组装导光板组6140时若使用直下式组装时,会因导光板组6140受力不对称而发生导光板组6140被推开无法组装至定位的问题,故采取如图6B所示以斜组的方式将导光板组6140组装至背板6110。此时导光板组6140会受到单侧凸出部6112的压合夹持力,同样可达到避免导光板组6140于震动或冲击的机械测试条件下发生较大位移的功能。
若是单侧的凸出部6112的压合夹持力不足时,可以适当的增加弹片6111数量。而单侧背板弹片6111的对向侧或其他侧的导光板组6140定位结构,可以使用背板凸包、定位柱、背板折边、硬质橡胶等方式。
而取出导光板组6140的方式,是以组装方式的反向来进行,即将导光板组6140非弹片的一侧上提而成为倾斜角度后,将导光板组6140抽离即可完成,如图6C所示。
第三实施例
图7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凸出部7112包括第一延伸部7115及第二延伸部7116,第一延伸部7115自第一侧壁7121朝向背板7110内侧延伸,第二延伸部7116自第一延伸部7115朝向导光板7141上方延伸。
图7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A-A剖面图。如图7B所示,第一延伸部7115及第二延伸部7116之间的夹角θ可以是一个钝角,如此可形成一导引结构特征。因为对于组装导光板至单侧弹片背板时,是采取斜组的方式,而经由第一延伸部7115及第二延伸部7116所形成的导引结构,可以使得斜组导光板7141时更加容易,提高组装便利性。
第四实施例
图8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凸出部8112更包括一包边结构8117,包边结构8117围绕第一延伸部8115以及第二延伸部8116。这是因为考量组装或取出导光板8141时,凸出部8112可能会刮伤导光板8141,因此在第一延伸部8115以及第二延伸部8116的周围加上包边结构8117,包边结构8117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延伸部8115以及第二延伸部8116相同,以平滑表面围绕第一延伸部8115以及第二延伸部8116,避免导光板8141遭到刮伤。
第五实施例
图8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差别在于,凸出部8112更包括一第三延伸部8118,第三延伸部8118自第二延伸部8116延伸,第三延伸部8118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延伸部8116的延伸方向实质上相反。亦即,第二延伸部8116的末端具有一个反折的结构,以避免锐利的切断边接触到导光板8141而刮伤导光板8141。
第六实施例
图9A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示意图及局部放大图。图9B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A-A剖面图。与前述第三实施例的差别在于,第一延伸部9115上设置第一凸出结构9101,第一凸出结构9101接触导光板9141的上表面。这是考量设计时凸出部9112处可能没有空间制作切断面平滑结构特征时,为了避免凸出部9112因切断边与导光板9141无间隙会在组装时刮伤导光板9141,因而可以使用如第六实施例的设计方式,利用第一凸出结构9101产生的间隙以避免刮伤问题。此外,第二延伸部9116朝向背板9110内侧的一面上也可以设置有第二凸出结构9102,同样能够达到避免刮伤导光板9141的效果。
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借由背板上的凹槽以及凸出部,不仅能够达到固定导光板的目的,并且由于具有弹片结果,有利于导光板的组装以及取出。由于上述各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并没有新增加额外的元件,因此并不会提高制造成本,相较于以导光板粘胶固定导光板,可节省材料成本。此外,由于在背板产品设计上只需要增加弹片结构,并对于反射贴做适当的让位设计,并不会影响现行产生的各项机构定位,于产品制造流程不致造成大幅改变。再者,借由弹片结构,能够使得导光板的组装方式简单,无需借助额外治具,产线接受度较高。基于上述的理由,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块成本较低、不影响现行的机构定位、组装容易,因此能够顺利导入量产。
另一方面,固定导光板以防止受到震动影响,能够避免因为异物在导光板或是反射片上因晃动而形成的刮伤。而借由适当设计背光模块当中的凸出部,亦能够避免组装过程中导光板被凸出部所刮伤,因此能够维持导光板以及反射片的良好光学性质,应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得到良好的显示效果。
而本揭露的背光模块因使用弹片结构组装固定导光板,相较于以导光板粘胶固定的方式,不仅在组装时无需顾虑贴附粘胶位置的工差,在拆解取下导光板时亦能简单完成,而且不会有表面残胶的问题,既节省人力贴附的时间与成本,同时亦能更加便利于导光板的组装和取出。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显示面板;以及
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设置于该显示面板下方,该背光模块包括:
一导光板;以及
一背板,具有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一第三侧壁以及一第四侧壁,其中该第一侧壁相对于该第二侧壁,该第一侧壁、该第二侧壁、该第三侧壁及该第四侧壁围成一容置空间以容置该导光板,该第一侧壁包括一第一凹槽及一第二凹槽,该第一侧壁上设置一凸出部于该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之间,该凸出部的凸出方向朝向该第二侧壁,该凸出部接触该导光板的上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凹槽的最低位置低于该凸出部的最低位置,且该第二凹槽的最低位置低于该凸出部的最低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侧壁包括一第三凹槽及一第四凹槽,该第二侧壁上设置一第二凸出部于该第三凹槽与该第四凹槽之间,该第二凸出部接触该导光板的上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的表面是一曲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包括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自该第一侧壁朝向该背板内侧延伸,该第二延伸部自该第一延伸部朝向该导光板上方延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的夹角为一钝角。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还包括一包边结构,该包边结构围绕该第一延伸部以及该第二延伸部。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更包括一第三延伸部,该第三延伸部自该第二延伸部延伸,该第三延伸部的延伸方向与该第二延伸部的延伸方向实质上相反。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延伸部上设置一第一凸出结构,该第一凸出结构接触该导光板的上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延伸部朝向该背板内侧的一面上设置一第二凸出结构。
CN201420732562.0U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装置 Active CN2043322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2562.0U CN204332261U (zh)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32562.0U CN204332261U (zh)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332261U true CN204332261U (zh) 2015-05-13

Family

ID=53168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32562.0U Active CN204332261U (zh) 2014-11-28 2014-11-28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33226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506A (zh) * 2016-01-15 2016-04-06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US20230131796A1 (en) * 2021-10-26 2023-04-27 Wistr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ing module thereof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67506A (zh) * 2016-01-15 2016-04-06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CN105467506B (zh) * 2016-01-15 2019-03-12 京东方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板、背光源以及显示装置
US10359562B2 (en) 2016-01-15 2019-07-23 Boe Techology Group Co., Ltd.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131796A1 (en) * 2021-10-26 2023-04-27 Wistron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ing module thereo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2602B (zh) 一种背光模组、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4791670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831441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645583B (zh) 背光模组
CN204164818U (zh) 背光源、液晶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4332261U (zh) 显示装置
CN202992902U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2203802U (zh) 一种背光源
WO2009048100A1 (ja)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CN202362556U (zh) 新型液晶显示模组
CN20375938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8928836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1598861B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框架
CN203082682U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203757618U (zh) 压片、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3175033B (zh) 侧光源led背光模组
CN105179981A (zh) 一种导光板、背板、侧入式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3720497U (zh) 直下式led液晶模组
CN105044977A (zh) 一种背光模组与显示装置
CN203215440U (zh) 一种具有胶框及导光板无卡扣设计的lcd背光模组
CN104808387A (zh) 光源组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10072271U (zh) 一种广视觉背光模组
CN209070871U (zh) 新型背光源模组
CN201552617U (zh) 一种防划伤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