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59388U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759388U
CN203759388U CN201420154345.8U CN201420154345U CN203759388U CN 203759388 U CN203759388 U CN 203759388U CN 201420154345 U CN201420154345 U CN 201420154345U CN 203759388 U CN203759388 U CN 203759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acklight module
fac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1543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昆鹏
郑辉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1543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759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759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759388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端面外侧,与所述导光板间隙设置;散热板,包括一朝向所述导光板端面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放置有光源;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光板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在散热板和导光板的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限制了散热板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导光板和光源的接触,保证了光学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需要借助于背光源来提供背光。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为保证光学均一性及导光板在温湿度环境下的膨胀性,需保证LED灯到导光板入光侧的间隙。但现有技术中,无法完全保证LED灯到导光板入光侧的间隙,只能减小其影响。
如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光源1通过散热基板2粘贴在散热板4的侧边,散热板经螺丝固定在背板6上。导光板3由定位柱固定,使其与LED灯之间有一定间隙,以满足光学均一性和导光板的膨胀性。但固定导光板之后,在高温环境下导光板发生热膨胀会产生翘曲,影响画面品质,严重的会顶到作为光源的LED灯。若不完全固定导光板,则导光板有一定活动量,与LED灯的位置不固定,模组正放或倒放时,光学亮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光学均一性。
因此,现有背光模组无法完全保证LED灯到导光板入光侧的间隙,在高温环境下导光板发生热膨胀会产生翘曲,影响画面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背光模组不能保证光源到导光板入光侧的间隙,影响画面品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
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端面外侧,与所述导光板间隙设置;
散热板,包括一朝向所述导光板端面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放置有光源;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光板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
优选地,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具有弧面段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挡板自靠近导光板向远离导光板方向的厚度递增。
优选地,所述挡板还包括与所述导光板端面相平行的平面段,所述平面段与所述导光板端面相接触,所述弧面段的一端与所述平面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弹性杆自靠近导光板向远离导光板方向的厚度递增。
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灯条,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上,至少两个相邻的灯条之间设有阻挡结构。
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线形排列的灯,至少两个相邻的灯之间设有阻挡结构。
优选地,所述灯通过散热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模组在散热板和导光板的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限制了散热板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导光板和光源的接触,保证了光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局部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2-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包括:
导光板3;
光源1,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端面外侧,与所述导光板间隙设置;
散热板4,包括一朝向所述导光板端面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放置有光源;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光板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5。
本实用新型在散热板和导光板的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限制了散热板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导光板和光源的接触,保证了光学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阻挡结构用于限定导光板和光源之间的间隙,可以采用各种适合的结构,材质上可以采用与散热板相同的材质。本实施例的阻挡结构为一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接触,避免了导光板受热膨胀时与光源相接触。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挡板包括一弧面段51和与所述导光板端面相平行的平面段52,所述平面段52与所述导光板端面相接触,所述弧面段51的一端与所述平面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接。本实施例的挡板可以与散热板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固定在所述散热板上。
本实施例的挡板具有一弧面段,从而具有弹性。当该弧面段在受到导光板产生的压力时,会使得弧面段压缩,避免了导光板产生翘曲,同时向导光板产生一个反弹力,阻挡导光板向光源靠近;当压力减少时,弧面段会进行扩张,逐渐恢复初始状态。由于弧面段具有弹性,从而可以满足导光板在膨胀时也不会接触光源,同时避免了导光板膨胀时产生翘曲的问题。
本实施例的挡板具有一平面段52,平面段52与弧面段相连接,所述弧面段的一端与所述平面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接。该平面段与导光板相接触。本实施例的挡板通过该平面段与导光板相接触,避免导光板来回晃动导致的光学亮度不均。而且,挡板通过该平面段支撑导光板,避免模组竖直放置时导光板压折该弧面段,从而提高了挡板的支撑作用。
为了提高挡板的弹性,所述挡板自靠近导光板向远离导光板方向的厚度递增,靠近导光板侧的厚度较薄,使其弯曲度角度,远离导光板位置的厚度较厚,使得该位置的弧面段具有较大的刚度。本实施例的阻挡结构使得弧面段既有一定的强度又有一定的韧性。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二种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与第一种实施例基本上相同,区别是: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弹性杆7,所述弹性杆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接触,所述弹性杆由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弹簧、橡胶等。优选地,所述弹性板自靠近导光板向远离导光板方向的厚度递增。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用于向导光板提供侧入式光源,可以是线光源或者点光源。本实施例的光源1包括多个灯条,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上,相邻的灯条之间设有阻挡结构。灯条的数量比阻挡结构的数量至少多一个。本实施例示出了两个灯条,灯条包括散热基板2和安装在散热基板2上的六个LED灯,LED灯安装在散热基板2上。散热基板采用散热性较好的材质,例如铝。在两个相邻的灯条之间设有阻挡结构,该阻挡结构可以用于作为指导粘贴灯条,在两个阻挡结构之间粘贴灯条,方便粘贴,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光源还可以是包括多个线形排列的LED灯,至少两个相邻的灯之间设有阻挡结构。所述LED灯通过散热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使用了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任意一种背光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电子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上述技术方案在散热板和导光板的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限制了散热板和导光板之间的间隙,避免了导光板和光源的接触,保证了光学性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光板;
光源,设置在所述导光板的端面外侧,与所述导光板间隙设置;
散热板,包括一朝向所述导光板端面的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上放置有光源;
所述第一面与所述导光板端面之间设有一阻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具有弧面段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自靠近导光板向远离导光板方向的厚度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还包括与所述导光板端面相平行的平面段,所述平面段与所述导光板端面相接触,所述弧面段的一端与所述平面段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为一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面相接触,另一端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杆自靠近导光板向远离导光板方向的厚度递增。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灯条,所述灯条固定在所述第一面上,至少两个相邻的灯条之间设有阻挡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何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线形排列的灯,至少两个相邻的灯之间设有阻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通过散热基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面上。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何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1420154345.8U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59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4345.8U CN203759388U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154345.8U CN203759388U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759388U true CN203759388U (zh) 2014-08-06

Family

ID=51254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154345.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59388U (zh) 2014-04-01 2014-04-01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75938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7030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WO2017166503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0618561A (zh) * 2019-09-27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5508940A (zh) * 2022-11-22 2022-12-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6503A1 (zh) * 2016-03-30 2017-10-05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06647030A (zh) * 2016-12-27 2017-05-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10618561A (zh) * 2019-09-27 2019-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0618561B (zh) * 2019-09-27 2022-08-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5508940A (zh) * 2022-11-22 2022-12-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59237Y (zh) 背光模组
CN203757522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20160187567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20250294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mploying Same
CN20375938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4791670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US10107955B2 (en) 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double-side adhesive blocks
CN102798042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258884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106461993B (zh) 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4315418A (zh) 一种光源组件、背光模组和曲面显示装置
US20150055368A1 (en) Display device
WO2015070486A1 (zh) 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4913240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2992902U (zh) 背光模组及使用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4748017A (zh)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02394014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104298000A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5278030A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CN202546475U (zh) 以液晶显示器的背板为罩体的led背光模块
CN202469773U (zh) 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453463A (zh) 一种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51116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屏
CN103322457B (zh) 一种灯条、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2532336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