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36209U -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36209U
CN206636209U CN201720332890.5U CN201720332890U CN206636209U CN 206636209 U CN206636209 U CN 206636209U CN 201720332890 U CN201720332890 U CN 201720332890U CN 206636209 U CN206636209 U CN 206636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rior sheathing
barrel
reinforced concrete
concrete structure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3289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逊
叶位
叶一位
孙烈
叶斌
孙剑
陈兰
吴章才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No7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No7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No7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No7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3289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36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36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36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包括模板系统、脚手架系统以及材料运输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设置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内外侧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脚手架系统搭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外模板通过可拆卸式设置在筒壁钢筋网内部的外模板提升装置进行提升,在外模板提升前,在待浇筑段对应的筒壁钢筋网最上层的环向水平钢筋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与结构筒壁厚度相同的钢筋头,所述材料运输系统设置在脚手架系统的顶部并固定。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外模板的提升方便快捷,同时结合内外模板之间钢筋头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对于提升后内外模板中心的校正,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耸构筑物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圆筒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施工中,模板的高效提升及模板中心的准确校正是提高烟囱整体施工效率及保证烟囱施工质量的关键。而现有钢筋砼烟囱常规的施工装置结构复杂,模板提升效率不高,尤其是对于外模板提升后对外模板的中心校正十分不便,不但影响施工效率,而且无法较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提高高耸类结构的施工效率,并确保其施工质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包括模板系统、脚手架系统以及材料运输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设置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内外侧的内模板和外模板,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浇筑结构筒壁混凝土的浇筑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系统搭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外模板通过可拆卸式设置在筒壁钢筋网内部的外模板提升装置进行提升,在外模板提升前,在待浇筑段对应的筒壁钢筋网最上层的环向水平钢筋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与结构筒壁厚度相同的钢筋头,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分别与钢筋头两端连接,所述内模板和外模板的下部固定在已浇筑好的结构筒壁混凝土上口,且与结构筒壁重叠一定距离,所述材料运输系统设置在脚手架系统的顶部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所述外模板提升装置包括在所述筒壁钢筋网的内部、沿结构筒壁内圆周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外模板提升架,所述多个外模板提升架可拆卸式地分别固定在筒壁钢筋网上,每个外模板提升架的下端坐落在下一模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筒壁上端面,在所述外模板提升架上设置有提升器,所述提升器分别通过钢丝吊绳与对应的外模板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所述筒壁钢筋网由若干层环向水平钢筋和若干竖向钢筋绑扎而成,所述若干竖向钢筋沿结构筒壁的圆周间隔布置为竖向钢筋网,所述外模板提升架设置在竖向钢筋网内侧,并通过绑扎的方式与竖向钢筋网固定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所述外模板提升架上端部呈三角形,所述提升器吊装在外模板提升架上端部的三角形结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所述外模板通过多个提升器同时进行提升,在所述外模板提升到位后,所述外模板通过多根钢丝紧固在筒壁钢筋网外侧,所述外模板提升架拆除并挂设在结构内的脚手架系统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在待浇筑结构筒壁段的下方、脚手架系统至已浇筑好的结构筒壁之间设置有安全网,在所述脚手架系统中部留有供材料输送的上料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所述材料运输系统包括对称布置地两根天梁,所述两根天梁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并通过多根连接板连接固定在一起,在所述天梁两端上方固定有安装板,在所述天梁两侧分别设置有U形卡,所述U形卡上端与安装板连接,所述U形卡下端套接在脚手架上,在所述两根天梁之间设置有两个天轮,所述天轮通过天轮轴固定角钢可转动地连接在天梁上,在所述天轮上绕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置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一端与材料桶连接,所述钢丝绳另一端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的驱动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在所述天梁上设置有多个天轮轴固定角钢,通过将两个天轮与相应天轮轴固定角钢连接,以调整两个天轮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靠近地面处设置有转向轮,所述钢丝绳端部引至地面,并通过转向轮引至驱动机构,在所述天梁下方的安全距离位置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材料桶提升到安全距离处时与行程开关接触,所述驱动机构将停止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所述脚手架由脚手架横杆和脚手架竖杆搭设而成,所述U形卡下端套接在脚手架最上层的脚手架横杆上,所述两根天梁搭设在脚手架顶部并通过U形卡固定,所述U形卡上端与安装板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脚手架横杆搭设在结构筒体内壁设置的环形牛腿结构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模板系统、脚手架系统以及材料运输系统的配合,通过提升装置对模板系统中外模板的提升,操作者站在对应层脚手架上即可完成对外模板的操作,使外模板的提升方便快捷,同时结合内外模板之间钢筋头的设置,便于操作者对于提升后内外模板中心的校正,大大提高施工的效率,保证了施工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3和4是本实用新型中脚手架系统的搭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提升装置的使用示意图。
图6是提升装置中外模板提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提升装置中吊装有提升器的外模板提升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材料运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材料运输系统中天梁的安装固定示意图。
图10是材料运输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筒壁钢筋网,1a为环向水平钢筋,1b为竖向钢筋,2a为内模板,2b为外模板,3为脚手架系统,3a为脚手架横杆,3b为脚手架竖杆,4为外模板提升架,5为提升器,6为钢丝吊绳,7为天梁,8为连接板,9为安装板,10为U形卡,11为天轮,12为天轮轴固定角钢,13为钢丝绳,14为材料桶,15为驱动机构,16为转向轮,17为环形牛腿结构,18为安全网,19为结构筒壁,20为钢筋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本实施例以圆筒形钢筋混凝土烟囱的施工为例,包括模板系统、脚手架系统3以及材料运输系统,所述脚手架系统3由脚手架横杆3a和脚手架竖杆3b搭设而成,所述模板系统包括设置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1内外侧的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所述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浇筑烟囱筒壁混凝土的浇筑空间,所述脚手架系统3搭设在圆筒形钢筋混凝土烟囱内部,所述外模板2b通过可拆卸式设置在筒壁钢筋网1内部的外模板提升装置进行提升,在外模板2b提升前,在待浇筑段对应的筒壁钢筋网1最上层的环向水平钢筋1a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与烟囱筒壁厚度相同的钢筋头20,所述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分别与钢筋头20两端连接,所述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的下部固定在已浇筑好的烟囱筒壁混凝土上口,且与烟囱筒壁重叠一定距离,所述材料运输系统设置在脚手架系统3的顶部并固定,在待浇筑烟囱筒壁段的下方、脚手架系统3至已浇筑好的烟囱筒壁之间设置有安全网18,在所述脚手架系统3中部留有供材料输送的上料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烟囱内的钢管脚手架总高度125米,如图2所示,烟囱0~50米内脚手架采用双立杆,共16根立管(立管接头应错开),每1.50m高度搭设一层横管,上面铺满脚手板,作为施工操作平台,在脚手板中间留1.20×1.20m方洞,便于施工时上料,搭设的脚手架应高出操作平台5米。所述脚手架横杆设置在脚手架竖杆外侧,施工工作面层脚手架在竖杆上另加十字扣件,即四角为双扣件;如图3所示,烟囱50~125米内脚手架采用10根立管(立管接头应错开),架设材料运输系统的二面中间设置双立管,脚手架横杆每1.50m高度搭设一层,脚手架横杆50m处长度为3m,向上搭设置逐步减短至2m;如图4所示,所述脚手架横杆3a搭设在烟囱筒体内壁设置的环形牛腿结构17上。
其中,脚手架杆为Φ48×3.5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定,脚手架钢管的尺寸:竖杆为6米,其重量不小于25KG,横杆根据烟囱的内径大小从4.0米~2.0米之间,自下而上逐渐变短,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无裂缝、结疤、硬弯及焊接钢管。严禁在钢管上打孔、焊接。
如图5、6和7所示,所述外模板提升装置包括在所述筒壁钢筋网1的内部、沿烟囱筒壁内圆周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外模板提升架4,所述筒壁钢筋网1由若干层环向水平钢筋1a和若干竖向钢筋1b绑扎而成,所述若干竖向钢筋1b沿烟囱筒壁的圆周间隔布置为竖向钢筋网,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设置在竖向钢筋网内侧,并通过绑扎的方式与竖向钢筋网固定连接在一起,每个外模板提升架4的下端坐落在下一模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筒壁上端面,在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上设置有提升器5,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上端部呈三角形,所述提升器5吊装在外模板提升架4上端部的三角形结构端部,所述提升器5分别通过钢丝吊绳6与对应的外模板2b连接,所述外模板2b通过多个提升器5同时进行提升,在所述外模板2b提升到位后,所述外模板2b通过多根钢丝紧固在筒壁钢筋网1外侧,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拆除并挂设在烟囱内的脚手架系统3上。
其中,所述外模板采用2.0mm厚铁皮模板,加工成1.60m高,1.00m宽,共32块,并在其边缘打孔,再用M5×15螺栓连成四片,总长度按筒体周长为准,施工时按烟囱筒体的收缩比进行外模板的收紧,满足烟囱筒体的要求。将组装好的四片外模板,经刷油处理后移置到已绑扎好的筒壁钢筋外侧进行筒壁外模板的安装,模板下口固定在已焊接好的保护层外侧,在以后的筒壁施工中,每一节外模板的下口可直接固定在已浇好的筒身混凝土上口,与混凝土筒壁重叠30~50㎜,模板上口用φ12钢筋头(长度同烟囱筒壁厚度,钢筋头的一端采用防腐油漆防腐)焊接在筒壁环向钢筋上,控制内外模板保护层,然后根据筒壁外径的实际尺寸进行外模板加固(采用虎头钳将16根φ8的钢丝绳收紧)。当外模板相互重叠≥0.80m以外时,应及时拆除一块外模板,以免重叠过长。
提升时,将18个(根据筒身直径的变小而递减到9个)提升器支架配套9~18个提升器(2t)安装在竖向钢筋网内侧,待砼达到拆模强度2.5N/mm2后,松开模板外侧紧线钳及16道钢丝绳,再用提升器将外模板逐步均匀提升(人员站在混凝土筒壁及内脚手板上)。模板提升到位,将模板下口2根钢丝绳紧固好,校正模板中心,依次紧固好模板上口14根钢丝绳,然后拆除提升架挂于烟囱内脚手架上方,待下次提升模板再用。
所述内模板为1500×250mm定制的钢模板:采用2.00mm厚度铁皮,加工成1500mm高×250mm宽,四周用打好Φ12孔的∠40×4角钢焊接、中间采用一根-40×4扁钢加颈板焊接而成,共120块;根据筒壁所在半径尺寸在烟囱筒身内壁焊接好钢筋保护层,然后将内模板逐块安装,每块钢模板右侧面有30mm的重叠部位,利用模板的重叠部位就可以解决烟囱筒壁周长的上小下大的问题(即每块模板上口紧靠,下口根据周长离开3mm左右),这样就能保证内模板的上下收分比例问题,内模板加固采用12#铁丝将模板固定在烟囱的钢筋网上,即每块钢模板左侧上、下150mm处采用铁丝固定,后面一块模板再用回型卡与前面一块模板拼连,然后再在钢模板右侧上下150mm处采用铁丝固定,如此反复逐块将一周模板进行安装和固定;一周内模安装好后,再在模板上200mm下120mm处各设置一道Φ48×3.0的圆弧钢管进行加固,圆弧钢管每间隔3米左右用1.00~2.00m短钢管支撑在内脚手架立杆上。
每模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2.5Mp以上)时,松开外模板紧固的16道钢丝绳,即可提升外模板,外模板提升采用18只紧线器固定在烟囱筒壁钢筋网内侧的上方,用手扳动紧线器手柄即可将模板整体向上提升,提升到位校正模板中心,然后将外模下口紧固在已浇筑好的烟囱筒体上(与下部混凝土搭接40mm左右),模板上口用φ12钢筋头(长度同烟囱筒壁厚度)焊接在筒身的环向钢筋上,复检尺寸大小无误后进行内模安装,然后浇筑混凝土,如此反复上述程序直至烟囱完工。
如图8、9和10所示,所述材料运输系统包括对称布置地两根天梁7,所述天梁7采用U形槽钢结构,所述两根天梁7的开口方分别朝向两侧,所述两根天梁7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并通过多根连接板8连接固定在一起,在所述天梁7两端上方固定有安装板9,在所述天梁7两侧分别设置有U形卡10,所述U形卡10上端与安装板9连接,所述U形卡10下端套接在脚手架最上层的脚手架横杆3a上,所述两根天梁7搭设在脚手架顶部并通过U形卡10固定,所述U形卡10上端与安装板9可拆卸式连接。
其中,在所述两根天梁7之间设置有两个天轮11,所述天轮11通过天轮轴固定角钢12可转动地连接在天梁7上,在所述天梁7上设置有多个天轮轴固定角钢12,通过将两个天轮11与相应天轮轴固定角钢12连接,以调整两个天轮11之间的间距,从而使材料运输装置适应烟囱上端部孔径逐步变小后的正常运行;在所述天轮11上绕接有钢丝绳13,所述钢丝绳13置于钢筋混凝土烟囱内部的一端与材料桶14连接,所述材料桶为圆柱形,用4mm厚的钢板焊接加工而成,高800mm,桶直径780mm,桶底板外直径800mm,底板用销轴固定,可上下翻转封闭装料或开启卸料,在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底板的平整度,装放钢管、扣件等物件时要轻放,以免使筒底板变形,造成装入混凝土时发生露缝漏浆现象;所述钢丝绳13另一端与钢筋混凝土烟囱外部的驱动机构15连接,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烟囱外部靠近地面处设置有转向轮16,所述钢丝绳13端部引至地面,并通过转向轮16引至驱动机构15,所述驱动机构采用卷扬机。所述卷扬机开关采用交流接触器按纽开关,烟囱操作平台上有一个控制上下的按纽开关,地面也有个控制开关,在所述天梁7下方的安全距离位置设置有行程开关,即限位装置,所述材料桶14提升到安全距离处时与行程开关接触,所述驱动机构15将停止运行,以防按纽失灵或操作失误造成失控发生危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包括模板系统、脚手架系统(3)以及材料运输系统,所述模板系统包括设置在绑扎好的筒壁钢筋网(1)内外侧的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所述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相互配合形成用于浇筑结构筒壁混凝土的浇筑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系统(3)搭设在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所述外模板(2b)通过可拆卸式设置在筒壁钢筋网(1)内部的外模板提升装置进行提升,在外模板(2b)提升前,在待浇筑段对应的筒壁钢筋网(1)最上层的环向水平钢筋(1a)上等间距地设置有若干与结构筒壁(19)厚度相同的钢筋头(20),所述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分别与钢筋头(20)两端连接,所述内模板(2a)和外模板(2b)的下部固定在已浇筑好的结构筒壁混凝土上口,且与结构筒壁重叠一定距离,所述材料运输系统设置在脚手架系统(3)的顶部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提升装置包括在所述筒壁钢筋网(1)的内部、沿结构筒壁(19)内圆周等间距设置的多个外模板提升架(4),所述多个外模板提升架(4)可拆卸式地分别固定在筒壁钢筋网(1)上,每个外模板提升架(4)的下端坐落在下一模已浇筑成形的混凝土筒壁上端面,在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上设置有提升器(5),所述提升器(5)分别通过钢丝吊绳(6)与对应的外模板(2b)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壁钢筋网(1)由若干层环向水平钢筋(1a)和若干竖向钢筋(1b)绑扎而成,所述若干竖向钢筋(1b)沿结构筒壁的圆周间隔布置为竖向钢筋网,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设置在竖向钢筋网内侧,并通过绑扎的方式与竖向钢筋网固定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上端部呈三角形,所述提升器(5)吊装在外模板提升架(4)上端部的三角形结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板(2b)通过多个提升器(5)同时进行提升,在所述外模板(2b)提升到位后,所述外模板(2b)通过多根钢丝紧固在筒壁钢筋网(1)外侧,所述外模板提升架(4)拆除并挂设在结构内的脚手架系统(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待浇筑结构筒壁段的下方、脚手架系统(3)至已浇筑好的结构筒壁(19)之间设置有安全网(18),在所述脚手架系统(3)中部留有供材料输送的上料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运输系统包括对称布置地两根天梁(7),所述两根天梁(7)之间留有一定间距,并通过多根连接板(8)连接固定在一起,在所述天梁(7)两端上方固定有安装板(9),在所述天梁(7)两侧分别设置有U形卡(10),所述U形卡(10)上端与安装板(9)连接,所述U形卡(10)下端套接在脚手架上,在所述两根天梁(7)之间设置有两个天轮(11),所述天轮(11)通过天轮轴固定角钢(12)可转动地连接在天梁(7)上,在所述天轮(11)上绕接有钢丝绳(13),所述钢丝绳(13)置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一端与材料桶(14)连接,所述钢丝绳(13)另一端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的驱动机构(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天梁(7)上设置有多个天轮轴固定角钢(12),通过将两个天轮(11)与相应天轮轴固定角钢(12)连接,以调整两个天轮(11)之间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靠近地面处设置有转向轮(16),所述钢丝绳(13)端部引至地面,并通过转向轮(16)引至驱动机构(15),在所述天梁(7)下方的安全距离位置设置有行程开关,所述材料桶(14)提升到安全距离处时与行程开关接触,所述驱动机构(15)将停止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由脚手架横杆(3a)和脚手架竖杆(3b)搭设而成,所述U形卡(10)下端套接在脚手架最上层的脚手架横杆(3a)上,所述两根天梁(7)搭设在脚手架顶部并通过U形卡(10)固定,所述U形卡(10)上端与安装板(9)可拆卸式连接,所述脚手架横杆(3a)搭设在结构筒体内壁设置的环形牛腿结构(17)上。
CN201720332890.5U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Active CN206636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890.5U CN206636209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32890.5U CN206636209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36209U true CN206636209U (zh) 2017-11-14

Family

ID=60259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32890.5U Active CN206636209U (zh) 2017-03-31 2017-03-31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36209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307A (zh) * 2017-03-31 2017-06-09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CN110295539A (zh) * 2019-07-30 2019-10-01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954232A (zh) * 2021-11-25 2022-01-2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12307A (zh) * 2017-03-31 2017-06-09 中国化学工程第七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CN110295539A (zh) * 2019-07-30 2019-10-01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倾覆的高薄壁钢筋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954232A (zh) * 2021-11-25 2022-01-21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3620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CN105839543B (zh) 桥梁高墩自升外架翻模施工工艺
CN106812307A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装置
CN105908902A (zh) 预制墩柱钢筋笼用定位架及墩柱钢筋笼施工方法
CN108360380A (zh) 一种桥梁墩柱施工作业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39542B (zh) 桥梁高墩自升外架翻模装置
CN110685433A (zh) 一种应用液压提升翻模技术的烟筒施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4575589B (zh) 一种钢骨混凝土结构柱的电动葫芦提升模板施工方法
CN108979131A (zh) 一种高层建筑施工钢模板及操作架整体提升平台装置
CN105888227B (zh) 超高喇叭形钢构外饰面施工平台及其搭建方法
CN206859065U (zh) 一种用于圆形墩柱混凝土浇筑的施工作业平台
CN108862081A (zh) 一种手拉葫芦起重架及在梁钢筋保护层厚度调节中的应用
CN110777789A (zh) 一种钢护筒导向安装方法及桩基施工平台、浮吊船
CN106869479A (zh) 贝雷架滑模体系施工方法
CN105951599B (zh) 高立柱模架一体化施工工艺
CN207293909U (zh) 一种预制梁钢筋骨架吊装装置
JPH09317183A (ja) 建造物構築方法
CN116715177A (zh) 一种高炉维修平台及冷却壁更换方法
CN201649651U (zh) 船闸闸室施工大模板支架
CN106836948B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工艺
CN107700869A (zh) 一种锥壳式水塔现浇支撑结构
CN208394614U (zh) 一种钢筋定位架
CN212149677U (zh) 一种钢筋的竖向吊装装置
CN216918415U (zh) 一种辅助成品烟道垂直运输的工具
CN206667742U (zh)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外模板提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