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13848U - 排线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排线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13848U
CN206613848U CN201720345386.9U CN201720345386U CN206613848U CN 206613848 U CN206613848 U CN 206613848U CN 201720345386 U CN201720345386 U CN 201720345386U CN 206613848 U CN206613848 U CN 206613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winding displacement
roller
bearing
dise kn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453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铁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Tengla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Tengla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Tengla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Tenglai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453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13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13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1384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排线生产设备,其包括用以对金属丝进行轧制处理的轧制装置、用以对经所述轧制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和用以调整经所述退火装置处理的金属丝的间距的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用以对经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双面贴膜的多个贴膜装置。从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排线生产设备可以完成从排线中的金属丝的轧制到金属丝的退火,再到金属丝之间的间距的调节,然后再对调节好间距的金属丝进行贴膜,从而完成排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Description

排线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的生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排线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排线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排线在生产过程从金属丝到排线成品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及生产环节。
排线的生产包括金属丝的轧制、退火、调节金属丝的间距及金属丝贴膜等多个步骤,现有技术中的排线生产设备不能包括所有加工步骤,每个加工步骤都是由一个或多个设备单独进行,从而导致排线的生产过程不够连贯,需要将完成每个加工步骤的半成品转移至另一设备中,增加了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目的在于,一方面使排线的生产过程更连贯,另一方面在于降低排线加工过程中的人工成本及时间成本。
排线生产设备,其包括用以对金属丝进行轧制处理的轧制装置、用以对经所述轧制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和用以调整经所述退火装置处理的金属丝的间距的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用以对经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双面贴膜的多个贴膜装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轧制装置包括用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施压滚轮、与所述施压滚轮相配合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承压滚轮、用以对所述施压滚轮加压的增压装置、用以带动所述施压滚轮转动的动力单元、通过插入所述施压滚轮和所述承压滚轮之间以形成容置金属丝的轧制通道的调节垫片、用以固定安装所述承压滚轮的装置支架,所述增压装置通过施压支架连接所述施压滚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装置支架设有用以供所述施压支架相对于承压滚轮上下移动的导轨,所述施压滚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施压支架,所述承压滚轮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一侧设有用以放置所述调节垫片的平台,放置于所述平台的所述调节垫片抵接于施压支架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退火装置,其包括用以调节电流强度的电流调节装置、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的零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机构及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的火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机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两者均包括用以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电连接的导体组、电连接所述导体组并用以接触金属丝一端以使所述金属丝通电后而发热软化的导管;
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用以冷却发热的金属丝的冷却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导管的架体,所述导管通过绝缘垫片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冷却槽安装于所述架体底部,两组安装于所述架体的所述导管不在同一水平面,垂直高度低的所述导管连通所述冷却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包括用以调节金属丝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滚轴、安装于所述滚轴的至少一分隔单元,所述分隔单元设有多个用以卡接金属丝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至少一可拉伸的活动槽,所述分隔单元两端设有用以令所述活动槽打开或闭合的卡接环;
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卡接环以驱动所述活动槽打开或闭合的拨位部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拨位部件沿拨位部件安装轴的轴向移动的动力单元、用以将金属丝导向所述滚轴的第一导向轴,还包括用以对从所述滚轴导出的金属丝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贴膜装置包括发热部件、用以带动发热部件转动的传动杆、安装于所述传动杆一端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的内腔设有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轴承和以对所述轴承冷却的水冷单元。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部件外表面设有用以连接所述水冷单元的供水接口及排水接口。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排线分割装置,所述排线分割装置包括用以传送排线的送料滚轮、用以对送料滚轮传送的排线进行导向的导向滚轮、用以分割所述排线的圆刀、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圆刀的圆刀轴,所述圆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圆刀支架,所述圆刀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刀平行并列地安装于所述圆刀轴。
排线生产设备,其包括用以对金属丝进行轧制处理的轧制装置、用以对经轧制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用以调整经退火装置处理的金属丝的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还包括用以对经间距调节导向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双面贴膜的贴膜装置。从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排线生产设备可以完成从排线中的金属丝的轧制到金属丝的退火,再到金属丝之间的间距的调节,然后再对调节好间距的金属丝进行贴膜,从而完成排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排线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轧制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退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间距调节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间距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贴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排线分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器件标号说明:
100-轧制装置;101-施压滚轮;102-承压滚轮;103-增压装置;104-动力单元;105-调节垫片;106-装置支架;107-施压支架;108-平台;109-第一轴承;110-第二轴承;
200-退火装置;201-电流调节装置;202-第一导电机构;203-第二导电机构;204-导体组;205-导管;206-冷却槽;207-架体;
300-间距调节导向装置;30-间距调节装置;301-滚轴;302-分隔单元;303-凹槽;304-活动槽;305-卡接环;306-拨位部件;307-动力部件;308-第一导向轴;309-第二导向轴;
400-贴膜装置;401-传动杆;402-发热部件;403-固定部件;405-供水接口;406-排水接口;407-轴承;
500-排线分割装置;501-送料滚轮;502-导向滚轮;503-圆刀;504-圆刀轴;505-圆刀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
排线生产设备,其包括用以对金属丝进行轧制处理的轧制装置100、用以对经轧制装置100处理的金属丝进行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200和用以调整经退火装置200处理的金属丝的间距的间距调节导向装置300,还包括用以对经间距调节导向装置300处理的金属丝进行双面贴膜的多个贴膜装置400。
上述,排线生产设备可以完成从排线中的金属丝的轧制到金属丝的退火,再到金属丝之间的间距的调节,然后再对调节好间距的金属丝进行贴膜,从而完成排线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步骤。
具体地,轧制装置100连接退火装置200,退火装置200连接间距调节导向装置300,间距调节导向装置300连接贴膜装置400。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可以包括其他对金属丝进行进一步加工的其他装置,例如,对经贴膜装置400处理后的排线进行开孔的开孔装置;对排线的开孔,也即是排线的接口贴合加强板的加强板装置;加强板装置可以安装于分割装置500之前。此外,还可以包括对分割装置500处理后的排线进行缠绕的缠绕装置。而对金属丝进行进一步加工的其他装置可以为现有技术的加工装置。
轧制装置100,如图1、图2,其包括用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施压滚轮101、与所述施压滚轮101相配合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承压滚轮102、用以对所述施压滚轮101加压的增压装置103、用以带动所述施压滚轮101转动的动力单元104、通过插入所述施压滚轮101和所述承压滚轮102之间以形成容置金属丝的轧制通道的调节垫片105。
上述用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施压滚轮101、与所述施压滚轮101相配合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承压滚轮102,是指施压滚轮101可以在与之相配合的承压滚轮102上对金属丝施加压力,使金属丝被轧制压扁,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施压滚轮101与承压滚配配合可以同时对多股金属丝进行轧制。
用以对所述施压滚轮101加压的增压装置103,也即是,施压滚轮101与承压滚轮102对金属丝施加的压力,来自于增压装置103对施压滚轮101加压所产生的压力。
用以带动所述施压滚轮101转动的动力单元104,还可以令与施压滚轮101相配合的承压滚轮102在施压滚轮101的带动下转动,从而被施压滚轮101及承压滚轮102轧制完成的金属丝不间断地输出。
通过插入所述施压滚轮101和所述承压滚轮102之间以形成容置金属丝的轧制通道的调节垫片105,是指为了供插入于施压滚轮101与承压滚轮102之间的金属丝提供轧制通道,所以设一调节垫片105于施压滚轮101与承压滚轮10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金属丝被轧制的厚度可以由调节垫片105的厚度控制,从而,本实用新型的轧制装置100可以同时轧制多股厚度均匀且相等的金属丝。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固定安装所述承压滚轮102的装置支架106,所述增压装置103通过施压支架107连接所述施压滚轮101。
上述,是指承压滚轮102可以固定于一装置支架106上,所述增压装置103通过施压支架107连接所述施压滚轮101,是指增压装置103对施压滚轮101施加的压力,可以通过施压支架107进行传导,可以理解的是,增压装置103安装于施压支架107的一端,而施压滚轮101亦安装于施压支架107的另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支架106设有用以供所述施压支架107相对于承压滚轮102上下移动的导轨。
上述,是指施压支架107可以安装于装置支架106上,具体地,装置支架106设有可以令施压支架107相对于承压滚轮102进行上下移动的导轨(图中未示出),施压支架107安装于该导轨上,从而,增压装置103可以带动施压支架107上的施压滚轮101相对于承压滚轮102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施压滚轮101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施压支架107,所述承压滚轮102通过所述第二轴承110安装于所述装置支架106。
上述,由于施压滚轮101安装于施压支架107上,由于施压滚轮101需在动力单元104的带动下在施压支架107上转动,所以,施压滚轮101可以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施压支架107上,从而,施压滚轮101可以更顺畅地在施压支架107上转动。
由于承压滚轮102安装于装置支架106上,由于承压滚轮102会在施压滚轮101的带动下在装置支架106上转动,所以,承压滚轮102可以通过第二轴安装于装置支架106上,从而,承压滚轮102可以更顺畅地在装置支架106上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支架106一侧设有用以放置所述调节垫片105的平台108,放置于所述平台108的所述调节垫片105抵接于施压支架107的一侧。
上述,调节垫片105可以用以调节金属丝被轧制后的厚度,也即是,可以在装置支架106的一侧设有用以放置调节垫片105的平台108,当施压支架107带动施压滚轮101向承压滚轮102方向移动时,调节垫片105可以抵接于施压支架107的一侧,而令安装于施压支架107上的施压滚轮101不能向承压滚轮102方向移动。因此,可以理解的是,承压滚轮102与施压滚轮101之间的空隙可以由调节垫片105的厚度控制,又由于金属丝被轧制的厚度受承压滚轮102与施压滚轮101之间的空隙决定,所以调节垫片105可以用以调节金属丝被轧制的厚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104带动所述承压滚轮102与所述施压滚轮101同步转动。
上述,进一步地,动力单元104带动施压滚轮101转动的同时,同步地带动承压滚轮102转动,从而被施压滚轮101及承压滚轮102轧制完成的金属丝不间断地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单元104通过传动轴分别连接所述施压滚轮101及所述承压滚轮102。
上述,进一步地,动力单元104通过传动轴分别连接施压滚轮101及承压滚轮1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装置103为液压缸。
上述,进一步地,增压装置103为液压缸,液压缸可以为现有技术的液压缸,具体地,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做直线往复运动(或摆动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它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用它来实现往复运动时,可免去减速装置,并且没有传动间隙,运动平稳,因此在各种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液压缸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液压缸基本上由缸筒和缸盖、活塞和活塞杆、密封装置、缓冲装置与排气装置组成。
退火装置200,如图4,其包括用以调节电流强度的电流调节装置201、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201的零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机构202及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201的火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机构203,所述第一导电机构202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203两者均包括用以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201电连接的导体组204、电连接所述导体组204并用以接触金属丝一端以使所述金属丝通电后而发热软化的导管205,所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冷却发热的金属丝的冷却槽206。
上述,调节电流强度的电流调节装置201,在可以输出电流的同时,还可以调节输出的电流的强度。
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201的零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机构202及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201的火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机构203,是指电流调节装置201输出的是交流电时,其中,第一导电机构202连接电流调节装置201输出的电流的零线,第二导电机构203连接电流调节装置201输出的电流的火线。当然,由于第一导电机构202与第二导电机构203的结构相同,且它们的命名是相对的,所以也可以为第二导电机构203连接电流调节装置201的零线,第一导电机构202连接电流调节装置201的火线。
所述第一导电机构202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203两者均包括用以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201电连接的导体组204、电连接所述导体组204并用以接触金属丝一端以使所述金属丝通电后而发热软化的导管205。是指每一导电机构均包括导管205及导体组204,电流调节装置201通过导体组204与导管205电连接,也即是,一导管205连接电流调节装置201的零线,一导管205连接电流调节装置201的火线。
可以理解的是,当至少一金属丝连通两组导管205时,该金属丝将两组导管205所在的电路连通,而金属丝中连通该两组导管205的部分通电,该两组导管205之间的金属丝的温度升高,从而达到加热金属丝的目的。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通过加大电流的强度,来提升金属丝发热的温度。
进一步地,连通两组导管205的金属丝可以为多股,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丝可以为一百股铜丝,且该一百股铜丝以相互平行的方式排列于两组导管205上,所以各金属丝与导管205形成的电路相互并联。从而,本实施例的退火装置200可以同时对一百股铜丝进行加热软化。
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降温的冷却槽206,以使所述金属丝发热后通过所述冷却槽206进行冷却,以完成退火。是指冷却槽206可以对加热软化后的金属丝进行降温,具体地,冷却槽206可以为水槽,所述金属丝被两组导管205通电加热后,浸于该水槽内,从而完成退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体组204通过碳刷与所述导管205电连接。
上述,是指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碳刷,该碳刷设于所述导体组204上,导体组204通过该碳刷与导管205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对所述金属丝进行限位导向的第一导向轮。
上述,是指还包括第一导向轮,该第一导向轮可以对金属丝进入金属退火装置200进行导向。具体地,可以理解的是,金属丝连通两组导管205的过程中,可以从一导管205连接进入该退火装置200,并在连接另一导管205后从该金属丝装置中输出,而该第一导向轮可以将金属丝引向令该金属丝进入金属退火装置200的导管205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对所述金属丝进行限位导向的第二导向轮。
上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金属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第二导向轮,具体地,该第二导向轮可以对从金属退火装置200输出的金属丝进行导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带动其中一所述导管205转动的电机。
上述,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令退火装置200不间断地对金属丝进行退火,金属丝可以不间断地从一导管205连接进入该退火装置200,并与另一导管205电连接后输出。而为了减少金属丝与其中一导管205之间的摩擦,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带动该其中一导管205转动的电机,具体地,该导管205转动的速率可以与金属丝输入至退火装置200的速率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连接两组所述导管205以令两组所述导管205同步转动的传动链条。
上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连接两组导管205的链条,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由于其中一导管205被电机带动而转动,所以连接该两组导管205的链条可以令两组导管205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退火装置200还包括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导管205的架体207,所述导管205通过绝缘垫片安装于所述架体207。
上述,是指两组导管205安装于金属架体207上,具体地,架体207可以设有用以安装导管205的通孔,与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绝缘垫片,该绝缘垫片设有用以套接于导管205的绝缘垫片通孔,从而,导管205可以穿过该绝缘垫片通孔后安装于架体207的通孔上。具体地,所述架体207设有两个分别用以固定安装一导管205的通孔及两个分别用以套接一导管205的绝缘垫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槽206安装于所述架体207底部,两组安装于所述架体207的所述导管205不在同一水平面,垂直高度低的所述导管205连通所述冷却槽206。
上述,是指两组安装于架体207上的导管205不在同一水平面,也即是两组导管205的垂直高度不同,可以举一例:当退火装置200水平放置于地面时,一导管205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大于另一导管205与地面的垂直距离,进一步地,而该与地面的垂直距离较小的导管205与冷却槽206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金属丝从与地面垂直距离较大的一导管205上连接进入退火装置200,然后经与地面垂直距离较小的一导管205连接后从退火装置200中输出,而垂直高度较低的导管205连通冷却槽206,也即是,金属丝可以在连通两导管205的电流而加热后,在经过垂直高度较低的导管205时进入冷却槽206被冷却,从而完成金属丝退火的过程。具体地,该冷却槽206可以为水槽。
间距调节导向装置300,如图5。其包括间距调节装置3(如图6),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卡接环305以驱动所述活动槽304打开或闭合的拨位部件306。
间距调节装置30,其包括滚轴301、安装于所述滚轴301的至少一分隔单元302,所述分隔单元302设有多个用以卡接金属丝的凹槽303,所述分隔单元302还设有至少一可拉伸的活动槽304,所述分隔单元302两端设有用以令所述活动槽304打开或闭合的卡接环305。
上述,滚轴301上安装有分隔单元302,分隔单元302可沿滚轴301滚动,也可以由滚轴301驱动分隔单元302转动。分隔单元302用以卡接金属丝,并将每一金属丝彼此分隔开,具体地,分隔单元302上可以设有多个平行排列的凹槽303。
至于分隔单元302分隔金属丝的方式,可以由权利要求所述的方式,即每一凹槽303用以卡接一条金属丝。从而,分隔单元302可以通过凹槽303将每一金属丝彼此分隔开。
进一步地,分隔单元302上设有可张开或闭合的活动槽304,活动槽304设于多个平行排列的凹槽303之间。从而活动槽304的闭合或打开可以影响与该活动槽304相邻的两个凹槽303之间的间距,进而控制卡接于该两个凹槽303上的金属丝的间距。
可以理解的是,当活动槽304为多个时,并且多个活动槽304同时打开,设于每一活动槽304相邻的两个凹槽303之间的间距增大;当活动槽304闭合时,每一活动槽304响亮的两个凹槽303之间的间距变小,从而可以通过控制活动槽304的闭合或关闭来调节卡接于与之相邻的两个凹槽303上的金属丝之间的间距。
具体地,可以通过拉伸卡接环305将分隔单元302上的活动槽304打开,在本实施例中,卡接环305设于每一分隔单元302的两端,且卡接环305可以同时控制多个活动槽304的张开或闭合。至于卡接环305控制活动槽304张开或闭合的方式,可以通过现有开合活动槽304的技术,具体地,可以为卡接环305连接设于分隔单元302内部的活动销钉,通过活动销钉与活动销钉之间的作用力将与活动销钉一端对应的活动槽304打开或闭合。可以理解的是,当活动槽304完全闭合时,与该活动槽304相邻的两个凹槽303之间的间距与其他凹槽303与凹槽303之间的间距相同。
由此,本实用新型的间距调节装置30可以通过操作卡接环305来调节活动槽304的张开或闭合,从而调节至少两条分别安装于该活动槽304相邻凹槽303上的金属丝之间间距,而无需停机操作,也无需重新卡接金属丝,令金属丝间距调节的操作更简单便利,并且省时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凹槽303卡接一金属丝。
如本实施例上述内容中所述,每一凹槽303用以卡接一条金属丝,以令金属丝彼此分隔。同时,凹槽303与凹槽303之间并列平行排布,所以被分隔单元302上的凹槽303分隔后的金属丝之间平行并列排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单元302为三个。
上述,在本实施例中,分隔单元302为三个,进一步地,分隔单元302上凹槽303为多个。并且凹槽303与凹槽303之间平行并列排布。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分隔单元302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四个或五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304为四个。
上述,是指每一分隔单元302上有四个活动槽304,该四个活动槽304可以均等地设于所述分隔单元302。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活动槽304的位置。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活动槽304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三个或五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分隔单元302可沿所述滚轴301轴向调节地安装于所述滚轴301。
上述,分隔单元302可沿滚轴301的轴向调节,从而可以调节分隔单元302之间的间距,还可以调节不同分隔单元302传导出的金属丝之间的间距。
因此,距离调节导向装置300在包括上述的距离调节装置30的基础上,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卡接环305以驱动所述活动槽304打开或闭合的拨位部件306。可以理解的是,拨位部件306卡接于卡接环305上,所以拨位部件306可以驱动卡接环305沿轴向移动以令活动槽304打开或闭合。
在本实施例中,距离调节导向装置300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拨位部件306沿拨位部件306安装轴的轴向移动的动力部件307。
上述,是指还包括用以安装拨位部件306的拨位部件306安装轴,可以理解的是,拨位部件306的一端卡接于分隔单元302的卡接环305上,另一端安装于拨位部件306安装轴,具体地,动力部件307可以驱动拨位部件306的一端在拨位部件306安装轴上移动,从而拨位部件306的另一端可以驱动卡接环305沿滚轴301的轴向移动,以驱动活动槽304打开或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将金属丝导向所述滚轴301的第一导向轴308。
上述,是指还包括将外接的金属丝导向滚轴301的第一导向轴308,具体地,第一导向轴308可以自转,也可以由金属丝驱动转动,第一导向轴308将外接的金属丝导向安装于滚轴301上的分隔单元302的凹槽303上。第一导向轴308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导向轴。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对从所述滚轴301导出的金属丝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轴309。
上述,是指还包括将安装于滚轴301上的分隔单元302的凹槽303上的金属丝导出至其他装置上的第二导向轴309,具体地,第二导向轴309可以自转,也可以由金属丝带动转动。第二导向轴309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的导向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307为气缸。
上述,是指用以驱动拨位部件306的一端在拨位部件306安装轴上移动的动力部件307为气缸,拨位部件306的一端在拨位部件306安装轴上移动,从而拨位部件306的另一端可以驱动卡接环305沿滚轴301的轴向移动,以驱动活动槽304打开或关闭。
贴膜装置400,如图7。其包括发热部件402、用以带动发热部件402转动的传动杆401、安装于所述传动杆401一端的固定部件403,所述固定部件403内腔设有连接所述传动杆401的轴承407,所述固定部件403的内腔设有连接所述传动杆401的轴承407和以对所述轴承407冷却的水冷单元(图中未示出)。
上述,发热部件402可以发热,在本实施例中,发热部件402的发热温度可以为180度至200度。传动杆401连接发热部件402并带动发热部件402匀速转动,具体地,发热部件402可以为内腔中空的圆柱形,传动杆401外表面连接发热部件402内腔,从而,传动杆401带动发热部件402转动。
固定部件403连接传动杆401的一端,从而可以将传动杆401固定于固定部件403,固定部件403内腔与传动杆401连接处设有一轴承407,传动杆401可以沿轴承407转动。可以理解的是,该轴承407可以为现有技术的轴承407,轴承407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407可分为滚动轴承407和滑动轴承407两大类。滚动轴承407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按滚动体的形状,滚动轴承407分为球轴承407和滚子轴承407两大类。
可以理解的是,当发热部件402发热并在传动杆401的带动下转动时,薄膜的一面贴于发热部件402的外表面并沿转动的发热部件402移动,薄膜的另一面贴于与其同步移动金属丝,当薄膜受热软化后,薄膜即可贴紧金属丝,因此,薄膜可以不间断地贴合金属丝。
进一步地,当需要制作完整的软排线时,需要两张薄膜包裹地贴合于金属丝,此时,可以在金属丝两边分别设一个本实用新型的贴膜装置400,金属丝的移动速率与两个贴膜装置400中发热部件402的转动速率保持同步,也即是金属丝的移动速率与沿发热部件402转动而移动的薄膜的速率一致,从而,金属丝两边的薄膜在受到发热部件402的加热软化后,从金属丝的两边对应贴紧。
因为发热部件402连接传动杆401,轴承407连接于传动杆401的一端,所以发热部件402发热的热量可以经传动杆401传导至轴承407,在本实施例中,轴承407受到传导的温度可以达到度以上,而轴承407在高温下容易变形甚至损毁。安装于固定部件403内腔的水冷单元404,可以对安装于固定部件403内腔的轴承407进行降温,使轴承407可以将发热部件402传导过来的热量传导给水冷单元,从而可以增加轴承407的使用时长。具体地,水冷单元可以为内部有水流流过的金属管道,金属管道的外表面在固定部件403的内腔中贴合于轴承407的外圈侧边和/或内圈侧边。
所述固定部件403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部件403分别安装于所述传动杆401两端。
上述,为了使传动杆401更稳固地安装于一位置,可以设有两个固定部件403,传动杆401的两端分别安装一个该固定部件403。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固定部件403内腔都设有与传动杆401连接的轴承407及用以对轴承407降温的水冷单元。从而,传动杆401可以更稳固地固定于两个固定部件403上。
所述发热部件402包括发热芯及设于发热芯外表面的导热单元。
上述,是指发热部件402由发热芯及设于发热芯外表面的导热单元12组成,导热单元设于到热心外表面并且可以将发热芯产生的热量传导至薄膜等与之接触的物体。
所述导热单元为导热硅胶片。
上述,是指导热硅胶垫片设于发热芯外表面,具体地,导热硅胶片可以设于中空圆柱形的发热芯的外表面,其厚度可以为1毫米至10毫米,还可以为10毫米或以上。导热硅胶片是以硅胶为基材,添加金属氧化物等各种辅材,通过特殊工艺合成的一种导热介质材料,又称为导热硅胶垫,导热矽胶片等等,是专门为利用缝隙传递热量的设计方案生产,能够填充缝隙,完成发热部位与散热部位间的热传递,同时还起到绝缘、减震、密封等作用,能够满足设备小型化及超薄化的设计要求,是极具工艺性和使用性,且厚度适用范围广,一种极佳的导热填充材料。
所述传动杆401一端设有用以连接外接动力单元的传动接口。
上述,是指外接动力单元可以为传动杆401的转动提供动力,具体地,传动杆401可以通过传动接口连接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带动传动接口转动,从而动力单元可以带动传动杆401转动。
所述传动接口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卡接外接动力单元的凹槽。
上述,是指传动接口设有卡接动力单元的凹槽,具体地,该凹槽303为至少一个,动力单元通过卡接该凹槽,从而带动传动杆401转动。
所述发热部件402设有用以连接外接电源的供电接头。
上述,由于发热部件402为通过电流发热,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发热部件设有用以连接外接的电源的供电接头,具体地,该供电接头可以为金属导体。
所述供电接头穿过所述传动杆401内腔并伸出于所述传动杆401的一端。
上述,连接于传动杆401的发热部件402,其供电接头可以从传动杆401内腔穿出,然后从传动杆401的一端伸出。具体地,供电接头可以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传动接口的一端伸出。
所述供电接头容置于绝缘管内。
上述,由于供电接头从传动杆401内穿出,所以在传动杆401内的供电接头外周设有绝缘管,可以理解的是,供电接头外露于传动杆401的部件由于要连接供电电源,所以供电接头外露于传动杆401的部分可以不设有绝缘管。
所述固定部件403外表面设有用以连接所述水冷单元的供水接口405及排水接口406。
上述,固定部件403外表面设有连接设于其内腔的水冷单元的供水接口405及排水接口406,供水接口405对水冷单元进行供水,在本实施例中,供水装置供的水主要为温度较低的水,排水接口406用以排出水冷单元的水,也即是排出的水为温度较高的水。
还包括排线分割装置500,如图8。所述排线分割装置500包括用以传送排线的送料滚轮501、用以对送料滚轮501传送的排线进行导向的导向滚轮502、用以分割所述排线的圆刀503、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圆刀503的圆刀轴504,所述圆刀轴504可转动地安装于圆刀支架505,所述圆刀503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刀503平行并列地安装于所述圆刀轴504。
上述,用以传送排线的送料滚轮501,是指送料滚轮501接收外接的排线,并对该排线平整地进行传送。具体地,送料滚轮501可以自动转动,也可以由排线驱动转动。
用以对送料滚轮501传送的排线进行导向的导向滚轮502,是指导向滚轮502对送料滚轮501传送的排线进行定向导向,以使排线在排线分割机中更平整地被传送。
上述,用以分割所述排线的圆刀503、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圆刀503的圆刀轴504,所述圆刀轴504可转动地安装于圆刀支架505,是指圆刀503固定安装于圆刀轴504,该圆刀503可以对进入排线分割机的排线进行分割,具体地,该圆刀503对与送料滚轮501建立连传送连接的排线进行分割,至于圆刀503对排线进行分割的具体方式,可以为圆刀503沿排线在排线分割机中传送的方向对该排线进行分割。进一步地,为了减小圆刀503在分割排线中的阻力,圆刀轴504可转动地安装于圆刀支架505上,从而可转动的圆刀轴504可以驱动圆刀503转动地分割该排线。至于圆刀轴504转动的方式,可以由该圆刀轴504通过减速机构连接一电机驱动其转动,也可以由该圆刀轴504通过与其固定安装的圆刀503连接送料滚轮501,由送料滚轮501驱动圆刀503转动后再带动圆刀轴504转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排线分割机,可连续地自动分割排线,提高了排线分割的效率,圆刀503可转动地分割排线也使排线的分割口更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刀503的刀头设于所述送料滚轮501上以使所述圆刀503对所述送料滚轮501上的所述排线进行分割。
上述,圆刀503的刀头设于送料滚轮501上,具体地,是指圆刀503与送料滚轮501垂直安装,从而圆刀503的刀头垂直设于送料滚轮501上,圆刀503可以由刀头与送料滚轮501之间的作用力而转动,同时圆刀503将送料滚轮501作为分割平台,对送料滚轮501传送的排线进行分割。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送料滚轮501及所述圆刀轴504转动的电机。
上述,驱动送料滚轮501及圆刀轴504转动的电机,具体地,电机可以通过差速齿轮连接送料滚轮501,再由送料滚轮501与圆刀轴504上固定安装的圆刀503的刀头连接而产生的作用力而驱动圆刀轴504转动。当然,还可以有电机同时连接送料滚轮501及圆刀轴504,从而驱动送料滚轮501及圆刀轴504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滚轮502为两个。
上述,用以对送料滚轮501传送的排线进行定向导向的导向滚轮502为两个,具体地,从送料滚轮501传送过来的排线可以从其中一个导向滚轮502的底部穿过后,再穿过另一导向滚轮502的顶部。相对低,从送料滚轮501传送过来的排线也可以从其中一个导向滚轮502的顶部穿过后,再穿过另一导向滚轮502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刀503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刀503平行并列地安装于所述圆刀轴504。
上述,该圆刀503为多个,并且平行并列地安装于圆刀轴504上,从而,多个圆刀503可以将一排线分割成多条排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刀503可沿所述圆刀轴504轴向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圆刀轴504。
上述,圆刀503可沿所述圆刀轴504轴向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圆刀轴504,具体地,圆刀503可调节地安装,是指圆刀503在圆刀轴504的管轴上可调节地移动,当移动至适当位置后,将圆刀503固定地安装于圆刀轴504上。可以理解的是,圆刀轴504还设有固定圆刀503的固定螺钉,当圆刀503在圆刀轴504上选定位置后,固定螺钉将圆刀503固定于圆刀轴504上。从而,圆刀503可以根据需要分割的排线的宽度规格,调整圆刀503在圆刀轴504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刀支架505设有用以调节所述圆刀轴504的安装位置的定位孔。
上述,圆刀支架505设有用以调节圆刀轴504的定位孔,可以理解的,圆刀轴504设有安装于该定位孔的螺钉,圆刀轴504可以根据排线的位置或厚度调节其安装于圆刀支架505上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圆刀轴504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圆刀支架505。
上述,是指圆刀轴504可拆卸安装于圆刀支架505,具体地,圆刀轴504两端可以通过限位螺母安装于圆刀支架505,当需要拆下圆刀轴504是,拆下其中一端的限位螺母,从而将圆刀轴504从另一端拆下,进一步地,圆刀轴504的拆卸,可以对圆刀轴504上的圆刀503进行更换或替换。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实用新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场景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对金属丝进行轧制处理的轧制装置、用以对经所述轧制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退火处理的退火装置和用以调整经所述退火装置处理的金属丝的间距的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用以对经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处理的金属丝进行双面贴膜的多个贴膜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装置包括用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施压滚轮、与所述施压滚轮相配合以对金属丝加压的承压滚轮、用以对所述施压滚轮加压的增压装置、用以带动所述施压滚轮转动的动力单元、通过插入所述施压滚轮和所述承压滚轮之间以形成容置金属丝的轧制通道的调节垫片、用以固定安装所述承压滚轮的装置支架,所述增压装置通过施压支架连接所述施压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架设有用以供所述施压支架相对于所述承压滚轮上下移动的导轨,所述施压滚轮通过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施压支架,所述承压滚轮通过第二轴承安装于所述装置支架,所述装置支架一侧设有用以放置所述调节垫片的平台,放置于所述平台的所述调节垫片抵接于所述施压支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装置包括用以调节电流强度的电流调节装置、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的零线电连接的第一导电机构及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的火线电连接的第二导电机构,所述第一导电机构及所述第二导电机构两者均包括用以与所述电流调节装置电连接的导体组、电连接所述导体组并用以接触金属丝一端以使所述金属丝通电后而发热软化的导管;
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用以冷却发热的金属丝的冷却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装置还包括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导管的架体,所述导管通过绝缘垫片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冷却槽安装于所述架体底部,两组安装于所述架体的所述导管不在同一水平面,垂直高度低的所述导管连通所述冷却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包括用以调节金属丝间距的间距调节装置,所述间距调节装置包括滚轴、安装于所述滚轴的至少一分隔单元,所述分隔单元设有多个用以卡接金属丝的凹槽,所述凹槽之间设有至少一可拉伸的活动槽,所述分隔单元两端设有用以令所述活动槽打开或闭合的卡接环;
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卡接于所述卡接环以驱动所述活动槽打开或闭合的拨位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导向装置还包括用以驱动所述拨位部件沿拨位部件安装轴的轴向移动的动力单元、用以将金属丝导向所述滚轴的第一导向轴,还包括用以对从所述滚轴导出的金属丝进行导向的第二导向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装置包括发热部件、用以带动发热部件转动的传动杆、安装于所述传动杆一端的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的内腔设有连接所述传动杆的轴承和以对所述轴承冷却的水冷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外表面设有用以连接所述水冷单元的供水接口及排水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排线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线分割装置,所述排线分割装置包括用以传送排线的送料滚轮、用以对送料滚轮传送的排线进行导向的导向滚轮、用以分割所述排线的圆刀和用以固定安装所述圆刀的圆刀轴,所述圆刀轴可转动地安装于圆刀支架,所述圆刀为多个,多个所述圆刀平行并列地安装于所述圆刀轴。
CN201720345386.9U 2017-04-01 2017-04-01 排线生产设备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13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5386.9U CN206613848U (zh) 2017-04-01 2017-04-01 排线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45386.9U CN206613848U (zh) 2017-04-01 2017-04-01 排线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13848U true CN206613848U (zh) 2017-11-07

Family

ID=60235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45386.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613848U (zh) 2017-04-01 2017-04-01 排线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138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4477A (zh) * 2017-04-01 2017-07-14 深圳市藤莱机电有限公司 排线生产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44477A (zh) * 2017-04-01 2017-07-14 深圳市藤莱机电有限公司 排线生产设备
CN106944477B (zh) * 2017-04-01 2019-02-12 深圳市藤莱机电有限公司 排线生产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44477A (zh) 排线生产设备
CN114743732B (zh) 一种电梯用随行电缆制造装置
CN108861751A (zh) 一种多层膜材贴合机
CN102350634A (zh) 黄铜线材拉伸、退火、轧制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连续工艺
CN105336497B (zh) 变压器加工装置
CN105500672B (zh) 一种光纤二次塑套设备
CN104779049B (zh)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
CN202147133U (zh) 黄铜线材拉伸、退火、轧制的连续生产设备
CN104952556B (zh) 一种绞合电线绝缘挤出收卷生产线
CN206613848U (zh) 排线生产设备
CN204558244U (zh) 一种线圈绕制放线装置
CN112017827A (zh) 一种半导体石墨制备用绞线机及其绞线方法
CN212703715U (zh) 一种具有温度控制结构的电线拉丝绞丝一体机
CN109080101B (zh) 一种木塑线材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CN204740913U (zh) 一种绞合电线绝缘挤出收卷生产线
CN208932667U (zh) 一种邮件袋用复合膜的加工系统
CN207711559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改色复合压花智能化生产线
CN111933357B (zh) 一种电力电缆的紧压模具散热润滑装置
CN116062555A (zh) 一种用于电力缆线铺设的线缆牵引装置
CN205219729U (zh) 一种可生产bopp热封膜的无版缝模压机
CN211921600U (zh) 皮革花纹成型机
CN112897175A (zh) 一种建筑热转印膜加工用的展平装置
CN207550664U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热封装置
CN208615444U (zh) 平板复合机结构
CN206156465U (zh) 静电丝绕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9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