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608377U -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 Google Patents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608377U
CN206608377U CN201720353647.1U CN201720353647U CN206608377U CN 206608377 U CN206608377 U CN 206608377U CN 201720353647 U CN201720353647 U CN 201720353647U CN 206608377 U CN206608377 U CN 206608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er fan
bearing
pump housing
axle structure
suppor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35364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zhou Lin Fe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zhou Lin 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zhou Lin Fe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zhou Lin Fe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35364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6083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608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6083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涉及风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包括主轴、第一轴承、皮带轮和外壳,第一轴承套设与皮带轮均套设于主轴上,主轴安装于外壳上,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第一轴承与第一抵持部相互抵持。外壳包括壳本体、固定件和抵持件,固定件和抵持件分别与壳本体固定连接,且固定件与抵持件相互间隙地设置,壳本体上开设有连接通孔,固定件与抵持件环设于连接通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背景技术
风机是依靠输入的机械能,提高气体压力并排送气体的机械,它是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
风机是我国对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的习惯简称,通常所说的风机包括:通风机,鼓风机,风力发电机。气体压缩和气体输送机械是把旋转的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和动能,并将气体输送出去的机械。
风机的主要结构部件是叶轮、机壳、进风口、支架、电机、皮带轮、联轴器、消音器、传动件(轴承)等。
现有风机中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装配麻烦不易操作,轴承装配精度低,不易更换和轴承润滑保养,从而导致风机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其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包括主轴、第一轴承、皮带轮和外壳,第一轴承套设与皮带轮均套设于主轴上,主轴安装于外壳上,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第一轴承与第一抵持部相互抵持。外壳包括壳本体、固定件和抵持件,固定件和抵持件分别与壳本体固定连接,且固定件与抵持件相互间隙地设置,壳本体上开设有连接通孔,固定件与抵持件环设于连接通孔。
进一步地,上述抵持件的位于壳本体内侧的一端内侧壁上环设有第二抵持部,第二抵持部与第一抵持部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相互抵持。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抵持部为环形的凸起部。
进一步地,上述风机泵体主轴结构还包括第二轴承、内隔圈和外隔圈,第二轴承套设于主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内隔圈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配合,并与主轴贴合,外隔圈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配合,并与抵持件的内侧壁贴合。
进一步地,上述风机泵体主轴结构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远离第二轴承的一端,第二盖板固定安装于第二轴承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盖板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与固定件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部与固定件的一端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抵持件的两端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多个螺纹孔均匀地环设于抵持件的端面。
进一步地,上述抵持件位于外壳外部的部分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环设于抵持件的外侧壁上。
一种风机,包括电机、底座和风机泵体主轴结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包括主轴、第一轴承、皮带轮和外壳,第一轴承套设与皮带轮均套设于主轴上,主轴安装于外壳上,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第一轴承与第一抵持部相互抵持。外壳包括壳本体、固定件和抵持件,固定件和抵持件分别与壳本体固定连接,且固定件与抵持件相互间隙地设置,壳本体上开设有连接通孔,固定件与抵持件环设于连接通孔。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抵持部设置于主轴的一端,第一轴承可以通过主轴上远离第一抵持部的一端进行装配。从而使装配精度得到提升,并且第一轴承也不容易损坏,后期对第一轴承进行润滑也十分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主轴、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皮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安装于风机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10-主轴;111-第一抵持部;120-第一轴承;130-第二轴承;140-内隔圈;150-外隔圈;160-第一盖板;170-第二盖板;180-皮带轮;190-外壳;191-壳本体;192-固定件;193-抵持件;1931-第二抵持部;194-加强筋;195-螺纹孔;196-连接通孔;200-三次元涡轮;300-涡轮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其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包括主轴110、第一轴承120、第二轴承130、内隔圈140、外隔圈150、第一盖板160、第二盖板170、皮带轮180和外壳190。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主轴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111,且在主轴110的两个端面上均开设有连接槽。
第一抵持部111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安装第一轴承120,同时对第一轴承120进行抵持。连接槽的作用是为了与外部件配合,以使主轴110与该外部件一起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11为环设在靠近主轴110一端的一个凸起。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抵持部111也可以为多个凸起等。
可以理解,为了使第一抵持部111能够对第一轴承120进行抵持,那么第一抵持部111的半径应不小于第一轴承120内圈的半径,这样,第一抵持部111才能够对第一轴承120起到抵持的作用。
请参阅图3,主轴110及安装于主轴110上的部件的安装步骤为:
步骤一:准备组装材料
需要准备的组装材料有:主轴110、第一轴承120、第二轴承130、内隔圈140、外隔圈150、皮带轮180。
步骤二:进行组装
首先,将第一轴承120通过远离第一抵持部111的一端套入主轴110,并与第一抵持部111贴合。
接着,将内隔圈140和外隔圈150分别与第一轴承120的内圈和外圈配合。
随后,将第二轴承130安装于内隔圈140和外隔圈150远离第二轴承130的一端,并分别将内隔圈140和外隔圈150与第二轴承130的内圈和外圈配合。
最后,将皮带轮180装入主轴110靠近第二轴承130的一端,组装完成。
组装完成后得到的主轴110的组装体如图3所示。
请参阅图4,外壳190包括壳本体191、固定件192、抵持件193和加强筋194,且固定件192、抵持件193和加强筋194分别与壳本体191固定连接。固定件192与抵持件193相互间隙地设置,壳本体191上开设有连接通孔196,固定件192与抵持件193环设于连接通孔196。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192、抵持件193和加强筋194与壳本体191固定连接的方式均为焊接,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192、抵持件193和加强筋194与壳本体191也可以为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比如一体成型等。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193的位于壳本体191内侧的一端内侧壁上环设有第二抵持部1931,第二抵持部1931与第一抵持部111远离第一轴承120的一端相互抵持。
第二抵持件193的作用是为了主轴110更好更便捷地与外壳190进行安装,同时安装的精度也可以通过第二抵持件193得到保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部1931为环形的凸起部。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抵持部1931也可以为其他结构,比如环设的多个凸起等。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轴承130套设于主轴110远离第一轴承120的一端。内隔圈140与第一轴承120和第二轴承130的内圈配合,并与主轴110贴合,外隔圈150与第一轴承120和第二轴承130的外圈配合,并与抵持件193的内侧壁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盖板160固定安装于第一轴承120远离第二轴承130的一端,第二盖板170固定安装于第二轴承130远离第一轴承120的一端。同时,第一盖板160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与固定件192配合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固定件192的一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与固定件192的一端的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部与固定件192的一端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比如螺栓连接等。
在本实施例中,抵持件193的两端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195,多个螺纹孔195均匀地环设于抵持件193的端面。螺纹孔195的作用是为了安装其他外部部件而预设的。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94环设于抵持件193的外侧壁上。加强筋194可以增强外壳190的强度,进而使外壳190不易损坏。
将如图3所示的主轴110的组装体安装于外壳190上的步骤为:
第一步,将主轴110的组装体安装于抵持件193,主轴110的轴线与连接通孔196的中心重合。
第二步,将第一盖板160和第二盖板170分别安装在主轴110的两侧,从而完成组装。
请参阅图5,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安装于风机泵(图未标)的结构示意。三次元涡轮200与主轴110固定连接,以随主轴110转动。涡轮盖板300是防止灰尘或者空气中的水分对三次元涡轮200造成污染,涡轮盖板300固定安装于壳本体191上。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的有益效果:第一抵持部111设置于主轴110的一端,第一轴承120可以通过主轴110上远离第一抵持部111的一端进行装配。从而使装配精度得到提升,并且第一轴承120也不容易损坏,后期对第一轴承120进行润滑也十分方便。本实施例提供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机,其装配简单,且装配精度高。零部件容易更换,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机,包括电机、底座和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100包括主轴110、第一轴承120、皮带轮180和外壳190,第一轴承120套设与皮带轮180均套设于主轴110上,主轴110安装于外壳190上,主轴1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111,第一轴承120与第一抵持部111相互抵持。外壳190包括壳本体191、固定件192和抵持件193,固定件192和抵持件193分别与壳本体191固定连接,且固定件192与抵持件193相互间隙地设置,壳本体191上开设有连接通孔196,固定件192与抵持件193环设于连接通孔196。电机安装于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110传动连接。
可以理解,电机的作用是为了驱动主轴110转动,即为风机提供动力源。
在本实施例中,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当然,并不仅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电机与底座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比如电机的外壳190与底座焊接在一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第一轴承、皮带轮和外壳,所述第一轴承套设与所述皮带轮均套设于所述主轴上,所述主轴安装于所述外壳上,所述主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抵持部,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一抵持部相互抵持;
所述外壳包括壳本体、固定件和抵持件,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抵持件分别与所述壳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抵持件相互间隙地设置,所述壳本体上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抵持件环设于所述连接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的位于所述壳本体内侧的一端内侧壁上环设有第二抵持部,所述第二抵持部与所述第一抵持部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相互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抵持部为环形的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泵体主轴结构还包括第二轴承、内隔圈和外隔圈,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主轴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
所述内隔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圈配合,并与所述主轴贴合,所述外隔圈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外圈配合,并与所述抵持件的内侧壁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风机泵体主轴结构还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第二轴承的一端,所述第二盖板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轴承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延伸方向还设置有与所述固定件配合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固定件的一端卡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的两端还设置有多个螺纹孔,多个所述螺纹孔均匀地环设于所述抵持件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件位于所述外壳外部的部分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设于所述抵持件的外侧壁上。
10.一种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底座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风机泵体主轴结构,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传动连接。
CN201720353647.1U 2017-04-06 2017-04-06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83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3647.1U CN206608377U (zh) 2017-04-06 2017-04-06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353647.1U CN206608377U (zh) 2017-04-06 2017-04-06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608377U true CN206608377U (zh) 2017-11-03

Family

ID=60174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35364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608377U (zh) 2017-04-06 2017-04-06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6083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662A (zh) * 2018-11-23 2019-05-03 吴菊芬 一种长寿命高性能风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7662A (zh) * 2018-11-23 2019-05-03 吴菊芬 一种长寿命高性能风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5715A (zh) 气体鼓风装置
CN109185196A (zh) 电风机
CN102072092A (zh) 用于产生电能的风力涡轮机
CN206608377U (zh) 风机泵体主轴结构及风机
CN212376922U (zh) 一种模块化风轮结构及空调器
CN203770157U (zh) 一种分离式结构气环真空泵
CN202918167U (zh) 一种直流无刷电机
CN108233616A (zh) 一种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鼓风机旋转装置
CN110701286A (zh) 一种动力头减速机及桩机
CN201730842U (zh) 风扇
CN108222932A (zh) 一种无框式永磁同步电机直驱的掘进机截割部驱动装置
CN205605473U (zh) 一种风机设备
CN206352584U (zh) 一种紧凑型风机结构
CN202926700U (zh) 一种可倾瓦轴承的瓦块固定结构
CN204783801U (zh) 一种高速电机的离心压缩机的轴向止推轴承结构
CN210859291U (zh) 离心风机
CN208474181U (zh) 一种方便拆卸组装的大型风机
CN206743003U (zh) 一种电机结构
CN214887868U (zh) 风机组件、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CN201513369U (zh) 利用变频调速电动机自身动力驱动的风机
CN206523527U (zh) 一种单支点电机旋转试验工装架
CN221053964U (zh) 一种新型的微型风机
CN204532873U (zh) 一种新型离心泵
CN215949882U (zh) 一种玻璃钢离心通风机
CN219139489U (zh) 一种水泥生产用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03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