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9735U - 板梁夹具 - Google Patents

板梁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9735U
CN206599735U CN201720103978.XU CN201720103978U CN206599735U CN 206599735 U CN206599735 U CN 206599735U CN 201720103978 U CN201720103978 U CN 201720103978U CN 206599735 U CN206599735 U CN 206599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amping part
girder
connecting portion
fix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1039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哲彬
唐海健
郑晏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onstruction No 4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1039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9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9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97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梁夹具。所述板梁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连接部、第二夹持部和悬挂部。第一夹持部通过连接部的第一端与连接部连接,第二夹持部通过连接部的第二端与连接部连接,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自连接部的两端朝相同方向延伸。悬挂部位于第一夹持部远离第二夹持部的表面。在施工时,先切割待施工桥梁的翼板,形成施工空隙,然后通过悬挂部将板梁夹具吊起并侧向落放板梁夹具于施工空隙中,接着将板梁夹具转向板梁,使得板梁置于第一夹持部、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最后吊起板梁完成板梁的更换。上述板梁夹具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不会破坏梁体。

Description

板梁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桥梁夹具。
背景技术
在上世纪以及本世纪初建设的桥梁中,空心板梁成为城市或省道以下的主要桥梁形式。然而,因建桥时代的局限,设计荷载标准偏低,加上功能老化,空心板梁程度不同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病害,例如,空心板梁常常由于破裂、孔洞、桥梁渗水等病害,成为当前交通运输潜在的安全隐患。
目前最普遍的板梁置换方法是采用双机抬吊及钢丝绳兜底吊的方式进行板梁的起吊及安装。然而,考虑到如果在已出现病害的板梁进行钻孔、穿钢丝绳捆绑等操作之后再进行起吊,有可能会破坏梁体,起吊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施工方便且安全的板梁夹具。
一种板梁夹具,包括:
第一夹持部;
连接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第二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自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朝相同方向延伸;
悬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形状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长度均为1.2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均为箱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为1.2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部为钢板,所述钢板开设有孔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洞的半径为50毫米。
在施工时,先切割待施工侧边梁的翼板,形成施工空隙,然后通过悬挂部将板梁夹具吊起并侧向落放板梁夹具于施工空隙中,接着将板梁夹具转向板梁,使得板梁置于第一夹持部、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最后吊起板梁完成板梁的更换。上述板梁夹具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不会破坏梁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板梁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板梁夹具的应用施工流程图;
图3-6为一实施例的板梁夹具应用施工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板梁夹具10包括第一夹持部100、连接部110、第二夹持部120和悬挂部130。连接部110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夹持部100通过第一端与连接部110连接,第二夹持部120通过第二端与连接部110连接,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分别自第一端和第二端朝相同方向延伸。悬挂部130位于第一夹持部100远离第二夹持部120的表面。
在施工时,先切割待施工桥梁的翼板,形成施工空隙,然后通过悬挂部130将板梁夹具10吊起并侧向落放板梁夹具于施工空隙中,接着将板梁夹具转向板梁,使得板梁置于第一夹持部100、连接部110和第二夹持部120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最后吊起板梁完成板梁的更换。上述板梁夹具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而且不会破坏梁体。
板梁夹具10的形状大致呈C形或U形,以形成一缺口。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待更换的板梁经该缺口进入板梁夹具10中并被板梁夹具10夹持。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的形状和第二夹持部120的形状相同。连接部110的一端与第一夹持部10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夹持部120连接。其中,连接部110与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的连接既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10与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均为焊接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中的“第一”和“第二”只是为了方便描述,并不对顺序加以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的顺序调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均与连接部110垂直。一般地,板梁的形状大致呈长方体结构,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与连接部110垂直可以成长方体形状的容置空间,在施工时,可以增大与板梁的接触面积,使得施加在板梁上的力更加均匀,并且板梁的夹持更加稳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的长度相同,均为1.2米。
请再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120与连接部110均为箱形。即,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120与连接部110均具有箱形截面。箱形截面具有良好的抗弯和抗扭特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120和连接部110均由钢板焊接而成,并进而形成箱形形状。以第一夹持部100举例进行说明,其可以是通过四块钢板首尾焊接形成箱形形状。在本实施例中,钢板的厚度为20毫米。
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分别自连接部11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朝相同方向延伸。第一夹持部100、第二夹持部120和连接部110形成一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均与连接部110垂直连接,即第一夹持部100与第二夹持部110平行,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之间的距离为1.2米。
悬挂部130是用于起吊的受力构件,设置于第一夹持部100远离第二夹持部120的表面。悬挂部130与第一夹持部100的连接即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螺钉将悬挂部130与第一夹持部100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将悬挂部130固定在第一夹持部100上。在本实施例中,悬挂部130为吊耳。其中,悬挂部130为钢板,钢板上开设有孔洞。在施工时,将起吊机的挂钩勾在孔洞中,便可将板梁夹具10吊起。孔洞的大小即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孔洞为圆形,半径为50毫米。
如图2所示,上述板梁夹具的应用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200,切割待施工侧边梁的翼板20,形成施工空隙。空隙的大小足以容纳板梁夹具。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待维修的桥梁左侧为交通通行侧,右侧为施工侧。翼板的切割在施工侧进行,不会影响交通通行侧的通行,降低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
步骤S210,通过悬挂部130吊起板梁夹具,将板梁夹具10侧向落放于施工空隙中。如图4所示,板梁夹具10在落放过程中,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的延伸方向与板梁30的延伸方向相同。如此落放板梁夹具10可以避免桥梁其他结构的阻挡,以及通过较小的施工空隙便可以完成桥梁夹具10的落放。
步骤S220,将板梁夹具10转向板梁30,使板梁30位于第一夹持部100、连接部110和第二夹持部120形成的容置空间内。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板梁夹具10转动90度,此时,第一夹持部100和第二夹持部120的延伸方向与板梁30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一夹持部100的下表面靠近板梁30的上表面,第二夹持部120和上表面靠近并接触板梁30的下表面。
步骤S230,吊起板梁30,完成板梁30的更换。操作起吊机,抬高板梁夹具10,板梁30便脱离桥梁并随着板梁夹具10被抬起。然后,可以采用板梁夹具将新的板梁落放于上述施工空隙中。
重复步骤S210、S220、S230可以实现对板梁中梁的起吊施工,完成板梁中梁的更换。
更近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板梁夹具10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两个或两个以上板梁夹具10均匀夹持于板梁30上。图6以两个板梁夹具10进行说明,两个板梁夹具10分别夹持于板梁30的两端,使得板梁30的夹持更加稳定,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上述板梁夹具的应用施工方法在施工时,仅在边梁翼板上切割足以放下板梁夹具的长度,最大限度保证了梁体的整体性,在施工过程中无需对板梁进行钻孔,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并且操作较为简便,提高了施工效率。此外,上述板梁夹具的施工方法在施工时可以留出交通通行侧,可以保证桥梁的通行,从而将施工对交通的影响降到最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夹持部;
连接部,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第二夹持部,通过所述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分别自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朝相同方向延伸;
悬挂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形状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长度均为1.2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连接部均为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均与所述连接部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之间的距离为1.2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为钢板,所述钢板开设有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板梁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的半径为50毫米。
CN201720103978.XU 2017-01-25 2017-01-25 板梁夹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9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978.XU CN206599735U (zh) 2017-01-25 2017-01-25 板梁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103978.XU CN206599735U (zh) 2017-01-25 2017-01-25 板梁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9735U true CN206599735U (zh) 2017-10-31

Family

ID=60150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10397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6599735U (zh) 2017-01-25 2017-01-25 板梁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97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6754A (zh) * 2017-01-25 2017-06-3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板梁夹具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6754A (zh) * 2017-01-25 2017-06-30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板梁夹具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1923Y (zh) 铁路起重机用横吊梁
CN206599735U (zh) 板梁夹具
CN209368686U (zh) 一种预制梁湿接缝防漏浆快速安拆模体系
CN204917626U (zh) 一种加强型四钩钢板起吊装置
CN213141136U (zh) 工字钢吊钩及其吊具
CN106906754A (zh) 板梁夹具及其应用施工方法
CN201598093U (zh) 一种大型截面箱型梁的吊装夹具
CN209940310U (zh) 一种节段梁抬吊吊具
CN206051280U (zh) 一种吊装工具
CN209228083U (zh) 一种用于pc板吊装时预留手孔处线管的保护装置
CN105883580B (zh) 一种轨道吊主梁腹板吊装工艺
CN203143924U (zh) 一种用于吊装钢吊车梁的吊具
CN209907222U (zh) 一种新型钢筋安装辅助工具
CN211813046U (zh) 一种π型钢混组合桥梁钢梁的吊装装置
CN206539044U (zh) 用于工字钢构件的安全带挂设装置
CN202226534U (zh) 工字型钢梁吊装工具
CN207090779U (zh) 一种辅助镜板翻身工具
CN206854897U (zh) 可快速校正调节钢箱梁吊装块体就位装置
CN205892550U (zh)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柔性吊装系统
CN108862002A (zh) 一种塔吊盲区超薄钢板剪力墙起吊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CN205114861U (zh) 吊装拉结装置
CN21482830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吊具
CN204727507U (zh) 用于塔式起重机的超长附着杆件
CN203545431U (zh) 高墩施工中大直径钢筋整体垂直吊装装置
CN211521358U (zh) 一种预制空心板吊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0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