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92422U -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92422U
CN206592422U CN201621378494.8U CN201621378494U CN206592422U CN 206592422 U CN206592422 U CN 206592422U CN 201621378494 U CN201621378494 U CN 201621378494U CN 206592422 U CN206592422 U CN 206592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assembly
fixing axle
electronic equipment
rotary shaft
s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13784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兴发
陈建武
荣玉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iz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13784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92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92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92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其中,转轴组件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包括第一端;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套筒端,所述套筒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上、并可相对所述固定轴转动;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所述套筒端上,用于调节所述套筒端施加在所述第一端的抱合力。上述转轴组件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且其转动扭距可以调节,因此,该转轴组件很适合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并且,由于该转轴组件中主要包括固定轴和旋转轴两种结构,因此,该转轴组件的结构件较少,且结构件简单易加工。

Description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用于电子设备中的转轴组件通常为齿轮式结构,即采用多个齿轮通过轮齿之间的咬啮实现电子设备中两个主体部分的连接及发生相对转动,产生扭力。然而,齿轮式的转轴结构通常需要较多的相应零部件,并且,其零部件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电子设备的转轴组件结构件较多,且结构件的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轴组件,包括: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包括第一端;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
套筒端,所述套筒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上、并可相对所述固定轴转动;
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所述套筒端上,用于调节所述套筒端施加在所述第一端的抱合力。
上述转轴组件中,旋转轴的套筒端与固定轴的第一端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地套设配合,从而旋转轴与固定轴之间可以实现转动,而且,通过紧固部件可以调节旋转轴的套筒端施加于固定轴的第一端的抱合力,从而改变旋转轴与固定轴之间的转动扭距;即,上述转轴组件可以实现转动且其转动扭距可以调节,因此,该转轴组件很适合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并且,由于上述转轴组件中主要包括固定轴和旋转轴两种结构,因此,上述转轴组件的结构件较少,且其结构件简单易加工。
优选地,所述套筒端的套筒筒壁上设有沿套筒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口;所述紧固部件包括:分别与所述条形开口两侧的筒壁相连的两个耳部,每个所述耳部上设有紧固孔;贯穿所述紧固孔的螺丝,所述螺丝用于调节所述两个耳部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两个所述耳部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板状结构。
优选地,两个所述耳部分别为所述条形开口的两个边沿处所设置的折边。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还包括远离所述套筒端一端的安装端,所述安装端的端面设有十字型槽。
优选地,所述固定轴还包括第二端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旋转轴,所述两个旋转轴的套筒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转轴组件;以及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旋转轴;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所述本体,所述两个本体分别与所述两个旋转轴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设有连接轴,所述本体的连接轴端面与所述旋转轴的安装端端面插接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4。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轴组件,该转轴组件包括:
固定轴1,该固定轴1包括第一端11;
旋转轴2,该旋转轴2包括:
套设于固定轴1的第一端11上、并可相对于固定轴1转动的套筒端21;以及,安装于套筒端21上、用于对套筒端21施加于固定轴1第一端11的抱合力进行调节的紧固部件22,即通过紧固部件22可以调节套筒端21与固定轴1第一端11的套接紧合度。
上述转轴组件中,旋转轴2的套筒端21与固定轴1的第一端11之间可相对转动地套设配合,从而旋转轴2与固定轴1之间可以实现转动,并且,通过紧固部件22可以调节旋转轴2的套筒端21与固定轴1的第一端11之间的套接紧合度,从而可以对旋转轴2与固定轴1之间的转动扭距进行调节;即上述转轴组件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且其转动扭距可以调节;因此,该转轴组件很适合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另外,由于该转轴组件中主要包括固定轴1和旋转轴2两种结构,且该两种结构都很简单且易加工,因此,该转轴组件的结构件较少,且结构件简单易加工。
如图1~图4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旋转轴2中,套筒端21的套筒筒壁上设有沿该套筒的轴心线o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口210;紧固部件22包括分别与该条形开口210两侧的套筒筒壁相连的两个耳部221,以及用于连接该两个耳部221的螺丝222;其中,两个耳部221上对应设有紧固孔220,螺丝222贯穿两个耳部221上的紧固孔220从而将两个耳部221相连。
对于上述紧固部件22,当调紧螺丝222时可以使两个耳部221之间的距离缩小,进而可以拉近条形开口210两侧的套筒筒壁,从而实现使套筒端21的套筒筒壁施加于固定轴1第一端11的抱合力增大;即,通过调紧螺丝222能够调节套筒端21的套筒筒壁对固定轴1第一端11的套接紧合度,进而,可以实现对旋转轴2与固定轴1之间的转动扭距的调节。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紧固部件22的两个耳部221可以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板状结构,具体地,每个板状结构上分别设有紧固孔220,两个板状结构上的紧固孔220相对设置,通过调紧螺丝222可以使两个板状结构相对靠近;进而,通过两个板状结构可以带动条形开口210两侧的套筒筒壁运动,从而实现改变套筒端21的套筒筒壁对固定轴1第一端11的抱合力。
如图1~图4所示,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紧固部件22的两个耳部221为设置于筒壁上条形开口210的两个边沿处的折边,即该两个耳部221分别为条形开口210的两个边沿所延伸出的折边;进而,该两个耳部221与套筒端21的套筒筒壁为一体式结构,可靠性较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的旋转轴2还可以包括远离其套筒端21一端的安装端23,该安装端23的端面设有十字型槽、以便于旋转轴2与电子设备配合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的固定轴1还可以包括远离其第一端11一端的第二端12。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组件可以包括两个旋转轴2,该两个旋转轴2的套筒端21分别套设于固定轴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中,固定轴1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对称设置;两个旋转轴2的结构完全相同、且相对于固定轴1对称设置。
上述两个实施例提供的转轴组件中,每个旋转轴2与固定轴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并且每个旋转轴2可以通过其紧固部件22调节其与固定轴1的旋转扭矩;进而,上述转轴组件的两个旋转轴2之间可以实现相对转动,且其转动扭距可调节;因此,当该转轴组件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时,电子设备相对转动的两本体(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和主体部)可以分别与该两个旋转轴2相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两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的固定轴1还可以包括位于其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之间的隔离部13;该隔离部13的直径大于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的直径,可以起到对与第一端11套接的旋转轴2和与第二端12套接的旋转轴2进行隔离和限位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转轴组件;以及本体,该电子设备的本体与转轴组件的旋转轴2传动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转轴组件可以包括两个旋转轴2;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本体,该两个本体分别与转轴组件的两个旋转轴2传动连接。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每个本体设有连接轴,每个本体的连接轴端面和与该本体连接的旋转轴2的安装端23端面插接配合。
下面,以电子设备的两个本体分别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和主体部为例;该显示屏和主体部分别设有用于与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传动连接的连接轴;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转轴组件的两个旋转轴2中,每个旋转轴2的安装端23端面设有十字型槽;显示屏的连接轴端面和主体部的连接轴端面上都设有可与该十字型槽相匹配的十字形凸起,显示屏的连接轴端面与一个旋转轴2的安装端23端面通过该十字形凸起和十字型槽插接配合,从而实现显示屏与转轴组件的一个旋转轴2传动连接;同理,主体部连接轴的端面与另一个旋转轴2的安装端23端面也通过十字形凸起和十字型槽插接配合,从而实现主体部与转轴组件的另一个旋转轴2的传动连接。在实际应用时,转轴组件的两个旋转轴2将随着显示屏和主体部的相对转动而进行相对旋转,因此,通过调节两个旋转轴2上的紧固部件22来改变两个旋转轴2的转动扭矩,可以实现改变显示屏和主体部的转动扭矩,即可以实现对显示屏和主体部的转动扭矩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中包括的上述转轴组件的数量并不限定,即电子设备可以仅采用一个转轴组件实现显示屏和主体部之间的转动,也可以采用两个或者多个转轴组件实现显示屏和主体部之间的转动。
另外,上述转轴组件也并不限于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其可以适用于需要转轴结构的很多装置,并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包括第一端;
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包括:
套筒端,所述套筒端套设于所述固定轴的第一端上、并可相对所述固定轴转动;
紧固部件,所述紧固部件安装于所述套筒端上,用于调节所述套筒端施加在所述第一端的抱合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端的套筒筒壁上设有沿套筒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条形开口;
所述紧固部件包括:
分别与所述条形开口两侧的筒壁相连的两个耳部,每个所述耳部上设有紧固孔;
贯穿所述紧固孔的螺丝,所述螺丝用于调节所述两个耳部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耳部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板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耳部分别为所述条形开口的两个边沿处所设置的折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轴还包括远离所述套筒端一端的安装端,所述安装端的端面设有十字型槽。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还包括第二端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隔离部,所述隔离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旋转轴,所述两个旋转轴的套筒端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转轴组件;以及本体,所述本体与所述转轴组件的旋转轴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两个所述旋转轴;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两个所述本体,所述两个本体分别与所述两个旋转轴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有连接轴,所述本体的连接轴端面与所述旋转轴的安装端端面插接配合。
CN201621378494.8U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6592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8494.8U CN206592422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1378494.8U CN206592422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92422U true CN206592422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31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1378494.8U Active CN206592422U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92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674B (zh) 三自由度万向节
CN204127102U (zh) 枢纽装置以及翻转设备
CN207606740U (zh) 一种螺丝刀
CN103523207A (zh) 一种电动舵机
CN203979112U (zh) 双转轴枢纽器以及笔记本电脑
CN206377137U (zh) 一种转轴及折叠显示屏
CN206592422U (zh) 一种转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26921B (zh) 多自由度舵机组合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和应用
CN205533749U (zh) 一种四轴齿轮传动结构
CN206290570U (zh) 枢轴装置
CN106863272B (zh) 一种通用scara机器人
CN103836162B (zh) 多功能多向传动齿轮箱
CN104847871A (zh) 一种谐波减速机用集成式交叉滚子轴承
CN206568069U (zh) 用于扳手或电动工具的延长工具
CN204226417U (zh) 联动机构及电子设备
CN205745109U (zh) 一种减速机
CN207425214U (zh) 一种3d打印的机器人教具
CN206643926U (zh) 可中心走线的输出不完全齿轮以及舵机
CN106625748A (zh) 喷涂机器人的手腕结构
CN203770595U (zh) 多功能多向传动齿轮箱
CN206780273U (zh) 一种转角装置
CN207155285U (zh) 一种内外花键主轴的旋转工具
CN207309967U (zh) 一种夹持手爪
CN205423517U (zh) 一种同步运动机构及使用该机构的设备
CN205677964U (zh) 一种空心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