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587412U - 一种小型操纵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操纵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587412U
CN206587412U CN201720252932.4U CN201720252932U CN206587412U CN 206587412 U CN206587412 U CN 206587412U CN 201720252932 U CN201720252932 U CN 201720252932U CN 206587412 U CN206587412 U CN 2065874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potentiometer
actuation unit
shell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02529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业
杨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ERKF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ERKF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ERKF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ERKF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02529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5874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5874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5874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Adjustable Resis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操纵杆,满足了客户和厂商对于操纵杆体积小、手感好且精度高的要求。包括外壳、摇杆、X轴操纵单元、Y轴操纵单元、第一电位器以及第二电位器,所述X轴操纵单元与所述Y轴操纵单元装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摇杆固定在所述X轴操纵单元上并从所述外壳顶部伸出;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第二电位器均包括壳体、电阻片和电刷,所述电刷和所述电阻片通过一贯通轴连接后装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电位器的壳体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壳体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所述X轴操纵单元的X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并直接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贯通轴连接,所述Y轴操纵单元的Y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并直接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贯通轴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操纵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操纵杆。
背景技术
现时航模市场不断在变化,消费群体也不断在扩增,而对产品的要求也多种多样。在这其中小型化是大部分消费者共同的要求,但在目前的产品中还未出现能实现既体积小又在手感及产品精度上有提升的操纵组合,导致成品航模厂家无法对自身产品的遥控器进行小型化的改革,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操纵杆,满足了客户和厂商对于操纵杆体积小、手感好且精度高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型操纵杆,包括外壳、摇杆、X轴操纵单元、Y轴操纵单元、第一电位器以及第二电位器,所述X轴操纵单元与所述Y轴操纵单元装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摇杆固定在所述X轴操纵单元上并从所述外壳顶部伸出;
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第二电位器均包括壳体、电阻片和电刷,所述电刷和所述电阻片通过一贯通轴连接后装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电位器的壳体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壳体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X轴操纵单元的X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并直接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贯通轴连接,所述Y轴操纵单元的Y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并直接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贯通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X轴操纵单元包括X轴摇臂、X轴摇臂座以及X轴支撑架,所述X轴摇臂的顶部为沿X轴方向延伸的弧面,所述摇杆固定在所述弧面的顶部中心;所述X轴摇臂座包括座体,所述X轴摇臂固定在所述座体的中心,所述座体Y轴方向的侧壁其中心部位凸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X轴支撑架内;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X轴支撑架之间装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Y轴操纵单元包括本体、第二转轴和Y轴支撑架,所述本体上表面为一半球面,所述半球面的顶部X轴方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摇杆从所述通槽穿出;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本体X轴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Y轴支撑架内;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Y轴支撑架之间装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盖和底座,所述X轴支撑架和所述Y轴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摇杆穿出所述上盖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第二电位器均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插接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阻片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插件槽,所述插接脚穿出所述外壳进入所述插件槽内形成排线母座。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简化了原有操纵杆复杂的结构,使用扭簧复位方式替代了原有的拉簧复位方式,同时简化了电位器的输出形式,从而大大减小了操纵杆的体积,在保证操纵手感的同时提高了操纵精度。
二、本实用新型第一电位器和第二电位器的插接脚穿出外壳进入插件槽内形成排线母座,使用时可以直接以排线插入即可将电位器与主线路板连接,省去了将电位器焊接在电路板上生产步骤,电位器无需再使用耐高温材料,节省了电位器生产厂家和电位器使用厂家的成本,减小了电位器所需的安装空间,同时也简化了电位器的组装流程,为电位器使用厂家节省了人力成本且便于维修更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小型操纵杆,包括外壳1、摇杆2、X轴操纵单元3、Y轴操纵单元4、第一电位器5以及第二电位器6,所述X轴操纵单元3与所述Y轴操纵单元4装设在所述外壳1内,所述摇杆2固定在所述X轴操纵单元3上并从所述外壳1顶部伸出;
所述第一电位器5和所述第二电位器6均包括壳体7、电阻片8和电刷9,所述电刷9和所述电阻片8通过一贯通轴70连接后装入所述外壳1内,所述第一电位器5的壳体7和所述第二电位器6的壳体7均与所述外壳1固定连接;
所述X轴操纵单元3的X转轴伸出所述外壳1并直接与所述第一电位器5的贯通轴70连接,所述Y轴操纵单元4的Y转轴伸出所述外壳1并直接与所述第二电位器6的贯通轴70连接。
所述X轴操纵单元3包括X轴摇臂30、X轴摇臂座31以及X轴支撑架32,所述X轴摇臂30的顶部为沿X轴方向延伸的弧面,所述摇杆2固定在所述弧面的顶部中心;所述X轴摇臂座31包括座体,所述X轴摇臂30固定在所述座体的中心,所述座体Y轴方向的侧壁其中心部位凸设有第一转轴33,所述第一转轴33安装在所述X轴支撑架32内;所述第一转轴33与所述X轴支撑架32之间装设有第一扭簧34,所述第一扭簧34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33上。
所述Y轴操纵单元4包括本体40、第二转轴41和Y轴支撑架42,所述本体40上表面为一半球面,所述半球面的顶部X轴方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摇杆2从所述通槽穿出;所述第二转轴41设置在所述本体40X轴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41安装在所述Y轴支撑架42内;所述第二转轴41与所述Y轴支撑架42之间装设有第二扭簧43,所述第二扭簧43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41上。
所述外壳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盖10和底座11,所述X轴支撑架32和所述Y轴支撑架42均固定在所述底座11上,所述摇杆2穿出所述上盖10顶部。
所述第一电位器5和所述第二电位器6均还包括连接端子71,所述连接端子71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72和插接脚73,所述连接部72与所述电阻片8固定连接;所述壳体7上设有插件槽74,所述插接脚73穿出所述外壳1进入所述插件槽74内形成排线母座7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为:
X轴方向:
摇杆2向X轴方向摇动,与X轴摇臂30扣在一起的X轴摇臂座31联动,X轴摇臂座31插入第一电位器5中孔(贯通轴70)的延伸部分(第一转轴33)带动第一电位器5转动,第一电位器5实现阻值变化,X轴功能实现;X轴摇臂座31联动时装入第一转轴33的第一扭簧34与外壳1挤压形成回中的弹力,第一扭簧34所受力度消失或降低后,第一扭簧34回位,带动摇杆2回归正中。
Y轴方向:
摇杆2向Y轴方向摇动,与摇杆2塑封在一起的X轴摇臂30带动Y轴本体40联动,Y轴本体40插入第二电位器6中孔(贯通轴70)的延伸部分(第二转轴41)带动第二电位器6转动,第二电位器6实现阻值变化,Y轴功能实现;Y轴本体40联动时装入第二转轴41的第二扭簧43与外壳1挤压形成回中的弹力,第二扭簧43所受力度消失或降低后,第二扭簧43回位,带动摇杆2回归正中。
相对于原有的操纵杆,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杆结构简单,简化了原有操纵杆复杂的结构,使用扭簧复位方式替代了原有的拉簧复位方式,同时简化了电位器的输出形式,从而大大减小了操纵杆的体积,而且由上述操作方法可知其保留了原有的操作习惯,使用者无需重新学习使用方法,且通过转轴直接带动电位器转动,在保证操纵手感的同时提高了操纵精度。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小型操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摇杆、X轴操纵单元、Y轴操纵单元、第一电位器以及第二电位器,所述X轴操纵单元与所述Y轴操纵单元装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摇杆固定在所述X轴操纵单元上并从所述外壳顶部伸出;
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第二电位器均包括壳体、电阻片和电刷,所述电刷和所述电阻片通过一贯通轴连接后装入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电位器的壳体和所述第二电位器的壳体均与所述外壳固定连接;
所述X轴操纵单元的X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并直接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贯通轴连接,所述Y轴操纵单元的Y转轴伸出所述外壳并直接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贯通轴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X轴操纵单元包括X轴摇臂、X轴摇臂座以及X轴支撑架,所述X轴摇臂的顶部为沿X轴方向延伸的弧面,所述摇杆固定在所述弧面的顶部中心;所述X轴摇臂座包括座体,所述X轴摇臂固定在所述座体的中心,所述座体Y轴方向的侧壁其中心部位凸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安装在所述X轴支撑架内;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X轴支撑架之间装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操纵单元包括本体、第二转轴和Y轴支撑架,所述本体上表面为一半球面,所述半球面的顶部X轴方向开设有一通槽,所述摇杆从所述通槽穿出;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本体X轴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安装在所述Y轴支撑架内;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Y轴支撑架之间装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小型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盖和底座,所述X轴支撑架和所述Y轴支撑架均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摇杆穿出所述上盖顶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小型操纵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位器和所述第二电位器均还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插接脚,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电阻片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插件槽,所述插接脚穿出所述外壳进入所述插件槽内形成排线母座。
CN201720252932.4U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小型操纵杆 Active CN2065874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2932.4U CN206587412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小型操纵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252932.4U CN206587412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小型操纵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87412U true CN206587412U (zh) 2017-10-27

Family

ID=60123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252932.4U Active CN206587412U (zh) 2017-03-14 2017-03-14 一种小型操纵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65874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0631A1 (zh) * 2018-01-19 2019-07-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摇杆机构和具有该摇杆机构的遥控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40631A1 (zh) * 2018-01-19 2019-07-2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摇杆机构和具有该摇杆机构的遥控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9131B (zh)
CN206587412U (zh) 一种小型操纵杆
CN107467948A (zh) 一种虚拟现实动感座椅系统
CN107731604A (zh) 按键装置及其多脚支撑平衡杆结构
CN202566924U (zh) 一种一体式自动升降桌
CN107510191B (zh) 一种稳定性强的趣味伞
CN206003670U (zh) 按键装置及键盘
CN206931063U (zh) 鼠标
JP3185444U (ja) 2足ぬいぐるみ
CN211639945U (zh) 一种教育益智功能的机器人
CN201403556Y (zh) 可插接mp3音乐播放器的帽子
CN207492447U (zh) 智能婴儿座椅
CN205900403U (zh) 一种机械式键盘开关
JP6770477B2 (ja) 制御装置及び電動ベッド
CN207805046U (zh) 可摇头的不倒翁玩具控制系统
CN208403813U (zh) 一种虚拟现实动感座椅系统
CN205928679U (zh) 一种机器人
TWI660386B (zh) 可透視按鍵之支桿結構
CN110230871A (zh) 线控器及空调机组
CN205810625U (zh) 一种新型按键切换式开关
CN206197493U (zh) 一种多功能电竞椅
CN2498176Y (zh) 台式缝盘机的后倾式脚踏开关
Nuñez et al. PEPITA: A design of robot pet interface for promoting interaction
CN211048750U (zh) 一种多功能互动桌
CN212438016U (zh) 一种适合电动床、智能床的独立袋弹簧床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